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最美鄉村女教師

最美鄉村女教師

發布時間: 2021-12-10 01:07:13

⑴ 最美鄉村女教師曹瑾和楊老師身上的共同點是什麼

答案:認真負責,關心學生。



曹瑾簡介

曹瑾,重慶市巫山縣平河鄉一個普通的農家80後女孩,2010年畢業於重慶師范大學數學系。本來,她有機會留在主城。可是,她毅然選擇了回到大山支教,2011年7月為不耽誤學生畢業將病拖成癌症晚期。

曹瑾感人事跡
毅然回到大山支教
2010年,就讀重慶師范大學數學系的曹瑾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她參加了重慶大學生下基層特崗考試,主動要求回巫山支教。最後,她被分配到巫山縣平河鄉小學。
曹瑾的父母當初有些不能接受。」回憶起女兒當初回巫山支教,徵求他和妻子意見的場景,父親曹長華仍記憶猶新。他說,曹瑾在大學里成績比較優秀,能力也比較強,夫婦倆希望女兒能夠留在主城,找個好的工作,真正改變命運。
但是,曹長華最終被女兒說服,他知道女兒有自己的夢想。
直到學生學懂為止
在與曹瑾交談中,記者發現,提高孩子們的成績是她最大的理想。曹瑾介紹,由於剛出來工作,很多教學經驗不足,如何輕松地讓學生接受知識,是她最頭疼的事情。她總是想方設法,直到學生們學懂為止。
「曹老師太耐心了,只要你沒聽懂,她可以給你反復講四五遍,直到真正聽懂為止。」曹瑾的學生陶舉勇舉例,有一次,同學們遇到了一道很難的應用題,老師在課堂上連續講了四遍,而且換不同解題方式。最後,還有幾個同學沒弄清楚,曹瑾又將這些學生喊到辦公室,再次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分析。不久,考試上出現了一道類似的試題,幾乎所有同學都答對了。
說起女兒教學下工夫的事例,有一次特別讓父親曹長華感動。他稱,分數應用題是六年級數學的一個難點,學生很容易混淆它的幾種求法。但是,他對類似知識點很有經驗。為此,曹瑾曾趁周末專門回家向他請教。
曹長華說,女兒曹瑾所在的學校和家相隔100多公里,當時通往當陽的路正在施工,坐了兩個小時車後還得走上兩三個小時的山路,但曹瑾為了找到輕松的教學辦法,不怕舟車勞頓。
為不耽誤學生畢業將病拖成癌症晚期
對於廣大師生來說,正是一年一度暑假時光。很多的老師,想必正在或准備利用這段美好的時光,旅遊、放鬆……
但是,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山村教師,她卻「利用」這個暑假,專門到醫院檢查身體。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病情已是癌症晚期!
她是怎樣一個老師?她的病又是怎麼一回事?
「曹老師,身體好些了嗎,你一定要保重喲!」「還好。你性格最外向,在外要聽大人話,小心上當受騙……」2011年7月18日上午10點,23歲的鄉村女教師曹瑾躺在重醫附二院心胸外科病房26號病床上,伴隨著陣陣劇烈的胸腔疼痛,仍咬緊牙關回復了學生陶靜的短消息。
病床上,在巫山縣平河小學當教師的曹瑾臉色蒼白,胸腔劇烈的疼痛陣陣發作,她的眼淚一次又一次從眼眶裡滾落而出。一旁的父親和男友,隨著她每次的呻吟悄然落淚。
「這個娃兒太犟了,不聽話呀!如果兩個月前就去檢查,結果或許沒有這樣惱火(糟糕)……」父親曹長華轉身跑出病房,不停地責怪女兒,眼淚奪眶而出。女兒生命垂危,父親心如刀絞。
「雖然是惡性腫瘤,但如果在發現腹部脹疼等第一時間檢查,早期干預,患者的治療效果可能不同。」曹瑾的手術醫生張建波遺憾地表示,目前癌細胞擴散,嚴重危及到曹瑾的生命,給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最後」心願
捐眼角膜看著孩子們
「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情很嚴重,但她還有個心願,請你們幫她實現吧……」記者采訪時,淚流滿面的父親曹長華,悄悄將曹瑾的一份「遺願書」交給記者。
「爸爸媽媽,不久我可能要走了……請你們同意我捐獻出眼角膜等有用器官,讓我繼續看著家鄉的孩子健康成長……」在這份「遺願書」上,曹瑾除了愧疚剛剛參加工作,還沒來得及給父母盡一份孝心外,還是忘不了她熱愛的教育事業,那些農村的孩子。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造化!」面對采訪,堅強而樂觀的曹瑾噙著熱淚,稱沒想到「自己身體不爭氣」,或許她再沒有機會回到課堂,回到那些需要她的留守兒童身邊。
「如果我難逃此劫,就讓我做最後一點有意義的事吧。」曹瑾稱,經過一番思考,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她決定將眼角膜等器官捐出來,讓自己能夠永遠地看著家鄉那些農村孩子,看著她還沒來得及奉養的父母。

⑵ 最美鄉村女教師

最美教師張麗麗2012年5月8日,在電視新聞中獲悉佳木斯十九中學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事跡令社區黨員幹部居民深受感動。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
她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這位年輕女教師,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近日,在社區黨員幹部居民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師」學習的熱潮,大家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師」的義舉所打動,紛紛表示要學習「最美教師」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心。
大家認為,「最美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是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裡。二是甘於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麗莉的英勇行為表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純潔無私的大美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跡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在學習張麗莉事跡中,大家表示要以「最美教師」為榜樣,學習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英雄氣概,學習她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崇高品格,學習她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⑶ 曹瑾 最美鄉村女教師

覺得好可惜喔,生如夏花一般美麗,生前讓人贊嘆,離去更令人唏噓不已。希望各位老師特別是在山區支教的教師們在傾力奉獻愛心教育他人的同時要更關心自己~~
~

⑷ 大河網最美鄉村女教師劉志榮

在山西省陽泉市有一個叫棗園的小山村。學校是村裡最好的建築。
在學生剛滿百人的棗園小學,有一位身高僅1.5米的「小老師」叫魏雲霞,她被同事們稱為「小講台上的大人物」
三年前,她來到了下社聯校最偏僻的棗園小學任教。當時,棗園村村支書直呼「沒想到」,下社聯校校長直嘆「不忍心」,而看上去羸弱的她用愛心和微笑帶著幼小的孩子擔當起了這一切。
三年來,這所窮鄉僻壤的小學校在她的愛心與心血澆灌下,已成為一座學生捨不得走,教師爭著來的山區「明珠」。而她,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最美鄉村女教師」!

⑸ 百度知道評選最美鄉村女教師什麼意義

第一:弘揚他們的事跡,向社會傳遞一種正能量
第二: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讓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
第三:這也是對這些優秀教師的鼓勵,讓他們繼續保持
【補充】:
最美教師張麗麗
2012年5月8日,在電視新聞中獲悉佳木斯十九中學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事跡令社區黨員幹部居民深受感動。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 她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這位年輕女教師,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⑹ 被人稱為最美鄉村女教師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被人稱為最美鄉村女教師
翻譯是:
Being called the most beautiful rural female teacher

⑺ 讀最美鄉村女老師 一 鄧麗有的感(400)字左右,求大神幫忙

有一種美是風花雪月,它是一種小美。還有一種美它有道德,傳遞信念,堅持和諧,這是大美。在2012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我們看到了最美的媽媽、最美的司機等等,他們的行為是大美、是大愛!讓我最喜歡的是山村女教師鄧麗老師。
鄧麗老師在湖北恩施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原小學里是唯一一位年輕女教師,學校地處深山,環境惡劣,到了氣候嚴寒的季節孩子們洗不了澡,她和鄉親們一起動手為孩子們改造了學校的第一個洗澡間,她希望給孩子們帶來溫暖,帶來一個開心的童年,也希望給他們帶來改變。
在一節美術課上孩子們認真地畫畫,還是把心目中最美的老師不是畫成了老太太就是畫成了一個「男人」,她沒有責備,而是一直鼓勵孩子們去觀察美,用畫筆把心中的美留下來,慢慢地孩子們畫得越來越好,當鏡頭中兩個學生將自己親手製作的卡片送給她們心中最美的老師時,我不禁為之動容。
在孩子們眼裡的鄧麗老師是一個善良、心靈美的親人,我看到她用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換來了大山中輟學孩子邁出探索世界的腳步!
從鄧麗老師身上, 我想到了千千萬萬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們。他們默默堅守,不計報酬、辛勞和回報,有的還像鄧麗老師一樣,放棄了城市優裕舒適的生活,到偏遠貧窮的基層學校手執教鞭,用他們的大美來成就孩子們無數的小美!是啊,老師們就像園丁,培養著祖國的花朵;老師們就是一支支紅燭,燃燒自己為我們貢獻出光和熱;老師們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他們為我們搭建了知識的橋梁,他們日出而行,日落才歸,傳播知識,播種希望,用博大的胸襟包容、關愛著年幼無知的我們。我想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這句詩,是對老師們最好回報罷!

⑻ 最美鄉村女教師鄧麗讀後感

最美鄉村女教師鄧麗讀後感:

鄧麗放棄城市的優厚待遇 和生活,毅然選擇去鄂西高寒山區,環境惡例的鄉村支教。她每天行走的是崎嶇的小路,住宿的是破舊的校舍,站立的是神聖的講台,傳授的是只是和文化,唱響的是愛生之歌,展現的是心靈之美。

鄧麗,女,中共黨員,原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2008屆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畢業後放棄城市的高薪工作,於2009年參加了湖北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她主動申請到自然環境惡例,生活條件艱苦的,有」屋脊小學「之稱的鶴峰縣高原小學支教,現任鶴峰縣營鄉高原小學副校長。
鄧麗畢業後在武漢冒知名培訓機構找到一份老師的工作。"能當上老師,當時很開心」。鄧麗說,他對工作要求也不高,當老師可以每天跟學生打交道,看著學生進步,是最幸福的事。可培訓機構畢竟是以盈利為目的,如何保證學生上完一學期,下學期繼續來上課,是工作的重要內容。工作近一年後,鄧麗的績效突出,但她快樂不起來。那時的鄧麗,穿著時尚,每天出入寫字樓,月收入4000元左右,在朋友和家人看來,是份很體面的工作。"可我越來越覺得空虛,我當老師不是為了成為賺錢機器」。2009年4月,她看到了省教育廳的「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非應屆畢業生也可報考。她馬上報名回老家恩施鶴峰,希望當一名"純粹的「老師。通過考試,他被分到離縣城最近的八峰中學。」八峰中學已經夠好了。需要我的,是大山裡的學校"。鄧麗找到縣教育局要求重新分配,去有「屋脊小學」之稱的高原小學。從此鄧麗在大山裡找到了幸福感。
高原小學在地處高寒地帶,海拔1800多米,環境惡例,條件艱苦。在鄧麗到來之前,學校只有7名男老師,平均年齡52歲,教師隊伍年齡老化嚴重。鄧麗的到來,給學校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她對每位學生都給予關注和關愛,許多問題學生在她的面前變的陽光,積極向上,她也因此成為學生最貼心的朋友。在學校,她擔任了一個年級的班主任,任教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和全校的音樂課,還兼任了少先隊輔導員和女生寢室管理員,課程多,任務重,但鄧麗老師卻從沒有怨言。孩子們現在也學會了說普通話,學會了英語。他把學校的文藝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每年六一,全校孩子要坐農用車到二十多里外的集鎮上,眼巴巴的坐在台下為別人鼓掌。然而鄧麗到高原小學後的第一個六一,他組織老師們把破舊的課桌腿拒掉,拼成舞台;把泛黃的牆壁貼上圖片,塗上色彩,和孩子們一起排節目,做道具,想創意。在鄧麗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孩子們第一次在自己的學校過上了六一,第一次走上了自己的舞台。

⑼ 被拐女成「最美鄉村女教師"這是「感動「還是恥辱

在《燕趙都市報》這篇名為《「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的報道里,記者祁勝勇用匪夷所思的邏輯,輕描淡寫地跳過婦女郜艷敏痛苦而恥辱的被拐經歷,轉而贊美她的「大愛」:
原文如下:
1994年初夏,18歲的河南打工妹郜艷敏被人以介紹工作哄騙,落入兩個女人販子圈套,後被轉賣、被人凌辱,再以2700元的價格賣到了太行山深處的曲陽縣靈山鎮下岸村,賣給了一個比她大6歲的不識字的羊倌。她曾多次自殺、逃跑,但都沒有成功。
村裡有個破敗的小學校,但因為條件太艱苦,老師們來了都呆不住。1995年,村裡沒有了老師,村裡的孩子們面臨失學,鄉中心校馬校長在村幹部的 帶領下找到郜艷敏這個村裡唯一上過初中的人。雖然工資每月只有200元,而且放假的幾個月沒有工資,但馬校長一次一次上門來,甚至家長領著孩子們也來找, 孩子們說,老師你教教我們識字吧!看著孩子們渴望讀書的眼睛,郜艷敏心軟了,就答應下來,成了一名代課教師,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不再重復放羊買媳婦的命 運。
村裡買來的媳婦走了大半,為了孩子們她留下來
下岸村偏僻、窮,400多口人的村莊,前些年從外地買來的媳婦就有三十多個。
許多媳婦跑掉了,包括郜艷敏婆家的二嫂。郜艷敏的生活也不如意,丈夫因為她是買來的媳婦,常喝醉了酒打她,她萬分痛苦,但幾次都沒有逃出村口窄窄的羊腸山路。
她選擇了當老師,還有一個理由,村裡好多買來的媳婦跑了,丟下了七八個沒娘的孩子,這些孩子沒有了娘,不能再沒有學上。
從此後,下岸村一二年級的適齡孩子沒有一個失學,有不上學的,郜艷敏就耐心地一趟一趟找家長,把他們找回來。
最早幾年,每月只有200元錢工資,她還要擠出錢來給幾個特困的孩子買學慣用品,學校里沒有圖書,她翻山趕集,去集市上的書攤上買回舊的《讀者》等雜志圖書。
除了規定的文化課,她一個人開設了體育、音樂、美術,雖然體育課是踢毽子、跳繩,做游戲,雖然音樂課是她教唱自己記憶里的歌曲,雖然美術課是在黑板上畫花草動物,但她給孩子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陶冶著他們的情操。
郜艷敏開始的教學生涯,教教停停,因為生女兒、兒子,中斷了幾年。從2001年起,她的教學工作再也沒有間斷過,一個人撐起一個教學點,十幾年中,下岸村小學的成績一直處於整個學區中上水平,盡管她只有初中畢業。
鄉親們都感激她,沒有人再輕蔑「這個媳婦是買來的」,村人都尊敬地稱她:「郜老師」。
就這樣,她在這里紮下根來,用一顆善良的心,回報帶給她屈辱痛苦的山村。後來看著村裡又有買來的媳婦走了,她再也沒有動心,她知道,自己已經離不開這些孩子們了。
下岸村村民們告訴記者,今年7月10日暑假前,縣、鎮幹部在下岸村站崗40多天,阻擋前來采訪郜艷敏的媒體記者。這期間,除了去山外郵局取包 裹,郜艷敏不能隨便離開下岸村。9月份暑假結束開學後,輝靈中心小學向下岸村教學點終於派來另一位女教師和郜艷敏共同工作,不過她的主要任務之一卻是注意 來訪的記者,及時向鎮里報告。
得知女兒被拐賣到河北山村做媳婦後,郜艷敏的父母就躺在炕上,整天不動。一年後,郜艷敏獲准和丈夫一起回到家裡。她問父母:「我能不能不回去了?」她抱著很大的希望,不想走了,但她等來的是父母艱難而尷尬的回答。
「父母說,這是你一輩子的事,無論你走哪條路,我們都會尊重你的選擇。但是,希望你首先考慮公公婆婆他們一家人,如果你不回去,他們就人財兩空 了。我說,我們可以還他的錢。父母說,不是錢的問題,他們也是農民,不容易,買你的錢,都是向別人借的。另外,在咱們這個地方,結過婚的女子,再想找個好 對象就難了……」
一個「痛苦」,一個「屈辱」,就寫完了郜艷敏被拐受虐受家暴的經歷。這篇報道沒有深挖拐賣婦女兒童背後的政府不力和性別不平等的根源,沒有探討為什麼農村的教育條件如此惡劣以及如何改善,只一個勁兒地歌頌郜艷敏的高尚人格,歌頌她的偉大。從這篇報道里只讀到一個信息:「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這樣的人」是指,被拐被家暴被虐待的受害人,看到鄉村教育需要自己,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寬恕,投身「大愛」事業。
看完這些,網友們紛紛表示「氣炸了」:
@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游標題就讓我震驚了。。。不是針對這個菇涼,但這篇文章傳達什麼破價值觀啊?
@Y-oK-i:寫這篇文章的人知道拐賣婦女是刑事犯罪嗎?
@空歡喜96kh:所以這是在告訴大家拐賣婦女要挑讀過書的嗎?這樣還可以節約村子裡讀不起書是吧,不要發這種東西出來毀三觀。
@夏目家的小詩哥: 真不容易 拐賣婦女這么惡心的一件事里都能找到唯一的一個感動點來宣揚歌頌
@女王C-cup:這個故事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一灘血污里也要提煉感動,這樣做的人心中既無真正的同情,也無半點公義。我不禁會這樣想,如何去忽略一個女性的人權,把她神化就夠了。多少偉大的化身背後,全是罪惡。
…………
郜艷敏的故事有如此多的慘烈和蹊蹺,都被報道的作者放過了。例如,郜艷敏曾經多次自殺、報道中提到村裡有很多被拐婦女、郜艷敏曾經遭受家暴……
然而記者怎麼會停留在這些藏著血淚的無關緊要的地方呢,他的目的是要歌頌郜艷敏的原諒、放下、乃至大愛。而這些歌頌往往只會讓人覺得郜艷敏很可憐,整個村子的厭女症很嚴重,把婦女當做物品對待。
鄉親們都感激她,沒有人再輕蔑『這個媳婦是買來的』,村人都尊敬地稱她:『郜老師』。
丈夫已經知道妻子是個受社會尊敬的「名人」,已經不敢打她了。
她受過委屈,因為她暴露了當地教育等方面的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接受過無數的掌聲和贊譽,因為她的大愛,以德報怨,展示了一個最美鄉村女教師的傳奇形象。
成名後,她成了這個小山村的靈魂人物,她是鄉親們心中的指望。
與記者的邏輯同樣匪夷所思的還有當地的村幹部。這篇文章也提到,郜艷敏的故事最初是2006年由《燕趙都市報》報道,引起外界巨大反響後當選了「感動河北人物」,「事跡」被拍成電影,被村幹部當做「模範人物」,後來還入了黨。

熱點內容
什麼是ftp 發布:2025-05-07 21:40:18 瀏覽:76
老師親我 發布:2025-05-07 21:31:41 瀏覽:573
去分母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7 21:05:04 瀏覽:455
智宏教育 發布:2025-05-07 20:59:18 瀏覽:402
匯率的英語 發布:2025-05-07 20:31:28 瀏覽:209
英語趣味 發布:2025-05-07 20:19:28 瀏覽:402
高中化學答案 發布:2025-05-07 20:08:46 瀏覽:856
教學橘右京 發布:2025-05-07 20:08:41 瀏覽:137
教育學校前台 發布:2025-05-07 20:06:28 瀏覽:85
論網路教育 發布:2025-05-07 19:18:58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