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師生座談
『壹』 誰給說說主席在北大110年校慶的講話的精髓
在北大講話: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 5月3日,在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主席冒雨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時近中午,主席又來到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同師生代表進行座談。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人文學部主任袁行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和學生代錶王啟寧等先後發言。主席專注地傾聽,不時記下他們在發言中提出的建議。 大家發言後,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北京大學一定要肩負起崇高使命和歷史責任,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執著的努力,加快推進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步伐,譜寫北京大學發展的嶄新篇章。 主席在講話中對北京大學師生提出了4點殷切希望: ——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時刻心繫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展、心繫人民福祉,當前要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刻苦學習、發奮工作、支持奧運的實際行動,倍加珍惜我國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自覺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利益; ——要努力造就高素質人才,希望同學們在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繫上狠下功夫,在提高綜合素質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實踐本領上狠下功夫,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不斷創造一流學術成果,著力強化基礎研究,重視提高應用研究水平,進一步完善科研體制機制,廣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努力創造更多具有重要價值和廣泛影響的學術成果; ——要積極培育優良校風,教師要認認真真教書、扎扎實實治學,學生要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愛學校、熱心公益,為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共同努力。
滿意請採納
『貳』 誰有李敖關於"北大是孬種"的視頻或者詳細過程
講的北大校長和校務委員尷尬的不得了。
直言現在北大是孬種,當時那個場面啊,太...
沒有一家大陸的電視台現場直播,鳳凰衛視中文台也沒敢撥,資訊台才直播
精彩啊,不敢說絕後,至少在北大是空前了。
[08:48:45] 大家好
[08:48:59] 大家好
[08:59:58]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重頭戲,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以及與學生座談,將於9月21日登場。9月21日9:30分起,鳳凰網網路播放李敖北京大學演講,以下是圖文直播
[09:50:17]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李敖先生北京大學演講會現在開始。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在主席台上的嘉賓,台灣著名作家李敖先生、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執行總裁劉長樂先生、北京大學校委會主任敏瑞方教授,讓我們對光臨北大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現在請求北京大學校委員會敏瑞方教授致歡迎詞。
[09:50:27] 敏:尊敬的李敖先生,尊敬的劉長樂先生,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今天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十分榮幸的邀請到台灣著名學者李敖先生來到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首先我僅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向首次回到大陸進行神州文化之旅的李敖先生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致以良好祝願。 李敖先生是台灣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1935年生於哈爾濱,1937年隨全家遷移北京,先在新鮮胡同小學就讀,後在1948年秋考入北京名校四中,1949年1月轉入上海進追(音)中學,對於在北京這段求學歷史,李敖先生本人講過,北京文化古城與幼時環境是其在志力早熟,從小就養成讀書、買書、藏書的癖好,1949年4月李敖隨全家遷居台灣,定居台中,跳班考入台中第一中學讀初二,中學時代的李敖便顯示出自己獨立思考,絕不追隨世俗大流個性,由於對當時台灣的教育不滿,他在讀完高二後便自願休學在家,博覽群書,1949年夏他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未來滿一年又自動退學,不久,再考入台灣大學歷史系,1961年,考入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敖先生的作品自成一家,綜論歷史,橫直終生,嘻笑怒罵,其暢快淋漓的文字及尖銳辛辣的評論,充分展示了李敖先生的深厚學養和特立獨行的人格。 近年來李敖先生主持香港鳳凰衛視的《李敖有話說》節目,使大陸觀眾對李敖先生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更加生動的印象。 這里,我還要特別向大家介紹的是,李敖先生的父親李鼎一先生是我們北大的校友,1921年9月李先生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於1926年6月畢業,畢業之後,李先生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另外,李敖先生的大姐李民女,
姐夫周克敏先生,二姐李訊女士也都我們北京大學的校友。 今天,李敖先生來到他父親曾經讀書的母校發表演講,我們也迎來了李民、李訊和周克敏三位老校友返回母校,我們感到十分親切,讓我們對他們的到來再次表示熱烈的歡迎。 近年來,我們北京大學在兩岸的文教學術交流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今天,李敖先生的到訪對進一步密切兩岸學術界、文化界的聯系,促進兩岸知識界的良好互動,繼續推動兩岸的和平友好交流,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我們也誠摯的歡迎越來越多的台灣學者來大陸,來北大訪問講學,同心協力,將我們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最後,預祝李敖先生北京大學演講會取得圓滿成功! 李敖:各位終於看到我了,主任,校長,總裁,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來演講緊張不緊張,緊張,站在大庭廣眾面前,很多人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的軍隊,可是你讓他講幾句話,他就宋了不敢講話,什麼原因,膽小,美國人打贏南北戰爭的將軍歌蘭特,指揮千軍萬馬打贏仗,林墾總統請他上台給他勛章,讓他幾句話,他講不出口,為什麼?怕這玩意,一講演就緊張。 前天晚上我編了一個故事,北京大學一個女孩子進了一個小房間,突然看到一個男的在一個小房間里嘴巴裡面念念有詞,來回走動,這個女孩子就問他,你在干嗎,他我在背講演稿,他說你在哪兒講演,他說我要在北京大學講演,女孩子說,你緊張嗎?他說我不緊張,女孩子說,如果你不緊張為什麼你到女廁所來干什麼。這個人就是連戰。
[09:56:38] 台灣有一位很有名的歌星,崔台新,崔是垂柳,台是台灣人,青是青年,台灣要靠混,靠吹牛,又是青年人混,連戰就是這種人。他可以戶龍別人,糊弄不到我們可以糊弄你們。至少前一陣子糊弄你們,今天一個重要的標准就是你們覺得任何人覺得連戰講演好的人,我就要警告你們,今天你們可能很失望,為什麼呢?因為我無法花一個是小時把這個觀念轉過來,因為你們上了連戰的當以後我很難把這個觀念轉過來。
[09:57:02] 我在這兒買圓一個人,買圓我的老闆,鳳凰電視台的劉長樂先生,為什麼要買圓他,他把我故求到北京來,對不起,我一看到你們就講很多鄉音,故求到北京來,可是我已經在中國大陸,在鳳凰電視台上講了有400多場,你們對我相當的熟悉,用一個雄性的眼光來看我,我今天把這個講演講成功,這是高難度的,你們對連戰完全不了解,你們看到他嗎。所以對我熟悉,對我是個困難,這個困難是劉長樂老闆造成的,所以我今天有所抱怨。
[09:57:21] 現在開始講正題了,羅馬教皇講了一句話,他說你演講的時候不能用稿子,為什麼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你記不住,如果你自己都記不住,你怎麼樣讓聽眾記得住呢,你這個演講就失敗了,所以大家看,沒有稿子。也沒有小抄,可是我帶了一些證據是有的,等會會顯示證據。
太長了 你在這自己看吧http://www.mayafa.com/pps/dispbbs.asp?boardid=3&id=1135
『叄』 科菲·安南的到訪北大
2015年4月21至22日,聯合國前任秘書長、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科菲·安南基金會主席科菲·安南(Kofi Annan)一行到訪北京大學,展開對北大的訪問和交流活動。安南先生高級顧問拉明·西塞(Lamin Sise),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高級官員溫佐(Zaw Win)陪同到訪。
安南此次到訪,是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和「北京論壇系列高端演講」的邀請,與師生座談並發表演講。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設立於2012年,旨在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邀請各領域學術大師來校舉辦講座、開設課程、合作研究等,增強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綜合競爭力。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弗雷德里克·傑姆遜、弗朗西斯·福山、王賡武在內的近20位學者入選。同時,北京論壇系列高端演講圍繞 「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的總主題,近年來已成功舉辦包括喬姆斯基、霍米·巴巴、邁克爾・桑德爾、傅高義等知名學者在內的演講會。
4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在臨湖軒會見了安南一行。柯楊對安南第三次訪問北大表示熱烈歡迎,她回顧了安南先生與北京大學之間的深厚淵源。早在1998年北大百年華誕之際,安南就曾發來賀信,並委派代表前來祝賀。2004年,首屆北京論壇召開之際,他又委派當時的聯合國副秘書長約瑟夫·里德(Joseph Reed)攜其賀辭親臨論壇。2006年,安南在他聯合國秘書長任期即將結束前,首次訪問北京大學,當時的演講就曾引起知識界和社會公眾的廣泛討論。2009年,安南又以聯合國基金會董事的身份訪問北大,與北大學者和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柯楊感謝安南此次來訪與北大師生分享他數十年來參與全球治理的經驗和睿智觀察。她還將安南2006年訪問北大時的照片贈送給他作為紀念。
隨後,安南與北京大學學者和學生代表圍繞「世界秩序的幾個要點」(Some Key Points in the World Order)進行座談。座談會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袁明教授主持,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賈慶國、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傅軍、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王培玉、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呂植以及歷史、法律等領域的學者代表和來自北京大學學生模擬聯合國協會、北京大學學生國際交流協會的學生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安南首先從個人經歷出發,談到近年來世界面臨的巨變以及聯合國為應對挑戰而所作的努力。與會教授隨後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興趣,分享了他們對當前世界秩序的看法,同時與安南展開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涵蓋了全球治理機制的改善、中國在構建新秩序中的角色、非洲發展的前景、極端主義威脅的應對、青年領導力的培養等議題。安南結合自己在聯合國工作多年的豐富經驗,以及卸任後調解國際爭端的經歷,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強調了各國政府提升自身能力、加強國際多維度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他也表示,目前解決這些問題還存在著諸多困難,有待國際社會更多的合作與努力。最後,作為未來世界秩序的塑造者,幾位學生代表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安南回答了學生代表的提問,並表達了對北大青年學子的勉勵和祝福。
4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會見了安南一行。朱善璐歡迎安南再次來到北大,同時感謝聯合國對北京論壇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有機會邀請他出席今年北京論壇。安南表示,很榮幸受邀作為「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和北京論壇系列高端演講的嘉賓,他對與北大師生的交流座談印象深刻,學生的提問體現出21世紀青年對於國際事務和人類文明進程的關注和思考。他表示,有機會一定常來北大,也希望北京論壇越辦越好。最後朱善璐代表北京大學向安南贈送聯合國郵政署、北京論壇和中國集郵總公司聯合發行的紀念郵封。
當天下午,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英傑交流中心會見安南,並向其頒發「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銅牌及證書。隨後,安南作為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學者,以及北京論壇系列高端演講嘉賓,在陽光大廳發表了題為「構建更加和諧的世界秩序」(Towards a More Harmonious World Order)的主題演講。演講會由袁明教授主持,300餘名北大師生到場參加。
在演講前的致辭環節,林建華表示,安南懷著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關注,重視大學發展與青年成長,並在此過程中,他與北大師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10年中,安南為消除貧困、制止沖突和促進民主作出的重要的貢獻,值得國際社會感謝和銘記。
演講中,安南首先提到,中國與非洲在古代都有關於「和」的箴言,證明自古以來「和諧」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常常被對財富和權力的追求迷失了雙眼。和諧社會的構建是一門藝術,在聯合國工作的幾十年中,安南對其中的艱辛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認為,和諧的根基有三:和平與安全、可持續和兼容性的發展以及人權與法治。這三者共同為社會的和諧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與非洲之間合作與往來日益豐富,雙方都希望世界整體的格局是和平穩定的。最後,安南總結說,當今的世界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財富和權力不再是特定地區的特權,無論是國家、地區和機構都應該適應這種變化。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其在國際事務中重新處於中心的位置,堅持和諧社會構建的三個基礎,中國將會在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提問環節,北大的中外學生圍繞氣候變化與技術轉移、維和行動的得失等關心的問題,與安南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據悉,在此次訪華行程中,安南還出席了他的兩本著作中譯本的新書發布會,分別是《安南回憶錄——干預:戰爭與和平中的一生》及《安南演講集:我們人民:面向21世紀的聯合國》,並接受了央視國際頻道「對話」欄目的專訪。
『肆』 為什麼在《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浙大排在復旦前面
樓上的回復很精闢,這種排名其實挺無聊的,不過究其歷史,鄭強以前就說過,復旦就是浙大孵出來的一個蛋,浙大最強勢的學科在52年院系調整的時候給了復旦,變成了一個工科學校,所以元氣大傷,四校合並之後才慢慢發展起來,而且學科數量多,專業全面,並沒有比復旦差很多。蘇步青,谷超豪都是原來浙大數學系的教授,院系調整的時候並入了復旦。所以排在復旦前面也不是很離譜
『伍』 北大副校長季羨林為北大學生扶老奶奶撐腰,和撐腰體有什麼關系
北大副校長扶老人言論受捧 「撐腰體」走紅網路
硬氣:
他要是訛你,北大給你撐腰
「北大副校長:『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北大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昨日,一條被網友稱為相當硬氣,重拾北大風范的微博被網友熱傳。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條微博截至昨日19時,已有近五萬次轉發。
不過,也有網友懷疑這條微博的真實性。首先,該微博未能說明發表這番言論的是北大的哪位副校長,更未說明來源。記者從北京大學官方網站上得知,包括常務副校長在內,該校目前共有8名副校長。其次,有網友懷疑,一般知名高校,尤其是像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其領導發言都相當謹慎,「從常理上講,這樣的風格不符合常理」。
盡管如此,鑒於不敢攙扶倒地老人以及佛山女童被碾案帶來的不良風氣越刮越盛,很多網友還是願意選擇轉發這樣的「強心劑」。
核實:
緣起建議,北大副校長確有此言
幾經周折,記者終於找到了這條微博內容的原始出處。發表這番言論的,確實是北大副校長吳志攀。
北大校友創業聯合會秘書長楊勇於上月21日發布的一條微博則證實了上述言論的真實性。當天楊勇發布微博稱:「今天下午參加北大各院系及行業校友會負責人座談會,吳志攀副校長講了一個想法: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議,鼓勵校友講誠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如果中間發生風險,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訴,北大無償提供法律支持,如果敗訴要賠償,北大出20萬,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希望支持的北大校友轉發!」
記者查詢得知,吳志攀目前為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法律總顧問。北大網站中列出的簡介中,吳志攀分管的學校事務恰巧包括校友與法律事務工作、校友工作辦公室。其本人則於1988年畢業於北大法學院,法學博士。
由此,上述被熱傳的微博內容應是由吳志攀在9月21日的座談會上發表的講話而來。
網友:深受鼓舞
「撐腰體」走紅
「雖然這條微博是博主從北大副校長那改編的,但是這個轉發量就看出,大家心中都有不敢聲張的正義,要是有幾個院校牽個頭,聯盟一下,支持扶起摔倒的老人之類的道德問題,遇到糾紛有學校給你做最強大的後盾,這是多麼強大的正面力量啊!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義,但道德問題走向正軌還需要更多的鼓勵和支持!」網友「文小刀也是苗方方」說。
由此衍生而來的「撐腰體」走紅網路。有「微博女王」之稱的藝人姚晨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你要是微博人,看到老人跌倒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你就發微博,網友替你喊冤!」姚晨說。
網友「雨傷若」則不無幽默地說:「你是華政(華東政法大學)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華政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嗯??華政會敗訴嗎?」
也有網友更願意理性地思考為什麼「扶起摔倒的老人」這樣一個本來是毫不猶豫自然而然的好事,現在卻需要這么高的道德成本,需要北大全體校友來「護航」,這本身已經不正常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做好事前考個北大,懷念朴實的年代。「Pasanna-要努力攢錢」說,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你是中國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中國法院的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政府替你賠償!」
各種「撐腰體」
@悠兔團:清華大學校長說:「你是清華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人大法學院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但凡有勇氣這么做的清華學子,不僅是我們清華的驕傲,也會讓奶茶對你另眼相待!
@大學新鮮事:真希望聽到校長說:你是XX大學的學生,看到老人小孩摔倒了你就去扶。要是有人敢訛你,學校保衛處為你撐腰,校團委學生會為你出頭;敢起訴你,校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校工會校宣傳部幫你製造輿論;敗訴了,學校替你賠償;影響你學習了,教務處保證你畢業;畢業沒找到工作,就業指導中心幫你找工作!
@Pasanna-要努力攢錢:中國政府應該這樣說:「你是中國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中國法院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政府替你賠償!」 這樣人性冷漠會得到相應克制,好人就很多了!
@MrJan小賤:動畫學院校長:「你是動畫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先畫張速寫然後再扶起來。他要是訛你,學校周邊的小商販和你們輔導員會替你主持公道,要是敗訴了,學校幫你把那老頭變成石膏像,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盯著光屁股的他!」
@成都同城會:西南財大校長說了:你是財大人,看見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他要是訛詐你,不用打官司了,學校幫你全部賠償,因為我們是財大!(
撐腰體」帶著很明顯的「保護主義」,卻是最具人性的「保護傘」,它保護的是人最根本的道德善意,保護著社會道德和社會正義向前發展。縱觀新聞事實,救人後被誣陷的案例屢見於報端,救人者扛著無端罪責,蒙受著不白之冤,救人扶人之後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本就是一種不公平。如果有人為之撐腰,悲劇就可能不會發生。
「撐腰體」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文化現象,猶如一種網路思想「文化運動」,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救人為重,後事為小,如果被誣陷,學校為你分憂,把個人與集體聯系起來,發揮眾人力量或集體精神,掃除救人後顧之憂,鼓勵義無反顧救人,促使精神層面升華。可以說是用教導的形式,倡導社會正義感,讓人覺得從心底有一股清晰的暖意。
然而,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為道德「撐腰」需要全民的集體參與,才更具有說服力和震撼力。只有讓全民都參與到這場大討論中,去反思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才能達到更好的普及和教育的效果。
『陸』 最近北大教授閻步克躺著中槍的兩件事,是指哪二件
閻 步 克 教授被牽涉的兩起公共事件:
1、人大歷史系教授 孫 家 洲 與新招碩士生 郝 相 赫 斷絕師生關系,起因是郝相赫在朋友圈「無端嘲諷」閻步克與韓樹峰。
2、復旦出軌門的男主角 徐 沖 畢業於北大歷史系,正是師從 閻 步 克。
『柒』 誰有李敖在北大演講的全部內容,如有,請發上來,謝謝!
李敖在北大演講全文,含開場及答同學問
jslzb 發表於 2005-10-7 21:17:00
作者:佚名 轉貼自網路
[08:59:58]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重頭戲,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以及與學生座談,將於9月21日登場。9月21日9:30分起,鳳凰網網路播放李敖北京大學演講,以下是圖文直播:
[09:50:17]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李敖先生北京大學演講會現在開始。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在主席台上的嘉賓,***著名作家李敖先生、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執行總裁劉長樂先生、北京大學校委會主任敏瑞方教授,讓我們對光臨北大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現在請求北京大學校委員會敏瑞方教授致歡迎詞。
[09:50:27] 敏:尊敬的李敖先生,尊敬的劉長樂先生,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今天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十分榮幸的邀請到***著名學者李敖先生來到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首先我僅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向首次回到大陸進行神州文化之旅的李敖先生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致以良好祝願。李敖先生是***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1935年生於哈爾濱,1937年隨全家遷移北京,先在新鮮胡同小學就讀,後在1948年秋考入北京名校四中,1949年1月轉入上海進追(音)中學,對於在北京這段求學歷史,李敖先生本人講過,北京文化古城與幼時環境是其在志力早熟,從小就養成讀書、買書、藏書的癖好,1949年4月李敖隨全家遷居***,定居台中,跳班考入台中第一中學讀初二,中學時代的李敖便顯示出自己獨立思考,絕不追隨世俗大流個性,由於對當時***的教育不滿,他在讀完高二後便自願休學在家,博覽群書,1949年夏他考入***大學法律系,未來滿一年又自動退學,不久,再考入***大學歷史系,1961年,考入***大學歷史研究所。李敖先生的作品自成一家,綜論歷史,橫直終生,嘻笑怒罵,其暢快淋漓的文字及尖銳辛辣的評論,充分展示了李敖先生的深厚學養和特立獨行的人格。 近年來李敖先生主持香港鳳凰衛視的《李敖有話說》節目,使大陸觀眾對李敖先生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更加生動的印象。這里,我還要特別向大家介紹的是,李敖先生的父親李鼎一先生是我們北大的校友,1921年9月李先生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於1926年6月畢業,畢業之後,李先生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另外,李敖先生的大姐李民女士,姐夫周克敏先生,二姐李訊女士也都我們北京大學的校友。今天,李敖先生來到他父親曾經讀書的母校發表演講,我們也迎來了李民、李訊和周克敏三位老校友返回母校,我們感到十分親切,讓我們對他們的到來再次表示熱烈的歡迎。 近年來,我們北京大學在兩岸的文教學術交流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今天,李敖先生的到訪對進一步密切兩岸學術界、文化界的聯系,促進兩岸知識界的良好互動,繼續推動兩岸的和平友好交流,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我們也誠摯的歡迎越來越多的***學者來大陸,來北大訪問講學,同心協力,將我們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最後,預祝李敖先生北京大學演講會取得圓滿成功
李敖:各位終於看到我了,主任,校長,總裁,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 來演講緊張不緊張,緊張,站在大庭廣眾面前,很多人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的***,可是你讓他講幾句話,他就宋了不敢講話,什麼原因,膽小,美國人打贏南北戰爭的將軍歌蘭特,指揮千軍萬馬打贏仗,林墾總統請他上台給他勛章,讓他幾句話,他講不出口,為什麼?怕這玩意,一講演就緊張。前天晚上我編了一個故事,北京大學一個女孩子進了一個小房間,突然看到一個男的在一個小房間里嘴巴裡面念念有詞,來回走動,這個女孩子就問他,你在干嗎,他我在背講演稿,他說你在哪兒講演,他說我要在北京大學講演,女孩子說,你緊張嗎?他說我不緊張,女孩子說,如果你不緊張為什麼你到女廁所來干什麼。這個人就是連戰。
自己看吧,超過10000字打不下
『捌』 北大和田剛是什麼人他做了什麼事情
丘成桐、田剛紛爭的背後
去年大陸學術界最引起討論的一個紛爭,可以說是丘成桐和田剛吵架的事件。這個事件是由演講和報端撰文的起始,到去年北大開座談會的討論反擊和報導,以及網路中許多意見的紛陳,沸沸揚揚,鬧到後來居然中國大陸官方都出面,禁止網路中再討論這件事情。
這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著名的數學家丘成桐。丘成桐在數學上成名甚早,工作傑出,他一九八四年當選中研院院士的時候,才只有三十五歲,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
丘成桐在數學上有天才之譽,其人亦難免天才人物的特殊個性,這個特殊個性之一,乃是他說話的直接方式。丘成桐是廣東潮州人,說話語調本就昂揚,加上他直言不諱的說話方式,更使他的發言常常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丘成桐影射田剛
丘成桐在前年的三月間,做了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數學之路」,後來又在中國科技交流獎大會上發表了一個演講,講題是「數學與科技」。丘成桐在這兩個演講和後來的訪談中,都影射的指責了他以前的一個學生,也就是由南京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大陸數學新起之秀田剛。
田剛初到美國的時候,丘成桐是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丘成桐說他看田剛學習非常勤奮,十分的欣賞,曾經在家中給田剛特別的指導,在田剛身上花的心血,比對他自己的兒子還要多。丘成桐也說,他還替田剛寫了推薦信,獲得了兩個大獎,並且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丘成桐說,田剛可以說是他一手提拔出來的。
但是在一九八○年代,丘成桐說他就接到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的來信,指控田剛的論文抄襲了那位教授的概念,後來又有一位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教授也寫信給丘成桐,也是抱怨田剛和他合作佔了那位教授的便宜。另外丘成桐還說了好幾個案例,都是指謫田剛在學術上和做人上有道德瑕疵的問題。這些內容是今年二月丘成桐在美國世界日報星期周刊的專訪中批露的。
丘成桐說北大教授不務實於研究教學
根據去年十月間在北京大學數學學院舉行的一個公開座談會的記錄,北大數學教授丁偉岳在開場講話中便說,丘成桐前年三月之所以會在演講中公開批評田剛,是因為傳出風聲說南京大學要請田剛去做校長。
丁偉岳說,丘成桐去年演講之後,未再有公開的批評,但到去年一月間大陸《中華讀書報》又刊登了丘成桐的一個講話,再批評他的學生(田剛)的學術不好,又要拿高薪雲雲。六月份又在新加坡《海峽時報》的訪問中,批評北大打壓國內其他學校,到八月份《北京科技報》又刊出丘成桐訪問,批評北大和田剛,並指田剛有抄襲行為。
丘成桐的這些批評,在今年二月世界日報星期周刊的訪問中也有提及,主要是說北大教授的不務實於研究教學,到處拉幫結派,謀取私利。教授不務正業,學生的水準自然一落千丈,好幾位由北大推薦到哈佛的所謂頂尖學生,到哈佛來不但表現不佳,甚至有的到後來連碩士資格都得不到。
丘成桐在後來的訪問中也提到中國國內的學術界風氣很壞,大教授不教書,沒有真正專心於學術研究。學術工作以量化計算,算博士數量和論文數,是世界上有水準地方沒有人用的辦法。而大陸國內的教授和教育官員一起騙政府,說引進了多少國外人才,弄到一大筆錢,其實是謀取私利。
丘成桐對田剛的批評也很直接。他說田剛在數學學術上不是那麼頂好,只算是二流,但是回中國來拿一大筆錢,真正停留的時間和貢獻都很有限。另外丘成桐也舉出許多例子,說田剛在學術上不誠實,甚至提出香港出身的另一位著名數學家蕭蔭堂對田剛抄襲其論文的指控,來指謫田剛的人格有問題。
丘成桐也說,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田剛,在國內停留時間有限,拿到的錢甚至超過國外的薪水總數。丘成桐以為,這種做法不但不誠實,也給國內年輕人立下壞的榜樣,對學術有負面影響。
田剛低調面對批評
田剛面對這些批評,表現得很低調,私下有友人問及,也只是笑笑不願意多談。不過北大數學系並沒默爾認錯,去年十月的座談會,正是他們的反擊。座談會中丁偉岳的講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從他的說話可以很容易聽出來,丘成桐之所以會攻擊北大和田剛,與北大計畫成立國際數學中心,而田剛將擔任這個中心主任有關,也與丘成桐想在中國科學院成立數學中心計劃的沒被批准有關。
另外丁偉岳也說,對於丘成桐批評的北大教授不關心學生,北大到哈佛去的學生程度太差一事,他們也都作出了說明,也向政府上面的單位匯報。丁偉岳說,北大數學系一貫的傳統是師生關系融洽,倫理有節,還認為丘成桐說田剛的成就都出自他手的講法,給年輕人非常不好的一種印象。
北大座談會上發言的,還有一位知名的數學家,也是中研院院士項武義。項武義以其一貫的直率發言方式,說丘成桐過去為了要搶奪中國數學霸主地位,對他的老師陳省身如何的蠻橫無理,發言中甚至用了一些很強烈的字句,來批評丘成桐。丘成桐後來在訪問中也說,北大的座談會有如紅衛兵的批鬥,他的文章後來都被大陸封殺,如果自己不是拿美國護照,也許會去坐牢。
項武義說丘成桐想做中國數學霸主
丘成桐、田剛紛爭事件在大陸沸揚的時候,正巧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在上海論壇談「中華文化和近代科學」,談到大陸的大學教育,說大陸的大學辦得不錯。當時消息見報,便有人不以為然,於是就拿丘成桐對大陸大學的批評,來說楊振寧和丘成桐針鋒相對,也有在網路或媒體上的說法,認為楊振寧是在的說政府的好話。
楊振寧後來私下討論此事,說他和丘成桐私下是好友,他們對大陸大學好壞看法的差異,是因為兩人著眼點不同。楊振寧說他借用蘇東坡的詩句來說,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楊振寧也說,丘成桐對中國大陸大學的批評,有些他也同意,但是應該仔細討論其中的細節,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批評方式,不但是對問題認識不清,也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對網站上許多批評言論,楊振寧說,現在大陸上許多人對大學不滿意,原因很多,譬如學費大增,大家上不起大學的社會因素也是其中之一。
楊振寧不同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批評方式
丘成桐也說,他並不是說大陸的大學都不好,楊振寧在清華大學主持的高等研究中心就辦得很好,不但有一流的電腦數學家姚期智,還有密碼電腦方面的王小雲,超導研究的翁征宇與以及東方藝術史的方聞,俱為一時之選。楊振寧也說,他創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很像他以前耽過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現在的發展是很成功。
不過丘成桐、田剛的紛爭,確實也暴露出大陸學術的一些問題。大陸近年經濟發展成功,學術的經費增加很快,也就衍生出了許多問題。其實十餘年前,台灣經濟條件好的時候,也有一段學術經費快速膨脹的時期,那時候台灣政府聘有一批外籍科技顧問,便曾提出建言,認為科技經費增加的過速,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以台灣的經驗來看,後來確實出現這個建言所指陳的弊病。大陸近年的一些學術風氣,與經費增加得太快,太急於想一下子就在學術上做出成績的心態,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邱田爭議顯現大陸學界急於做出成績的心態
就拿大陸的院士制度來說,就有一些問題。大陸的院士由於在學術界地位崇高,不用退休又有相當好的待遇,因此造成一些人為了要選上院士而不擇手段,傳出許多不堪的行徑,另一方面一些院士也只是屍位素餐,並不能對學術帶來正面的助益。
拿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的中研院院士蒲慕明來說,他到上海主持中國科學院的神經認知研究中心之後,便引用美國的辦法,對研究人員進行科學工作的評核。結果有兩位已沒有科學工作成績的資深院士,不願接受這種辦法,但是因為蒲慕明十分的堅持,甚至鬧到中國科學院院長那裡,最後是這兩位院士一位退休,一位轉到其他研究所才得以解決。
中國大陸的網路對於丘成桐、田剛紛爭事件的熱烈討論,反映出對於學術界的一種不滿意情緒,海外華人媒體對於丘成桐的訪問,因著這種不滿意的情緒,也就將丘成桐塑造成為一個敢講真話的學者形象。
而中國大陸政府的出面禁止媒體和網路繼續討論此事,表面上似乎維持了學術代表人物的尊嚴,事實上並不是一個健康的做法。這種思維的背後,一方面顯現出對於學術工作某種脫離現實的尊崇和保護心態,沒有認識到學術人物依然是一個凡人,也更進一步使得學術界忽略了他們享用豐沛社會資源應有的社會責任。
【知識通訊評論半月刊三十二期】 200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