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愛國守法
『壹』 教師愛國守法的案例
教師愛國守法的案例
近來,廉政文化進入了校園,作為一名老師,作為一名新黨員,我也深受感染,學到了很多。廉政是一種文化,廉政文化是我們黨執政的文化根基之一,能否以廉政文化的影響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蝕,關繫到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否保持黨的先進性。按照時代要求,挖掘、提煉、弘揚中華民族久遠而深厚的優秀廉政文化資源,建設新時期的廉政文化,以服務於新形勢下的執政使命,這是時代賦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從新時期深人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現實需要看,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評價和敬廉崇廉愛廉的社會風尚,是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
廉政文化看起來是個無形的東西,但一旦植根於人們心中,就會對黨員幹部行為構成更為自覺的規范,形成約束力、自律力和戰鬥力。要從根本上杜絕腐敗,從自己做起,我們還要不斷的學習,著力提高從政道德素質,形成廉潔從政的理念和行動的文化動力。只有發揮廉政文化潛在熏陶、引導、滲透、影響的力量,來感化、優化黨員幹部的從政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樹立"不願腐敗"的思想觀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腐敗問題的發生。
讀廉文,思廉政,就是要求我們從自己做起,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廉政文化素養,使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地位觀、權力觀、利益觀,真正形成並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品質。做廉潔自律表率,必須堅持終身修養,始終如一。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不少老一輩革命家都把「活到老、學到老、思想改造到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而做為教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職業是神聖而光榮的,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他不僅要有廣博的學識、優秀的教學方法來受業解惑,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而且還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傳道,培養學生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品德,成為學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其次,教師之所以備受人們贊頌和謳歌,是因為教師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教師獻身精神的生動寫照。教師的工作不僅歷盡艱辛,而且默默無聞,一生清貧。「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為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過得卻是清苦的生活。甘於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教師精神的核心,是為人師表的體現。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奉獻者之歌。
通過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把「廉潔從教」確定為教師職業道德的一條規范,更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廉潔從教,是教師職業道德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操行,是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人民教師的崇高風范。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如何才能做到廉潔從教呢?
首先,做到「安貧樂教」。這就需要自己認真調整好心態,保持一種「知足常樂,安於清貧」的心理,俗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想想廣大的農民朋友,再看看那些下崗工人,有許多困難家庭連學生的生活費用都難以支付,相比之下,教師的工資月月都能按時領到,難道還不應該滿足嗎?
其次,做到「潔身自好」。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為教師職業是神聖的,肩負著傳授文化知識,教授學業的光榮職責,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社會規范和價值的傳遞者,擔負著培養一代又一代人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的重任。正如魯迅所說:「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從精神上靈魂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作為人民教師,必須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潔身自好,不追隨物慾,敬業愛崗,高度自尊、自重、自強不息,嚴於律已,分清是非善惡,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潔自律,堅持高尚情操,不斷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師德的學習和修養,努力促進道德認識,不斷地自我評價,自我約束,自我調控,及時矯正和調整行為中的失誤,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行為的端正廉潔。
再次,要「樂於奉獻」。樂於奉獻,是人民教師的精神支柱。今天,我們做教師就要具有為學生服務為最高目的,以培養青少年成才成人為最大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於付出,不重索取的以教為志,以教為榮,以教報國的精神。向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那樣,「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無私奉獻」,以高尚的情操獻身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
時代需要我們教師廉潔從教,時代呼喚我們教師廉潔從教,自覺抵制不義之利的誘惑,社會「潮流」的沖擊,紮根教書育人這平凡而偉大的事業。作為人民教師,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都要始終堅持一面廉潔的大旗,廉潔從教,恪盡職守。
我的母校「舟山師范學校」的牆上赫然寫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學會了,也懂得字里行間的意義,通過近十年的工作,我明白除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還不夠,還必須樹立「以廉潔從教為光榮,以廉潔從教為自豪」的思想,這樣才不愧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才會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竟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使"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更煥以光彩!
「身教重於言教」。身正影不斜,廉潔鑄師德,只有愛崗敬業,廉潔從教,才能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創設潔凈的學校環境,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
水平有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貳』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愛」與「責任」。
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關心集體。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
(2)師德愛國守法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一共六條,不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礎上的深化和升華,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體現「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
當前,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群眾不僅要求「有學上、有書讀」,而且進一步要求「上好學、讀好書」。因此,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學校的當務之急。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我們教師。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
「十七大」強調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師隊伍師德和業務素質尤其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先」。所以教師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水平也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滿意不滿意的一個重要標尺,更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需要
『叄』 愛國守法降低了對教師的要求了嗎
愛國守法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一,怎麼就呢?
首先,愛國守法是我們一切道德的基礎與關鍵,真正做到「愛國守法」而不是僅停留空喊口號上,真的很難,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曾經的「先進人物」東窗事發後,才發現他們既不愛國,也不守法呢?作為教師,能夠作到愛國守法,這是其它師德形成的基礎。
其次,愛國守法對於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標准。作為教師,愛國,首先應該熱愛教育,守法,首先應該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要推行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在急功近利的社會大環境中,要求教師作到以上兩點,容易嗎?以此為標准,怎麼就降低了對教師的要求呢?
所以,把愛國守法作為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之一,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關鍵所在。
『肆』 為什麼說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35
利用網路學習《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捶這門學科,通過觀視頻講解,
認真閱讀案例及評析,詳細學習輔助的參考資料,
對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這個問題的認識加深了,
感覺從內心深處提高了覺悟,思想得到了凈化
『伍』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愛」與「責任」。
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關心集體。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
(5)師德愛國守法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一共六條,不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礎上的深化和升華,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體現「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
當前,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群眾不僅要求「有學上、有書讀」,而且進一步要求「上好學、讀好書」。因此,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學校的當務之急。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我們教師。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
「十七大」強調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師隊伍師德和業務素質尤其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先」。所以教師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水平也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滿意不滿意的一個重要標尺,更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需要
『陸』 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資格
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把學生視為獨立的完整個體,把學生看做是學生的主體,必須尊重學生,必須意識到學生的發展潛力,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性別,名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柒』 (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關鍵是什麼請舉
衡量一位教師是否具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政治素質,關鍵要看他能否表現出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他所愛的工作和學生,不為名,不為利,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撲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國的下一代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忠於職守,埋頭苦幹,為國盡力,為民造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案例 :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塘溪鄉五馬壠小學是一座海拔 1100 米 的瑤族村寨學校。 2000 年之前,這所學校不通電,不通郵,不通電話,不通公路。現在,也沒有班車,沒有有線電話。在這里, 38 歲的女教師盤振玉度過了 22 個春秋。 22 年間,這個只有二三百人的小山村,有 167 人先後成為盤振玉的學生。她教書育人,傳遞知識,播撒快樂,感受著獨特的幸福和快樂。 22 年來,五馬壠小學先後有 13 名學生考上了大中專學校,其餘的也大都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近 10 年,這個村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 100 %。 2000 年,她當選為郴州市蘇仙區政協委員。 2004 年教師節前夕,盤振玉榮獲「全國師德標兵」的稱號。
談到是什麼使自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堅守了 22 個春秋時,盤振玉說:師德既是教師個人的道德修養,也是教師集體和教育行業精神風貌與工作作風的反映,它決定著教書育人的成敗。在我執教的學校,學生都是來自貧窮山溝里的瑤族孩子,部分學生需要在校寄宿。為照顧他們,我既當老師又當媽。 學校沒有室外活動場地,我就帶領全家人把教室旁的土堆和亂石挑走,開辟成 60 多平方米的簡易操坪。我家離學校有 5 公里 路,為不影響教學,我說服愛人,自己獨自一人搬進學校住。學生沒來上課,哪怕路再遠,我也要上門家訪。我經常對學生們說: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瑤山未來的希望,將來都是祖國的建設者,少了哪一個都不行。
盤振玉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為人師表」要求教師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學校雖然常年只有 20 幾個學生,卻分成四個年級,從校長、老師到炊事員就只有我一個人。為了教好孩子,我長期堅持自學,還利用節假日下山向名教師、老教師請教。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總是位於全鄉前列。
她說:在我心中,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我深深地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讓瑤山孩子掌握文化知識,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是我執著於教育事業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動力。為了瑤山不再貧窮落後,為了瑤家後代不再成為「睜眼瞎」,我在這里一干就是 22 年。我從未想過調動工作的事。區里有位領導要我改行去鄉政府工作,我謝絕了。我知道,像我這樣既會瑤語又懂漢語的教師不多。我走了,孩子們怎麼辦?誰來給他們上課?為了這些孩子,我寧願一輩子與大山廝守。 ( 選自中國網 2004 年11 月11 日)
『捌』 為什麼說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
因為不這么說有人不樂意。
『玖』 (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如何提高師德修養之我見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學習的榜樣,教師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教育就是以心靈塑造心靈,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聖事業。孔子雲:「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准,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師德就是榜樣,當今實踐師德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