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臨泉縣全縣師德標兵

臨泉縣全縣師德標兵

發布時間: 2021-09-11 09:01:25

教師節縣政府表彰的師德標兵和優秀教師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抄

縣級優秀教師指的是全方位的優秀,而師德僅僅一個方面突出。從這個角度看,優秀教師側重更全面的優秀和更突出的能力。

2、定義不同

如果表彰通報蓋的是「縣政府」的章,則此表彰是縣級表彰。如果表彰通報蓋的是「縣教育局」的章,只能算受縣級部門(教育局是縣級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

3、影響范圍不同

師德標兵可能會在全縣范圍內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因為良好的師德可能不僅僅適用學校,而且適用其他系統,能夠被其他系統學習。相比之下,優秀教師影響可能更側重在教育系統中。

⑵ 長沙縣昌濟中學 三中 六中 七中 九中哪個

長沙縣第三中學較好。

長沙縣第三中學(長沙縣三中)原名「協均中學」,是革命烈士易道尊、柳直荀等人親手創辦的學校,羅榮桓元帥曾在此就讀。學校位於國家級星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北8公里,107國道、京珠高速和市三環線交匯處,是朱總理家鄉的高中,地理位置優越,信息靈通,環境優美。

湖南省長沙縣第三中學前身為協均中學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二日,協均中學創辦人柳直荀烈士的愛人李淑一同志從北京復外三里河三區八門寄來一信,敘述創辦情況。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1800多學生,教職工115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6人,縣市級師德標兵3人,高級教師17人,一級教師56人。

學校辦學條件日臻完善,已投巨資高標准建好了教學大樓、4棟學生宿舍、3棟教師宿舍,學生食堂、田徑場,還投資300萬元新建了語音室、電腦室、多媒體室、電子備課室、網路中心、雙控室、千兆光纖網和電子監控室、圖書室、實驗室等。學校佔地220畝,綠化率達60%,是長沙縣普高中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條件最好的高中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沙三中

⑶ 縣里發的師德標兵可以作為晉升副高職稱的晉升條件嗎

當然可以了,那也屬於榮譽的一種,但由於每年的晉級審核條件不同,有時同類榮譽不能疊加,有時分值也很少。

⑷ 2019年金寨一中全縣統招的分數線是多少

金寨普通班分數線是(含體育和實驗):600,實驗班:640 ,南溪高中普通班是(不含體育實驗):470,實驗班:560。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學始建於1949年10月(安徽省第一臨時中學,後改為安徽省第六臨時中學)。1978年升格為六安地區重點中學。2001年8月,與擁有50多年校史的金寨師范合並,組建新的金寨一中(包括金寨教師進修學校)。

(4)臨泉縣全縣師德標兵擴展閱讀: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錄取批次為:

1,提前批次招生,即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國際班」提前招生,公辦普通高中藝術、體育特長班提前招生,民辦普通高中計劃60%的提前招生;

2,第一批次招生,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招生;

3,第二批次招生,其他公辦普通高中、民辦普通高中招生。

辦學規模

截止到2015年4月,學校有7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800人,教職工350人,特級教師4人,研究生學歷24人,高級教師141人,一級教師47人。

十餘位教師分別是市、縣教研會理事,一大批骨幹教師成為市、縣學科帶頭人,十餘位教師成為市縣級「師德標兵」、省部級勞模和先進工作者。有國家和省、市級教研課題,百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獲獎或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數十人在各級教學比賽中獲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寨一中

⑸ 中國優秀教師有哪些

全國著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有:

1、許建平:許建平同志現擔任江蘇省南通中學教務處主任內,是江容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南通市教育系統學科帶頭人,江蘇省中語會常務理事,南通市中語會常務副理事長,04年榮獲南通市政府首屆「園丁獎」。

2、陳石林:湖南省高中語文特級教師。從事高中教育37年。任教畢業班20屆。輔導學生創作發表習作200餘篇。在省級及以上媒體、單位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編著7部,獲得課題獎5項、榮譽稱號2項。專業著述累計110餘萬字。

3、程紅兵:安徽六安人,1982年大學畢業開始從事高中語文教學,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上海市市級骨幹教師帶教導師。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上海市市級骨幹教師帶教導師。

4、楊生春:廣西龍勝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畢業,研究生學歷。中學特級教師,桂林市「21世紀園丁工程」B類培養對象,桂林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國

⑹ 張志平的榮譽

工作19年,曾連續任教高三10年。被海安縣政府記三等功兩次(200305、200705)、嘉獎一次(201005),是南通市勞動模範(200805)、南通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0609)、南通市學科帶頭人(2004508)、南通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0205)、南通市名師第二梯隊培養對象(200612)、海安縣優秀大中專畢業生(200603)、海安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004)、江蘇省第七屆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200911)獲得者。
農村教育獻青春。該同志酷愛黨的教育事業,把「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治學,勤勤懇懇育人」作為他人生的座右銘,時時處處都能以一個黨員的標准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農村教育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定位為終身為之傾注心血和奉獻奮斗的事業,體現出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貧寒,頂得住誘惑,全身心地奉獻給了中學教育的一方熱土。他總是與心愛的課堂、心愛的學生距離最近。積極進取,踏實爭先,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我每天要做的,就是研究教材,琢磨教法,與學生交流,與同事溝通,讓學生在成人成才的路上走得順暢些,也讓自己和同事的生活質量高些、思想境界遠些。」2004年他已經是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特別是2007年又培養出省高考狀元,產生了較大的轟動影響,有好多次機會到縣中、收入高許多的其他行業或蘇南名校,他都放棄了,安心留在了他心愛的普通農村中學——曲塘中學的講台上,在這里他已堅守了近二十年。
師德高尚攀境界。一貫模範地履行教師職責,勤勤懇懇,一絲不苟,任勞任怨,教書育人,積極進取,勇挑重擔,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內化為個人的教育信念,總是以高尚的師德修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踏實爭先的工作作風和樂於奉獻的精神出現在學生和同事面前,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師生的褒揚和家長的贊譽。19年的工作中,他沒有因自己的私事請過一天假。五年前,在他父親身患絕症住院手術到去世的近一年的時間里,他總是利用夜晚驅車回30多里外的老家照顧父親,硬是沒有缺學生一節課:在父親眼中,他是孝子;在學生心中,他是慈師。讀初中的兒子,一天三頓都在曲塘中學附中的食堂里,兒子曾戲稱「與寄宿生唯一不同的就是睡的床不一樣」,在孩子的眼中,他未必是一個稱職的父親。但是近幾年,他先後主動為生病、生育的老師代課達400多節。
「在學生眼中他可以信賴,在家長眼中他認真負責,在同事眼中他寬宏隨和,在領導眼中他能獨當一面。」是他自己的追求,也是周圍人對他的評價。高品位教師是他人生的夢想、追逐的目標。
年級管理勤耕耘。2004年暑假,他服從大局,主動從高三下到高一,兼任年級部主任,開始了他的第一輪循環教學與管理,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注重指導優生,潛心轉化後進生。作為年級部主任,他總是身先士卒,起早貪黑,與年級部的其他同志一起,會同全體班主任,出點子,想辦法,主動配合學校領導,扎實工作,狠抓班風學風建設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高一養成良好習慣,高二促進全面發展,高三創造人生輝煌」的年級部管理工作思路,營造了最佳的學習環境,創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帶領同仁拼搏奮斗三年,創造出2007屆高考汪天一同學全省第一、660分以上11人、600分以上為315人、本一417人、本二657人、全樣本統計均分579.37(超過本二線20分)的輝煌(共891名學生)。2010屆890名學生參加高考,400分以上高分12人、本一391人、本二730人(達線率82%)、理科均分351.52(超過本二線23.5分),再創新高。這樣的結果在普通農村中學實屬罕見,是張志平同志和他的團隊的努力換來的。
工作中,該同志總是以一顆滾燙的心溫暖、關愛每一位學生,強調情感教育,注重「身正為范」,總是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感化學生,能不失時機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心理素質,指導學習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他認真揣摩高中學生尤其是高三學生的心理特點,形成一條「愛心感化、環境優化、反饋變化」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他本人多次被評為先進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所教班級先後有徐海波、塗友斌、錢振興、汪天一、楊洋、陸菁菁等14位同學入黨。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他善於運用語文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做到不雕琢,不露痕跡,潤物細無聲。「生活的理想就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等格言流淌於學生的心田。他認為,語文課就是在想像和激情奔涌的過程中,在共同學習、研討、交流和情感碰撞、對接的過程中,師生個性不斷張揚,思維充分發展,素養逐漸提升。他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要俯視讀書,即不迷信權威,把讀書看成是和偉人、作家交流,凈化心靈,提升品位。
生態教學弄潮頭。該同志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基本功扎實,熟悉和掌握語文課程標准和教材,精心鑽研業務,反復研究教學大綱、考試說明、教材和學生,積極探尋中學教材和大學基礎教材的結合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切實抓好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注重開發智力,挖掘潛力,培養能力,總是把語文教學看作是一門藝術。教學中,著力處理好五種關系(「點—線—面」、「教—學—會」、「量—質—效」、「記憶—理解—運用」、「知識—能力—方法」),努力追求五字境界(實、巧、精、活、新),銳意改革課堂結構,努力以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教態、合理的手段,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有機滲透創新思維教育,充分展示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走進教材,挖掘學生潛能,激勵學生探索,初步形成了「本色語文、詩意課堂、感悟提升」的教學風格。他所教的班級,學生的課堂滿意度每年都在95%以上。不僅潛心培養出高考第一名,而且他每年都樂於接班,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十二屆高考所教班級語文均分有11年為年級第一,高考均分平均超過省均分11.18,可以說在二流學校創造出一流的語文教學業績。周葆華、黃曉春、陳笑寒、汪天一等一批優秀學子進入了北大、清華、南大等名牌大學。
為了追求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他總是認為語文應當是詩意的、激情的、聯想的,語文有高山流水的奔涌、一馬平川的傾訴、午夜黎明的靜寂、狂飆突進的嘯傲,在語文的生態課堂中徜徉著,讓閱讀成為心靈自由的飛翔,讓寫作成為心泉自由的流淌。他注重用自身的語言和思維魅力及人文底蘊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語文探索的熱情。他率先開創了「小先生課」,指導學生登台講課,從大語文觀出發,指導學生作文自評、互評與點評,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學校各類活動和研究性學習,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他們的能力。除上好國家課程外,他還積極主持編寫校本課程,《文學名著導讀》以簡約而不簡單的風格成為學校的校本課程用書,深受學生的歡迎。在他的精心輔導下,四十多位學生發表了文章,高考語文130分、錄取清華大學的學生汪天一和語文131分、錄取復旦大學的學生毛銀銀的介紹語文學習的文章《「辭書」如渡》、《等待花開》分別發表在《成才導報·高考語文周刊》2008.1.14一版和2007.11.12一版,使不少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三學子受益匪淺。在江蘇省高中生現場作文競賽中,吳澄同學獲特等獎(2006.12),繆峰(2002.12)、張睿(2009.12)等同學獲一等獎,曹愛武同學獲二等獎(2009.12),他本人多次獲得指導獎。胡君妍同學在海安縣中小學生食品安全徵文中獲高中組一等獎(200811),趙雲敏同學獲縣中小學節能減排徵文高中組一等獎(200909)。
指導科研顯成效。該同志1997年10月開始任學校教科室主任,積極帶領學校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科研,特別是指導學校的課題研究和研究性教學研究、高效課堂研究,學校近幾年先後承擔了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和省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8項:兩個江蘇省「十一五」立項課題《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群體驅動策略研究》的結題准備工作已經開展,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有序進行;作為課題研究成果,本年度已有5篇相關論文發表。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新課程下的適時施教理論探討與創新實踐研究」的子課題《新課程下適時施教的高中階段校園文化研究》(SKT11506051B)已經通過「課題實驗學校」鑒定驗收結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的子課題《語感閱讀法與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研究》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三門球運動對促進高中女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研究》已經被批准立項為中國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國特色體育項目創新與行動研究》的子課題(A01023),並已經開始了研究……我校微型課題研究深入開展,學習、研究活動有序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對高中學生英語成績的影響》、《英語閱讀理解訓練中問題解決策略的研究》、《高中生物「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研究》等課題被確認為縣級微型課題後,課題主持人在研究上進行了很有意義的探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廣大教師科研熱情高,興趣濃,成果豐,全校教師已連續八年發表文章在百篇以上,學校被評為南通市教學科研先進集體。
頭雁引領立榜樣。作為南通市語文學科人,他積極發揮領頭雁的指導與引領作用,多次為縣內以及無錫、蘇州、江陰、東台、姜堰、鹽城等市的同行開公開課,多次在縣教研活動中為全縣高三教師上公開課或作專題業務報告,是一名在縣內外有一定聲譽和知名度的語文教師。2004年2月、2006年11月、2009年12月分別為全縣中學語文教師作語文教研《由教後感走向教研論文》《語文課堂的理性與詩意》《語文高效課堂的評判與建構》的專題講座,2003年11月、2005年9月、2007年5月分別為全縣高三教師執教《現代文閱讀專項閱讀訓練》《話題作文寫作導引》《辨析與修改病句》教學觀摩課,2007年5月在南通市語言學會年會上作《青墩文化——中學語文教學校本文化建設》專題講座,2005年10月為南通市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學員執教《南州六月荔枝丹》觀摩課……均獲得一致好評。他帶領和指導學校語文組的同仁積極推行素質教育,語文組成為在全縣具有一定聲譽的優秀團隊,學校語文成績一直處於全縣第二(時有第一)的位置。
該同志努力做好傳、幫、帶工作,指導中高級教師進行教學和研究工作,積極幫助青年教師進行教育教學追求,使他們的業務素質、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他的影響和悉心幫帶下,曲塘中學語文組和他所帶的年級部教師整體素質大大提高,形成了優秀教師群體。錢芳和王長富、胡玉龍三位老師已經被評為縣級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和縣骨幹教師,王長富老師被評為縣師德標兵,記三等功;胡玉龍老師已成為教育碩士,三次在縣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語文組的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多名年輕同志已挑起教育教學的大梁,走上高三教學一線;「徒弟」萬之鋒老師獲省中學語文教學優秀課評比二等獎、南通市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三等獎、海安縣青年教師評優課一等獎,他本人曾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周永華老師在江蘇省教育學會高中優質課評比中獲二等獎;2003年參加工作的劉丹老師,兩年後即獲得縣第九屆「青藍杯」教學觀摩評比一等獎,獲「新時期師表形象設計」教師演講優秀獎、「南通市教育學會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多名青年教師獲優秀課評比等級獎。語文組近95%的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過文章,近五年有近200篇。
潛心科研結碩果。該同志從來就不是只顧埋頭趕路的人,他有個性有追求——堅持「教育教學促進科研,科研指導教育教學」,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科研,讓教育科研成為其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南通市中語會會員、南通市語言學會會員、南通市邏輯學會會員。在高考命題分析研究、語文教材教法、語文知識、作文教學與評價、學科教學中的創新思維教育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和研究。從研究自己出發,從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入手,進行草根式的研究,先後在《修辭學習》《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之友》《語文知識》《中學語文》《語文月刊》《試題研究》《學校管理》《語文建設》等省市級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近100篇;不少文章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肯定,其中3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語文教學》全文復印,多篇文章被其收錄。在江蘇省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中,2009年獲一等獎,兩次獲三等獎。
他主持的南通市「十五」立項課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創新思維教育策略研究》(KC01061)按期順利結題,並得到有關專家和學者的較高的評價。作為主要成員,他積極參與了南通市「九五」科研課題《教師素質優化的群體驅動策略研究》《減輕農村高中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策略研究》兩個課題(都已結題)的研究;現在正作為核心組成員參加江蘇省「十一五」立項課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群體驅動策略研究》(D/2006/02/079)的研究,並有相關文章發表、獲獎,該課題正在整理結題材料。
積極進修求超越。為了盡快完成從「職業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學生行為的監督者轉為教育的研究者、學生人生的導航者,使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骨幹教師,為了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從事培育人的工作,努力追求「一點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點」(在自身教學領域的這一點上追求無窮,學科之外的追求多了解一點,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張志平同志積極進行理論的學習和業務的進修,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的前沿理論,不斷充實自己,通過自學《課程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導論》《校本課程開發》《當代教育學》《走進新課程》《第五項修煉》《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等眾多專著,同步進行專業反思和專業實踐,進一步更新知識,完善自己,提高業務理論水平,提升自身人文素養,近三年繼續教育學習累計350學分。先後參加了南通市第七期教育科研骨幹培訓班(結業)、南通市高中學科基地骨幹教師培訓班和蘇州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培訓」(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兩次省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班(結業)的學習,收獲頗豐。

⑺ 新津縣興義鎮初級中學怎麼

簡介:綠野平林,煙水清遠。在如詩如畫的岷江支流羊馬河畔,一所快速成長的版學校權猶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學校面貌和辦學成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這就是——新津縣興義鎮初級中學。 興義中學佔地約23313平方米,園林綠化就達7195平方米。有教學樓,綜合樓、教師住宿樓、學生宿舍樓(在建)各一幢,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學生547人,專任教師48人,其中中學高級4人,中學一級31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1人,新津縣優秀青年教師1人,新津縣優秀班主任4人,新津縣優秀教師4人,新津縣師德標兵3人,新津縣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參加「 國培計劃「四川省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3人,成都市骨幹教師培訓3人,新津縣骨幹教師培訓5人。我校利用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契機,帶動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和教學能力上一個新的台階。聚焦課堂,關注有效,佔領課堂教學改革的主陣地——課堂,從課堂教學教學模式的改變中提高教學效益,尋找課堂教學新的增長點。
注冊資本:706.92萬人民幣

⑻ 縣政府關於教師榮譽稱號指哪些是否包括縣政府嘉獎

縣政府關於教師榮譽稱號有: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縣政府的嘉獎也是教師榮譽稱號。

⑼ 師德標兵事跡材料

她1998年畢業於河北平泉民族師范學校,已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辛勤耕耘了11年。11年來,她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她的事業,灑向她的學生。她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

一、 務實創新,不懈追求。

她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任教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當一名出色的教師是她努力的方向。在教學改革中,她積極探索,勇於實踐,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經常共同研究,主動聽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找到一套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她提倡學生向課本挑戰,向教師挑戰,向權威挑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問題的時間,多一點知識消化反饋的餘地,多一點進行活動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環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和時間,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探索中學習,在參與中發展。在今年的4月23日,北師大明德項目專家組來我校進行課堂教學指導,她講授的《體積和體積單位》受到了聽課專家的好評。尤其是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體積單位的建立這一環節的處理:首先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立方厘米的大小,接著親自動手做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最後讓學生親身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這一教學觀念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為了上好每一堂課,她都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因為她知道教師的本職在於上好每一堂課,向40分鍾要質量,這是根本,也是必勝的武器。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靈活運用以學過的知識,在每單元的過關測試上她都煞費苦心,每次檢測前她都要先做一遍,其用意一是看題目是否有出入;二是看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出題的導向,以便檢測時做到心中有數。測後都有詳盡的質量分析,並讓學生每次測後都總結經驗和教訓,並把錯題整理到自己的錯題集上,以便在最後的期末復習時有側重點。一個班的學生很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僅反映在卷面上的錯誤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批閱時她做好詳實的原始記錄,這樣就能在矯正課上有的放矢,同時又可作為課上和課下對學困生輔導的依據,盡管這樣做會投入很多的精力,為了讓學生多學點東西,完滿的完成學業,這也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參加學校和中心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不放過每一次實踐鍛煉的機會,在中心校組織的評優課教學中獲二等獎。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有人說敬業和奉獻是一對孿生姐妹,奉獻就是付出,她深有同感。畢業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緊張的,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甚至中心校,而今年又是教育質量年,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晨踏進校門就感覺像是一個上足了發條的鬧鍾,總也有忙不完的事。自復習以來,白天測試,輔導,沒有批閱作業的時間,就在下午放學時帶回家晚上批閱。上一年級的女兒總是不解的問:「媽媽,你們校長為什麼給你們留那麼多的作業?」她總是笑笑說:「是呀。」每天忙完已是晚上10點多,而第二天早晨7點不到又准時的踏進了學校的大門。

然而就在緊張的復習階段6月份,她的母親摔傷了,從平房上摔了下來,當時昏迷不醒,搶救一天才蘇醒。為了不影響她的工作,父親沒有讓她知道,當她周日回娘家時才知道,急忙趕到醫院,看到了正在輸液的母親,轉眼間蒼老了許多的父親。她沒有一句話,天生不愛哭的她只有流不盡的眼淚,當時真想請幾天假陪著母親,可是想到臨近畢業的學生們,她把這件事埋到了心底,第二天照常上班了。一想起這些心裡就很難受,覺得對不起家人,尤其是聽到母親現在常念叨的那句話:「不如不供你們上學了,一個個都不在身邊。」心裡更不是滋味。唯一對得起的就是她的學生,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她班中有5人報考平泉四中,全部被入取,於天偉同學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考入了窪子店中學,她班的畢業考試成績居全校第一。

三.愛駐於心,尊重學生。

教師的工作實踐使她認識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為班主任,良好的師德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良好的師德最根本的一點是愛學生。如果說一個教師很難對自己的學生產生感情,那麼她所有的工作就無外乎空中樓閣,擁有良好的師德,就有了解決好學生問題的保證。

愛心,來不得半點虛偽。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原則,嚴慈相濟,在學生表現好的時候決不吝嗇贊美的語言,在學生犯錯的時候也絕不姑息遷就。父親般的嚴厲和母親般的慈愛應該表現在班主任的眼神中,這一點就是她所追求的。師,楷模也,教師關愛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總是在上課前到門口侯課,班裡的臟活,累活帶頭干,從不袖手旁觀。教師在各項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範作用,才給了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氛圍。

愛心,是想學生所想,不斷給學生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班內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她總是注意去發現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機去開導學生,比如學期評語,對每一位學生,她總是力求抓住特點,用殷切的話語給其以激勵和警醒。楊浩同學剛到她班時,語文、數學都在40分左右,家長都放棄了說:「孩子就是來養養身板,不指望她考學了。」通過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她自己的努力,兩年後的畢業成績語文79分、數學69分,第一次看到了她的那麼燦爛的笑容,聽到她那句發自肺腑的「老師,謝謝你。」老師笑了。

她特別重視新課改下新型師生關系的功用,有這樣一句話:「你不可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面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出平整的文字一樣。」只有在民主和諧、自由寬松的環境下,人的思維才能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才能發揮其最佳水平。她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較好的實現了因材施教,在學生中有一定威信,學生也樂於接受她。今年畢業生最後一次返校時,學生楊利偉和她的媽媽一起來了,家長見到老師說:「劉老師,你對我們利偉真好,回家總是念叨你。孩子捨不得你,給你寫畢業留言時哭了好幾次。」說著說著竟也哭了,當時真不知說什麼好,現在想想這就是學生和家長對老師表達的最真摯的感激之情。老師給學生沉甸甸的愛,學生回報給老師更深更重的愛。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憑一顆愛心做人使她在工作中力爭做一個能容人的人。容人使她以學校利益、以學生利益為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7年撰寫的論文《小學科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獲省級優秀獎,2008年獲中心校教學標兵和縣級骨幹教師稱號,2004、2006、2008分別獲縣政府嘉獎。

人無完人,她還有許多缺點需要不斷改正,比如增加耐心。與各位老師相比,很明顯存在各方面得差距,她將以各位老師為榜樣,繼續默默耕耘,用她無私的愛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個孩子,用園丁的品質、春蠶的志向、蠟燭的風格、孺子牛的精神,為教育事業奮斗,把真誠的愛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她的事業,她的學生。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高尚的師德,只要不斷的去學習進取,去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就能做到最好!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