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對師德師愛的理解

對師德師愛的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8-12 16:14:13

⑴ 談談你對師德的認識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 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 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 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從教師職業的特點看, 教師職業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 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 都是人與人的關系, 而只要有人與人的關系的地方, 就必須有道德; 從職業的規范看, 同其他職業行為規范一樣, 教師的行為規范也可分為技術規范和道德規范兩種, 技術規范側重於職業操作的方式、 程序等等, 反映的是職業活動中人與物的關系; 而道德規范反映的是職業活動中人與人的關系。 由於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人, 這就使得教師的兩類職業行為規范即技術規范和道德規范相互重疊。 比如, 儀態端莊、 誨人不倦等等, 就既是教師的技術規范, 又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從教師的行為方式看, 教師的行為活動的職業意義與道德意義是交織在一起的, 或者說, 教師的「做事」 與「做人」 、 教書與育人是聯系在一起的。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與思考, 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和意義又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1、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 師德的核心問題就是一個字「愛」 。這種愛是高尚純潔的「愛」 , 是對事業與理想的追求。 ( 1) 熱愛教育事業。 雖然熱愛教育事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它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中又處於非常關鍵的地位。 只有熱愛教育事業, 才能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勤奮工作, 才能夠不斷地進行「充電」 , 進行知識結構的更新, 釋放出新的更大的能量, 才能提高自 己的教學水平, 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 2) 熱愛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指對每一個學生的熱愛、 尊重、 理解與期待。他把孩子看作是自 己生命的延續, 看作是祖國的未來。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承認和尊重是人的需求層次的重要領域。 尊重、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是教育的奧秘。 只有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 才能溝通師生雙方的感情, 只有全面關心愛護學生, 才能在師生之間建起信任的橋梁, 使學生「親其師, 信其道」 。 教師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藝術均來自 對學生的熱愛。 教師對學生的愛, 既表現出強烈的感情色彩, 又表現出清晰的理智性和長遠目 的性。 一方面, 教師要了 解、 尊重和關心學生, 了 解學生是實施教育的前提, 尊重和關心學生是教育獲得成功的基礎。另 一方面, 教師還要嚴格要求學生, 它是教師真愛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既顧及學生眼前的得失和價值, 更看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⑵ 師德與師愛是什麼關系為何說師愛是師德之魂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第一,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回也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最基本答的條件。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愛主要體現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具有合理的智能結構,精湛的教學技藝;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第二,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基礎,沒有對學生的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而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神聖的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功能。
第三,師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動力。師愛猶如春雨,不論滋潤什麼樣性格的學生的心田,都會產生巨大的效應——使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產生向上的力量,進而自勵進取。正因為如此學生渴望愛的撫育,有時甚至超過對知識的追求。學生得到教師的愛,自然而然的會激發出對教師的愛,反饋回去,形成愛的雙向交流。可見,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師愛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成材,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

⑶ 師愛和師德的具體表現性都有些什麼

師愛的具體表現:
一是了解學生、關心學生;
二是尊重學生;
三是對學生持寬容態度。
師德的具體表現:
一是要忠於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
二是熱愛學生;
三是崇高的奉獻精神;
四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⑷ 對於"師德"方面有哪些認識與感悟

我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要做一名專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屬的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是優美的語言?是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友誼,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了其根本功能。

⑸ 怎樣理解師愛師愛的特點有哪些師愛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師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教學中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品德的培養,都同學生的情感體驗相聯系。當教師對學生懷有赤誠之心,並且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看出教師的善意和對自己真誠愛護時,學生就會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就會敞開自己的心扉,樂意聽從教師的教誨。記得前年我教的五年級班裡有個同學,他反應慢,成績差,不善交談,因此而受到同學的冷落,還經常出現不做作業的現象。我很生氣地批評了他,但不見好轉。
愛是教育的基礎,愛是教育的關鍵,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特殊的感情,它不同於親子之情,兄弟之情,友人之情,它是多種愛的集合體。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情感投資,師愛是無私的奉獻,教師愛學生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用同樣的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人,愛人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達到愛的教育。因此,具有正確師愛的人,必須全身心地投入,用火熱的真情去感化學生,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有了這種無私的愛,其言必親切,其行必感人。
二、「師愛」是平衡的,有時應偏向於學困生。具有正確師愛的教師應把愛平均的分給每一個學生,也就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的情況是各異的,有乖巧的,也有淘氣的;有開朗的,也有內向的;有健康活潑的,也有先天缺陷的;有聰明伶俐的,也有反應遲鈍的;有幹部子女,也有農家弟子等等。總之個性有不同,智力有高低,能力有差異,品行有上下,家庭情況有差距。作為教師。主要任務在於精雕細刻塑造學生的心靈,注重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具有正確師愛的教師應照學生的原樣去認識他,接納他,為他開辟自己成長的道路。不能憑自己的好惡情感,偏視、庇護一部分學生,而鄙視、冷淡另一部分學生。相反,應將更多的愛給予後進或處於困境中的學生,偏愛有缺陷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完全是平等的。
對學生的嚴與寬應建立於愛的這個基點上,只要出發點是愛學生、為學生好,就應該嚴時嚴,該寬時寬。嚴出於愛,愛屬於嚴。我國歷來把嚴格管教子女的父親稱為「嚴父」。把慈祥愛護子女的母親稱為「慈母」。具有正確師愛的教師,應該是「嚴父」又是「慈母」。例如,有的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拖拉,不按時完成,為了糾正這種不良風氣。如果我們單純的規定「不完成作業,不得參加考試,成績一律作零分處理」,這是行不通的。從表面上看,這是「規定」不可謂不嚴,但從根本上解決不了拖拉、高質量的完成作業。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上的困難,且找時間補上缺漏的知識,掃清學習中的障礙。這樣學生成績有了提高,興趣自然也就增強了,同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的自覺性也就增強了。由此可見,嚴中注愛為真愛,愛中求嚴乃真情。嚴而不凶、寬而不松,嚴在當嚴處,寬在當寬處,愛在細微處,於細微處見精神。
三、「師愛」來自良好的素質、高尚的情操及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與熱愛。正確實施師愛是教師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進行人格熏陶、意志磨練的雙向活動。
師愛是每個教師的財富,也是全人類的財富。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除了要有無私的愛心和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外,還必須高度重視個人的修養,端正教學思想,更新知識結構,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學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
理論上要對全體學生有愛心;對困難學生要關心;教育差生要耐心,可實際卻經常是對學生「愛在心,口難開」,這就拉開了師生間的距離。的確,世間萬般情意,愛為先,愛要讓人讀懂,卻是需要過程的。班主任的德,才,識,能都重要,均應全面發展,而起靈魂作用的是一個「情」字,還是一個愛的集合。自己首先面對學生時要臉上充滿陽光,心中裝滿學生,滿懷激情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愛是包容,愛是互動。因為要讓學生成為健康,有用,受歡迎的,成功的人,必須要受「師愛」的澆灌。而感人心者,莫先是情,情動才能心動,心動則思發,感動學生,先要感動自己。前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愛滿天下的教育原則」,關心,尊重,理解,信任,期望,走近,欣賞,激勵學生等等其實就是「師愛」的具體詮釋。「師愛」在實踐中的表現就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而班主任對自己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對教育事業的使命感也必定會使自己在工作中以情修心,以情育人。
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一種責任。因此,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才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

⑹ 師德與師愛的理解

師德的意思是,老師的品德,師愛的意思是,老師的關愛

⑺ 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教師這個職業是非常神聖,而且偉大的,而且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呀,雖然有的家長有時候是不理解的,但是時間長了,他也慢慢的理解老師的這份苦心,每個老師都是希望每個學生都是,每個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呀

如何理解師德修養

當前,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把責任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一名人民教師,他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裡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於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熱點內容
發育生物學大會 發布:2025-05-20 08:28:15 瀏覽:273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5-20 07:56:43 瀏覽:983
戰國志歷史 發布:2025-05-20 07:48:16 瀏覽:879
普陀山歷史 發布:2025-05-20 07:39:33 瀏覽:606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