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高中數學教師師德追求

高中數學教師師德追求

發布時間: 2021-08-17 07:38:15

Ⅰ 高中數學 老師的問題

高一數學教學業績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7班班主任工作,以及本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感謝領導的信任,及同事的幫助,讓我出色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任務。
「做一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自踏入教育這個崗位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愛國愛黨,積極上進。
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我認真學習胡錦濤主席《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並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實踐三個代表的思想」,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先身先之率,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為去感染學生,努力使學生、家長能接受我、喜歡我。今年又值新課程改革,為了適應新形式,我認真拜讀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課改的浪潮所淹沒。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表形象要時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師表形象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於接受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我還注重文化學習,參加了「小學教育」的本科進修。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學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擁有自來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向其它老師請教,使自己的教學語言更嚴謹。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為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從安排,積極主動
但在校領導指引、支持下,學科常規性競賽在各位老師的努力下有條不紊地開展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進行合理計劃,實施過程抓落實,及時反思小結,期末總結。這學期為了扎實地推進新課程,教導處安排了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盡量抽出時間,按照計劃,落實調研工作,及時與教師探討、交流。
四.提高素養,加強計劃落實
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斷的加強學習、反思,提高自身的素養。在條線管理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學計劃、科學落實、科學評價學生和教師,如何作好條線管理,這些還需不斷地努力。希望大家對本人進行嚴格地監督,作出批評指正。

Ⅱ 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哪些學科素養

一、職業道德素養
(1)熱愛教育事業。
熱愛教育事業,教師就能夠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規律,奉行教書育人的宗旨,積極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2)熱愛學生。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並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堅定的信仰去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熱愛知識,熱愛生活;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去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質。
(3)熱愛學校。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學校的發展,教師之間要謙虛禮讓,團結協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衛生等習慣,為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勞動習慣、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熱愛所教學科。教師要熱愛所教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為了勝任所教學科,教師要自覺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並在教學實踐中刻苦鑽研,勤於思考,虛心求教,博採眾長,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和成果,不斷充實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滿足。
二、文化科學素養

(1)數學專業知識。這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才能正確地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與結構,熟知各年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內在聯系,較好地掌握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及數量關系的確切含義。
(2)教育基本理論。
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觀念源於正確的理論,它指導著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以提升教育理論修養。
(3)科學素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將不斷融合,與數學學科聯系密切,也必然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數學學科的基礎工具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使它的觸角伸到幾乎所有領域。
(4)創新素養。教育要創新,首先要擁有一批具備創新素養的教師,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小學數學教師的創新素養最重要的是有引導創新意識,其核心是推祟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小學數學教師具備創新素養才能在教學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創新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培植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意識,鼓勵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激活想像力和創新思維。
(5)信息素養。
(6)實踐素養。

Ⅲ 求《我心中好老師》800字(高中水平)謝謝

我出生在東北,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來到了四川一個小縣城,在住處附近一所小學上學。由於人生地疏,語言不通,我的學習成績很差,老師不給好臉色,同學不愛找我玩,還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欺辱,到最後變得越來越沉悶孤僻,每天都活在地獄里。

有一天,我的課桌不見了。我向老師報告,老師卻說:是我叫人搬走的,你以後不要來上學了。你看你自己的表現,十次作業九次不交,十次考試沒一次及格,還學什麼學。我對你已經很仁慈了,至少沒有當眾趕你回家。

屈辱和憤怒使我淚流滿面,我跌跌撞撞地奔出了校門絕對不能告訴爸媽,背井離鄉的他們已經被生活折磨地失去了耐心,如果他們知道了,除了痛恨我不爭氣,無奈地嘆息,還能做什麼呢?我不想讓他們擔心,不想給他們再添煩惱,更不願看到他們憔悴又失望的表情。於是每天早上我依舊背著書包去學校,在校門口盪到放學再回家。紙是包不住火的,爸媽終於知道了。母親來找我的那一天,我正像往常一樣蹲在校門口數螞蟻,連有人站在身邊也不知道,直到聽見母親的叫喚,我才抬起已經發酸的脖子。看到母親,眼淚止不住嘩啦啦往下流,所有的委屈好像雨水一樣跑出我的眼睛。母親找老師理論,老師卻與她吵了起來,吵得整個學校的人都跑出來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鄙夷的神情。老師說了很多狠毒的話,受了刺激的母親緊緊地拉著我的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學校。我回頭望了一眼上了一學期的學校,發誓永遠都不再回來。

失學後,我一直呆在家裡,爸媽每天都為我嘆息,他們經常會問我想不想去學校讀書,我每次都會撕心裂肺的喊,再也不要了,我討厭讀書,我討厭那裡的一切。終於有一天,母親受不了我的沉默,強拉著我出去散心,就在那一天,我見到了她。

母親領我走到一個很美的小院,裡面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一個人在澆水,她看到我們就熱情地拉我進了客廳。房間布置的簡潔干凈,桌上的花瓶里插了很多亮黃的花,給人暖暖的感覺。她和母親談了一會兒,我們就起身告辭了。

[NextPage]
第二天,母親又將我帶到了她那裡,留下我一個人。我大哭大鬧,不肯靜下來。她拿了很多好吃的招呼我,一樣樣的塞到我手裡。我的無理取鬧並沒有讓她厭煩。我終於不好意思再這樣下去,開始往嘴巴里塞東西。看我開始吃了,她放心地笑笑,開始介紹自己。她做得小點心很好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不好意思地看看她,喜歡就多吃點,你這段時間肯定沒怎麼吃好,看你瘦的啊!她的手輕輕地撫過我的臉頰,暖暖的很舒服。你還想讀書嗎?如果不是那個老師,我不會發那樣的毒誓。我成績不好,讀書也從不用功,但真正被趕出學校的那一刻,我的心確實很痛,很後悔。我沉默著沒有說話,她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般,那麼就讓我做你的老師吧!放心吧,雖然我水平不算很高,但肯定誤不了你的,她的玩笑打動了我的心,{分頁}我想她肯定和我認識的那個老師不一樣。於是我每天到她家裡學習。從此以後,這里成了我的第二個家。她教我識字,教我數學,給我看英語動畫,陪我練習英語會話,和我一起寫同題的作文,爭論誰的句子寫得好,讓我猜腦筋急轉彎我變得越來越有朝氣。她也會帶我出去玩,名為玩,實則是講解我不懂的東西。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痛愛我。我也會犯錯,她沒有一次嚴厲地批評我,總是等著我主動承認錯誤。學校開學的日子到了,我變得焦急、不安,想上又不敢上的心情壓得我幾乎喘不過氣來。她知道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要對往事耿耿於懷,既然已以過去了,就忘了它,從新開始。你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為了不使我覺得孤獨,她也回到了學校,本來已經打算申請退休的她,又重新回到了教師的崗位上,直到學期結束。看到我的心情恢復平靜,她申請退休離開了學校。

很多年過去了,直到現在,她為我做的事,對我說的話,還清晰的在腦海中浮現。我常常為有這樣熱心助人的老師感到光榮,也曾為歧視厭棄我的老師感到恥辱。我已不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女孩,如今的我更勇敢,也更自信了。在此,我想對所有幫助教育我的老師說聲謝謝。

Ⅳ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報答案

誤國誤民誤人子弟誤國家百年大計
《誤國、誤民、誤人子弟、誤國家百年大計》
教育是國之根本,是社會落後與進步的重要標志。重視科學教育是改變國家落後面貌的百年大計。普及全民教育,提高青少年文化程度是一個國家進步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在全國大興教育之風,普及各種科學教育之時,卻有部分教育工作者,把教育作為商品非法銷售。一些中小學教師利用職務之便,暗地辦各種補習班,從中牟利。有少數品德敗壞教師,在講課時不講細、講全,把關鍵知識留在補習班上講。讓家長誤以為,只有參加補習班學習成績才好。誤導家長欺騙學生,利用補習班牟利。對於不參加補習班的學生百般挑剔,在學習上不聞不問。對於不給老師送禮的家長不理不睬。部分教師接受沒有經濟收入學生的禮品,教師節要送、老師生日誘導學生集體交錢購買禮物。難道這些教育敗類不感到可恥嗎?你們還是孔孟之徒嗎?乾脆去做吸血鬼吧,別在玷污「師道尊嚴」把教育作為商品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誤國、誤民、誤人子弟、誤國家百年大計。在教學中不全心全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是師德敗壞。想想譚千秋老師,想想在地震中為救學生犧牲的教育工作者,您們不感到無地自容嗎?想想哪些無私捐助貧困地區建學,退休老教育工作者,你們不感到慚愧嗎?
為人師表一定要品德高尚,做好本職工作,教好學生,為國家多培養人才。教育工作者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者長樂。不要過分追求金錢名利,要追求科學,全身心的傳授科學知識。
不要看哪個家長送禮多、禮重,就偏向哪個學生,不要看哪個家長送不起禮,就排擠哪個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是迫於無奈,過生日、教師節不要接受學生禮品。不要把前後座位當商品變相買賣。教育部、教委、學校應該在教師節給教育工作者發放禮物,以表慰問。
上述現象是嚴重的教育腐敗行為誤國、誤民、誤人子弟、誤國家百年大計。有很多下崗職工、單職工、低保家庭的學生送不起禮,受到排擠,產生精神壓力,造成心靈創傷,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最後被迫退學。受不到高等教育,造成終身遺憾。
廣大人民群眾強烈要求,黨中央、人大、國務院、政協、教育部組成調查組暗訪明查,徹底清除教育界,收受錢財、禮品的腐敗行為。對於收受錢財、禮品的腐敗份子清除教師隊伍,不要讓他們培養出更多的地震時不顧學生自己跑,不帶學生一起跑。
對於各大中小學校食堂,要集體管理,保證學生伙食優質、營養、衛生。學校食堂不能商品化。不能把公共設施變為贏利工具,最低要高於正規職工食堂標准。因為青少年正是身體發育期,為了中華民族有一個健康知識群體,必須提高學生伙食營養和體育鍛煉。學生只有吃好、住好、鍛煉好、休息好,才能體質好、智力好、學習好。事情雖小卻關繫到國家百年大計。
決不能把教育商品化,國家要加大教育投資。學校要由粗變精、由低變高由中端向高端發展。規范操作,嚴格跟蹤監督資金用途,防止挪用、亂用、廢用、貪污腐敗行為發生。教育是投資,要產生科學知識,科學知識是無形資產。運用科學知識研製高科技產品,就變成有形資產,就會國強民富,社會和諧進步。
上述觀點僅供參考
初稿郵寄全國人大信訪辦公室
作者:眾志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Ⅳ 你怎麼看待教師這個工作

回憶1
教師這一職業是我心中的太陽。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我堂哥是老師,從小教我,耳濡目染。上了大學之後,我有機會去接觸教師這一職業,就參加了許多比賽,比如詩詞大會,成語接龍比賽等。大二時我去中學支教,看著一群孩子聽課的樣子,那個瞬間,我覺得特別幸福,也更加堅定了我要當一名教師的決心。後來,為了更貼近教師,我大四去參加了模擬教師招聘大賽,工作後在學校代課,而今參加教師招聘考試,我都在一步步向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邁進。
第二: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是很神聖的。且不從客觀上說教師的社會地位較高,《尚書》中曾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這一句直接闡釋了教師尊崇的社會地位。只從主觀上看我覺得教書育人,春風化雨,很有成就感。現在已經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了,而是條條大陸通羅馬的新時代。我們教師能幫助學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少走彎路,開啟他們人生的精彩,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得償所願,我覺得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成就。
第三:教師這一職業能促進人不斷的成長。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他不僅促進學生的成長,還促進教師、家長的成長。如今正在構建學習型社會,教師這一職業就是要求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要求教師能夠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教師如果想要教好學生,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從而促進自己不斷成長。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方面起著主導作用。這意味著教師勢必會促進學生成長,同時,在與家長合作溝通過程中,教師也能促進家長的成長。一個職業,能夠促進這么多人成長,這難道不值得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嗎?
如果我有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必會不忘一切為了學生的初心,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努力為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Ⅵ 數學老師要求具備的條件

1、應具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數學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教師的師德言行、敬業精神,必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

2、需要具備精湛的專業素養

教師作為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是我國《教師法》確認了的,也日益得到人們的認可。一般認為,作為專業人員,教師至少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專業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在新課程改革中,無論強調教師的角色如何變換,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都應擺在突出的位置。

3、數學教師應成為學習者、研究者和反思實踐者

在「知識爆炸」的背景里,知識隨時間呈「幾何級數」增長的現象,已經使得「網路全書」式的教師成為歷史;而信息時代的到來,則摧毀了「教師是知識壟斷者」的基石。

4、數學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教育創新是社會和時代的任務。

(6)高中數學教師師德追求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理想

所謂職業理想,就是指人們對於未來工作類別的選擇以及在工作上達到何種成就的嚮往和追求。職業理想是職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職業理想才能產生模範遵守職業素質的行為。

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努力做一名優秀教師,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崇高職業理想,體現了教師職業素質的本質。要實現這個理想,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熱愛教育事業。

2,熱愛學生。

3,獻身教育事業。

4,勇於同一切危害教育事業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

5,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Ⅶ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800字

一件有趣的事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許多「故事」,快樂的、悲傷的、憤怒的……兒時的一個「故事」,至今下想起來仍覺得有趣。
記得我五歲那年,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四輪自行車),為了向小夥伴們炫耀,經常騎著它在小區里「招搖過市」。這天,天高氣爽,我特別想騎自行車。於是,把它拎了出去,叫上爸爸、媽媽和奶奶,讓他們看看我的「真本領」。由於奶奶十分心疼我,想讓我騎得慢一點,就笑著跟我開了個小玩笑「**,路上小心點,別騎得太快,摔疼了,我們可不負責哦!」
我聽後,牢記住奶奶的話。告別了爸爸、媽媽和奶奶後,就向小花園騎去。我越騎越快,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我一邊騎,心裡一邊想:瞧瞧,本姑娘騎得多快多好,馬上就可以破世界記錄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洋洋得意之際,我的車子被路上的一顆小石子磕了一下,開始搖搖晃晃跳起了「迪斯科」,我也跟著搖晃了起來,一下子,人仰馬翻……我傷心地看著滲血的傷口,真想飛奔回家讓奶奶幫我包紮一下,可是一想到奶奶說過摔疼了,他們不負責,只能打消了這個念頭。我垂頭喪氣地從口袋中找出一張餐巾紙,把傷口處的血跡擦乾凈,然後就推著自行車,象是斗敗的公雞似的,一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家人見了我腿上的傷,著急地問我怎麼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奶奶笑著點了點我的腦門:「真是個小傻瓜!我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你怎麼還當真了啊!走,我去幫你包紮。」說完,就帶我去小房間包紮傷口了。

一件有趣的事
一想到這件事,我總會笑自己當時多麼傻啊!
今天,我和張宇打羽毛球時一不小心,羽毛球「飛」上了屋頂。用球拍扔了好幾次都沒有見效,羽毛球停在屋頂上正「狡黠」地晃動著身子瞧著我呢!我急了,拿著兩個球拍「輪番上陣」,結果連球拍也上了屋頂,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這下可把我們急壞了,要知道我和張宇是難得能打上一回球的,何況這副拍子還是新買的呢!對了,用小石子投,哎呀,沒用的。跳上去又夠不著。這怎麼辦呢?
正當我們急得團團轉時,一位正在打掃的清潔工阿姨給我們出了個好主意:「想拿東西就四處瞧瞧,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呀!」於是我們四處「偵察「了一下,發現花園門口的不遠處有一根敬啟者:長長的竹竿靜靜地躺在牆壁上,好像正等著我們的重用。我急急地對阿姨說了聲「謝謝!」,便飛快地跑了過去,拖著竹竿來到了屋頂下,張宇得意地對屋頂說:「嘿嘿,這回你可別再神氣了,看誰高!」
竹竿太重,我們倆齊心協力,使出了渾身的力氣,終於把竹竿舉過了頭頂,靠在了屋頂上,輕輕撥動,球拍和球都乖乖地落了地…… 我拿著竹竿正高興時,屋頂的主人從陽台上走了出來,氣勢洶洶地對我們高喊:「小孩,快把竹竿拿走!小心弄到了人……」我和張宇被嚇呆了,心想怎麼這么凶啊?是不是把我們當賊了?於是我們像機器人一樣,聽著主人的使喚,膽戰心驚地拖著竹竿,放到了原地。還好,他就責怪了我們幾聲,沒對我們怎麼樣。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暗自慶幸著:挨罵不要緊,球拍和球終於回到了我們手中。
這可真是件有趣的事啊!

Ⅷ 高中班主任師德反思材料取什麼題目好

1)「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主題文章
校訓是一所學校氣質與精神的集中體現。北京師范大學誕生於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大幕開啟之際,一百多年以來,學校堅持為中華民族崛起和偉大復興培育英才,深深地溶入到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社會解放和國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之中。百年辦學之路結晶出為北師大無數學子奉為人生圭臬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中國高
等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校訓精神正在激勵著北師大人不斷開拓進取,創造新的輝煌。

1902年,中華民族面臨危難時局之際,北京師范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師范館迎來了第一批大學生。在「辦理學堂,首重師范」的理念下,他們承載著振興教育、救亡圖存的歷史重任。這批學生和此後走出校門的一批又一批北京師范大學學子,堅守愛國、進步的信念,書寫了燦爛的人生篇章。北京師范大學培育人才,歷來重視學與行兩個方面良好品格的養成。1915年,學校提出「誠實、勇敢、勤勉、親愛」的校訓,要求學生勤奮攻讀,品行端正,為人表率。此後,學校校訓幾經改動,有「以身作則」,「成德達材,建國基石」等等,但以愛國、勤奮、為人師表為內核的辦學精神始終如一。長期以來,北京師范大學的學子不僅以「學」,而且也總是能以自己的「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經歷一百多年風雨歷程,逐步形成了以對祖國未來和民族命運高度責任感為核心的「愛國進步、誠信質朴、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

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而迅猛發展,北京師范大學也迎來又一個發展的高潮。學校不僅為中國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優質師資,而且為社會各領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建設人才。時代在前進,學校在發展,學校精神也在不斷升華。1996年,北師大資深教授、我國著名書畫家、文獻學家、教育家啟功先生總結概括提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校訓,立即得到了全校師生的高度認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既反映了百年師大辦學歷程、辦學傳統,又與學校當代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成為師生立身之本。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自古就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標准和精神追求。它吸納了中華民族教育傳統之精髓,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古訓息息相通。它凝練了北京師范大學的百年精魂。這所百年學府曾凝聚了以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黎錦熙、陳垣、範文瀾、白壽彝、鍾敬文等為代表的一代代名師;培養了以李達、周谷城、侯外廬、張岱年等為代表的一批批品學兼優的學子。「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又是啟功先生在70多年從教生涯中的一個深切感悟。啟功先生一生深受著名史學家、北師大老校長陳垣先生教誨,師生兩代不僅都學業卓著,而且品行常為世人稱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表達了啟功先生對師恩的感念,更反映出北師大人對師道相承、代代永續,勤勉有為、勇為表率的教育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期盼。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短短八個字,莊重典雅,寓意深刻。啟功先生闡釋它最基本的含義就是 「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范。」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範。他指出,校訓沒有任何人執行考試、考察、判分、評選,實踐校訓關鍵在於師生的自覺性。所學能否真正成為師表,並不是「職稱」、「級別」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為模範,也不待旁人選舉出來,而是要隨時捫心自問,有沒有可慚愧的思想行動。

啟功先生闡發校訓的話,辭約而意豐。進一步學習和領會啟功先生的闡釋,我們認為「學為人師」之學,要求將「學」作為生命存在的基本狀態,以「學」去積極分享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邁向豐富高遠的人生境界。它要求學習者以開放進取的精神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養成親近書籍、崇尚學問、服膺真理的習慣;注重學品修養,追求學術創新,敢於發前人所未發,大膽地破除籠罩在真知上的種種迷霧,講究學術道德和節操,杜絕投機取巧、欺瞞剽竊之舉。「行為世范」之行,蘊涵立身處世兩個層面,立身要有愛國之心,存民族大義,樹遠大理想,養浩然正氣。處世要有歷史使命感,關注國計民生,以天下為己任;要有社會責任感,心繫人民群眾,滿腔熱情服務社會,有紀律,講文明,顧大局,積極投身於構建和諧美好社會的實踐活動。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之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從「學」與「行」的關系看,二者不可偏廢,相輔相成。崇高德行的養成要靠學問修養,高潔的品行又為「學」提供保障。「學為人師」與「行為世范」二者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突出強調了個人與社會的統一,理想與實踐的統一,知與行的統一。「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要求全體師生將治學與為人、認識與實踐、知與行在高標准上統一起來。莘莘學子不管是在校學習時,還是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後,都要不斷學習進步、求真創新、敬業樂群、為人師表。

「學為人師」與「行為師范」二者的統一,應當體現在一個人一生不懈地求知和實踐的過程之中。在「學」與「行」的關繫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等格言也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其內涵,但它們偏重於對一種事實的靜態指認,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則強調一種追求卓越人生的狀態,它將「學」與「行」統一在一個動態的實踐過程中,更突出了人生有為的強烈進取心。「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遇到各種困惑,有了困惑就要多方學習、多方探求,這樣才能使認識水平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學問無止境,人生探索的道路亦無止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正體現了中國文化傳統中上下求索、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概括了北京師范大學對全體師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理想。同時,由於它恰當地表明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薪火相傳的教師教育理念,因此也成為新時期中國教師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標。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引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勉勵廣大人民教師加強自身修養,勇於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也展現了豐富高遠的人生追求,總是能夠給每個接觸它的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啟示。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它超越了學校教育的范疇,成為人們砥礪人生的座右銘。多年來,社會各界眾多人士廣泛地引用北京師范大學校訓,稱贊這一校訓。可以說,「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既是大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弘揚,更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北京師范大學在建設綜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校訓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之一,在校園內開展了校訓精神的學習和宣傳活動。在當前大學校園內學風、教風、校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全體北師大人都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校訓的載體和履踐者。實踐校訓,就要求教師清醒地認識肩負的使命,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負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的引導責任,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實踐校訓,就要求廣大學子不懈追求更完美的人生經歷、更大的人生價值和更高潔的人生境界,勤於學習,善於創造,勇於實踐,努力奉獻社會。

實踐校訓,關鍵在於落實,每一位師生都應在實際行動上,真正以校訓精神為鞭策,爭做世人的楷模。惟有如此,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優質的校園文化環境才會形成;惟有如此,學校才會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惟有如此,一代又一代新人才會在創建和諧美好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國家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建功立業,其人生才會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不懈追求中走向卓越。

2)①師德反思材料

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通過認真學習,觀看錄像,深刻反思,聯系實際,查找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問題根源,統一思想,提高了認識。端正教育思想,轉變育人觀念,提高師德修養水平,端正教風,努力使自己成為樂於奉獻,勇於創新,業務精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質的教師。

一、對照檢查,我個人重點存在以下問題:

1、事業心和責任心不夠強,工作中沒有精益求精的思想,不重視思想業務學習和提高。

2、教育觀念落後,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教育管理所有的學生缺乏耐心、細心和愛心;

3、不尊重家長、不能友善地與家長溝通,特別是對一些不負責任的家長喜歡指責、訓斥學生家長;

二、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政治思想現念

不斷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黨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真正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

2、加強自我改革、提高綜合素質

我要努力刻苦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便自己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目前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加強業務學習,學習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水平,增強做好工作的本領,只有狠下決心,提高對業務知識更新迫切性的認識、自覺、刻苦地鑽研業務學習,靈活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熱愛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虛心好學,遇到問題多問多想,多向同行請教、使自己更全面地發展,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范,為廣大師生做出表率,切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3、剖析自己、虛心接受、更快進步

我知道嚴於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氣和信心,但它是對自己高度負責的一種表現,剖析自己的過程是正確認識自己,深刻認識問題的過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具體行動也是對自己的實際考驗。

回首二十二年教育生涯,享受過成功的喜悅,也體驗過失敗的滋味,歷經無數次的挑戰和挫折,但天道酬勤,我相信,我會不斷的自我更新,不斷的完善自我,為黨的教育事業拼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相信,我和我的學生們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輝煌。

②師德,人們都願意將它解釋為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種所有為師者均應遵守的行業規范,行為准則。我認為,師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符合社會規范,又具有教師職業特點的一種行業公德。它是教師群體的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行為的總和。師德的內涵,也是經過長期的積淀而被人提煉而成的。它與時俱進,反映出各個時代的特徵。不同時代的教師就應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精神風貌。

一、 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

首先,我認為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以對學生愛為核心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師之愛不同於父母的親情之愛,這種愛要著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

其次,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包括先進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關系觀,代表先進的文化。必須要反映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教師來說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時期的師德,還應表現為一種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的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遠影響的是教師的人格因素。我覺得將教師喻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時期的師德,還應表現為一種以先進文化為底蘊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說:「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教師是先進科學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我們首先必須是一個「文化人」,能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對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思考

1、人文關懷,精神建構

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扶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的同時,獲得精神的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獲得愛、懂得愛、學會愛。」

我們教師應該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建構,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業務水平的提升,知識結構的改善,還應充分重視人文精神的充實,建築起精神文明的長城。使我們教師不僅成為科學文化知識的使者,更要成為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說法,師德建設就是「建築人格長城」!

2、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我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我思想、道德建設。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教學同樣處於與時俱進的狀態,所以,要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我一定會終身學習,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我會提高業務修養,不斷學習,改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能適應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敢於創新,敢於超越前人,敢於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始終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續發展的道路。
3、注重小節,修煉人格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學生眼中的教師都是具體的,而教師又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式人物」。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從小節抓起,重視人格的修煉。我要以先進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學生。作為學生的榜樣,引路人,要做到為人師表,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更多的具有高素質人的誕生,培養學生現代人具有的素養。

4、樂於奉獻,實現自我

教師需要一種奉獻精神。我們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進取精神。我會制定個人的奮斗目標,不斷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務育人的理念。為教育事業,為學校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師德建設是與時俱進的,我會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堅持以自覺的育人精神引導自我,我會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為人師表的作用,把師德工作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我會努力成為「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3)師德總結:師德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是教師事業成功的保障,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做「合格的教師」,僅是最基本的職業境界,而做「人師」才是最高事業境界。在當前形勢下,學校教師隊伍強調以師德教育為主線,使廣大教師忠於人民教育事業,不斷提升敬業奉獻精神,為人師表形象和勤勉廉潔作風,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增強法治觀念與民主意識。我正是這么要求自己的。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性作用,教師的政治觀點、思想方法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正確的政治觀點、科學的思想方法、堅定的政治信念、較高政治理論水平,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民主意識和法治觀念。我正是這么要求自己的。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忠誠教育事業,把「育人」作為自己的事業追求,才能不辜負「教師」這一稱號。教師既教書又育人,我認為,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實現「以德立教」、「以德育德」。我熱愛學生,在思想上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觀念。

我認為現在「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觀點已經落後了。因此我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開拓知識面。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科學性要求教師要嚴謹治學,重規律,我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靈活地運用教育原則和教育教學技巧,把握教育契機,採用靈活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發展。

在教育教學中。我認真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

在今後工作中我還應作到以下幾點:一是從民族振興、國家興旺發達的層面上認識,我們培養的是國家未來建設的人才,關心今天的學生,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其二,就是設身處地的為每一個學生家庭著想,當前,每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家都期盼著自己孩子能成才、成人,而成功與否與我們的教育息息相關。其三,要接受一個現實: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不同的孩子可能在不同的方面獲得成功,孩子調皮,犯錯誤是正常的,要用寬容的心態去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其四,要採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加強師生的交流勾通,促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Ⅸ 高中教師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的題目有哪些

下文是一篇高中老師寒假培訓心得,文章主要講述了四方面的內容,具體內容請查看全文。
今天下午我們全體高中老師在五樓會議室聽了李振村老師和高金英老師的視頻講座,我感到收獲頗豐,經過討論後,我代表我們第九桌的老師進行了心得演講。
我們組把發言的題目定為《動則智,靜則慧,智慧圓通》
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我們組認為:
1 人生要有精美的規劃,要腳踏實地但不要原地踏步
去年剛到求實時,蒲校長給我們新老師培訓是說到他在求實的經歷,經過自己主動找張校長毛遂自薦後順利進入求實,一開始帶兩個班的語文課,接著不僅帶兩個班的語文課,而且申請當一個班的班主任,又接著再次申請當段長,帶班主任,帶兩個班的語文課,如今,他坐在我們高中部校長的位置上帶領大家學習培訓。這一步步的變化來源於什麼?正是因為他是一個有自己人生精美規劃的人,他在為自己的每一步規劃而努力地奮斗者,腳踏實地的拼搏著!
所以,大到自己的人生,小到我們每天上的每一節課,我們都需要精美的規劃!
2 在為實現規劃而不斷努力時,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儲備,與時代合拍!
如今是知識爆炸的轉型時代,我們的學生有了更多的接受知識的途徑,如何凸顯我們老師的優勢,那就需要我們通過讀書,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如今絕不是備好一節課就教幾十年的時代了,我們甚至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不同特點而做到同課異構!為了不和當今的孩子們有代溝,我們必修知道他們喜歡什麼,追求什麼,需要什麼,並能為他們做好精神的引導!
3 但理想和現實有沖突時,我們必修調整心態,理智應對!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二者總是會或多或少的發生一些沖突。我們總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一切都如人願的事情會總是發生嗎?當我們在工作中不順心時,當我們在生活中不如意時,我們都應該向高老師說的那樣,換種角度去思考問題,也許破壞你心情的事情就變成好的事情了!比如,我們在座的老師們都有自己獨到的解決問題學生的藝術方法!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時,我們一定要有理智應對的智慧!
4 靜能生慧,靜能養心!我們要甘於做寂寞的求知人!
如今的社會是個浮躁的社會,但我們卻不要做浮躁的人!由於我們的職業所限制,我們必修得是能靜下心來提升自我的人,我們要讓自己深水靜流,因為馬車越空,噪音越大!靜能生慧,靜能養心!我們要甘於做寂寞的求知人!
動則智,靜則慧,智慧圓通時必是出入自如時!

Ⅹ 一個數學老師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在新課程下優秀數學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養?

一、應具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數學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教師的師德言行、敬業精神,必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數學教師不僅要把教學看成一種職業,而且還要把它看成是為之奮斗、獻身的一種高尚追求。教師人格的感召力在教學中體現得更為明顯,無論從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上來說,還是態度的形成和興趣的培養上來說,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數學教師要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數學是一門抽象而又枯燥的學科,數學教師要耐得住寂寞,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數學不是一門大眾化的學科,數學教師要有職業道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積極性。

二、需要具備精湛的專業素養

教師作為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是我國《教師法》確認了的,也日益得到人們的認可。一般認為,作為專業人員,教師至少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專業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在新課程改革中,無論強調教師的角色如何變換,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都應擺在突出的位置。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專業性突出的學科,數學教師需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知識背景。只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數學教師才能在特殊的數學領域帶領學生進行深入淺出、觸類旁通的學習;只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才能縝密地運用數字、符號、圖形等解決數學問題;只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才能帶領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數學領域,需要突出的數學能力,瑞典心理學家韋爾德林將數學能力定義為符號、方法、證明的本質,並在記憶中保持和再現它們,把它們與其它問題、符號、方法和證明聯系起來以及運用它們解決數學(和類似的)課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數學教師需要空間的、計算的和數的、歸納演繹的和推理的等專業能力。同時,在新課程改革中,由於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開放、自由,教學過程充滿了變數或不確定性,為此教師必須具有駕馭動態的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智慧,從而使課堂真正成為「適合學生學」而不是「適合教師教」的場所。在新課程中,數學教師不僅應關注學生的學業,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態度、情感、價值觀以及學生的個人尊嚴。能否建立起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將直接關繫到數學教師教育的現實績效。加之新課程改革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拓展了教師在課程開發方面的空間,這給從事著前無古人的教育「革命」中的教師帶來不可避免的困惑。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新的教育觀念,建立起專業自信,堅定適應新課改的教育信念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數學教師不僅專業知識不精、專業技能不強,而且專業情意貧乏,那他不僅不能勝任數學方面的教學,而且會在受教育者中降低威信。其結果,新課改中所倡導的「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性、富有個性的學習」就將成為一句空話。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學生可以原諒教師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們不學無術。

三、數學教師應成為學習者、研究者和反思實踐者

在「知識爆炸」的背景里,知識隨時間呈「幾何級數」增長的現象,已經使得「網路全書」式的教師成為歷史;而信息時代的到來,則摧毀了「教師是知識壟斷者」的基石。這樣,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得以維持的基礎,就從「已有的知識經驗」轉化為「持續的學習」,新課程的改革內容促使數學教師必須是一個學習者。在當今的時代,教育再也不是「階段性」的了,而演變成一種「終生教育」。教師被自覺不自覺地放置在「終身教育」的體制里,不管願不願意,必須成為一個學習者,否則就將被歷史所淘汰。在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除要學習一些新的數學專業知識之外,還要學習了解數學教學的相關問題,學習了解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去解決;同時數學教師也應該是研究者和反思實踐者。數學教師首先是研究者,這是因為在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要研究在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溝通中研究學生的思考模式,同時,要研究當代數學的潮流,研究新的數學課題,要研究如何使由執行課程計劃和依據教學大綱(新課程改革中稱課程標准)講授教材的被動執行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課程研製者;說數學教師更是反思實踐者是因為這里的反思不僅僅是一般地回想教學情況,而是深究處於課程設置、教學的決策和技術以及倫理等層面的教學主體、教學目的、教學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進行自我反思,從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等環節獲得體驗,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經驗。同時,通過實施新課程改革,檢查存在的不足,吸取別人的長處,接受他人的意見,從而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實踐新的教學教法,使自己變得更成熟起來,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使教學過程更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數學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育創新是社會和時代的任務。新課程觀強調數學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至少是源於以下理由。首先,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目標的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中明確指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試想,如果數學教師沒有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大膽的探索精神以及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具有開拓進取意識和創新求異能力的品質,怎能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到實處?如果數學教師自己不從多方面、多角度、多起點、多原則、多結果等方面去思考問題,又怎能保護和引導學生積極的求異思維?如果數學教師自己不將觀察到的事物與已有知識或假設關系、把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復現象聯系起來,進行比較,獲得發現,又怎能培養學生洞察的敏銳性?其次,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數學學科內外綜合的結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一方面強調要改革和建立分科課程,另一方面強調加強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淡化學科界限,加強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增進學科之間知識和方法上的聯系。強調數學學科內的綜合,有利於破除過去那種代數、幾何分家的現象,有利於數學自身的創新;強調數學學科外的綜合就是要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系,由於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老死不相往來」的格局造成了我們培養的學生只會解題而不會應用,以至於我們的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屢屢奪魁而在國際應用數學競賽中成績很差的尷尬局面。因此,數學教師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其他如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教師的數學,合力育人,這既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學習,又有利於增強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再次,這是基礎教育改革設立實踐與綜合運用專題的需要。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教育改革汲取和發展了國內外的有關理論和經驗。《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到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測、嚴整、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等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力武器;同時也獲得進行數學探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最後,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及合作交流等問題的必然。創新,就是要標新立異,墨守陳規就根本談不上創新。在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善用教學策略,發揮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力,提高應變能力,積極主動嘗試研究性學習、探究性教學,不怕在學生面前「難堪」,用自己的創新精神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當今社會的顯著特徵是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競爭,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必須善於與人合作,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數學研究。一方面,強化師生合作,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提出、討論、考證、研究新的課題,形成師生互動,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另一方面,強化教師之間的合作。由於新課程強調課程的綜合化,課程的綜合化趨勢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師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地培養學生。

五、數學教師應具有信息化意識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提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為此,數學教師一方面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發揮現代教學手段在處理數學問題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地利用電子課件、幾何畫板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理論,積極探索和構建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數學教學和管理新模式。另一方面數學教師更要重視信息技術在課程資源開發和探索方面的作用。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現代信息技術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學校的教學條件將得到不斷的改善,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將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因此,數學教師要在教學的內容中積極滲透信息技術的思想,使這生能夠藉助信息技術的手段,勤於探究、樂於思考,不斷地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探究性學習成為可能。「要通過積極利用現代信息和傳播技術,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