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大師生默哀
❶ 關於華科
名聲不好還是內因和外因。
內因:1,學校宣傳做得很差很差,不是說廣告啊什麼的,而是,學校真的很不會公關。像新當選的江蘇省常委弘強女士就是華科畢業的,但報紙上的報道卻沒有「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華科)」這樣的字眼。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機械學院院長就是華科畢業的,這個知道的人多麼?
究其原因,還是學校太低調務實了。培養出了現在全國第六的新聞學院,但幾乎沒有文科生知道;擁有華中地區最厲害的日語專業也沒有人知道;社會學已經能夠和武大分庭抗禮了也沒人知道;教育學已經讓華師感受到壓力了也沒人知道……(不止外界人士不知道,連學校的理工科學生也覺得自己學校的文科很差很差,其實,學校的文科專業實力在理工科院校是僅次於清華和浙大的)
這還是源於學校宣傳工作做的不好,可能是由於老一輩華工人真的沒有意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吧。
2,就是學校的教育有問題,學生都有很扎實的專業實力,在全國各個大學生比賽上拿獎拿到手軟;但是,沒有一個學生會大方地向外界宣布自己曾經獲過什麼什麼獎項,別人不問,他們不會說。這樣也許是低調不求虛名,但是這樣對學校的發展真的不好。而且學校官網上說學生得獎的新聞很少,因為我曾經在記者團干過,記者團的人說,誰大賽獲獎不是重點要報道的,如果重點報道的話我們記者團估計得累死。(P.S華科記者團被譽為中國大學生第一記者團,團友遍布全國各大媒體,這個也應該沒人知道吧?)
3,學校太重視理工科,學校的名譽當然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理工科,但是我要說的是,這個社會關注自然科學的人遠遠多於關注人文社科的,你在自然科學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關注,除非成就具有創世紀的轟動,就像南京大學一樣,南京大學的自然科學成就多的讓其他名校汗顏,但是走在人們視野最前沿的高校中卻很少有南大的名字(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南大的,低調卻不低沉),因為南大的社會科學相較復旦北大人大清華就很一般了。
外因,我向來不喜歡找外因,因為我清楚,我知道的外因大家都知道。
華科是新生學校,新生事物的崛起自然會受到各個傳統權勢的阻攔。不過,我們不怕這些打壓,因為我們有的是實力,有的是進步空間。
明眼人都明白在那詆毀華科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們不解釋。
另外回一樓一些話:
1,我知道你也是很敬仰浙江大學的,但是我要說的是,浙大的合並也受到了很多非議,你說浙大享受合並的成果,這樣不好,不止浙大的同學不高興,連我也不高興。連我們校長根叔都說了,我們趕上浙大上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浙大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中科大的問題,我以前混中科大的貼吧,貼吧里雖然有非議華科的帖子,但是裡面的留言都是很理智的,很多人都指責發帖的人不是中科大的人。後來有這樣的貼吧主就刪。另外我想說,網路貼吧,華科吧的友情貼吧裡面,只有中科大是武漢外的高校的,說明一點,中科大的學生尊重我們,那麼,我們更應該尊重中科大,因為,他們也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對象。
3,你說,朱九思校長離任後學校就走上了停滯不前的道路,這錯了,學校發展的很好,在社會上受到什麼非議我不管,但是我們「學在華工」的名聲一直保持著,而且很好地保持著,一些畢業的學長也會說華科學風沒有以前好,那是因為他們帶了有色眼鏡看我們了,我們自我問心無愧。
另外回樓主,別管別人怎麼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在某天成功了別忘了說自己來自於最溫暖的最團結最有人情味的華科就行了。
❷ 75歲高齡當選院士,一生都獻給了華中科大,段正澄有多偉大
段正澄院士幾乎是將他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國家的科技事業。在他工作的這60多年來一直深入與很多好的企業合作。正是因為他以機器製造及自動化科學為基礎,面向國家的需求研發和創新工程化開發以後研發了很多台國內或是國際上首創的高端自動化裝備。而且現在在湖北省已經實現了量產化。
段正澄院士是有那種冷靜經得起考驗的心所以他遇到事情絕對不會急躁也不會急功近利。所以正是因為段正澄院士的長期堅持才得到了這么好的結果。段正澄院士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我們要把他永遠的記住和學習段正澄院士的這種精神。雖然說段正澄院士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和力量一直在我們心中。加油武漢!
❸ 華中科大洪林教援去世了嗎
教援是什麼?
你是問教授么?
華中科大,
並沒有洪林教授。
❹ 華中科大跳樓事件是怎麼回事
這天全校失戀,,校長也失戀了,,然後校長帶頭跳樓了,,他的學生也跟著一起跳了
❺ 華中科大頂尖教授周軍積勞成疾去世,他的逝世對華中科技大學是怎樣的損失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出現了很多的人才,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面兢兢業業,為我們祖國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生。隨著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日益美好,這些都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默默無聞,只有逝世的時候他的事跡才出現在我們大家的眼前,被我們大家敬佩。最近華中科大頂尖教授周軍積勞成疾去世,享年42歲引發網友們的關注。下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主人公。如此年輕的他卻早早離開了我們,他的離去對我們國家是一種重大損失,因為從此以後少了一名材料科學領域的重點人才;他的離去對華中科技大學的重大損失,因為他再也不能為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真的是天嫉英才啊!!!
❻ 野豬現身華科大校園,不顧來往師生悠閑散步,這種動物是否具有攻擊性
野豬神經敏感,易受驚發怒,嘴長有力,撕咬和拱嘴都有很強的攻擊力,特別是成年的野豬,狼、豺等肉食動物,若單兵較量都懼怕三分。
說到野豬的威猛,除了由特別發達的上犬齒形成的尖銳獠牙,它們的身體也很強壯,奔跑的速度和耐力都十分出色。最重要的是,野豬平時要花很多時間在樹幹上摩擦它的身體兩側,讓鬃毛和皮膚上塗滿凝固的松脂,在「豬皮」上形成堅硬的保護層。有了這樣的「鎧甲」,不僅虎豹不敢向它們貿然發動進攻,有時獵人的槍彈也奈何不了它們。
如今,野豬棲息的林地逐漸縮小,食物匱乏,人與野豬的矛盾在很多地區愈演愈烈,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野豬喜食的農作物主要有玉米、紅薯、大豆、瓜果、花生等。它們對地面上的植株用啃食的方式,對在地下生長的果實則拱地刨取,破壞嚴重時能造成大面積減,甚至整片地絕收。
另一方面,野豬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物種,在大多數地方都是當地的保護動物,因此人們已不宜再對野豬「動武」。「保護」還是「獵殺」?人們仍在爭論不休。
❼ 華中科技大學除了紅凌還痛失了哪些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除了紅凌還痛失了三位教授,分別是:
一、段正澄
2020年2月10日上午11點18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搶救無效不幸逝世。林正斌,副主任醫師,1983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器官移植專業30餘年。生前任武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副主任醫師、武漢市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曾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特別是在腎移植術及術後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治療,腎移植術後的各種並發症的處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❽ 關於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門」 事件~
我是武昌分校07級的一員,也拿到了本部的學位證。該是一樣的,學位證上面都是寫著本部的名字而沒有寫武昌分校,號碼什麼的都是浮雲,沒人去考證的,而且我們07屆聽說是最後一屆了。
我覺得其實也沒什麼的,社會工作能力與學校頒發的任何證件都毫無關系。只是好像工作機會多了一點而已,記住了,是好像。很多的工作機會都是靠自己爭取的。
作為一個三本的學生,首先是對於這種事情是非常無奈的,本來這種東西又不是學生要求的,而且,多了一個本部的學位證又能如何,不提高自身的能力,就算去應聘的時候能蒙騙過別人,工作時間長了之後能力低下,人家自然而然地就會覺得只是一個假一本,一張本部學位證對於一個三本學生來說,基本上是破紙一張。
所以本部的學生看到「學位門」事件之後固然可以有理由生氣,但是希望你們也站在我們角度看一下問題,將心比心。
❾ 華科計算機考研和國科大計算機考研難度對比
華中科技大學考研試題
鏈接:
提取碼:krv5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可以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