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家訪散文

家訪散文

發布時間: 2021-08-13 01:34:14

⑴ 寫一篇感謝老師家訪的文章

老師,來您是辛勤的園丁,源勤勤懇懇地工作,培育者一代代祖國的花朵。 老師,您是一艘知識漁船,在教室這塊小天地里揚帆,讓乘坐這這艘漁船的乘客飽嘗豐富的知識。 老師,您是共和國輝煌進行曲中一枚燦爛的音符,您的歌聲感染了中國的一代代學子,讓他們懂得熱愛祖國。 老師,您是明燈, 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師,您是燃燒的蠟燭,您燃燒的生命在奉獻中縮短,讓孩子們的知識之樹在日漸繁茂,茁壯成長。 是一根根粉筆染白了您的雙手,同時,也染白了您滿頭的黑發,讓您日漸蒼老。 伏案批改作業的紅筆,是飽含生命的血液,向作業本上傾注的千分忠誠,萬分熱情。 為了我們,因一個錯誤的答案,您失眠了多少個夜晚。 為了孩子們,因一句無意的謊言,您進行了多少次艱難的家訪。 老師,您燃燒的生命,把一批批莘莘學子送到閃光彼岸。 敬愛的老師啊,我是多麼感謝您對我們的呵護,您為我們的成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在教師節,我要向您獻上一句真誠的祝福:老師,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⑵ 求一篇家訪生病職工的文章

幾天前的8點,春寒料峭,東方今報、金水區人民醫院、鄭州市總工會聯合為在鄭勞模開展的免費體檢活動,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18位全國勞模、15位省勞模、7位市勞模,提前半個小時到金水區人民醫院排隊體檢。
東方今報社社長左光瀚一大早趕到體檢點,代表報社向勞模們致以敬意,祝願他們保重身體,珍惜事業和家庭的「本錢」。

勞模身體狀況之病症

80歲老勞模,還是頭一回參加體檢

「我早就想做個B超檢查了,這回可遂了心願!」在金水區人民醫院愛心體檢站B超室外,鄭州市自來水公司的楊素琴滿意地說。自從1999年被評為省勞模後,除了單位組織的兩年一次全體職工體檢之外,她還從沒享受過專為勞模開展的全面體檢,內臟的B超檢查成了她的「心病」。

80歲的省勞模楊春榮老人,在鄭榮集團幹了一輩子,勞模當了48年,竟還是頭一回參加體檢呢。拍拍自己被病痛折磨多年的腰,他感慨他們這代人,年輕的時候只知道拚命工作,不懂得關注自己的健康。

但他還是自豪地說:「我為國家做貢獻,可不後悔。要是俺身體沒事,再干個15年都沒有問題!」

為不給「榮譽抹黑」,勞模們放棄的太多

「和平走得太突然了!這病咋就來得這么快呢?」43歲的全國勞模薛運州長嘆了口氣。

在前來體檢的勞模中,有兩位與病逝的全國勞模朱和平關系很近。

薛運州與朱和平都是2000年當選的全國勞模,那會兒,他還感覺朱和平身體挺硬朗,正是幹事業的時候。

薛運州說:「要是讓我們這代人把身體、家庭、工作排個順序,80%以上的人會把工作排在第一位,而身體永遠在最末。」 當勞模的5年來,薛運州完全放棄了每年單位安排的休假。

與朱和平同歲又同行的靳景愛,2004年被評為省勞模。她退休前負責每天清掃花園路北段的道路,一下雨,該路段經常積水,但無論早晚、無論下多大的雨,她都要和同事們一起疏通窨井。一忙起來,吃飯、休息都想不起來了。

靳景愛說,朱和平拒絕調到相對輕松的崗位上,這種情況在勞模中非常普遍。因為大家給了榮譽,自己就要堅持做好,不能給榮譽抹黑。

勞模身體狀況之病因

病不是「閑出來的」,是以前積累下來的

77歲的全國勞模白西川,心裡一直有個「疙瘩」解不開:人是不是一閑下來就得病?這個「疙瘩」,也困擾著其他勞模。

提起白西川,鄭州市金水區白庄村的老居民都稱他「鐵書記」。這位老支部書記1983年被評為全國勞模,並當選為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他在職時,所有重活累活都沖到最前頭。榜樣他當得起,身體也給他爭氣,頭疼腦熱的,一扛都過去了。「俺就是有個老頭疼的毛病,不礙事。」

但退休後,有段時間他老犯頭疼,家人逼著他到醫院一查,竟發現了血壓高、腦血管硬化好幾種毛病。他就懷疑,毛病是閑出來的。體檢站的醫生糾正老人,這個想法可不科學,那是他忙時得了病沒有及時治療,積累下來的。

1954年獲得省勞模稱號時,郭學山是鄭州市柿園自來水廠的管道工。那年正趕上省政府遷鄭,他的工作是安裝、維修管道,技術要求高,懂行的人又少。「忙起來,汗水順著腿流到膠鞋裡,能倒出水來。」一提起當年幹活時的情景,84歲的郭學山像個小夥子。

那段光輝歲月讓他激動,也給他的身體留下了「紀念」。快退休時,郭師傅的膝蓋開始疼起來,直到現在也沒治好。他說,年輕時身體好,冬天站在水裡修管道,也沒感覺有啥不對,到老了問題才出來。

體檢機會少,勞模們有自己的「苦衷」

鄭州的各級勞模中,絕大多數還是企業在職或離退休職工。他們並不諱言:體檢或就醫機會很少,經濟條件限制,又不願張口給國家添麻煩,是主要原因。

三口之家,每月收入卻只有700多元,讓人很難跟「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聯繫到一起。但這就是因單位改制而內退的全國勞模白鳳祥的生活現狀。

他告訴記者,安排這次體檢太重要了:「俺現在就怕生病,看不起呀!」白鳳祥每月只有384元內退金,兒子沒工作。為了省錢,他小病硬扛,大病去醫院開個葯方,到小門診買便宜葯。聽記者說「全國勞模看病就醫有優惠政策」,白鳳祥脫口而出:「現在還過得去,不想麻煩政府了,勞模都是大家給的榮譽,不能伸手向國家要待遇。」

老勞模郭學山的兒子說,父親退休工資一個月600多元錢,三四百元一次的體檢,他真捨不得。也有些勞模反映,在很多人的心中,還沒有把健康和生活質量上升到「第一位」,即使有了體檢、療養的機會,多數人也主動放棄了。

勞模身體狀況之搶救

「帶病堅持工作」的舊觀念該改改了

「鼓勵『帶病堅持工作』的舊觀念該改改了!」52歲的省勞模麥國良說,無私奉獻的精神應該發揚,但不必提倡帶病工作。「身體不好,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也難以保證啊!」

對此,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高新立表示贊同,他認為,不僅僅是勞模,即使其他人士,當身體、心理上出現不適時,也需要及時緩解壓力、舒緩情緒,不能讓亞健康狀態發展到病態。遇到重大壓力,應積極、有針對性地去釋放,可以通過聽音樂、郊遊來放鬆心情。還可以選擇一處安靜的地方躺下,配合舒緩的輕音樂,想像自己在藍天白雲下的田野或草原上,從頭到腳完全放鬆。這種意念上的減壓,最好能在專業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因為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身體出現不適,引起失眠、頭疼、心慌等疾病,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治療。

勞模的身體狀況需要「深層次的關心」

目前,在鄭州市的市級以上勞模有6300餘人,其中市級勞模5000人左右,很多人經濟都不很寬裕。

鄭州市總工會生產安全保障部馬傑部長對今報和金水區人民醫院的愛心舉措表示感謝。他透露,受這次活動啟發,鄭州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提出一個意向:發動全市各縣(市)、區的區級醫院,免費或在價格上給予優惠,承擔起各自轄區內市級勞模的定期體檢工作。如果經論證,這個意向具有可行性,他們將積極與衛生部門協調落實。

對於這個提議,金水區人民醫院周國平院長表示歡迎。他說,公立醫院不但應該承擔起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任務,也應該用實際行動,向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勞模獻愛心。

⑶ 關於家訪的文章用什麼題目好

先告訴我是針對誰寫的,是老師還是學生還是家長

⑷ 想找一當代散文家訪寫

那就張漫娟吧. 為什麼非要是女作家呢?男的有很多呀!

⑸ 當小學班主任的感受散文

你說當那個小學班主任的感受啥文當小學干作業,那是非常的,就是得有耐心。沒有耐心能教不了的一些小孩兒,因為他們太小,他根本就不懂。

⑹ 工會在我身邊的散文

為你奉上一篇,請你參考:
民需我辦,民困我幫,「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在全市各級工會火熱開展著,在重病職工的病榻前,在外來農民工的宿舍里,在商務樓宇的辦公間里,在三方協商的會議桌前……處處忙碌著工會幹部的身影。連日來,本報記者奔赴企業、園區、街鎮,看到了工會為解決職工最盼、最急、最憂的問題所做的努力和做出的成效,聽到了職工們由衷的贊譽:「工會工作做到了我們心坎里!」
聚焦點:寶鋼特材公司冷軋廠
「愛心小車班」連續16天接送重病工友
「明天去頂班……上工序……下工序……」56歲的胡國憲在生命彌留之際,斷斷續續地呢喃道。他所在的寶鋼特材公司冷軋廠究竟有何魅力,能讓胡國憲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牽掛著?他的兒子胡皓男的一番話或許能為大家解開這個疑惑:「單位里的同事每天都開著車子接我爸爸化療,是他們陪伴著我爸爸走過了生命中最艱難的日子。」說到這里,他不禁潸然淚下。為什麼冷軋廠工會會組織這么一支「愛心小車班」,一切要從「雙走雙服務在行動」活動說起。
重病累垮一家人
今年三月,寶鋼集團工會全面啟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結合廠內實際情況,冷軋廠工會推出了「走進班組,服務班組,走進職工,服務職工在行動」的活動,並制定了詳細的活動實施計劃,將廠內部門劃分成9大塊,每塊配以一名定點聯系的工會幹部,要求他們通過參加班前會、座談會及班組活動了解掌握職工動態。胡國憲身患重病,家人接送存在困難的情況就是在一次走訪中發現的。
胡國憲在冷軋廠已經工作了30多年,是生產技術室里的一名普通生產調度員,平日負責精密合金分廠的調度工作。不幸的是,今年三月份,他罹患胰腺癌。生性不喜麻煩人的他,在查出病情後依然堅持上班。隨著病情的惡化,胡國憲接受了化療,這才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向同事透露過半句自己家裡的困難。
原來,胡皓男剛進入某外企工作,由於父親生病,他請了多天假期陪父就醫,因此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公司對此頗有微詞,而此時胡國憲的老伴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愛人患病的事實,也病倒了。於是,接送胡國憲去離家10多公里遠的醫院化療就成了擺在他們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自駕車愛心「接力」
冷軋廠工會主席林晨就是胡國憲所在部門的定點聯系人,在得知老胡生病後,第一時間趕到了他的家裡。在家訪中,他知道了老胡的這個心病。回到單位後,他就找到了老胡所在工會小組的工會主席陳東祥,一起商量策劃了「愛心小車班」行動,決定組織老胡所在部門的黨員、骨幹,利用工余時間,自駕車無償地擔當起接送任務。起初,對於這個計劃,胡國憲是被蒙在鼓裡的。
家訪的第二天,胡國憲像往常一樣出門化療,剛走到門口,他意外發現了林晨的身影,正當他詫異之時,林晨已經為他打開了車門,走上前扶著他說:「以後就別讓你兒子送你化療了,放心吧,有我們在,以後送你去醫院的活兒,我們包下了,你就放寬心好好養病。」此後,一連16天,胡國憲都在同事們的陪伴下前往醫院進行化療。
胡國憲的愛人告訴記者,老胡的身體一天天變差,人因此也變得沉默不愛說話。每天中午同事接送他去醫院的那段時間是他一天中最高興,也是話最多的時候,「每天中午11點30分不到,他就穿得整整齊齊的,在窗口張望,等著同事的車。」
此類關愛職工、解決職工「急難愁」問題的故事在冷軋廠內還有許多,例如:廠內科室職工反映,公司規定每年只有在6月15日至9月15日之間才能開啟空調,隨著氣候變化,5月末,上海天氣已經變熱,甚至出現了高溫天,他們常常需要在車間和辦公室里往返,一來一回衣服早已濕透,他們希望廠里能為他們的辦公室安裝電風扇。接到職工的反映後,冷軋廠很快就為所有科室員工安裝了電扇。

⑺ 求一篇家訪的文章

我覺得家訪是連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紐帶,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缺的橋梁,家訪是密切師生感情的直通車,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會加深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學校布置家訪任務之時,我想現在的聯系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看來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和許多家長聊天中,我覺得就象和朋友聊天一樣,感覺一下子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經過家訪使我了解到,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緩,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熱點內容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