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所致

師德所致

發布時間: 2021-03-30 03:21:24

1. 老師言語辱罵學生,致學生抑鬱,你認為當老師是師德重要還是教學水平重要

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說的是老師言語辱罵學生,導致學生後來有了抑鬱症,所以有人就提問,你認為當老師是師德重要還是教育水平重要?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他並不是完全2選1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做第3種選擇,那就是讓師德與教育水平並存,這也是老師們應該做到的。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現在的小學來說,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教育水平,專業知識能力,你教不了孩子什麼東西,那麼很多情況下,你這就是在耽誤學生的發展。教書育人,是以教書為先,所以這也就表明老師的專業水平必須在線。如果作為一個老師,你自己的專業水平都不在線的話,你還拿什麼東西去教會你的學生,讓你的學生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2. 近來虐童、傷童案例的曝光,引起眾人議論紛紛,請從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

這個話題有點大啊。
這肯定要分多方面的:
第一要從幼師的師德說起,提供自己的風險意識,學會更多的處理危機的技能,還要兼顧各方的感受。
第二,要從教育方面著手,比如說家長需要了解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要學會如何自我保護,社會應該提供哪些支持等等。
還是那句話,這個真要細說,一篇論文都出來了,你是直接網路不出來的。

3. 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復習資料

1.簡述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P2

(1)從教師的社會責任來看,師德具有全局性;(2)從教師社會地位來看,師德具有超前性;(3)從教師職業及個人素質看,師德具有導向性;(4)從教師的人格評價來看,師德具有超越一般職業道德的示範性。

2、教師在與家長交往中合作溝通的態度和技巧有哪些?P122-123

①謙虛和藹。②尊重理解。③一視同仁。④角色置換。
3、簡述教師的職業紀律。(P6)

教師職業紀律就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應遵守的規章、條例、守則等。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教師意識並不斷強化這種意識;(2)認真學習教師職業紀律的有關規定;(3)在教育勞動中恪守教師職業紀律;(4)從一點一滴做起;(5)虛心接受批評,勇於自我批評,善於 改正錯誤。

4、如何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P131 1、理解別人:理解別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己欲達則達人」。2、注意小節:一些似乎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等,其實最能消耗情感帳戶的存款的 ;3、信守諾言:守信是一筆很大的收入,而背信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4、闡明期望:幾乎所有的人際關系問題,都源自於對彼此角色與目標的認識不清,甚至相互沖突所致。 5、誠懇正直:背後不道人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 ;6、勇於道歉:出於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

5、簡述教師在公正對待學生方面的「偏愛」、「偏見」的危害性 P105

教師的「偏愛」很容易使那些自覺性、自主性不高的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從而產生一種自卑感。進而放棄某門功課的學習。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家庭、成績、性格等因素而過分偏愛某一些學生,而冷落另外一些學生。

有些教師對待「差生」用一種「暈輪效應」,即認為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紀律、品質等各方面都是不好的,對差生有一種嚴重的歧視。這樣會給學生身心造成影響深遠的傷害。

6.簡述國外教師道德教育的共性特點P23

1、注重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建設。2、注意劃分師德規范的結構層次以便於實施操作。3、將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4、強調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化與養成

7.教師道德教育的現代化要求是什麼?

教育觀念現代化;才學知識現代化;教育能力現代化;心理素質現代化

8、簡述教師職業專業化的現實意義。

1、 教師職業專業化為解決教育中的問題(教師素質不高、社會地位不高和物質待遇相對較低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方法,也為教師職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2、 教師職業專業化可以改變以往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即只要有知識就可以當教師的傳統舊觀念。3、 教師職業專業化可以提高在職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滿足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滿足教育顧客的需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4、 教師職業專業化可以吸引更多的素質較高、有志從事教育事業的青年學生投身於教師職業。

9.簡述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紀律的辯證關系。

職業紀律和職業道德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既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又要看到二者的統一性。

一個自覺用職業道德約束自己的人,也必然是一個嚴格遵守職業紀律的人,也就是說兩者是對職業活動的共同要求,密切聯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同時,兩者又有差異性,職業道德是用榜樣的力量來倡導某種行為,而職業紀律則以強制手段去禁止和懲處某種行為;職業紀律的執行和檢查往往有專門機構來保證,而職業道德是靠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的手段來實現的,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思想境界和情操。

10.簡述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功能。P3

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其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自己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對他人、集體、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 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能力。

首先 , 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能力表現在它明確區分教育活動中的 「 真善美 」 和 「 假丑惡 」, 從而使 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辨別哪些教育觀念是正確的、符合人性的 , 哪些教育觀念是違反人性的 : 哪些教育行為是有利的、應該做的 , 哪些是教育行為是不利的、不應該做的 : 什麼樣的職業生活是幸 福的 , 什麼樣的職業生活是低級庸俗的等等。

其次 , 教師職業道德在向教師闡明基本道德准則的基礎上 , 還以系統的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為教師提供全面、科學認識教育活動的工具。

再次 , 教師職業道德還可以幫助教師憑借道德預測 , 預見教育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矛盾和沖突 , 以及某種教育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 並為此做好道德選擇的准備。

此外 , 教師職業道德還可以幫助教師運用一定的師德觀念、師德規范和准則去分析、評價自身與他人的教育行為。

11.什麼是教師職業良心?其具體的要求有哪些? P6

所謂教師職業良心 , 就是教師在對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對社會、學校、職業履行義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自我評價能力。(P6)

具體的要求有:其一是教師對學生、教師集體和社會教育事業要有一種高度自覺的責任感;其二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勞動中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評價。

12.師德建設的核心必須處理好的「三個關系」是什麼?P12

第一、是處理好與教師職業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第二、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 第三、要處理好與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為人師表,人格高尚,剋制私心。

13. 與人交往握手要注意哪些順序?(P93)

(1)在上下級之間,應先上級伸出手後,下級才能接握;(2)在長幼之間,應長輩先伸手後,晚輩才能接握;(3)在男女之間,應女方先伸手後,男方才能接握.

14、教師與家長的合作存在哪些分歧?(P122)
其一,利用家長;其二,排斥家長;其三,教師一言堂;

其四,向家長推卸責任;其五,動輒向家長告狀。

15.實現「雙贏」協作原則應當遵循哪些要領? (P130)

1、培養雙贏的品格;2、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3、簽訂雙贏的協議;4、建立雙贏制度

二、是非辨析

1.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有可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1)、此說法正確(2分)。

(2)、心理健康的教師往往在認識能力、情緒狀態、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徵等都會表現出積極良好的狀態,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3分)

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往往表現為缺乏正確客觀全面的認識能力、不善於協調與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以及缺乏與他人交往、友好相處的能力等;這樣的教師在與學生的長期接觸交往中,容易導致學生認識的偏面性、不良情緒(如緊張、恐懼、焦慮和壓抑等)的產生以及在師生交往中表現出對立、對抗等緊張的師生關系,從而會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3分)

(3)、所以說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2分)

2.師德行為的選擇僅僅受外部條件的制約。

(1)不正確

(2)師德行為的選擇會受到外部條件的制約,比如社會對教師的師德要求。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在動機的驅使下發生。

一方面通過外部社會輿論的監督和評價,促使教師堅持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糾正和終止違背道德要求的行為;另一方面,當教師職業道德由教師外在的要求轉化為教師個體的內在需求時,就會通過教師的良心和義務感經常地、主動地發揮作用,使教師自覺選擇符合教育規律要求的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調節教師個體的職業行為。

(3)師德行為的選擇是受外部條件的制約,但最主要的還是教師的內驅動力決定的。

3.教師職業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①正確.

②教師職業道德行為過程是由行為前的行為動機的確定,行為選擇,行為本身以及行為之後的反省和評價的過程來完成.這一過程,既是精神活動的過程,也是實踐活動的過程.

道德是實踐的精神,其特殊性就在於它總是把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變為以道德原則和規范為標準的道德評價和道德教育的實踐活動.教師職業道德不是被動地反映教育現象過程,而是從教師特定的職業道德價值要求出發能動地反映教育現象的過程.

③所以,教師職業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4.教師職業良心同教師權利相聯系,並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勞動中表現出來。

1、不正確

2、 教師職業良心 , 就是教師在對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對社會、學校、職業履行義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自我評價能力。

教師職業良心同教師義務密切聯系,可以說是被教師自覺意識到,並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教師義務、使命。是教師在履行義務中形成的一種內心信念,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勞動中表現出來。

3、因此,教師職業良心同教師義務相聯系,並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勞動中表現出來。

5.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此言有一定的道理。(P69)

教育不僅僅是改造人,是更注重喚醒人。當一個孩子犯了錯,就應該受到一定的懲罰。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為自己的過失負起責任。

但懲罰絕不等於體罰,更不是傷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視,讓你覺得難堪,打擊你的自信心。懲罰是個雙刃劍,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會傷害人。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6.教師對優生的偏愛是自然的,無可非議的。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分)(P87)

教師對學生的公正,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只有熱愛每一個學生,才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盡可能的發展。(2分)

教師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必須走出的誤區是對優生的偏愛和對差生的歧視。對優生的偏愛不但會造成其他學生感到受冷落進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利於優生的健康成長。(3分)

對差生的歧視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事實證明,在某階段學習上有困難或其他方面有缺點的學生同樣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對他們的歧視會造成其身心的傷害。(3分)

三、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結合社會實際,談談新世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師德觀p8

①新世紀我們需要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統合」的師德觀。

②「理想與現實的統合」的師德觀就是既滿足教師個體的內在需要,也顧及社會規范的要求,是一種可信又可愛的師德觀。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交往於陌生的業緣群體之中,但利益關系卻相互依賴,每個人都享受他人服務,同時每個人又主動服務於他人。人們處在一種互惠合作、相互依賴的利益關系之中。社會提倡以義取利的倫理觀,精神的滿足離不開物質的滿足,勸人放棄物質慾望來實現社會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④只有把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師德統合起來,才能在正視現實和重視現實價值引導的基礎上營造出讓教師覺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師德。(結合社會實際,則酌情加分 P7 )

2.聯系實際,談談你對《國際教師團體協商委員會教師憲章》關於師德規范要求的認識。P17

1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思想自由 , 並鼓勵他們發展獨立的判斷力 ;2 、教師要致力於培養作為未來成人及公民的道德意識 , 並以民主、和平與民族友誼的精神教育兒童 ;3 、教師不能因性別、種族、膚色及個人信仰和見解的不同 , 將個人信仰和見解強加於兒童 ; 4 、教師要在符合學生自尊心的范圍內實施仁慈的紀律 , 不得採用強制和暴力 ; (聯系實際,酌情加分 P16)

3.聯系實際,談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與具體內容。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它的意義是: (1)師德對教師自身的發展與提高起保證和推動作用,使教師保持良好的從業心態; (2)教師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是直接的示範,對於養成良好品德處於關鍵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師德修養直接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是:(1)對事業無私奉獻; (2)對學生,真誠熱愛;(3)對同志,團結協作; (4)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

4.請聯系實際談談怎樣才能做到模範遵守教師職業紀律? P6

教師職業紀律就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應遵守的規章、條例、守則等。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1)要有教師意識並不斷強化這種意識。有教師意識就是時時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師,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給學生做榜樣。(2)認真學習教師職業紀律的有關規定。這是模範執行紀律的前提。(3)在教育勞動中恪守教師職業紀律。實踐是檢驗教師紀律觀念強弱的唯一標准。(4)從一點一滴做起。由於教師處於為人師表的地位,所以,對教師來說任何一條紀律都是重要的,必須嚴格遵守。(5)虛心接受批評,勇於自我批評,善於 改正錯誤。(6)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如早上准時到校上第一節課,要有意志和恆心)。

5.論述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功能。(P3-4)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其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自己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對他人、集體、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 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能力。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集中表現在四大方面 , 即教育功能、調節功能、社會促進功能和行業保護功能。

6.論述國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共性及其啟示(P24)

國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存在著這樣的一些共性:

1.注重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建設;2.注意劃分師德規范的結構層次以便於實施操作;3.將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內容;4.強調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化與養成。

西方發達國家師德教育的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有:1.應重新建構以民主法制和公民義務為基礎的師德規范;2.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從「理想」回歸「現實」,從「高尚」走向「樸素」;3.師德教育應從「灌輸」轉向「養成」;4.嚴把教師職業入口關。

(四)師德案例分析

1.某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最後厭學,不肯再讀書了,連高中都沒上。

⑴這位數學實習教師的做法錯在哪裡?為什麼?⑵產生了怎樣的嚴重後果?

2.一次公開觀摩課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齡的女老師,在課堂上並沒有頻頻去叫那些反應機靈、學懂會用的好學生,而是善於捕捉那些不敢大膽發言,沒有勇氣回答問題的差生的一閃之念。一位女孩剛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時候就被老師叫起來回答,結果是心理過於緊張,老師啟而不發滿頭大汗,不知所措。這時老師讓她坐下來,平靜一下語氣溫和地說了句:「沒關系,老師知道你會了。只是過於緊張而暫時想不起,以後經常鍛煉就好了。」這堂課使人感到,女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在點燃膽怯者的智慧之火,讓學生受到「我有被愛的權利」。

⑴為什麼說這位教師的愛是公正的、無私的?

⑵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3.某市第二十中學有一批復習資料投放閱覽室讓學生查閱,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張嚴肅查處,可是校長卻不然,他寫了幾句話貼出去:「作為校長的首要責任是,要使全校師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無價的,然而朋友,你信嗎?投放的書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長又公開寫道:「你送回的不僅是一本書,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風。」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⑴根據案情說明這位校長的做法?

⑵談談你的認識。

4.有人曾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說:「砌磚。」

第二個工人說:「我在賺工資。」

第三個工人卻唱著歌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結果,前兩個人終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築師。

⑴三個人的勞動說明了什麼道理?為什麼?

⑵聯系教育勞動實際談談其重要性。

5.為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和課改要求。某校創造性地擬定評價方案和表格,讓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逐條審核,逐項打分,以此來判斷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具體需求,美其名曰「學生參與評價」。

請對「學生參與評價」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6.小學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學生用「活潑」一詞造句,學生甲站起來說:「李華同學性格開朗,在體育課上表現得很活潑。」老師點評道:「很好。」學生乙站起來說:「河裡的水很活潑。」老師沉吟了一會兒,評點說:「說水『活潑』不合適,這個造句不貼切。」學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1.⑴這位數學實習教師的做法錯在哪裡?為什麼?⑵產生了怎樣的嚴重後果?

⑴這位數學實習教師辱罵、體罰學生是嚴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⑵分析:

教師對待學生的道德,從理想層面上看,教師要熱愛學生;從原則層面上看,教師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對待學生;從規則層面上看,教師不準以任何借口歧視、侮辱、使用威脅性語言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案例中的數學實習教師,要讓學生學好數學,對學生的嚴格並不錯,但必須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可是這位教師,對演示不出數學題目就要罵人,甚至對教了幾遍還不會的學生,使用威脅性語言體罰甚至體罰學生。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⑶嚴重結果:造成了這位學生厭學甚至棄學;其行為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的師德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2、⑴為什麼說這位教師的愛是公正的、無私的?⑵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P87)

(1) 公正、無私的愛要體現在對所有的學生的接受,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弟子。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新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這位女教師善於捕捉那些不敢大膽發言,沒有勇氣回答問題的差生的一閃之念和一句溫和的鼓勵話,這堂課使人感到,女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在點燃膽怯者的智慧之火,讓學生受到「我有被愛的權利」。

(2)、公正、無私的愛是體現在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細節中: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沒有偏見;評價學生時不帶個人的感情色彩;與任何學生談話時語氣一樣等等。也就是說,愛是一種公正、無私,要走出對優生的偏愛和對差生的偏見兩個誤區。只有教師公正、無私的愛學生,學生才能信懶教師,才能點燃學生智慧之火。

3.⑴根據案情說明這位校長的做法?⑵談談你的認識。

⑴這位校長的做法是情感育人。 ⑵分析:

案例中的校長,面對「學生拿走了圖書閱覽室里的幾本書」的事件,不是嚴肅查處,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寫了幾句話貼出去。這幾句話語重心長,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風」,感化這位學生,激起了學生積極情感的反映,於是這位學生就放回了書籍。在這里,校長既嚴,又愛,既有集體榮譽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嚴的啟發。校長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滲透力,表現出對教育的忠誠,對學生的愛護。

⑶認識:①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沒有感情。教師的職業勞動需要豐富的情感,教師的情感同樣是其勞動的工具。②當學生有了缺點、有了錯誤時,教師要善於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勵人。③教師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沒有情感,就像磨坊沒有水。

4. ⑴三個人的勞動說明了什麼道理?為什麼? ⑵聯系教育勞動實際談談其重要性。 (P76-77)

(1)說明了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無熱忱便無偉大)的道理。

分析:積極主動的心態使你從生不逢時的自怨自艾中解脫出來,面對現實,不再一味的埋怨和等待,從自身開始積極的思考和行動來創造新的未來。

(2)積極的情緒是我們教師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內驅力,它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能讓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有品位,能賦予我們教學激情,能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是我們教育教學走向成功的基石。

消極不良的情緒則會令我們精神疲憊,導致進取心喪失,使我們的自我控制力和判斷力下降,嚴重時會瓦解正常的教育教學行為,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教育教學判斷和行為,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發展。

因此,積極主動的心態在教師教育勞動過程中從「教師匠」向「名師」發展的前提條件。

5.請對「學生參與評價」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P109)

學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對象,他們與教師的接觸的機會心較多,應是最有發言權。然而,由於學生年齡還小,認識不成主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考慮欠妥,因此,他們沒有能力對教師的各方面教學行為作出一個合理、科學、恰當的評價和定位,甚至往往出現「倒掛」現象,一旦哪位教師對學生要求高,就會遭受學生非議,被學生認定為「不好教師」,普遍不受歡迎;而如果教師對學生放鬆要求,時時處處遷就忍讓,和學生長稱兄道弟,對學生不負責任,反被說成是「好教師」深受喜歡。

學生參與評價與其說是教師評價的創新和改革,倒不如說更多的是一種「花架子」,形式主義。不但對教師評價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反而打消了教師的積極性,使評價背道而弛,有失偏頗。有鑒於此,學校領導在評價教師時要理性思考,小心行事,讓學生參與評價要「悠著點」 。

6.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P129)

「活潑」一詞的主要含義是「生動自然」,學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氣,也符合「活潑」一詞的含義,正反映了乙同學具有豐富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善於觀察和想像是兒童的心理特徵,是兒童智力健康發展的體現。教師對學生乙的造句沒有給予積極的肯定,必然會限制學生乙觀察力和想像力的發展。

教師應注意保護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只有這樣,學生長大後,才能具有蓬勃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仔細分析起來,就會發現,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不少這樣的細節都被教師忽略了,實際上,教育的藝術在很在程度上就體現在教師敏銳地捕捉教育細節,科學地處理教育細節上。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更多的細節被教師關注,那麼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迷人,

因此,我們呼籲:新課改應關注課堂教學細節!

4. 老師過激行為,導致高考學生高考前三天自殺,我想聯系記者

聯系吧,這年頭師德搞得跟屁似的,隨便到什麼國重省重看一看,沒素質的老師大有人在,就這種素質還敢說自己能教出頂級人才,打死我都不信。

5. 高校教師貶低四大發明被停課兩年,老師的不當言行會給學生造成什麼影響

有這樣一句話:「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平時細小的言行舉止所體現的。一個有著師德的教師會對學生擁有道德上的感召,會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其是對還是錯,是好還是壞,學生都能夠朦朧的感受到。對的他們還可能聽從一下,如果是錯的,學生即使表面上會唯唯諾諾,但內心其實已經在反感和排斥。就比如這次教師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貶低。

6. 作為一名新教師,如何樹立自己專業形象

首先說話要注意嚴謹文明,衣著要得體,行為要為人師表。

7. 兒子是人民教師,對母親就不孝順,常與母大吵大鬧導致不理母親,這有師德嗎

師德也分很多種來,孝順自只是其中的一種,就比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他就不是人了嗎?他搶錢還可能是趕去醫院交錢救他媽呢,這老師對母親不好,但學生教得好,還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回家給母親洗腳,但他自己回家不這么做,只能說這行為影響了他的師德!

8. 女老師為維護女兒情緒激動訓斥學生,這種人有師德嗎

女老師為維護女兒,訓斥學生,甚至還發生肢體接觸,原因只是因為學生在打掃時候因被小女孩干擾到,故而出言呵斥嚇走小女孩,不成想小女孩以為學生要動手打她,就去向女老師告狀。可以看得出來,這其中的矛盾其實是存在著一定的誤會,從而導致矛盾激化。這其中學生的做法有錯,老師也由於未事先了解情況就過於激動,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

歸根結底,這只是那個女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私事,在學校傳開卻是影響極為不好。女老師的做法的確過於偏激了,學生的錯也是不可磨滅的,說到底小女孩她還小,是要哄的,學生卻去呵斥辱罵,顯然學生的教養是有問題的,或許女老師也是知道學生估計平時也不是好學生,這才爆發開來。

9. 學生被逼跳樓,是師德淪喪還是社會風氣所致

都不是,是自己心裡承受能力實在太差。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跳樓----不想活了。覺得人活著已經沒有意義了,一般人人在過度絕望的時候常常採取的措施之一。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簡筆畫培訓 發布:2025-07-03 17:02:39 瀏覽:268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簡報 發布:2025-07-03 16:58:04 瀏覽:472
全國四級英語 發布:2025-07-03 15:51:20 瀏覽:88
雅思怎麼 發布:2025-07-03 15:48:07 瀏覽:54
記師德楷模 發布:2025-07-03 14:58:13 瀏覽:134
南陽地理位置 發布:2025-07-03 14:28:03 瀏覽:606
生物學標志 發布:2025-07-03 13:17:15 瀏覽:177
關節痛怎麼 發布:2025-07-03 13:04:02 瀏覽:270
藝新教育 發布:2025-07-03 12:42:17 瀏覽:8
歷史上有幾個皇帝 發布:2025-07-03 11:31:18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