家訪入考核
一、家訪前要做的准備工作:家訪前要明確家訪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1、確定家訪對象,以留守兒童、貧困生、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單親學生、學困生、行為偏常生、畢業班的優秀生為主。3、注重自己的儀表,保持整潔、大方的形象。家訪過程中,老師的衣著、言談舉止都要體現一個老師的身份。4、家訪前事先電話溝通,向家長告知簡單的家訪目的,落實地址、家長是否在家再出發。家訪時選擇恰當的時間,盡量避開吃飯時上門,並且不要在學生家中用餐。二、家訪過程中注意的問題1、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匯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2、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家訪中偶爾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去家訪,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針尖對鋒芒,發生口角,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談話要言簡意賅,話不投機就適時告辭。3、有的家長出於感激之情,送些禮物給去家訪的教師,對此要婉言謝絕,不要接受家長饋贈的任何禮物。三、及時整理家訪情況。1、家訪要攜帶由學校統一印發的「家訪記錄表」。家訪時要把與家長進行談話的內容作概要性的記錄,最好家長要簽字。寫好「家訪手記」(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徵文評選)2、集中家訪結束後,各班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長、社會對學校學、教師隊伍建設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將家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得失分析、創新經驗,家訪活動存在的問題、困難以及解決的對策、建議書寫成一份書面材料。3、本次家訪記錄表和家訪手記統一由班級交德育處,家訪工作納入學期師德考評,計入績效考核。最後強調:安全第一如遇天氣突變、身體不適等情況,就中止家訪。在家訪過程中凡是遇到需要在人身安全和家訪之間做選擇的情況,永遠以人身安全為主。出於安全的考慮,女老師一般情況下至少需要有一個同伴同行。與家長溝通的「要」與「不要」
❷ 家訪跟政審有什麼區別
政審和家訪是徵兵中的兩個程序,兩者有區別。
徵兵的第一步是體檢,體檢結束後是政審,政審結束後是家訪,家訪結束後是通知,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❸ 中小學老師家訪將納入考核,這個行為真的合適嗎
家訪不管是直接家訪還是間接家訪,對孩子的教育都是用積極作用的。但把家訪納入考核,我作為老師只能是:呵呵……呵呵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學生居住地分散,學生家離學校都比較遠,在這種狀況下直接家訪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家訪,朋友,您如何看呢?來聊一聊吧!
❹ 家訪入考核「兩頭不討好」
這種觀點不正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遷、工作方式的變動以及孩子、家長、老師本身發生的巨大變化,「教師家訪」變成了稀缺事,很少有「主動家訪」的老師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
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將「教師家訪」納入了「教師考核」體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不僅是「校園里的事情」,還必須延伸到家庭里。
另外,現在城市裡邊,孩子們雖然在一個學校上學,但住址卻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就像網友說的一樣,「教師的家」距離「學生的家」,會是十分遙遠的,交通擁堵不說,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首先需要解決「時間從哪兒來」的問題。
現在每天上下學家長都會接送孩子,老師每天都會和家鄉見面,一般有什麼問題老師會在放學時告訴家長。家長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上學或者放學時告訴老師。並且現在微信、手機等通訊手段如此發達不管是孩子、老師還是家長,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社交平台隨時溝通交流。
如果非要推行家訪,最好是鼓勵而非強制,把選擇權留給老師,因為真正需要家訪的應該是少數學生。而如果一刀切強行推行家訪,最終可能會出現「應付心態」,把「教師家訪」變成不得不「到學生家溜達一圈」,只是為了「考核不丟分」而去打卡的形式主義。
❺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另外對老師還有何要求
要求對老師的具體家訪進行一些考核,這樣就完全讓這件事情成為了老師的工作任務了。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上學的道路上遇到一個了解我們的老師是多麼的重要,這樣來時可以根據我們的具體特點對我們進行相應的輔導,不僅有利於我們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有利於我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家訪制度的實施,讓其成為老師的一項具體工作內容,會對老師進行考核,這也促進了家訪制度的實行,所以還是非常支持這樣的制度的,對孩子的成長,對家庭的和睦。對家長的輔導,對孩子更深入的了解都是意義重大的。
❻ 徵兵時的家訪主要考察什麼
徵兵家訪時要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了解一下被應征者家庭的經濟、家庭成員、居住位置、所在地鄉鎮領導及鄰里對被應征者的評價。
了解一下被應征者的家長是否支持本人參軍入伍。等等。被應征者介紹本人的基本情況:學歷、個人簡歷(就讀過哪些學校、畢業後的自主就業情況、個人的愛好、特長)。
被應征者本人應考慮對參軍的認識:參軍是為報國、也是盡公民的義務,更是自己的願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和民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為國防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鍛煉自己,使自己成為對軍隊、對國家的有用人才,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的經濟收入。
被應征者的家庭成員:積極支持被應征者參軍入伍,讓被應征者有個鍛煉機會,完成公民服兵役義務,一如既往的鼓勵被應征者,並不斷做好被應征者的思想工作,保證其思想穩定,積極工作,早日成才。
❼ 家訪小結從哪些方面入手
家訪主要復是針對孩子在學制校的情況和家長交流,同時了解家長對待孩子教育的方式和態度。家訪起到的是紐帶的作用,其小結應該從學生在家裡的情況說起,包括,自主學習情況、父母指導情況、玩樂情況等。再由此引申到其在校的各方面情況,再分析孩子的優缺點,並將自己作為老師可以通過努力為之解決的方面列舉出來,以後實踐。
❽ 家訪要點怎麼寫
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為副組長、全體行政幹部、班主任成專員的領導機屬構,全面組織、落實開展家訪工作。
二、家訪准備
1、家訪前,走訪成員要認真細致地「備課」,對家訪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備。
2、家訪前,教師要了解學生,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家訪前,最好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4、家訪前,走訪成員要了解家長、社會對學校的態度。
5、家訪前,班主任要確定受訪對象、安排受訪學生具體時間。
三、走訪任務
1、年級篩選出家訪對象後,一至二年級完成50%,三年級完成90%。
2、各班根據先確定的走訪對象填寫走訪登記表。
四、政教處制定家訪登記本及受訪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
五、各班進行正面宣傳教育,讓學生明白家訪目的和意義。
注意事項:
1、各年級級部領導根據本年級情況督促、檢查准備情況,結合班級按安排開始走訪。
2、利用家訪不斷改善師生的關系,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負責,從而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
❾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教師考核嗎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教師考核。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系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9)家訪入考核擴展閱讀
教師家訪的必要性:
雖然在信息時代,教育專家依然對家訪持肯定態度。「新形勢下我們依然要提倡家訪。」北京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後陶雲說,「眾所周知,老師理解學生是教好書的前提條件,而對學生的了解,不僅局限於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還包括學生的社會化表現。家庭最接近社會,如果要了解社會中的學生,就必須通過家訪,家訪依然是了解學生最有效的途徑。」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是學生與社會的橋梁,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獨生子女較多,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更為重要。
所以,老師與學生家庭溝通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實踐證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學生的發展就比較順利;如果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善於與家長溝通,學生的身心就會健康發展,學習成績也會明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