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

發布時間: 2021-03-26 02:11:11

㈠ 新型師生關系具有什麼特點

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一)尊師愛生
現代教育中的「尊師愛生」不是封建等級關系、政治連帶關系、倫理依附關系,而是師生交往與溝通的情感基礎、道德基礎,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與合作,順利開展教育活動。
尊師就是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了解和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理解教師的意願和心情,主動支持和協助教師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愛生就是愛護學生,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重要體現,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熱愛他人、熱愛集體的道德情感基礎。
尊師與愛生是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而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又可激發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二)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不僅是現代社會民主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教學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現代人格的具體體現。它要求教師理解學生,發揮非權力性影響,並一視同仁地與所有學生交往,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同時也要求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學會合作和共同學習。
(三)教學相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教師的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二是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三是學生可以超越教師。
(四)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心理上協調一致,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表現為師生關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心理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態度、情緒、言行等的相互體驗而形成親密或排斥的心理狀態,而不同的情緒反應對學生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起著重大的影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各門課程是有不同情感的,它影響著注意力和時間的分配,帶來了各門課程學習的不平衡。這些都可以從師生心理關系等因素上找到原因。

㈡ 新型師生關系包括哪三方面

第一是「民主平等」。民主平等已成為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

第二是「尊師愛生」。學生對教師尊敬信賴,教師對學生熱愛,是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特徵。愛生是尊師的基礎,尊師是愛生的結果。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在建立尊師愛生的新型師生關系中起著主導作用。

第三是「和諧相融」。師生的心理相融是指教師和學生集體之間、和學生個人之間,在心理上能彼此協調一致,並相互接納,教師的行動能夠引起學生積極的響應。

學生的心理變化也能被教師時時關注,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親密無間,團結協作,彼此相互依存,對維系正常的師生關系起著重大的情感作用。

㈢ 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1)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
(2)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是:
①尊師愛生,相互配
②民主平等,和諧親密
③共享共創,教學相長
(3)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基本策略是:
①了解和研究學生;
②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③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④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⑤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㈣ 新型師生關系是什麼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師是新課改推行的主要力量,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說,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其次取決於教師的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職業素養。然而要想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法制意識淡薄,認識不到學生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這是侵犯學生權利現象屢屢發生和廣泛存在的內在原因。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識,明確師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切實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受到侵犯。
第三,加強師德建設,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的保證。我們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的態度去面對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要提高抵禦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積極性和能力。
第四,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不斷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當學生學習的向導,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怎樣做人,這是教育過程中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礎。
第五,要善於同學生交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師生之間的聯系與交往要經歷四步:接觸——親近——共鳴——信賴。
第六,要正確處理師生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難免會發生矛盾,教師要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視自身的問題,敢於做自我批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的傾聽和說服教育。
總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去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充當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還要充當示範者、管理者、研究者的角色,更要充當朋友的角色。在相處的過程中處理好師生的情感關系,和諧的情感關系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
要讓這種師生情感關系穩定健康的發展,首先,教師要能夠用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對於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要多鼓勵,多關懷,想信他們的潛力,真正幫助他們有所提高和進步。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展現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大家享受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樂趣。再次,教師要完善自己的個性,充分展現個人魅力。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大度、風趣幽默的品質,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㈤ 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它表現在 民主平等(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幫助關系,教師理解回學生,一視同仁的與學答生交往,善於傾聽不同的意見,同時也要求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尊師愛生(學生尊敬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人格尊嚴,對教師有禮貌,願意協助配合教師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教師熱愛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了解關心愛護。),教學相長(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學生可以超過教師),心理相容(教師和學生在心理上是協調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是師生關系親密,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㈥ 新型師生關系要求()

新教材上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和諧相融、教學相長、共創共樂專。

師生關系包括彼此所處屬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教育關系是師生關系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也是師生關系的核心。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是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

(6)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擴展閱讀:

師生之間不僅有正式的教育關系,還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關系。心理關系是師生為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而產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這種關系能把師生雙方聯結在一定的情感氛圍和體驗中,實現情感信息的傳遞和交流。

師生心理關系是伴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學活動中一種客觀而基本的師生關系,它受到教學過程和結果的直接影響。由於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所以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貫穿於師生關系的全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師生關系

㈦ 新型師生關系是個什麼樣的關系

那也是師生關系,分長幼尊卑的,只是鼓勵老師與學生站在教學角度上互相理解,共同促進學習進步

㈧ 新型師生關系有哪些呀

第一是「民 主平等」。 民 主平等已成為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
第二是「尊師愛生」。 學生對教師尊敬信賴,教師對學生熱愛,是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特徵。愛生是尊師的基礎,尊師是愛生的結果。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在建立尊師愛生的新型師生關系中起著主導作用。
第三是「和諧相融」。師生的心理相融是指教師和學生集體之間、和學生個人之間,在心理上能彼此協調一致,並相互接納,教師的行動能夠引起學生積極的響應。
學生的心理變化也能被教師時時關注,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親密無間,團結協作,彼此相互依存,對維系正常的師生關系起著重大的情感作用。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師生關系既受教育活動規律的制約,又是一定歷史階段社會關系的反映。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
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
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 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質性,多層次的關系體系。
學校中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維系下進行的。師生關系既受教育活動規律的制約,又是一定歷史階段社會關系的反映。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