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感悟
例話一 智慧——尋求智慧達成優美
案例一 足球踢中我之後
案例二 只願春風常化雨潤我心田又一回
案例三 真情打開學生的心靈
案例評析
案例四 我敢說話了!
案例五 用愛心善待童心
案例六 公開的秘密
案例七 嚴肅的教育也需要「玩笑」
案例八 我可以做你的「遮陽傘」
案例九 給學生一個台階
案例十 平等對待學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案例十一 特殊的作業
案例評析
案例十二 噪音響起
案例十三 「小小銀行家」
案例十四 有印痕的書發給誰?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二 觀念——師德與教師的教育觀念
案例一 一朵小紅花的魅力
案例二 為完成目標而共同努力
案例評析
案例三 「無心插柳」的啟示
案例四 道歉的感悟
案例評析
案例五 面對孩子的頂嘴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三 育心——教師修養的新思考
案例一 她的性格開朗了
案例評析
案例二 對一個「好孩子」的施教
案例評析
案例三 一個學生幹部與任課教師的沖突
案例評析
案例四 仰起自信的笑臉
案例評析
案例五 讓每個孩子都有健康的春天——一個「優秀生」的心理剖析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四 實踐——師德與教師的職業實踐
案例一 染發染出的好作文
案例評析
案例二 點燃孩子的熱情
案例評析
案例三 給人一架梯子
案例評析
案例四 寬容尊重和信任讓劣馬變成良駒
案例評析
案例五 「小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案例評析
案例六 博愛之心師德之魂
案例評析
案例七 潤物細無聲
案例評析
案例八 廉潔從教,以身作則
案例評析
案例九 一封沒有寫完的信——理性是師愛的方向
案例評析
案例十 遲來的流星
案例評析
案例十一 為了我的學生
案例評析
案例十二 寬容的魅力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五 求索——復雜教育情境中的理性思考
案例一 還給學生愛美的權利——統一發型的規定
案例評析
案例二 六百元錢的約定
案例評析
案例三 教室的玻璃一夜間不翼而飛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六 策略——改變教育策略應對新的挑戰
案例一 面對不健康心理
案例評析
案例二 剪發風波
案例評析
案例三 成長的煩惱
案例評析
案例四 我與「移民求學」生
案例評析
案例五 怎樣應對貧與富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例話七 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師生共同成長
案例一 老師,孩子有權利犯錯
案例二 寬容學生申辯
案例三 不能忽視的中間學生
案例四 滿足優秀學生的情感需要
案例評析
案例五 摘掉你的「有色眼鏡」
案例六 不要輕易拔去花間雜草.
案例評析
案例七 變
案例八 我的「愛」為什麼換來學生的「恨」
案例九 愛的誤區
案例十 烈火難熔方寸之心
案例評析
案例十一 「打成一片」與「師道尊嚴」——青年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案例評析
案例十二 我永遠的「遺憾」
案例十三 「扔紙團」的故事
案例十四 尊重風波
案例評析
案例十五 一面鏡子,一顆心
案例十六 仁慈與寬容鑄就教師尊嚴
案例十七 教訓
案例十八 用童心看待學生的行為
案例十九 在「冤假錯案」下放下架子
案例評析
案例二十 「我沒錯!錯的是她!」
案例二十一 為師應依法執教,育人應誠信為本
案例評析
理論指導
教師心語
後記
『貳』 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的基本信息
書名: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作者:張紅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ISBN:9787506295147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叄』 ,《修優美師德 做陽光教師的作者是
書名: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
[1]作者:張紅
『肆』 育友善之花建和諧校園讀後感(500字)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回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答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於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裡,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伍』 《修優美師德 做陽光教師》作者是誰
張紅
『陸』 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的介紹
《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是《師德修養系列叢書》之一的《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智慧——尋求智慧達成優美、觀念——師德與教師的教育觀念、育心——教師修養的新思考、實踐——師德與教師的職業實踐、求索——復雜教育情境中的理性思考等內容。
『柒』 讀如何做最好的教師心得感想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後,我不由地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我想「最好」就是 「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 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 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 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 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 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 的借鑒和指導意義。作為老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 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 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傑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 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 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都說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 了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 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閃光點「無 處不在。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 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該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並且真正的教育之 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 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 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著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著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 最好老師的基礎。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因此,對於懷著」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教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 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 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為什麼?難道說做最好的老師、成為名師真的就這么難嗎?我想不 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為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 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感謝有這樣的一本好書,讓我再一次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