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德的例子
1. 求有關師德的典型案例與分析
師德典型分析與案例:
教育需要藝術,不講藝術的教育往往很難達到教育目的,甚至還可能造成相反的後果。教育藝術的創造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以教師愛的科學為基礎的,是即懂得施愛的有效方法,又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講求靈活性,並能使自己的個性得到適度的張揚。在拋撒愛給所有不同學生時,能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像春風化雨,不覺不曉,沁人心脾,能「從心所欲又不逾矩」,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它體現為愛的科學、愛的靈活,愛的有效,愛的有特色。
一 樹立激起情感波瀾的典型形象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通過典型形象激起情感波瀾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情感的力量。平日里,我們當教師的要求學生做到這些,又做到那些。可是教師自己做的怎麼樣呢?在學生中的形象如何呢?九月一天的下午,年級組織初一學生步行去區衛生站檢查身體。學生們從小學剛入學十幾天,身體嬌弱,心理稚嫩。可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檢查完身體,就下起了大雨。雖然去的時候已經叮囑學生們帶上雨傘,可是雨傘數量少,合不上兩個人一把傘。天色已晚,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鍾了,雨嘩嘩啦啦的下個不停,還有步行四十多分鍾的路途,這是我當了十幾年班主任組織學生活動第一次遇到的極惡劣的環境。女生先檢查完身體了,我把她們的人數點清,分配兩人一組一把傘,剩下一組沒有傘,我就把我的傘給了她們。隨後男生也檢查完了,還是分配兩人一組一把傘,剩下四個男生沒有雨具,我就把小個的男生改為三個人一組一把傘。隊伍出發了,學生們在雨中艱難地走著。我冒著雨呵護著學生隊伍,一會跑到排頭指揮他們過紅綠燈,一會跑到隊尾讓掉隊的學生跟上,每次穿地下道時,我都要讓學生停住及時點名。鞋子灌進了雨水,衣服貼在了身上,頭上的雨水順著頭發不斷地向下流淌,眼鏡模糊了,……
學生們無一人受傷,安全地返回了學校。第二天也無一人生病,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順利地進行著,我的心情異常地疏朗了起來。可是我幾年都沒有復發的氣管炎犯了,嗓子腫脹,整夜不停地咳嗽,胸悶氣喘,可我一天也沒有休息,堅強地認真工作著。 學生們以後再看我時,我感覺他們的眼睛發亮,精神百倍,變得更加懂事了。
二、向學生坦示真誠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坦示真誠,堅持實事求是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真誠的力量。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比真誠更能打動人、激勵人呢?剛剛送走的初三(8)班是全年級最出色的一個班,但臨近中考時,表示出了浮躁、不安的情緒,其中還有幾個學生因科技特長生已被保送到本校,因此忽視復習,甚至放棄復習。面對這種狀況,我心裡很著急,一方面盡力壓縮復習內容,力求授課時精講精煉、新穎生動,一方面我向他們坦露我積攢在心裡多日想說的話:「你們是我在十幾年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好的一屆學生,你們是那樣的聰明智慧又謙卑恭敬、品德高尚,希望你們給我一個機會,在這次中考中創造奇跡,讓我在教師的生涯中永遠以你們為驕傲,以你們為自豪。」話音剛落,同學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久久才散去。最後初三(8)班在中考中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三項指標位於全區第一,其中有一個同學得了120分(滿分),兩個同學得199分。他們的成績讓我驚嘆不已,也讓我暗嘆到教育學生真要講藝術呀!如果我當初,面對他們煩躁的情緒,加以粗暴的批評和指責,或下指標令,生硬地要求他們考多少多少分,或說考不了 分就考不上 重點高中,這樣不僅沒有給學生解除煩惱,還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並會因此而討厭我的,中考怎麼還會有這么好的成績呢?
三、創造和諧的教育氣氛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創造和諧氣氛,增進理解信任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和諧的力量。一個班主任把一個班級治理得好壞,取決於他與學生關系融洽的程度。班主任與學生關系不融洽的原因多產生於看不到學生的優點,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放,不相信學生會把事情做好,生硬地批評和斥責學生。我們常常聽到有人這樣的說:「我小時候不喜歡 課,因為任課的 老師惡狠狠地批評過我。」《羅蘭小語》中有這樣一段語錄:「——每個人都有他優良的內在,同時每一個人也有他反抗、敵對和故意自暴自棄的一面。你如果希望一個人拿出好的一面來,你要使他覺得你願意相信他的「好」,並且願意接納他的「好」,你如對一個人打擊,輕視,對他表示不信任,他就只好拿出他壞的一面來對你表示抗議了!」
(一)你行,你能行
九月底要開運動會,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上,抓緊時間給學生們排隊,選旗手、護旗手,練習入場式。選重的兩個護旗手,很令我擔心,因為他們平時紀律散慢,行為舉止不夠端莊,東張西望,且一站三道彎。但兩個人個頭一樣,胖瘦相仿,具有對稱性。我忽地,念頭一轉,心想就是他倆了,不成我也要讓他們成,如果他們連這件事也做不好,還能做成什麼呢?我於是鼓勵他們說:「你們倆當護旗手太恰當了,很帥氣,頭腦靈敏,動作協調。」他倆大概也是第一次當護旗手,受寵若驚地挺起胸,昂起頭,信心百倍地踢著正步向前走,練了一遍又一遍,還真像那麼回事。在運動會開幕式那一天,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使班集體受到了學校的表彰。激勵學生去做開創性的事情,使他們在努力中改變自己,體驗成功,這難道不是一件師生關系融洽,共同進步的美好事情嗎?
(二)隱藏式警告與批評
幾乎任何人都願意聽到別人的贊揚而不願意聽到批評,特別是老師具有「裁判」身份說出的話更讓學生刻骨銘心,話語稍有偏差就會傷了一個學生。 九月的月考結束了,班中有一位男生的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可我發現他有點驕傲了,在最近的參觀活動中,隨意說話,話中露出狂氣。我看在眼裡,暗自盤算著,一定要找個機會說說他。第二天,上數學課時,我讓他到黑板上做題,本來讓他求代數式a2+2ab+b2的值,他確沒有直接代入a、b的值,而是把a2+2ab+b2轉化成(a+b)2後再代入求值的,對剛入學一個月的學生來說,知識已經超前了,我高度地贊揚了他的做法,說他是一個有心計的學生,很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因為a2+2ab+b2=(a+b)2這個公式我們還沒有學過,只是小學在奧數班講過。我接著說在這次月考中成績名列前茅,希望同學們向他學習,同時也希望他把這份分數永遠保持到今後的每一次考試中去,因為一、兩次考試成績好,不難,難的是永遠成績好,我這樣說,實際上表揚中加雜著警告,既表揚了他,也提醒了他不要傲氣,要把好成績保持下去。 有了我對他說的一片話,他的處世態度平穩多了,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誠懇」二字,浮傲之氣一掃而光。
教育藝術的創造路無止境,只要我們教師真心的愛學生,誠懇的對待學生,努力找到最佳、最精彩的教育學生的篇章,就會變成一曲演奏師德的感人頌歌。
2. 關於老師的名人事跡!!
3月31日中午12時10分,金壇市城南小學低年級學生排隊出校門前往金沙影劇院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帶隊教師二(1)班班主任殷雪梅在確認東西兩面沒有車輛經過的情況下,領著學生沿斑馬線過南環二路。此時,突然由西向東疾馳過來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同時帶護學生的楊舊生老師連忙示意停車,並大喊:「有車,快閃開!」伸手將身邊的學生推回到校門口,可小車以保持100碼的速度飛馳而過,已挨近路南邊的殷雪梅老師聽到喊聲後迅捷反應過來,回身張開雙臂,將正行走在路中央的六七名學生一起撲推到路邊,學生們的生命保住了,殷雪梅老師卻被小車帶拋出25米,飛落在一片血泊中……送醫院搶救至今,殷雪梅一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殷雪梅老師從教30年,先後在涑瀆中心小學、城東中心小學、華城中心小學、虹橋小學、城南小學任教,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像慈母般愛護學生,深受學生、家長愛戴。1991年被評為金壇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度被金壇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並在教師節表彰會上代表優秀教師上主席台發言。忠誠事業 愛生如子 無論是在最初的村辦小學任代課教師,還是到現在的局辦學校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師,殷雪梅老師都視教育工作為神聖事業,她長期從事低中年級教育教學,體貼入微,對學生做好關鍵的啟蒙教育,期間傾注了她無數心血,也體味到無盡歡樂。 每年秋學期接受新一屆學生,其中總有幾名先天或生病導致的智力低下的孩子,其他班主任老師不太願意接受,但只要校領導跟殷雪梅老師一說,她都愉快地接納這些特殊的孩子。 1999年秋學期開學第一天,一名叫陸俊的弱智學生看到殷老師向她走過去,竟跑到路邊撿起一塊磚頭高舉著要砸過去,幸虧到校檢查開學工作的教育局工作人員及時上前搶奪下磚頭。就是對這樣的孩子,殷雪梅老師平時予以他更多的關注,本來有很多生活壞習慣的陸俊,經過殷雪梅老師幾個月的「調教」,完全像變了個人似的。 前年五一長假前夕,周盼同學突然持續發熱,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白血病,其父母自以為是在校課外活動中受傷而致,失去理智抱怨學校和老師,殷雪梅老師理解家長心情,不計較他們的態度,校內校外奔波,為之籌款幾萬元治療,周盼轉院至蘇州兒童醫院後,殷雪梅老師又多次搭車前去探望、慰問,後來,周盼父母明白病因真相後,專門到校向殷雪梅老師道歉並致謝。 班上劉臻賢因缺鈣走路不穩,前年冬天,另一個同學把他擠跌進水桶里,衣服濕透。殷雪梅老師得知情況後,把他抱到傳達室,放進被窩里,用取暖器對著烘烤,她又解開自己的衣服,把劉臻賢的小腳放到胸前取暖。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殷雪梅老師憑著滿腔熱忱踏實工作,以她的崇高師德贏得同事和學生及家長的信任。有很多家長都要向殷老師表示點什麼,但她都婉言謝絕了。 殷雪梅老師兒子外出上大學後,她在校吃完午飯不休息,把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叫到辦公室補差,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學生吳振興非常調皮,喜歡多動,殷雪梅老師每天都要為他洗幾次臉,家長總覺得過意不去,多次委託也在學校做教師的親戚約殷雪梅老師赴宴,以表謝意,可殷雪梅老師總是說:「看到孩子有了進步,我比什麼都高興,還吃什麼飯呢?」做飲料生意的家長托親戚給殷雪梅老師家裡送了些飲料,殷雪梅老師見推脫不了這位人物信息來源於 名人網 原文鏈接: http://www.mr699.cn/story/my_biz.asp?id=6042
3. 關於教師師德的名言及案例。
1、一位學生在班裡丟了10元錢,班主任氣不打一處來,讓全班32名學生投票選「賊」,結果有2名學生入選。當2名學生要求拿出證據來,老師舉起手中的選票:「這就是證據!」
⑴班主任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⑵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樣做?
參考答案: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對的。
⑵分析:該班主任對於「班級里學生丟10元錢」事件,採取了學生「投票」選「賊」的辦法,並以此作為證據來處理,這是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不僅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也有悖於教師的職業形象。
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到:①教師要模範遵守憲法及其他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帶頭遵守《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堅持德法並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②教師要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全面履行教師的義務和正確行使教師的權利,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學校、學生和自己的合法權利。
2、記得在一個寒冬的早晨,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同學們在上早讀,書聲朗朗。我剛到校,來到班上,手插在褲兜里,臉對著全班同學。這時,一個學生走進教室。我大聲說:「××,你為什麼又遲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聽到有人嘰咕:「……自己也遲到……」一個女同學正在向旁邊的同學使眼色,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我心頭一驚,正要發作的火一下子熄滅了。這事兒使我陷入深思。平時,一些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於沒有重視,結果給了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課上,有的學生被叫到前邊板演,寫完後隨手粉筆往台上一扔,沒有輕輕地放回粉筆盒;小幹部用教鞭敲擊講檯面要同學安靜下來……這不都是我的行為在學生身上的再現嗎?我感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十分審慎。數十雙眼睛好像數十面明澈澈的鏡子,照得教師毫發畢現,不容你有絲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為什麼?⑵案情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⑴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檯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範。
⑶啟示: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3、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然後,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麼不同?」
學生甲回答:「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
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
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裡則是一片寧靜。
(1)教室里為什麼會出現「一片寧靜」?(2)請對老師的「點評」進行點評。
參考答案:
⑴教室里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⑵相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言的並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找到了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和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4、2002年2月,美國一所中學28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女教師發現,判28名學生生物課得零分。他們還將面臨留級的危險。在一些學生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學校要求女教師提高學生的分數,女教師憤然辭職,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表示,如果學校要求老師改分數,他們也將辭職。教師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的考試更為重要。社會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學校公布這28名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永遠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⑴案情說明了什麼道理?⑵那位女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做?
參考答案:
⑴案情說明了「誠實守信」教育的重要性。
⑵分析:案例中,學生抄襲作業是不誠實的表現,應當予以教育。但是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育?面對一些學生家長和學校要求提高分數的壓力,那位女教師憤然辭職,並得到了近一半老師的支持。這位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做到誠實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誠實守信,堅持原則,不給學生加分數。這位教師不僅能自覺按教師道德要求行事,認真履行道德義務,而且還能敢於與違背教師道德的人和事作斗爭,以強烈的道德責任感維護道德的嚴肅性和正義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導和感召學生和教師。
⑶這位女教師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
①誠實是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起碼品格。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我們應讓學生先成人,再成才。教師的言行必須起示範作用,教育學生本分做人。
③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是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
③「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課的考試更為重要」。要讓誠實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必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
5、在課間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不慎在廁所里弄得將褲子、鞋子上都是糞便。張老師給她脫掉滿是糞便的褲子和鞋子,一遍遍給她清洗身體,並把衣服洗得乾乾凈凈。當這位學生接過衣服的時候,兩眼含著感激的淚水說:「張老師,您比媽媽還好。」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嘔吐的學生打掃臟物,給學生系褲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學生買早餐,從家裡端來開水,給學生服葯,一連兩個月給患眼病的學生上眼葯,背著燙傷腳的學生上廁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長拉著張老師的手說:「孩子交給您,我們心裡踏實。」
⑴請分析說明張老師擔當的角色?
⑵簡要談談你對這一角色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⑴張老師扮演的是「家長代言人」的角色。⑵分析:案例中的張老師給學生清洗身體,洗凈衣服,打掃臟物,而且經常給學生買菜送飯,送水送葯,上學放學來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對學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⑶認識:
①教師與其他職業人員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要經常扮演慈母的角色。
②從學生角度來說,中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很象對自己父母的態度,視教師為長輩,充滿尊敬、依戀之情。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已將管理、教育孩子的責任部分地移交教師,希望教師成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導者和釋難者;同時也會要求子女聽從教師的教誨。
③教師對學生充滿熱情、希望和信心,不僅反映在學習上悉心指導,在生活和情感上無微不至關懷,而且還要反映在安全上給予保障。
★6、某校一位學生期中物理考試成績12分,讓學生自評時,該生給自己打了99分,於是老師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指出該教師存在的錯誤,並進行原因分析和點評。
參考答案:
①這位教師犯了語言過失錯。
②案情中,這位教師認為,學生考試成績很差,卻自評打分很高,是公然做了手腳,不知羞恥;對老師是一種輕慢與冒犯,於是作出了「你去死」的不文明批示。這位教師有著強烈的「師道尊嚴」心態,學生稍有冒犯、怠慢就使教師出現沖過職業「底線」的不道德行為。現實中還有一種人際關系:教師訓斥學生,同事以至家長往往認為老師是「為孩子好」,表示理解與寬容,使得失去監督、獲得同情的。正是這種人際狀況使我們有些教師懲罰批評學生時,隨心所欲,甚至有恃無怨,以至變相體罰學生,這種行為應當予以糾正。
7、初中數學課上,老師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講完了規定的內容,老師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全班學生大聲說:「聽懂了。」老師又問:「誰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請說出來,老師再詳細講解一下。」張同學站起來怯生生地講了不懂的問題,老師認真做了解答。最後,老師說:「記住,今後要專心聽講啊。」
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參考答案:
①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對教師的講授,有聽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
②案情中,教師認為學生有疑問就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顯然是武斷的結論。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今後要專心聽講」,實際上是向全班學生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那就是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哪個學生原意戴上「不專心聽講」的帽子呢?學生有沒有聽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難為情,是鼓足了勇氣才向教師請教的。
③教師的這句話,極有可能扼殺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自信;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再也不敢承認有「不懂」的地方了,這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8、某班主任將一位調皮學生送到學校政教處,結果他的雙手被手銬拷在了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請對學校政教處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參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師以權沖「線」,是違法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傷害。
②政教處是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部門,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並積極與班主任取得協調,這是它的職責,也是職業的底線。案例中,政教處對待調皮學生不是採用耐心說服教育的方式進行教育,而是用對待罪犯的方式進行處置,把學生拷在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這是對學生的合法權益的明目張膽地侵犯。他們把職責當成了權力,膨化「管」的手段,恃強凌弱,再加上歧視後進生的情緒化因素,便一時性起,無所顧忌,致使喪失了校規、校紀的約束力。
③案情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職業的人必須承載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社會的政治與法律也賦予了教師職業更多的權力和義務。教師心中要有職業「底線」。
9、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一個基督徒問牧師天堂與地獄之間有什麼差別,牧師把基督徒帶到地獄,看到地獄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滿豐富食物的鐵鍋,地獄里的每個人都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長,他們無法把食物送進自己嘴裡,結果只能空著肚子飽受飢餓的煎熬,望鍋興嘆。牧師又把基督徒帶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滿食物的大鍋,人們手上也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們卻沒有餓著肚子,而是在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其樂融融。為什麼天堂的人這樣快樂?原來天堂里的人用長勺彼此喂對方去吃!這就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1)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哲理?(2)請您談談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參考答案:
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
②分析:故事通過「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的比較,提示了人際關系。我認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雙贏思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信息、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其次, 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事業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廣結善緣,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達到「雙贏」的功效!
③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團隊中教師必須本著雙贏思維,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學校教書育人的重任;雙贏思維是教師之間協作的首要原則。
4. 古今關於具有良好師德師風文人的例子
孔子
5. 教師職業道德的現實案例
2014年9月10日教師節復,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高制級中學高二十七班學生未給科任教師買禮物,該班班主任馮超群對此極為不滿,在班裡公然向學生索要禮物並謾罵學生,現場錄音中不乏「不要臉」「廢物」等字眼。依蘭縣教育局的通報顯示,該局經調查此事屬實,撤銷馮超群的班主任職務,停止教學工作,給予其行政記大過處分,該校校長也因負有領導責任而受行政記大過處分。
依蘭縣高級中學校長宿金來、縣教育局局長張振宇均對此事做了表態。宿金來稱,「我們感到是我沒有做好工作,我作為校長是有責任」,張振宇表示,自己聽了錄音後十分憤慨,「師德是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條件,特別是在學生中,公開得索要,這更讓人感覺到憤慨」。
6. 古代師德小故事
文化巨人——孔子的師德故事
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里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里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里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7. 師德的典故
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台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台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裡的人,說:「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裡」。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 ..........
8. 求:名人師德小故事
蘇軾在二十歲前一直在故鄉眉山專心學習。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蘇轍在父親的陪伴下初次離開眉山,並趕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這一年順利地考上預備考試的兩兄弟,又一起參加第二年春季的科舉,蘇軾一舉進士及第。此次科舉考試的知貢舉(監考官)是當時著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及梅堯臣,歐陽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當時文壇浮華不實的流弊,當他讀到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時,十分驚訝,以為是自己的學生曾鞏的作品,本來想取第一名的,考慮很久,為了避偏袒之嫌,終於取了第二名(後來原先應是第二的曾鞏,反倒成了第一。),蘇軾的春秋對義則考了第一。殿試(皇帝親自口試)時,他獻上二十五篇進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賞,於是將蘇軾評為翰林學士。歐陽修當時對人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意即 "我要避開他,好讓他出人頭地",可見歐陽修當時撥摺後進的愛心。後來,蘇軾及蘇轍均拜歐陽修為師。
9. 關於教師師德缺失的案例
看看這個人吧~挺典型的;內 http://ke..com/view/1622870.htm;呵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