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下山

師生下山

發布時間: 2021-08-13 18:58:46

① 登東塔山是我校師生傳統的健身活動,王老師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原路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時6千米,平均

(1+1)÷(

1
4
+
1
6

=2÷
5
12

=4.8(千米);
答:平均速度是4.8千米/小時.
故答案為:4.8千米/小時.

② 小學四年級難題

答案還是自己寫吧,有不會的再問,要不然對你自己確實不太好

四年級數學學習學案(應用題專案)
姓名 學號
一、 用字母表示
1、每隻雞賣a元,每隻鴨賣b元,雞和鴨各買了12隻,則一共要用去( )元。
2、王大伯賣西瓜,已經賣掉了8筐,每筐x元,還剩300千克。則王大伯一共要賣西瓜( )千克。

小紅家 學校 小明家
3、小紅從家出發,每分鍾行80米,a分鍾可以到學校。小明從家出發,每分鍾行65米,則9分鍾可以到學校。則從小紅家到小明家,一共有( )米。
4、修路隊修一條長a米的公路,已經修好了200米,還剩( )米沒有修。
5、一輛汽車每小時行x千米,15小時行了( )千米。
6、一款自行車300輛的總價是x元,每輛自行車是( )元。
7、男生有x人,比女生少3人,則女生有(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 )人。
8、白楊樹每排有12棵,松樹每排有16棵,白楊樹和松樹各有x排,則栽種的白楊樹和松樹一共有( )棵。
9、電影院樓上有a排座位,平均每排有24個位置。樓下有b排,平均每排也是24個位置。則電影院一共有座位( )個。樓上的比樓下多( )個座位。
10、徒弟每小時加工零件a個,師傅每小時加工的個數比徒弟的2倍少8個,則師傅每小時加工( )個零件。
11、小紅到商店買2支鋼筆和4本筆記本。每支鋼筆8元,每本筆記本a元。則小紅一共要付錢( )元。
12、食堂運進a袋大米,每袋30千克。已經知道了b千克,則還剩下( )千克。
13、少先隊員表演團體操,每行有男生a人,有女生b人,站成6行,則男生和女生一共有( )人。
14、在一個三角形中,∠1=a°,∠2=b°,則∠3= ( )°
二、 應用題
1、 某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 有一個寬20米的長方形魚池。後來因為擴建公路,魚池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魚池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現在魚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畫圖並解答)
3、 某小學有一塊長方形實驗田。如果這塊試驗田的長增加了6米,或者寬減少了4米,則面積都比原來增加了48平方米。你知道原來這塊試驗田有多少平方米嗎?
4、 某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50米,寬4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增加了10米,寬增加了8米,操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5、 小明和芳芳同時從自己家裡出發走向學校,小明每分鍾走70米,芳芳每分鍾走60米,經過4分鍾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小明 學校 芳芳
6、 小華和小麗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小華向東走,每分鍾走60米,小麗向西走,每分鍾走55米。經過3分,兩人相距多少米?
7、 王超和小明從兩地沿一條公路相對走來。王超每分鍾走68米。小明每分鍾走65米,經過8分鍾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
8、 小張和小立在環行跑道上跑步,兩人從同一地點出發,反向而行。小張每分鍾跑8米,小立每分鍾跑12米。經過40秒兩人相遇。跑道長多少米?
9、 兩個工程隊合開一條隧道,各從一端同時向中間開鑿。第一隊每天開鑿12米,第二隊每天開鑿15米,經過8天正好鑿通,這條隧道長多少米?
10.某地要挖一條長600米長的隧道,第一周挖了5天,平均每天挖64米,第二周准備每天挖70米,還要挖多少天?
11.小紅看一本188頁的故事書,前4天平均每天看17頁,剩下的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12.花園有玉蘭樹和海棠樹各3行,玉蘭樹每行有12棵,海棠樹每行有8棵,兩種樹一共有多少棵?玉蘭樹比海棠樹多多少棵?

13 小明家

少年宮 廣場 小星家

小星每分鍾走60米,小明每分鍾走64米
(1) 小星和小明同時從家出發,經過5分種在廣場相遇。小星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
(2) 兩人同時從廣場向少年宮走去,經過6分鍾,小明到了少年宮,這時小星離少年宮還有多少米?
14.水果店運來蘋果18箱,香蕉22箱,兩種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運來的蘋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15.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54人參加,四年級參加的比三年級多7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四年級參加總人數的2倍,五年級有多少人參加?

16.3輛卡車共運480箱蘋果,照這樣計算,再增加2輛卡車,一共可以運多少箱?

17.同學們栽樹,四年級栽了32棵,六年級栽的棵樹比四年級的3倍少18棵,四年級比六年級少栽多少棵?

18.用面積9平方分米的方磚鋪房間,480塊正好鋪滿,如果用邊長是4分米的方磚,需要多少塊?

19.兵兵家有3口人,居住面積是72平方米,樂樂家有5口人,居住面積是85平方米,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積比樂樂家大多少?

20.美術組有18人,書法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2倍,合唱組的人數比美術組和書法組的總人數多6人,那麼合唱組有多少人?

21.少先隊員歌草,第一組14人,平均每人割草11千克,第二組13人,平均每人割草9千克,第一組比第二組多割草多少千克?

22.少先隊員割草,第一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組13人,共割草117千克,第一組比第二組平均每人多割草多少千克?

23.一根18厘米長的線,可以圍成邊長是幾厘米的等邊三角形?

24.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70度,它的一個底角是多少度?

25.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35度,頂角的度數是多少?

26.奶牛場養了25頭奶牛,每頭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照這樣計算,這些奶牛30天一共可以吃草多少千克?

27.菜場運來180筐蘿卜和220筐白菜。每筐蘿卜40千克,每筐白菜35千克。則
(1) 運來的蘿卜和白菜一共有多少千克?
(2) 運來的蘿卜比白菜少多少千克?
28.花園小學新買來45套單人課桌椅,每張課桌128元,每把椅子52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9.林庄有一個長方形花圃,長120米,寬50米,還有一個正方形苗圃,邊長80米,花圃與苗圃比,哪一個面積大?大多少平方米?

長陽公元的游園票價格規定如下:
購票人數 1—50 51--100 100以上
每人票價(元) 25 23 20
(1) 每班分別購票,各需要多少元?
(2) 三個班合起來購票,共需要多少元?

30.雜技團的票價是每人12元,四年級有150個同學去看雜技表演,一共要付多少元?

31.一份稿件有5300個字,張小紅平均每分鍾能打115個字,她45分鍾能把這份稿件打完嗎?
32.商店運來845個玩具熊,賣出537個。(1)已經賣出的玩具熊單價是16元,共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玩具熊按單價13元賣出,還能收入多少元?

33.水果店運來15箱蘋果和16箱橘子,每箱蘋果20千克,每箱橘子18千克。
⑴水果店運來蘋果和橘子一共多少千克?
⑵運來的蘋果比橘子多多少千克?

34.學校舉行書畫比賽,獲得一等獎的有12人,獲得二等獎的人數是一等獎的2倍,獲得三等獎的比一、二等獎的總人數少10人,獲得三等獎的有多少人?

35.每隻足球57元,每隻籃球62元。五年級買了5個足球,四年級買了6個足球。
⑴四五年級買足球一共要付多少錢?
⑵六年級打算用500元買足球和籃球各4個,錢夠嗎?

36.食堂運來5袋大米和4袋麵粉,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麵粉重40千克。食堂運來的大米和麵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37.食堂運來5袋大米和4袋麵粉,大米一共重250千克,麵粉一共重160千克。平均每袋麵粉比每袋大米輕多少千克?

38.阿姨家養了12隻鴨,養雞的只數比鴨的4倍多2隻,阿姨家養的鴨和雞一共有多少只?

39.航模班有女生12人,男生人數是女生的3倍。少年宮有6個這樣的航模班,並且人數都相等。在少年宮航模班學習的一共有多少人?

40.天天折紙鶴36隻,力力折的比天天少6隻。那那折的是天天和力力總只數的2倍,那那折了多少只?

41.汽車從南京出發,2小時行了23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再過4小時可以到達濟南,南京到濟南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42.一共要加工衣服900套,已經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還剩下多少套沒有加工?剩下的用2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43.同學們植樹,四1班有48人,平均每人栽了6棵,四2班有50人,平均每人栽了5棵樹,兩個班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44.一個長方形魚塘,長是100米,寬是60米,要在這個長方形魚塘的四周,每隔5米栽一棵樹,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45.同學們澆樹,二年級澆了23棵,四年級澆的棵數是二年級的2倍,六年級澆的比二年級和四年級澆的總數還多18棵,六年級一共澆了多少棵?

46.某小學四年級有6個班,五年級有8個班,平均每個班48人。則四五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47、 27米

14米
33米

有一塊長方形的菜地,分別種了番茄和辣椒。算一算,辣椒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8.有一塊邊長是15米的正方形菜地,今年她把這塊菜地的一組對邊分別增加了3米,另一組對邊長度不變,這塊菜地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畫圖,再解決問題)

49.立新小學的校園是一個長方形,長80米,寬60米,今年擴建後,校園的長和寬都增加了20米。現在校園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50.張叔叔家有一塊長方形地,寬35米,由於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這塊地的寬縮短了15米,於是面積減少了600平方米,現在這塊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51.把下圖的長方形的長增加5米,寬縮短3後,它的面積是增加了還是縮小了?增加或縮小了多少平方米?

10米

15米
52.某建築工地要運140噸石子,用載重量為10噸的卡車,已經運了8趟,剩下的石子改用載重梁為15噸的卡車來運,還要運多少趟?

53.小紅家去年下半年共繳水電費720元,如果他家平均每月的電費是88元,平均每月的是水費是多少元?

54.小明和小清在環行跑道上跑步,兩人從同一點出發,反向而行,小明每秒鍾跑5米,小清每秒鍾跑5米,經過100秒,兩人在跑道上第2次相遇,跑道長多少米?

55.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90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兩抵相距多少千米?

56.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反向而行,甲車平均每小時行90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110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隔多少千米?

57.阿姨家有一塊長方形苗圃,長50米,寬30米,今年她把這塊這塊苗圃的長和寬都增加了20米,現在這個苗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58.一塊長方形草坪,如果將塊草坪的長增加5米,它的面積增加120平方米,如果將這塊草坪的寬增加6米,它的面積就增加180平方米。原來這塊草坪是多少平方米?

59.甲乙兩車同時從南京出發,甲車每小時行7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90千米,經過7小時,乙車到達上海,這時甲車離上海還有多遠?

60.一本故事書有326頁,小紅平均每天看18頁,看了3天後,剩下的平均每天看34頁,還需要多少天才能將這本書看完?

61.一套桌椅共168元,學校準備用8000元添置52套桌椅,夠嗎?

62.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車的速度是85千米/時,乙車的速度是110千米/時,經過5小時兩車在途中相遇,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圖書室有故事書98本,今天借出46本,還回25本。現在圖書室有故事書多少本?

2、一件兒童上衣48.5元,一條長褲比上衣便宜9.8元,一條裙子又比長褲貴2.5元。這條裙子多少錢?

3、爸爸帶小明去滑雪,乘纜車上山用了4分鍾,纜車每分鍾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鍾,每分鍾行70米。滑雪比乘纜車多行多少米?

4、某縣城到省城的公路長160千米。一輛汽車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時,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時。從縣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節省多少時間?

5、大同鄉中心小學在荒山上植樹,2002年共植樹356棵,2003年植樹3次,每次植樹140棵。哪一年植的樹多?多多少棵?

6、李伯伯家養了42隻雞,養鴨的只數是雞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養雞、鴨多少只?

7、書架上有兩層書,共144本。如果從下層取出8本放到上層去,兩層書的本數就相同。書架上、下層各有多少本書?

8、學校運來大米850千克,運了3車,還剩100千克。平均每車運多少千克?

9、王老師要批改48篇作文,已經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時批改9篇,還要幾小時能批改完?

10、動物園里的一頭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隻熊貓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貓的幾倍?

11、水果店運來蘋果、香蕉各8箱。蘋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運來水果多少千克?

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學校組織植樹,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14、小麗家每天要買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漿。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漿貴1.80元。小麗家一個星期買牛奶和豆漿要花多少錢?

15、張英、李強和肖紅參加跳高比賽,張英跳了1.1米,比李強低了0.15米。肖紅比李強跳得低0.09米,肖紅跳了多高?

16、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

17、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8、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19、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下一段需要8分鍾,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鍾。

20、學校樓前擺放了一個方陣花壇。這個花壇的最外層每邊各擺放8盆花,最外層共擺了多少盆花?

21、啄木鳥7天能吃4515隻害蟲,山雀一周能吃1155隻害蟲。啄木鳥平均每天比山雀多吃害蟲多少只?

22、一個長方形的長是0.54米,比寬多8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米?

23、一個足球48.30元,一個籃球54.20元,王老師用150元買足球、籃球各一個,應找回多少元?

24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張桌子便宜16.2元,小明買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25、某公園上午有遊人180人,下午有270人。如果每30位遊人需要一名保潔員,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

四年級期末應用題專項練習題

(1)有1800個乒乓球,每6個裝一筒,每20筒裝一箱,這些乒乓球需要裝多少箱?(15箱)

(2)風扇廠某車間每天裝配電風扇125台,多少天才能裝配完3500台?(28台)

(3)倉庫有汽水250箱,現在用車運走,如果每車最多裝30箱,能裝多少輛車?還剩多少箱?(8 10)

(4)小華身高132厘米,小英比小華高13厘米,兩人身高一共多少厘米?(277)

(5)光明小學四、五年級師生接受上山植樹任務,四年級去了38人,五年級去了26人,兩級共植樹640棵,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10)

(6)某糧倉運進大米320噸,相當於原來存糧數的4倍,原來存糧多少噸?(80)

(7)一塊正方形地周長是3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64)

(8)一個商店運進8箱運動衣,每箱50件,每件賣60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24000)

(9)育強小學有20個班,平均每班40人,他們共向窮困地區小學捐獻圖書3200本,平均每人捐圖書多少本?(4)

(10)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往丙地,每小時行35千米,行了3小時,離丙地還有86千米,乙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01)

(11)一輛汽車3小時行駛120千米,照這樣計算,要行駛480千米,需要幾小時?(12)

(12)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往丙地,每小時行60千米,要8小時到達,如果需要6小時到達丙地,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80)

(13)修路隊要修一條94千米的公路,修了5天後還剩69千米,修路隊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5)

(14)王力從家到學校要走1700米,他走了400米後又回家取筆盒,這樣他從家到學校共走了多少米?(2500)

(15)某水果廠運來18筐蘋果和8筐雪梨,每筐蘋果重25千克,每筐雪梨重18千克,運來蘋果和雪梨共多少千克?(594)

(16)學校圖書室有故事書562本,比文藝書多208本,少兒科技書一本數正好是文藝書的2倍,學校圖書室共有科技書多少本?(708)

(17)一輛汽車,3 小時支貨物18噸,照這樣計算,這輛汽車從上午8時開始運貨,一直到下午5時,共運貨多少噸?(54)

(18)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進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時,離乙地還有128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492)

(19)第一車間原計劃用48小時生產2736個零件,實際每小時生產75個,比原計劃每小時多生產多少個?(18)

(20)一輛卡車用35千克汽油可以行駛175千米,照這樣計算,行駛700千米要用多少千克的汽油?(140)

(21)一輛小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時,離中點還有128千米,甲乙兩地總長多少千米?(984)

(22)人民劇院一樓有620個座位,二樓有座位22排,每排有40個座位,這個劇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1500)

(23)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4小時行了240千米,用同樣的速度,一共行了9小時到達乙,甲乙兩相距多少千米?(540)

(24)商店運進106筐雪梨,賣出2065千克後,還剩下47筐,平均每筐雪梨重多少千克?(35)

(25)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8千米,要用5小時,如果要在4小時內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60)

(26)食堂運來大米500千克,用了7天後還剩17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69)

(27)水果店運來2車蘋果共重3150千克,如果每車裝45筐,那麼平均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35)

(28)給一塊48公頃的水田插秧,24天插完,按同樣的速度,給一塊14公頃的水田插秧,要用多少天?(7)

(29)商店運進雪梨350千克,賣出80千克後,剩下的正好是蘋果重量的3倍,蘋果有多少千克?(90)

(30)朝陽小學四年級的男生比女生多8人,已知男生有86人,四年級全級共有多少人?(164)

(31)一次捐款活動中,三年級學生共捐款924元,四年級有132人,平均每人捐款10元,三、四年級一共捐款多少元?(2244)

(32)豐華電風扇廠今年計劃生產風扇15000台,已經生產了8480台,餘下的要40天完成,平均要生產多少台風扇?163)

填空:1、在除法里,被除數擴大8倍,要使商不變,除數應( )。
2、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2倍,積( )。
3、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2倍,另一個因數擴大4倍,積( )。
4、兩個因數的積是250,如果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也擴大10倍,積是( )
5、兩個因數的積是50,如果一個因數縮小1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則積是( )。
5、( )÷40=33------2
6、一個數的2倍正好是最小的五位數,這個數是( ),它比最大的四位數少( )。
7、一千里有多少個( )10,一億里有多少個( )百萬。

③ 誇自己班級的一段話

  • 班級是一個天然的氧吧,這里有豐富的養料、清新的空氣、溫暖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孩子們在此自由伸展生命的枝丫,吮吸大自然的甘露。

  • 班級是一個綉場,管理則好比女紅,得沉下心來,用心地納線縫針,處處留心針腳的疏密深淺,耐心地熨燙修復。長此以往,錦瑟五十弦,弦弦染春色。

  • 班級是師生的游樂場,美德、價值觀、思維方式是游戲的規則。會玩的師生寓教於樂,選擇有道,玩中生智,擇人而誨。

  • 班級是師生共同學習的知識樂園,是師生相互交流的情感驛站,是師生一起成長的微型舞台。

  • 班級是一個學生心靈交融、暢想的共同體,在思維碰撞中獲得新知。是一個互相促進,互相幫助,互相成長的學習團體。

  • 班級是一個綠色生態場,無毒、原生態。班級又是一個磁場,力與力相助,美與美相吸。班級又是一個氣場,它能消融或同化一切不和諧的因素而使之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氛圍。

  • 班級是一個天然樂園,師生集體商討好規則之後,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風箏自由放飛,線是無形的,風是無形的,剩下的就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揮。

④ 小學課本二冊中的《小猴子下山》,為什麼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

因為自己的貪心和好奇心,導致自己最後一樣食物也沒有得到,就只能空手回家了。

原文: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看見一隻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小猴子下山》

(4)師生下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課文。新大綱指出: 「 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 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學生的興趣,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也創設情境,引發參與、點撥思維、激發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於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⑤ 仿寫課文18課,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隻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5)師生下山擴展閱讀:

1、《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課文。新大綱指出:" 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

2、學生情況分析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於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⑥ 汶川地震中關於師生之間的感人故事

(一)妻子被埋,有空去看一眼

16日下午,都江堰二王廟。

一輛警摩停放在路邊,一些大樹仍搖搖欲墜,險情不斷。路邊,站著一名警察。他叫張健,47歲,都江堰市公安局民警。「請行走在道路中間。」張健對經過身邊的每個人都要送上一句叮囑。

這句話,他在幾個小時內已說了上百次。
他與群眾交流時,總是神色鎮定,而自己的內心痛苦又有誰知道,因為他的妻子在此次地震中遇難。張健告訴記者,「12日下午發生地震時,我正在二王廟一帶值勤。災難暴發,受傷遊客不計其數。有人躺在地上呻吟,有人奄奄一息……場面完全可用"恐怖"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張健立刻攔截路上一些車輛,有私家車,有客車,陸續將傷者抱上車。警服上、手上、臉上都是鮮血,他用自己的一雙手救援了100多名受傷群眾。

天黑,山靜。這時,張健獲知噩耗,他的妻子死了。「我當時腦海里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敢去想。」他輕聲地說。張健的妻子肖素蓮在中國銀行營業部上班,位於都江堰蒲陽路。地震發生之後,銀行大樓頃刻間全部塌陷下去。與肖素蓮上班的多名同事同時遇難。

當晚9時,都江堰城區在災後一片漆黑,無聲無息,惟有悲傷。張健站在塌陷的大樓前,顯得格外孤獨。他一個人,不說話。「那一時刻,妻子的面容在我腦海里時隱時現,想哭也哭不出來。」他說。張健擦乾眼淚,點燃一支香煙。看著手中的打火機,再次勾勒起他對妻子的思念。打火機是在幾年前,張健過生日時,妻子贈送給的生日禮物。如今,它成為永久紀念的東西。

14日中午12時,張健幾口吃完一盒方便麵,來到蒲陽路。利用短暫的間隙時間,看看被埋廢墟中的妻子。他站了幾分鍾之後,又返回二王廟值勤。

14日下午,張健第二次來到蒲陽路看看妻子。因張健妻子被砸的面目全非,屍體被挖出來之後,根本無法辨認。15日,屍體被火化。

「妻子被埋時間太長了,我有時間就來陪陪她,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張健話音未落,他腰間的對講機響了,得知前方又出現險情,要求張健馬上支援。「對不起,我得走了。」他駕駛著摩托車消失在大山腰,背影越來越遠模糊。

(二)菜刀劈路,挽救60條生命

5月12日下午。地震之後,與汶川直線距離僅10公里的龍門山鎮頓成一片廢墟,難以計數的居民在殘垣敗瓦之下呻吟掙扎。白水河派出所的10名民警緊急動員,與治保巡邏隊一起搶救出70多人,其中大部分身負重傷、血流不止。

山上葯品匱乏,但上下山的道路此時早已被巨石和大樹阻斷。如不迅速開辟一條通道運送傷員下山,鎮醫院里的60多名傷員會如何?兩難之際,徐銳在街邊一家倒掉的鹵菜鋪子邊撿起一把菜刀,大踏步往山下跑去。

那時已是當晚7點。地震之後的龍門山鎮上空黑雲密布,陰冷的山風揚起豆大的雨點,打在臉上隱隱生疼。在白水河大橋前2公里處,徐銳和4名民警揮動菜刀,斬劈橫梗在泥路中間的大樹。在山上生長了數十年的樹木粗大堅韌,徐銳第一刀劈下去用力太猛,菜刀竟然深深陷進樹身、拔不出來;他用力猛抽,菜刀彈起,重重地砸在胸口,痛得險些閉氣。

於是第二刀用力稍輕,然後是第三刀、第四刀……當粗大的樹干從中斷開時,漆黑的雨夜中突然傳來悶雷似的巨響,路邊的山體再次崩塌,沙石樹木竟然直沖到徐銳的腳邊!幾個急性子的民警手中動作絲毫不停。漸漸地泥路上的人越來越多:在鎮上維持秩序的民警又被抽調了3人來此,幫忙抬樹、抬石頭;在地震中輕微擦傷的一位居民也從家中操起了菜刀,一陣狂舞亂劈。

漆黑中不知劈斬搬抬了多久,眼前豁然開朗。原本被阻斷了半里多的道路一無障礙,與通往山下的道路連接在一起。13日上午,鎮上的所有重傷員都沿著這條「菜刀路」被送下了山。望著傷員撤走的背影,徐銳才意識到紅腫的雙手錐心的疼痛!

徐銳說,他知道有兩位戰友已經永別了,但在全所民警絕口不提「死」字的情況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仍然堅稱「我們所上有12名民警」。

(三)一位失去愛子仍堅守崗位的公安戰士—楊占彪

地震發生後,綿竹市區內人車混雜,街道擁堵不堪,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楊占彪按上級指示立即與同志們來到市中心疏通道路。他心中那塊石頭總也放不下,不知道18歲的兒子就讀的漢旺中學情況怎麼樣了?當接到大隊長要他立刻趕赴漢旺組織災後救援的命令時,心中一驚:「難道漢旺的災情比城內還嚴重?」他立刻組織民警向漢旺出發。

一進漢旺鎮,他呆住了,昔日山清水秀的山城,已變得面目全非,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有毒氣體,樓房整棟倒塌,到處是瓦礫,廢墟中的呼救聲不絕於耳。不祥的感覺頓時籠罩全身,多麼想到兒子所在的中學去看看啊!但看到混亂的道路,想到承擔的負責維護現場交通秩序的指揮任務,他忍住心中那份強烈的牽掛和擔憂,穩定情緒,迅速向隊員們下達任務,立即投入戰斗。

「中學教學樓全部倒了,學生被埋了」,可怕的消息使他突然掉進了冰窖之中。但一絲僥幸還在腦海中,兒子也許不在其中。於是,他努力排除情緒影響,專心指揮車輛。但稍有閑暇,他就向漢旺中學方向眺望,多麼希望那個熟悉的身影能由遠及近,來到自己跟前,親熱的叫他一聲「老爸」。

5月13日下午,災難過去了一天,兒子被埋在廢墟中的情況被證實了,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連續工作了20多個小時的楊占彪聽到消息後,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傷,淚水從這位40多歲的漢字眼中不斷湧出。他把工作交給其他同志,趕到漢旺中學,協助武警戰士們開展救援工作,希望盡快找到兒子。每當救出一名生還者,他的希望就增加一分,但兒子始終不見蹤影。

5月14日下午,又一位遇難者被發現,當武警戰士抬著遺體從楊占彪身邊經過時,他那雙充滿血絲的眼睛發現了極不情願看到的一幕,那是一個十分熟悉又血肉模糊的身影。他屏住呼吸,仔細端詳那張年輕的臉,雖然腫脹變形,但仍然分辨得出,這就是平日里那張對他總是充滿朝氣又撒滿陽光的臉,還有那身他親自購買衣服好鞋襪……這一切都是真的,這一切就是殘酷的現實!他把兒子冰冷的身軀緊緊抱在懷里,淚流滿面,聲音哽咽:「兒子啊,爸爸對不起你,爸爸應該早一點來救你,爸爸有罪,讓你這么年輕就失去了生命,爸爸沒有保護好你……」,在場的同事和武警官兵都潸然淚下。

第二天,交警大隊的同志們看到,他們的副大隊長楊占彪回到了工作崗位,他還是那樣鎮靜地指揮著車輛,疏通著災區繁忙道路……

第一個
當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第二個
在一所學校的救援現場,一片一片的廢墟,到處是哭喊的聲音,救援隊發了瘋一樣的救人,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第三個
老人端著碗,在宣傳牌前止步,看了一會,哆哆嗦嗦地從口袋裡掏出5元錢,放進募捐箱,念叨了一句,「為災區人民……」
工作人員愣住了,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離開,「他好像很累的樣子,步履蹣跚,看著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為這就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下午 點,老人再一次出現,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進了募捐箱。
「這次可把我們驚呆了!」郭小姐趕緊拉住老人問情況,老人才解釋,「我上午就想多捐一點,但錢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話很不標准,費了很多口舌後,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點錢,但身上全是討來的一毛兩毛還有一些硬幣,不好意思拿出來,特地利用中午湊了湊,接著到銀行,將全身的零錢兌換出了一張一百元,「老人一直說,『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都受到威脅,不容易啊!』」
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會寫字,委託工作人員代簽:徐超(音)。老人走後,在場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保安說,老人常在附近乞討,平時很少吃到什麼好東西,沒想到一下子就捐出這么多……」說到這里,郭小姐已經哽咽了。

什邡縣鎣華中學被埋在廢墟下的16個孩子,當被救援人員告知要少說話,保存體力時,立即拿出身邊的課本,默默地認真地學習起來,同時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著了。」
孩子們得救了。劫後餘生的孩子沒有大人們預想的那樣號啕大哭。腿和手指都嚴重受傷的羅瑤對抱著她的武警戰士說:「叔叔,我想彈鋼琴、跳芭蕾舞……」男孩蔣蒙則反復念叨:「下面還有人……」
當武警戰士抓住高銀手臂的那一刻,小姑娘本已癱軟的身體猛地向上一聳--那是求生的本能!她在拼盡全力配合營救他的人!
都江堰市聚源中學搶救現場,發現小高銀時,她的頭部上方是兩塊水泥板,下肢骨折,右腿嚴重變形,上面還壓著一塊大石頭。
6個多小時的救援,小高銀一直默默地配合著大人們。小高銀明亮的眼神和頑強的一聳,令死神退卻了。

⑦ 小猴子下山的教學案例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課文。新大綱指出: 「 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 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學生的興趣,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也創設情境,引發參與、點撥思維、激發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學生情況分析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低段一學期的學習及本期前兩個單元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於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三、教學目標設定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語文教學跟其他學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學要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這一目的)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標,就是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我們從小做事應該一心一意和不要亂摘別人的東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標:培養學生根據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斷、想像、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識目標,就是能理解重點詞 「 又大又多 」 、 「 又大又紅 」 、 「 又大又圓 」 、 「 可愛 」 、 「 掰、找、扔、摘、捧、扔、抱、追 」 以及相關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標,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到小猴的可愛;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和想像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我根據教材所處的位置、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重點詞句。教學難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成績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課文重點詞句。
五、教學思路設定根據 「 主導與主體 」 這間的 「 服務關系 」 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思路設定為以下四個活動,老師只起 「 導 」 的作用,以啟發學生討論交流,發獨立見解,培養學生從小在閱讀實踐中適時進行讀的能力,說的能力,聽的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准備1 、小黑板一塊。小猴子頭飾、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2 、朗讀磁帶、幻燈片、音樂帶。
七、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活動是 「 激發情趣,導入課文 」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個環節的活動,具體活動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藉助幻燈片,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然後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後教師小: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只小猴今天已經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時,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第二個活動是: 「 師生協作,自主學習。 」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已學的方法,根據學習課文的體會,開展討論,培養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發表能力。
具體活動過程中:首先齊讀課文題目,教師范讀,學生找出有幾個段,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圖畫。學生藉助拼音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出示小黑板) ① 小猴子下山干什麼? ② 它下山到過哪些地方?看到什麼?小理怎樣?是怎麼做的?然後師生交流,學生分小組討論第 ② 個問題。然後再祟幻燈牌,請各組代表一邊看幻燈片,一邊回答第 ② 個問題。最 後 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言。啟迪思考:課文二、三、四段與第一段的寫法是一樣的嗎?(學生認真自由讀)由學生歸納出課文二、三、四段在寫法以上與第一段一樣。
這時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四段,最後教師小組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寫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見小兔又扔掉西瓜,就這樣,最後一無所獲。課文的前四段寫法一樣,所以我們學起來比較輕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問:這只小猴子下山後,又回去了嗎?結果怎樣?引入學習最後一段,讓生找出說明小猴子此時心情難受,沒辦法的一個詞?( 「 只好 」 )學生找對了,再啟迪思考:小猴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最 後再由 老師點評、鼓勵。)
第三個活動是 「 創設情境,表演課文 」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首先師發言:剛才我們較好地學習了課文,你們願意扮演這只小猴子下山的過程嗎?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時放課文朗讀錄音及活潑、歡快的音樂配音帶,提示學生要注意 「 掰 」 、 「 扛 」 、 「 扔 」 、 「 抱 」 、 「 追 」 、 「 蹦蹦跳跳 」 、 「 只好 」 這些詞的動作及表情)學生表演完畢,教師及時總結學生表演情況。第四個活動是 「 展開聯想,延伸課文 」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述見解的能力。具體活動過程是:老師問: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在路上它會想些什麼?學生在發言中說出給小猴子下山時想辦法,說明做事要專心專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錯誤。教師肯定指出:學生的發言說明大家很聰明,會思考、有現代意識。讓生再想想:這次小猴子下山,它將到一些什麼地方,看見些什麼,它又是怎麼做的?布置思考以上問題,下節課再共同解決。
本課時的板書,完成後是這樣的形式(展示出來)從板書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無所獲的全過程。幾個動作詞語,較好地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⑧ 上山與下山,閱讀題

1.從字面意義來看,「上山與下山」指的是老師和學生的這一次登山歷程。(1分)更深層的意思則是道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人生如登山,仕途如登山,在這漫長曲折的過程中要時刻謹慎,正直地做人,給自己留足退路。風光一時過後,才能坦然面對「下山」的路。(3分)
2.通過「笑」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學生」平日一貫的作為和內心狀態:第一次他說沒給老師丟臉,得到老師的肯定,他嚴肅的臉上露出笑容。第二次老師說他登高望遠,這種一呼百應的感覺不錯。他之所以笑,是老師說了喜歡聽的話,由此可見在仕途上,他喜歡什麼厭惡什麼。老師的「淺笑」是因為沒法回答學生的問題,只好用笑來掩飾自己的失望。
3,。學生的「走好,老師」只是一句很普通的禮貌語,是出於師生之情,敬老之情。(1分)老師的「倒是你,好走」卻是包含著許多復雜的情感。睿智的老師提醒學生的不是一般的「走好」而是「好走」,走好的不僅是眼前的山路,更是以後的人生之路、做官之路。(1分)字還是相同的兩個字,但是意義卻有了千差萬別。「好走」正是下文老師所說的話的總概括。(2分)
4.仕途如登山,等到自己無權無勢「下山」的時候,原來那些只會溜須拍馬的人都將離我而去,因此我在登山的時候,要「親賢臣,遠小人」,提撥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結交諍友,遠離只會說好話、不幹實事的小人,這樣才不會擔心下山的路。(6分)

⑨ 小猴下山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人有無窮的慾望,如果不知道滿足,便會什麼得不到,在失去的時候,才開始幡然醒悟,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東西是不可能的。更何況,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學會知足,接受自己所擁有的。

把西瓜扔了,去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指把大的東西事情給擱置了卻去把小的東西事情看的重要;重視了次要的,卻把主要的給忽視了。

(9)師生下山擴展閱讀: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課文。新大綱指出: 「 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 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學生的興趣,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也創設情境,引發參與、點撥思維、激發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低段一學期的學習及本期前兩個單元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於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熱點內容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
白涼粉是什麼原料做的 發布:2025-05-19 17:32:44 瀏覽:381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