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斯林的師德觀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面對新的社會變動來尋思新的世紀的教育。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良好的專業文化知識,人格素養,要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具備什麼樣素養的教師才是一名適應21世紀的合格的語文教師?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使學生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是未來教育非常強調的最終目的之一。未來社會評價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程度的尺度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的指標與數字」,「民族精神振奮、國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揚、民主的健全」也被作為評價。因此,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備完善人格素養的教師,他們有著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有著敬業樂業的師德修養,能夠為了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有著真摯高尚的情感素養,能夠給予學生爭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有著貧富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氣概,能夠在利益誘惑面前始終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只有這樣的教師群體才可以真正肩負起為新世紀培育新人的重任。未來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
② 蘇霍姆林斯基所有的著作
蘇霍姆林斯基在一生寫下了41本教育專著,600多篇教育論文和1200多篇童話、故事和短篇小說。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教育的藝術》
《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巴甫雷什中學》
《公民的誕生》
《年輕一代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我把心獻給孩子》
《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育的藝術》
《致女兒的信》
《失去的一天》
(2)蘇霍姆斯林的師德觀擴展閱讀: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全稱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
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出生於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於波爾塔瓦師范學院函授部,畢業後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也譯作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勛教師稱號,並獲兩枚列寧勛章、1枚紅星勛章、多枚烏申斯基和馬卡連柯獎章等。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巨著以其深刻性給人以啟迪。他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例如,愛孩子這個觀點的敞開與深入。他說:"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愛孩子。"他沒有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繼續說明為了愛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就必須深知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及其發展特點。然後,他又指出,沒有抽象的孩子。
③ 學校加強親情教育意義的認識
中國傳統文化中「親」,指通常的父親、母親。「情」當然是指心理意義上的情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斯林曾認為:「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親情者,親人之情也。而情感又分為好幾種類型,而「親情」是有血緣關系或姻親關系的家庭成員間感情的總稱,是人們朝夕相處、相依為命、割捨不斷的情感,它包括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祖孫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姻情以及由夫妻雙方的兄弟姐妹、父母的親情的延拓和拓展。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種關系還來自於患難之交、收養關系等等形成的情感等,而在這些感情之中,子女與父母之間維系的這種情感在親情中佔主要的地位。那麼,進一步探究,何謂親情教育呢?自然也有廣義和狹義兩層面。狹義上,指親子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利用這種情感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廣義上講,除了家庭教育外,還包括在學校、社會上進行的在親情、姻情和恩情基礎上的教育,從而對受教育者的信念、態度、情緒、和感受等方面予以引導、深化、和關注,使其能正確處理自己與親人之間的關系,充分感受親人帶給自己的絲絲溫暖,並在這個基礎上學習感恩,具備回報親人的素養和能力。
1.1 對大學生而言,親情教育的重要性
重視親情和親情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和諧社會的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和重視人文的教育理念。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由此我們能夠得出,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礎,從親情出發而能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情感。親情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是人世間開放的最美麗的玫瑰。只有有愛心的人,才會懂得關愛父母、關心朋友、關懷學校、深愛家鄉、敬愛祖國、珍愛社會、珍惜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樸素健全的人格,實現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發展。所以說,親情乃是這世間上最珍貴、最質朴、最真切的感情。
親情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發展極其重要。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家通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導致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個人的智商僅僅只佔20%,而我們往往忽視的情商卻佔到了80%,由此得出,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是情商卻不是我們高呼的智商。因此,現階段的重智商教育即使是培養出了學習成績特別拔尖、優秀的人,但如果其心靈極其冷漠,甚至是有缺陷的人,對社會有害而無利。試想:一個不知道尊敬父母、感恩社會的「人才」踏入社會,很容易變得冷漠、毫無情感可言,試問這樣的人如何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呢?如何報效自己的祖國呢?所以說,對大學生開展親情教育是的非常重要,也是迫切需要的。
1.2 大學生親情教育缺失的現狀
如今,在當代大學生中,表現出對親情的極度缺乏狀況,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專業文化知識達到豐富的程度後,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的情義卻逐漸的被淡化;大學生個人奮斗的志向越來越遠大,對父母的關懷卻越來越減少;一方面,他們對於父母要求多、索取多,另一方面,卻是對家庭給予少、照顧少;經常抱怨父母的「吝嗇」、「摳門」;卻總是忘記父母對自己的「寬容」、「無私」;再一個層面說,大學生隨著交往范圍越來越大,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我曾聽到過一位家長訴苦,說孩子只有在沒錢的時候才打電話回家,並且通常只說一句話:沒錢了,快給我匯錢。還沒等得及父母問話,就掛機了。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強調:「父母的養育之恩應當以湧泉相報」。
④ 蘇霍姆斯基的名言
蘇霍姆林斯基的100條經典名言
一、論學生學習
1、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給教師的建議》第33頁)
2、學習吧,因為學習是一種福利和幸福。(《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23頁)
3、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人生無價的財富。(《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5頁)
4、教給學生能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給教師的建議》第24頁)
5、死記硬背一貫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則尤其不可容忍。(《給教師的建議》第101頁)
6、學習的熱切願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活動最重要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12頁)
7、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不得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給教師的建議》第315頁)
8、如果沒有童話,兒童的完滿的智力發展是不可思議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第130頁)
9、保留自由活動的時間是學生智力生活豐富的首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626頁)
10、只有當每個少年從教育者那兒得到「活水」,他們的才幹才能發揮出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543頁)
11、低年級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教會兒童學習。(《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588頁)
二、論學生閱讀
12、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無比相信書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藝術》第178頁)
13、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給教師的建議》第10頁)
14、一本智慧豐富的、有鼓舞力的書,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教育的藝術》第178頁)
15、自學有一個必備的條件,這就是個人要積累一些藏書。(《給教師的建議》第523頁)
16、圖書是知識不可缺少的源泉,是你精神財富取之不盡的源泉。(《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5頁)
17、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務,就在於使讀書成為每個孩子最強烈、精神上不可壓抑的慾望。(《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26頁)
18、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給教師的建議》第51頁)
19、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吧。要善於在讀書時思考,在思考時讀書。(《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5頁)
20、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給教師的建議》第391頁)
21、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給教師的建議》第75頁)
22、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占據學生的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給教師的建議》第521頁)
23、要教育學生不僅要讀書,而且對某些書要反復地讀。(《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88頁)
24、你的周圍有一個書籍的海洋。應該嚴格地挑選閱讀的書籍和雜志。(《給教師的建議》第128頁)
25、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給教師的建議》第167頁)
26、思考習慣的形成,在決定性的程度上是取決於非必修的閱讀的。(《給教師的建議》第210頁)
三、論課堂教學
27、課,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課,就是創造活動的源頭,就是教育信念的萌發園地。(《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四卷596頁)
28、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去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8頁)
29、課堂是一個人感到追求成為思想家的第一個搖籃。(《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335頁)
30、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做畢生的准備。(《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63頁)
31、課堂是一個人感到追求成為思想家的第一個發源地的動力。(《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8頁)
32、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給教師的建議》第26頁)
33、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給教師的建議》第35頁)
34、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教育的藝術》第73頁)
35、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修養乃是教師勞動修養的一面鏡子。(《給教師的建議》第535頁)
36、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給教師的建議》第231頁)
37、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在土壤里。(《帕夫雷什中學》第263頁)
四、論學校教育
38、學校應當像一塊磁石,以自己有趣而豐富的生活吸引學生。(《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第527頁)
39、科學的發展,國民道德的進步以及新的共產主義社會關系的建立,都取決於學校。(《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第89頁)
40、教育??這首先是人學。(《育人三部曲》第11頁)
41、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388頁)
42、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愛孩子。(《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4頁)
43、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帕夫雷什中學》第21頁)
44、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帕夫雷什中學》第10頁)
45、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教育的藝術》第9頁)
46、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給教師的建議》第77頁)
47、手能夠教會頭腦准確地、清晰地思考。(《給教師的建議》第543頁)
48、勞動,只有勞動,才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209頁)
49、我們通常把「勞動」稱為偉大的導師。(《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341頁)
50、必須讓少年去經常接觸大自然,讓他們在大自然中生活。(《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781頁)
51、大自然是一本書,是思維的搖籃。(《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789頁)
52、孩子們整個夏天赤腳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樣。(《給教師的建議》第387頁)
53、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給教師的建議》第316頁)
54、我們教育的人,不管他是個多麼「沒有希望」和「不可救葯」的釘子學生,他的心靈里也總有點滴的優點。(《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54頁)
55、育人先育心。(《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499頁)
56、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給教師的建議》第341頁)
57、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232頁)
58、美蘊藏著強大的教育力量。(《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193頁)
59、考察孩子的內在精神世界,特別是他們的思維,這是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育人三部曲》第18頁)
60、關心兒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給教師的建議》第382頁)
61、沒有家長學校,我們就不能設想會有完滿的家庭、學校教育。(《給教師的建議》第398頁)
62、孩子,這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育人三部曲》第28頁)
五、論道德品質
63、人生下來是為了在自己身後留下痕跡,永久的痕跡。(《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75頁)
64、人最大的勝利就是能戰勝自己。(《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425頁)
65、能自覺控制自己慾望的人,大都成為真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460頁)
66、謙虛,被人們稱為一切美德的桂冠。(《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410頁)
67、友誼是培養人的情感的學校。(《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909頁)
68、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祖國,也就失去了個人的一切。(《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668頁)
69、祖國,是慈祥而又嚴格的母親。(《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896頁)
70、你作為一個人生了下來,但要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第196頁)
71、要記住,你給人們帶來快樂就是你最大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931頁)
72、人是世界上一切財富中最巨大的財富。(《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662頁)
73、人生的意義在於為人民服務,為祖國服務,為崇高的理想服務。(《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776頁)
74、人在為他人的幸福著想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快樂。(《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797頁)
75、人是自己志向的創造者。(《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870頁)
76、任何時候也不要滿足於一般成績,要更上一層樓,精益求精。(《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867頁)
77、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裡將成為粗壯的大樹。(《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第864頁)
六、論教師讀書
78、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給教師的建議》第416頁)
79、書籍和個人藏書,對人民教師來說有如空氣般重要。(《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第364頁)
80、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給教師的建議》第7頁)
81、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給教師的建議》第8頁)
82、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這是我校集體生活的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已成為傳統。(《帕夫雷什中學》第28頁)
83、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給教師的建議》第98頁)
84、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於教師的個人閱讀。(《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6頁)
85、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給教師的建議》第123頁)
86、你要養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給教師的建議》第129頁)
87、我要建議青年校長和教導主任設一個本子,把教學中的點滴收獲、成功的做法和微小的發現都記錄下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594頁)
88、那種連續記錄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給教師的建議》第123頁)
七、論教師素質
89、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給教師的建議》第97頁)
90、真正的教育是從教育者的素質開始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第773頁)
91、每個教師應當成為自己學科的出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第802頁)
92、每個教師不管他教哪門課,都應當是一個語文教師。(《帕夫雷什中學》第91頁)
93、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給教師的建議》第417頁)
94、教師不深刻了解他所教的基礎知識所屬的那門科學,就談不上教育素養。(《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46頁)
八、論校長素質
95、對一個有經驗的校長來說,他的注意和關心的中心就是課。經驗證明,聽課和分析課是校長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給教師的建議》第427頁)
96、提高每位教師和整個集體的教育素養,這是領導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61頁)
97、如果你想使你的學生也寫出這樣的文章來,那麼首先就要引導教師熱愛書籍和語言。(《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92頁)
98、他(指校長)應當既是一個熟悉業務、經驗豐富的教育學家,又是一個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571頁)
99、一個好校長,首先應當是一個好組織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師。(《帕夫雷什中學》第1頁)
100、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第608頁)
⑤ 要想成為一名老師,首先應具備什麼素養
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具備那些素質;一、端正的工作態度;記得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1、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教師的教育行為至少要面臨三項責任:一是崗位責任;2、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的工作是繁雜的,不只是限於工作上的八小時,他;二、正確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即:;三、良好的師德修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具備那些素質
一、 端正的工作態度
記得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其前提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取決於教師是否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激情。筆者認為,教師對工作的態度,最重要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教師的教育行為至少要面臨三項責任:一是崗位責任。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特徵。二是社會責任。人民群眾把子女送到學校,就是把家庭的美好希望,都寄託給了學校,我們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培養好,有責任讓家長放心、滿意,有責任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三是國家責任。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和現代化宏偉目標,都要求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這個轉化工作需要教育來承擔,這也是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2、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師的工作是繁雜的,不只是限於工作上的八小時,他充斥著教師的整個生活之中,如果教師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好這項工作的。教師的工作又是精細的,它需要教師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它還需要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愛心,既要了解學生的愛好、才能、個性特點和他們的精神世界,又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慾望。
二、正確的教育觀念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即: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師不只是「教書匠」,更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引領者;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還應該是教育規律的研究者。第三要樹立正確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個體,是可以塑造的人,他們是具有獨立的思想、觀點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和責權的主體。第四要樹立正確的教師的行為觀:在處理師生問題上,不能強調「師道尊嚴」,而要強調民主、平等、尊重和贊賞;在對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對待同行上,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相互合作,共謀發展。第五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教學過程不只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與引導、師生交流、情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育過程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通過積極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開發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的目的。
三、良好的師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與其它的職業比較,教師的職業更具有其示範性、公眾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應該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修養。師德修養的核心就體現在一個「愛」字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我們有些教師他年復一年的教,教了一輩子書,卻從未在教書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心中也從未湧起愛的激情,因此,他也沒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諦,也沒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師德修養,應該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教育、愛學生。你愛教育事業,你才會取得事業成功的樂趣;你愛學生,你才會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的探索,才能使學生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四、廣博的學識
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的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教師的博學多才是至關重要的。
1、教師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具有扎實而淵博的知識。
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是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蘇霍姆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多,他才能成為教學過程中的精工巧匠」。對每一個教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進修和不斷學習,跟蹤學科的學術動態,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和新技能,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前沿,實現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
2、教師應該博學多才
作為一個教師,跟其他的專家不同,他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力爭「樣樣通」。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以人格的感召。學生年齡越小,他們對教師的期望就越大,他們常常把教師當成網路全書,在他們眼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的,無所不曉,如果教師一問三不知,或者經常被問住,學生會非常失望,對教師的信任度和崇拜程度將會大大降低,也將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勤於學習,不斷完善和充實自我,做一個知識淵博的教師。
3、教師應具備教育科學的理論修養
科學的教學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師要較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要掌握好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知識,教師不僅要懂得教什麼,還要知道怎麼教,以及為什麼這么教,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研究能力
⑥ 教資高分作文寫作特點有哪些
高分作文有什麼特點?
(1.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2.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 3.觀點具有啟發作用4.材料豐富 5.形象豐滿 6.意境深遠7.詞語生動,句式靈活 8.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9.文句有意蘊10.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 11.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 12.有個性特徵 )
在進行教師資格證寫作的時候,如果能寫出一個好的議論文,那麼他的寫作分數就不會低!因此,中小冠將以議論文為典型,從各個方面為大家解析這類作文該如何寫?沒有掌握其中要點的考生可跟著學一學~
一、議論文【重要程度★★★】
1.定義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的內容具有理論性;結構具有邏輯性;語言具有概括性。
2.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
(2)論據;
(3)論證:①舉例論證;②道理論證;③引用論證; ④比喻論證。
3.論證方式
(1)立論;
(2)駁論。
二、議論文文章結構【布局謀篇,安排文章結構】
1.擬寫標題:點事實;點論題;點論點。
2.優化題目:
(1)引用法: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成語典故;引用古詩文;引用影視片名。
(2)修辭法:比喻;借代;雙關;對偶。
3.寫作規范
開頭:
設問式;排比式;引言式。
主體部分:
(1)結構布局:遞進式;並列式。
(2)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引用論證;道理論;對比論證。
結尾:
總結全文;展望未來。
三、議論文表達方法
語言表達准確、鮮明、生動,能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表達效果
(1)准確:即用詞恰當,表意明確
(2)鮮明:意圖清晰,態度明確
(3)生動:語言講究,表現力強
(4)巧用修辭,體現文采
四、範文解析
愛的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需要一批有愛心的教師。教師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僅應具備一定的文化專業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純潔的愛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教師師德體現的靈魂所在。
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流的過程,是心與心碰撞的過程。要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首先愛護學生,用滿腔的熱情對待每個學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導學生。而學生得到了教師的愛,自然而然地會激發出學生對教師的愛,形成愛的雙向交流,即產生「動情效應」。這種效應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學生會更尊重、接近老師,與老師合作。愛能使學生樂於學,教師樂於教,使教育教學過程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之中。
愛是學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認為,歸屬與愛是人的正常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就缺乏安全感,對身邊的人缺乏信賴,以致對其身心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教師的任務是將愛貫穿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幼兒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
愛是架設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愛是維系教師與學生的紐帶,不論是教師一道道真誠鼓勵的目光,還是一個個燦爛的微笑。不論是一句句諄諄的教誨,還是一行行娟秀的雋語,都傳遞著信任和尊重,給學生以溫暖、鼓勵和力量,同時也加深了師生雙方的感情溝通。
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植根於愛的。」只有愛學生的教師,才可能教育好學生。但是,教師的愛不是偏愛,應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以愛的教育面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偏愛優秀學生,不少愛後進學生。每個教師都應認真領會愛的教育的內涵,用自己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赤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資寫作評分標准:滿分五十分
A類40-50分 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卷面結構完整。
B類30-40分
C類20-30分 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基本符合問題要求、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D類10-20分
E類 0-10分 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內容沒有什麼要求、感情虛假、不符合文體要求、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語病多、字跡難看。
⑦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素養是什麼課程的嗎寫一篇作文
上,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面對新的社會變動來尋思新的世紀的教育。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良好的專業文化知識,人格素養,要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具備什麼樣素養的教師才是一名適應21世紀的合格的語文教師?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使學生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是未來教育非常強調的最終目的之一。未來社會評價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程度的尺度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的指標與數字」,「民族精神振奮、國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揚、民主的健全」也被作為評價。因此,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備完善人格素養的教師,他們有著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有著敬業樂業的師德修養,能夠為了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有著真摯高尚的情感素養,能夠給予學生爭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有著貧富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氣概,能夠在利益誘惑面前始終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只有這樣的教師群體才可以真正肩負起為新世紀培育新人的重任。未來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這樣的角色要求促使語文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努力構建一種新的知識結構,這種結構不再局限於「語文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更強調「多層復
⑧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誰知的這句話的出處
蘇霍抄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和偶然出現的因素。
http://bbs.eol.cn/post_9_181054_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