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不即師生

不即師生

發布時間: 2021-03-20 07:44:25

① 新型師生關系是什麼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

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1)不即師生擴展閱讀:

現代意義的師生關系的涵養方法:

導師和研究生時師生關系,絕非那種古代那種宗派上的師徒關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習氣,不能拉幫結派,不能黨同伐異。作為文明社會、法治社會中的現代人,師生關系應更純粹些。孫家洲斷絕與郝相赫的關系,無可厚非,但是斷不斷絕,怎麼斷絕還得按程序來,誰都不能任性。

學貴有疑,老師可質疑學生,學生可質疑老師,真理是他們的啟明星,於此而言,師生關系切莫庸俗化,切莫為了利益而結盟。如果缺乏正氣,缺乏純粹的是非判斷,對學術不是好事。

② 有誰知道師生關系的定義

師生關系定義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
師生關系既受教育活動規律的制約,又是一定歷史階段社會關系的反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

③ 不即不( )

不即不離!
不即不離!
即:接近,靠近;
離:疏遠,離開。
整個成語意思:指對人既不接近,也不疏遠。多指對人似親非親、似疏非疏的關系

④ 表達「師生關系」的詩詞有哪些

  1.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南北朝)庾信《徵調曲》

    譯文: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間,做學問的人翶翔於禮樂之間。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這句詩原本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來,後人常用於學成的學生不忘知識的來源,是來自老師的教育。

  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屬於通用的比喻句,後人常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贊美老師為學生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給予的高度評價。

  3.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清朝)鄭燮《新竹》

    譯文:「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意即新長出來的竹子之所以比舊竹子高,是因為新竹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老枝幹為它遮風擋雨。詩中,詩人借」新竹「與」老乾「來比喻師生的關系,一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以此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4.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清朝)《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譯文: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傳》

    譯文:桃樹李樹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誇耀,向別人邀功,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⑤ 師生戀為什麼是禁止的呢

道德問題【師生戀,粗看是一種個人自由,沒人能幹涉,因為如今我們的這版個社會,眾所周知是權個戀愛自由的社會。但是,當我們全面審視師生戀時,就會發現所謂的看似自由的師生戀,其實雙方是非常不對等的。毫無疑問,師生戀中的教師一方,掌握給另一方學生的打分、評價、換專業、升學、就業等權力,即便自己不直接掌握,也能通過直接掌握的同事而間接掌握。由此來看,在所謂戀愛自由的幌子下進行的師生戀,實質上是一種非常不平等的感情關系。】

⑥ 有關師生的名言警句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3)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4)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5)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盧梭

(6)不即師生擴展閱讀: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

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⑦ 辨析類即興評述「師生之間」

現在的老師都讓人絕望,最近在幫中小學生補習發現現在的老師跟我們以前的老師實在不一樣,很不負責任,語音沒教好,他們本身的發音就很有問題就教小孩子,平常不注重幫給他們多聽,導致只會寫,回家聽寫的時候經常聽不懂單詞發音,這是學英文最忌諱的。

⑧ 校長決定學校建設校園文化,謂之雅文化,即要求師生雅言.雅行.雅趣......我總覺得雅文化之說不妥,請指教.謝

你既然覺得不妥,請問你覺得哪些地方不妥?
雅文化算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分內離出來的一容個部分的延伸。表面上看沒什麼不好,言行舉止都有涵蓋,也是往好的方面發展。也算與當前德育的整體教學目標靠攏。
我只覺得就目前中國的教育現狀,在守舊的同時還要迎合時代。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是充分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讓每個學生又獨特的個性,各有所長,各有不同,個個有自信。因此反觀校長的文化,死板的去理解,規定了言和行,就與個性教育矛盾了。所以其實只要做到基礎的文明言行即可。

⑨ 師生關系和師徒關系有什麼差別嗎

師徒關系更緊密一些。師生主要是從學校這個范圍來說的吧,在學校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可以統稱為「師生」,而師徒則主要是從傳授技術、技能角度來講的,在以前還專指通過傳統的跪拜儀式來說的。

我個人會用「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來給別人解釋,當然一切都是個人觀點。一般來說父授之魚,師授之以漁。師徒關系則可以到即授之魚也授之以漁的程度。現代學校極少能出現師徒,能做到「老師好」里的關系就已經很不錯了。

師徒是比較傳統的叫法,師生是現在的叫法。師生相處時間較短,接觸不繁,而「師徒」則本身具有一種近乎親人的意味,不僅關注技藝的傳授,還負責徒弟的前途、注重精神的傳承。大概,師徒關系強調對人本身的關懷,師生關系在這方面則沒有特別強調,不過這本來是人與人相處自然會產生的東西。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