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師德模範事跡ppt
① 師德方面主要事跡
一、用愛心陪伴孩子們成長
教師身上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作為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就應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自走上三尺講台,我就明白我肩上的擔子,一頭擔的是義務,一頭擔的是職責。我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應對著不一樣的學生,我努力尋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不偏愛,不歧視任何學生,關心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也親身經歷了困苦的生活,所以對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尤其是那些特困家庭的優良學生,我會從多方面注意給予他們以溫暖的關懷。在我的從教經歷中,我始終堅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鼓勵。」使優秀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點燃發展生學習的期望。正因為這樣,所以當我嗓子啞了的時候,那些孩子就偷偷的放潤喉片在我的桌上,當我難過的時候,細心的他們都能發現,總是寫小紙條、畫畫來安慰我。每次元旦我都能收到以前那些畢業生的書信和賀卡。前一段時光還有兩個男學生來看我,一個是以前成績很好的,一個是很調皮的,但很聰明。調皮的學生說:「老師,我此刻覺得你以前說的話都是對的,你以前打我打對了。你真的為我們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管我們怎樣調皮,但我們的成績在學校一向都是前幾名。真的要感謝您!」我也經常能收到在初中就讀的學生發來的信息,我依然還記得一個女孩子發給我的信息:「老師,我們在寢室經常說到你,我們還想聽您上課。您以前說的『學會傾聽,是一種修養』已經成為我們公用的座右銘」。對於我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二、以身作則,關注孩子們的發展
我除負責教學工作外,還擔任學校備課組長的工作。教學工作認真負責,要求學生做到的,自我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學生時,我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我行為的最高准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維護學生權益。對於後進生,熱心對待這些學生,本著從不放下,也絕不能放下一個的原則,耐心說服,從不訓斥,堅持循循誘導,再加上勤於輔導學生學習,把後進生原先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幫忙學生克服困難,減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能夠簡單學習,樂於學習,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有的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不敢問。用心找每個學生談心,幫忙他們解決困難,消除障礙。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把精力全都用到學習上,並和他們建立濃厚的師生友誼。
有一名男生,學習很差,經常打架鬧事,家長經常打罵他。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厭學情緒。我就多次找他談心,為他補習功課,並多次透過家訪做家長的工作,這個學生最後變了,不僅僅逐漸改掉了壞習氣,還經常做好事,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不錯,但父母離異給他心靈造成創傷,性格變得孤僻,並拒絕老師的幫忙和教育。對此,我從不灰心,而是給出了極大的耐心,平時認真觀察這名學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一次交談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還經常打電話勸導他、鼓勵他。使他受到強烈震動。他愧疚地說:「老師,從今以後,你就看我的行動吧。」從那以後,他真像變了個人似的。學校多數學生的父母在外務工,很少能顧及子女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我班的一名女同學,因為家中無人,是留守學生,本人又有胃病在身,身邊沒人照顧,作為班主任隨時觀察她的動向,看到她有不對的時候,或身體不舒服的狀況下,帶她去醫院,給予特殊的照顧,開葯,吊針等,給予一些經濟上的幫忙等。為了對留守學生的狀況更加了解,經常和他們的家長電話交流,和學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們交流、談心,讓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長們對自我的孩子放心,讓他們時刻了解自我孩子在學校的動向。對留守學生時常進行心理輔導,解除學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實幫忙學生及他們的家庭解決困難。根據學生特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了寓教於樂,注重啟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潛力。
三、鑽研業務,提升自我修養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扎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興趣。每次教學之前,我都認真鑽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課堂上我要求自我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在課余時光總是不斷地學習,在教育教學上,用心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有風雨就有陽光,在多年的錘煉當中,我具備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校勇挑重擔的骨幹教師。
② 全國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梁麗 濟南市陽光100小學
該同志自1999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8年,2012年至2013年在濟南市飲馬小學支教一年。近幾年,不斷思考探索,邁開成長的腳步,開啟了自己教育教學的新篇章。2008年4月被聘為小學高級教師,至今已六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濟南市小語會先進工作者,濟南市語文中心組成員,濟南市師德先進個人,濟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槐蔭區優秀教師、槐蔭區支教工作先進個人;被聘為國家教師培訓團培訓專家,兼任濟南市小語會理事;執教課例均獲省、市、區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教學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均獲一等獎,並在全國、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12年4月成為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志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在全國、省、市小語界有較高的知名度。
一、熱愛教育工作,注重修養提升
多年來,該同志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勇於實踐,在教育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了高尚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樹立為學生、家長服務的意識,為人師表,重視、關心學生的終身成長,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受到學生、家長、領導、老師的一致稱贊,所帶班級多次獲濟南市優秀班集體,本人榮獲濟南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二、積極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創新
在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教學規律,研磨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注重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在十餘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先後總結出閱讀教學的‚課題突破——深入研讀——拓展練習‛的基本模式。在習作教學方面,總結出了‚讀寫一體——交流評改——品評賞析——完善謄抄‛的習作教學方法。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通過反復研究,總結出了‚情趣導學——同伴互助——語境實踐‛的‚三段式教學法‛。這些方法的總結提升,日益形成了她扎實而獨特的教學風格。
將思索付諸實踐,該同志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生機。經過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級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受到學校、家長的高度贊譽。在各種競賽活動中成績突出,百餘名學生在全國文學大賽、市、區作文競賽等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多名學生的習作刊登在省、市級報刊雜志上。所執教的語文成績歷年來均保持級部第一。一批批熱愛閱讀、善思樂寫的學生從她的課堂走出,樂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長起來,先後被授予山東省特級教師、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小語會先進工作者、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被聘為濟南市小學語文中心組成員,兼任濟南市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在省、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中,均榮獲一等獎,執教的課例被教育部出版發行。
該同志更有幸成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弟子,通過掛職訪學面授,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來,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二十餘次,先後赴北京、上海、鄭州、福建、銀川、鄂爾多斯、濰坊、淄博、東營、泰安等地執教觀摩課、展示課三十餘節。2012年5月,被國家語文社聘為專家團隊成員,赴內蒙等地培訓名師,先後執教觀摩課十餘節,作專題報告十餘場。在全國、省、市小語界享有較高知名度。
三、潛心課題實驗,推廣科研成果
課題研究、科研創新是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改革發展的原動力,它使教育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此,多年來該同志一直致力於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創新。
她組織參與了山東省‚十一五‛課題——創建‚陽光課堂‛的研究。依託於學校和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共建的資源優勢,學校教師團隊和山東師大教育學院的專家團隊,結成了‚專業共同體‛, 共同致力於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她帶領老師們先對原有教學現狀進行討論,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提出創建‚陽光課堂‛,用現代教學理念創造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構建,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經過三年的研究,該同志與語文團隊一起探索出了‚陽光課堂‛的基本特質,並研究出了語文陽光課堂特質及其教學策略。‚陽光課堂‛的實踐與探索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賦予了課堂教學以生機和活力,‚專業共同體‛的組建促進了包括她在內的每一位教師的真實成長,開創出了一種有效的教育研究範式,是值得推廣的組合方式。這一課題已於2010年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結題,並申報省精品課題,科研成果顯著,得到省、市專家的關注。
目前,又在此基礎上申報了‚十二五‛課題‚小學『陽光課堂』教學內容體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
除此之外,該同志還主持開展濟南市 ‚培養小學生健康的人際關系的研究‛,倡導建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室,執教的心理輔導活動課獲得市、區一等獎,四篇心理教育論文專著均獲省、市一等獎,並執筆編寫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這一課題已於2006年7月順利結題。還參與全國‚小學學科四結合課題實驗‛‚單元整合 比較閱讀 拓展訓練‛課題研究、山東省‚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濟南市‚習作教學研究‛‚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等多項課題的研究。該同志勤於總結科研經驗,撰寫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二十餘篇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獲一等獎。2012年4月成為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志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
四、發揮骨幹作用,引領教師成長
工作中,她充分發揮自己作為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領老師們扎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認真做好教師培訓工作。與學校語文老師們一起開展教學研究,磨課、上課、研究課題,先後指導青年教師執教多節評優課、研討課,選拔課。先後指導十餘名教師參加課堂教學、教學設計等比賽,均獲省、市、區一等獎。其徒弟楊靜老師已經成長為區骨幹教師,祝彩霞、谷翔、王延群等老師成長為區青年骨幹教師。該同志於2012年至2013年到農村學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名師的引導作用,耐心細致地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教研,取得多項市區級教學成績,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與學生、與團隊夥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經過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業精神、指導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高度贊揚。該同志帶領、參與的學校語文教研組於2011年被評為濟南市先進教研組,並在區教育局組織的教師素質大賽中,連續兩屆獲得團體一等獎第一名。
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耕耘、收獲,享受著教育創新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今後,將繼續保持激情,不斷進取,做教育創新路上富有勇氣和實干精神的開拓者,努力實現美好的教育教學理想!
③ 師德主要事跡
師德先進個人事跡材料(一)
伍**,男,現年33歲,20xx年畢業於荊州師范學院,近年正自修本科。現擔任八年級語文教學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兼任語文教研組長和主抓教務處教學教研、教師學習培訓工作,還兼有圖書室、微機室的管理和全校印刷工作。從教近十年來,先後曾多次獲得鄉縣市省級獎勵,榮獲過"骨幹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多次發表縣市省級論文並獲獎。
一、加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我高度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在個人努力和全體教師的一致推薦下,於20xx年光榮地成為入黨積極分子。近年來,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等先進理論並積極踐行,還積極參與「三基」學習、「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及其他一切培訓及學習,竭力提高自己。
平時還抽空廣泛閱讀有關教學的書刊雜志及網路資源,以不斷充實知識、更新理念、改進方法。此外,還及其關注國內外大事,經常收看新聞和閱讀報紙。
二、務實認真,做好教學工作。
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其中一連三年兼授雙班語文,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前年和去年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教學成績無論是在全縣還是本校中考學科中都名列前茅。一直以來我都勇挑重擔,課時和總工作量都處全校最重之列。
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檢查測評與輔導,教學效果不斷增強,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所帶班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校前茅。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多次參加鄉縣級評優及徵文活動,曾榮獲縣級「比教學 訪萬家」徵文活動縣級一等獎、市級二等獎,教學論文多次榮獲市級、省級獎勵。
我的工作獲得了校領導、學生及其家長、全體老師的一致好評。
三、盡職盡責,做好崗位工作。
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管理工作,對學生輔導盡心盡責,秉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來教育教導學生,從嚴治班,注重學生道德品行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既培養優秀生,又注重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曾多次在班級管理與教學工作成效評比中被評為最佳班級。
曾創造過本是勢均力敵的三個平行班,連帶兩年後,年級前六都在我班的佳績。在學校教務處教學教研、教師學習培訓工作中,求真務實,認真高效、靈活創新,很好地促進了我校的整體教育教學工作。也完成了本該完成的和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四、言傳身教,以愛孩子之心愛學生。
無論是班級管理、教學授課,還是課餘生活中總能以愛自己孩子之心發自肺腑地對學生關愛鼓勵、溝通了解、排憂解難。以全面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塑造和學業的進步。
原則先行,無論是師還是生,無論是言還是行,講求文明有德、誠實公正、遵紀守法。
身正為范,堅守高潔的修養和良好的習慣。不喝酒、不抽煙、不打牌更不賭博、不搞謀求其他收入的任何活動與職業、不貪戀任何公私(當然含學生)財物,熱愛勞動、詩書與藝術。
志存高遠,老師千萬不能墮落於「混工資、混工齡」,而應立志於育英才、報社會、強祖國。並以此讓學生樹立多讀書、讀好書、成大才、施才華、報社會、強祖國的遠大目標與崇高理想。
一視同仁,塑造心靈、培輔學業。每個孩子都有優點,每個孩子都有前途,每個孩子都可塑造,眾生平等。抱著這些信念,我一直關愛每個學生,關愛他們的情緒、性格、成長,關愛他們的學業。力爭讓每個孩子品學兼優。
深入學生、排憂解難 ,良師益友。長年來,我是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學生最將愛的老師。能肯定學生每一點滴的優點,能通過溝通及時糾正學生的每一點滴不足,並替他們保密。凡遇學生煩惱、有難,及時輔導安慰,即使是學生家裡煩事,也熱心支招,極力化解。於是成立學生信任、熱愛而不忘的良師益友。
五、缺點不足和改進的方向。
雖近年來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不錯的成績,但也有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仍偶有後進生未被我「改造」成功,教育教學也仍需進一步改進與提高。今後我將再接再厲,為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做一個更成功的教育者,無愧於祖國與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④ 十七大 全國道德模範 教育界的例子(人物事跡)
教書育人 行為世范(道德楷模 文明風尚)
9月10日是教師節,海軍大連艦艇學院開展了向優秀教師方永剛學習的主題活動,要求像方永剛那樣真學、真信,真情傳播、真誠踐行黨的創新理論,真正使「科學發展觀進課堂、進教材、進大腦」。
方永剛是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把三尺講台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台,年均完成教學任務200%,為官兵和幹部群眾作報告1000多場,撰寫論文100多篇,成為新時代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楷模。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學員至今還清晰記得今年1月15日方永剛教授給他們上的最後一堂課。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方永剛和往常一樣,整了整軍裝走上講台:「我一直惦記著大家這門課,心裡總是放不下,我要履行我的承諾,為大家講這一課。」在學員們眼裡,身患癌症的方永剛消瘦了許多,臉色蠟黃,講課時身體也在微微顫抖,可他的聲音依然洪亮。在課間交流時,學員發現他衣服下面露出了一根引流管。
課前,大家都聽說方老師住院了,但誰也沒想到他剛剛做完手術就來講課了!課後,大家才聽說,學院領導都不同意方永剛來上課,但他懇切地說:「如果離開了講台,我可能真的會倒下。」說著說著他竟然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方永剛在磨難和傷病面前,甚至在死神威脅面前,從未掉過淚,但因上不了心愛的講台,他卻熱淚縱橫。
三尺講台,是方永剛永遠痴情迷戀的地方。一次同學聚會,有人問他:「搞理論教學是不是很苦啊?」方永剛坦誠地回答:「精神的痛苦源於理想和現實的悖論,如果不信它,還研究它、傳播它,必定很痛苦。我寫的、講的,都是我的真情實感,我信它,所以我快樂。」
方永剛從遼寧西部一個貧困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個高等軍事院校的教授,把人生的坐標牢牢鎖定在黨的創新理論教學研究上。對學員來說,方永剛在感情上是他們的兄長,在學業上則是嚴師。一次,一名研究生拿著一篇論文請他指導,論文中不少內容是從網上下載拼湊的。方永剛一看就火了,狠狠地批評了一通。接著,他又語重心長地說,沾染了不良學風,將會誤人一生。
病重期間,方永剛一次次把自己帶的幾名研究生叫到病房上課,一講就是大半天。學員們望著虛弱的導師,心疼了。學員懇求:「這些課讓我們自學吧。」但方永剛的態度很堅決:「不行,不能因為我生病耽誤你們的學業。」他硬是在病床上完成了研究生教學任務。
在方永剛心裡,師德的標准就是行為世范。在大連舉行的方永剛事跡展覽上,一本《鄧小平文選》格外引人注目:書的邊緣磨破了,封面中間磨穿了,泛黃的紙上畫滿了圈圈點點,寫滿了心得批註,誰也說不清他究竟讀了多少遍。
1997年5月8日,方永剛在意外車禍中頸椎嚴重受傷,醫生在他的頭頂做牽引,還吊了個16磅的秤砣。學員們去看他時,發現他用一隻手舉著書在看。他說:「我的脖子被固定了,但腦子沒被固定。」方永剛住院108天讀了43本書,完成了《亞太戰略格局與中國海軍》這部學術著作的初稿。
今年夏天,遼寧旅順果農肖淑琴大媽挑出最大最紅的櫻桃送給在北京治病的方永剛。櫻桃好吃樹難栽,2001年,擔心樹不好養、果不好賣,肖大媽就要砍去栽種的幾百棵櫻桃樹苗。方永剛結合黨的政策,向果農講解農產品結構調整,給果農們吃了定心丸。旅順千畝大櫻桃如今進入了盛產期。肖大媽種的大櫻桃不僅在當地不愁銷路,而且還能坐上飛機賣到了日韓。群眾交口稱贊方永剛:「大教授總是能講清小道理,我們服了!」
師魂不朽--追記新疆葉城縣教師阿木冬·吐魯甫
「孩子,別怕!老師在你身邊。」
「救人啊,牙生江·木沙掉渠里了!」正帶著學生在學校實驗基地上勞動課的阿木冬·吐魯甫聞聲拔腿就往渠畔跑。時間是2007年6月14日12時許。
30米開外的肖塔渠渠水中,有一個小腦袋時沉時浮。阿木冬幾個箭步沖過去,縱身扎進湍急的渠水中。
「孩子,別怕!老師在你身邊。」阿木冬幾次托起牙生江,卻無法上岸。急流把他們沖向下游。
聞訊趕來的幹部群眾,找來繩子、木棍協助救人。已經精疲力盡的阿木冬,沒有把鄉親們伸過來的木棍攥在自己手裡,而是一次次將木棍伸向孩子。此時的牙生江已經不省人事。阿木冬只好拼足力氣,緊緊地抓住他往岸上游。
湍急的渠水一次次地將他們推開,在下游7公里外的一個閘口處,阿木冬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把孩子推向光滑陡峭的渠邊。孩子被前往營救的鄉親們拉了上來。而阿木冬卻被激流沖走了……
傾心教育,鞠躬盡瘁
阿木冬·吐魯甫走了。年僅33歲。
「老師,您為了救我的弟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您卻……」溺水得救學生牙生江的哥哥吾布力卡斯木·艾沙得知阿木冬犧牲的消息後,對著惡浪翻滾的肖塔渠頓足大哭。
就在6月13日傍晚,阿木冬老師到他家家訪時還鼓勵他:「吾布力卡斯木同學,你的成績很好,要爭取考上內地高中班。你家經濟困難,從下學期開始,我每學期資助你1000元學雜費。如果錢不夠,我可以幫助你貸款。總之,你一定能上一所好的大學!」
木凱熱木記得,彷彿就是在昨天,在大家的笑聲中,阿木冬老師和班裡的學生一一拉鉤,要大家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1974年,阿木冬出生在葉城縣昆侖山腳下的一個教師世家。《福樂智慧》中說,「知識是黑夜裡的明燈。」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阿木冬就遐想著自己就是這點燃明燈的人。當教師的父親因勢利導,鼓勵他:「要好好學習,做個有責任心的人,才有資格當教師。」
在父親吐魯甫·阿西木眼裡,阿木冬是他的希望,他的寄託,也是他理想的繼承者。就在阿木冬犧牲的前一天,吐魯甫辦了退休手續,離開自己站了43年的講台。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未完成的事業,可以由兒子阿木冬繼續做下去。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他,阿木冬就這樣匆匆地走了。
在整理遺物時,同事們發現了抽屜里的3個本子:日記、讀書筆記、學生學習和家庭情況記錄本。記錄本上,詳細記錄了所帶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這是他執教14年學生家訪的全部記錄,是一位教師把全部心血傾注於教育事業的見證。
「教師世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品格!」吐魯甫為兒子驕傲。
學校就是他的家
阿木冬走了。妻子海日古麗·庫都斯怎麼也不相信這樣的事實。
那天早上,兩人分手時,阿木冬有些依依不捨,久久地注視著妻子,說了句,「你多保重!」笑了笑,走了。這最後的笑容,竟成了海日古麗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
就在前一天晚上,阿木冬還對她說:「等弟妹畢業了,等把貸款還完了,想辦法買套房子,築一個自己的窩。」這竟成了阿木冬永遠無法實現的承諾。
在海日古麗的記憶中,結婚快4年了,他們已經搬了3次家,卻沒有自己的房子。剛結婚時住在阿木冬的父母家,後來搬到他任教的依提木孔鄉五村小學,再後來為了照顧妻子上下班,又在附近租了間房子。對此,妻子也曾埋怨過,可後來還是理解了他。
在丈夫阿木冬的心裡,學校就是他的家,每一個學生都是他的孩子。
海日古麗記得,一個冬天的晚上,鄰居的孩子生病來借錢,可家裡只剩下100元錢,阿木冬二話沒說拿給了鄰居。海日古麗幾次扯他的衣袖,他都沒有理會。鄰居走後,海日古麗說,現在家裡一分錢都沒有了,明天你怎麼回學校上課?第二天一早,丈夫早早起床,步行10公里趕到學校去上課。
2004年春天,夫妻兩人都居住在阿木冬的父母家。每天清晨去學校上課,阿木冬都用車將一盆花帶到學校,剛開始妻子還以為丈夫只是為自己的辦公室裝點裝點而已。可一個星期過去了,丈夫仍然每天托著花盆到學校。妻子好奇地問:你把家裡的花送給誰了?丈夫回答道:把花放在學校讓學生養,裝飾裝飾學生們的學習環境。不到一個月,丈夫將家裡的花全部搬到了學校……
阿木冬走了,他的愛卻留在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