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陸英
①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跡
一、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你的女人
「寶貝,我很想你,我們結婚吧。」
在北京的女網友「細猴」5月12日收到了男友的最後一條簡訊,發送時間是15:07。是時,四川汶川大地震剛剛發生39分鍾,男友就在汶川。
此後,男友音信杳無。
2008年5月12日14:29,大地震發生的第二分鍾,「細猴」收到了男友的電話:「寶貝,這邊……邊……震了……」她一時沒反應過來,大叫他的名字,雖然手機里震耳欲聾的響聲讓她聽不見他的答話,但她不敢掛斷。她當時有一種預感,怕掛掉了就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了。
終於,男友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他也沒有掛電話:「有人受傷了,你照顧好自己!」「細猴」鼻子一酸喊道:「出什麼事了呀?喂……你別嚇我呀。」
然後就是忙音。她發了瘋一樣打過去,忙音,無人接聽,對方不在服務區內。
她渾身發抖,打電話給他當地的朋友,還是無人接聽。
很快,她知道了,那裡地震了,是大震。
接下來的幾天里,她一步不離地在屏幕前關注著四川傳來的每個信息。1.2萬,1.9萬,5萬……這些恐怖的黑色數字裡面有他的影子嗎?
她堅信他一定是最勇敢的那一個,「在最後的一刻一直在想著我,向我求婚……」
「親愛的,如果還有下輩子……我一定還是你的女人。」
二、請你堅持下去,做我美麗的新娘
「親愛的,沒有我在身邊,你一定很害怕吧。別擔心,我會找到你的!請你一定一定要堅持下去,做我最美麗的新娘……」
5月14日,在騰訊大渝網「許願牆」上,一位男網友留下這樣的話。
他說,女友是四川汶川人,二人一起在重慶一家餐館工作。4年前,他們成為戀人,准備在今年6月牽手走上紅地毯。
「地震發生前,我女友正在汶川老家籌備我們的婚禮。我因為工作忙提前一天回了重慶,沒想到剛離家就地震了……什麼方法都用過了,還是聯系不上女友。我該怎麼辦……」
他已經請假,准備回汶川去,走前在「許願牆」上表明心跡。
三、歸途還無期,我們還要繼續前行
來自上海的一對記者戀人,因為共同來到地震災區采訪,而有了以下的記述。
「5月13日,作為上海《新聞晚報》記者,我被派往四川災區采訪。
「14日,男友作為上海晨報記者,也被派往四川災區采訪。
「兩個相愛一年的戀人,短暫的分別後,在這個特殊時期,來到了同一個地方。
「說是同一個地方,其實還相差近100公里路程。原本是我每天發簡訊給他報平安,現在變成了互報平安。『我們這里終於通水了』,『中午吃的餅干』,『一個當地居民冒險回家燒了飯,今天還吃到米飯啦』,『剛聽說又發生了較強餘震,一定要當心啊」……
「我所跟部隊的醫療救援隊,食宿可保證。他跟的是地震救援隊,信息多較為安全。我最關心的是他的食宿,他最關心我的安全。
「每天他都會將我們的情況告知他的父母,而我至今還告訴父親:『我們在上海很安全,請放心』。
「歸途還無期,我們還要繼續前行。雖然我們的介入暫時不能給災區人民帶來直接幫助,但我們仍然相信:當我們打下這行字時,這個世界就在改變。」
四、地震後,覺得彼此很重要
「劫後餘生,我們決定結婚,珍惜彼此。」
5月13日上午,一對情侶手拉手走進沙坪壩區婚姻登記處。
來自城區5個婚姻登記處的數據顯示,地震不僅沒有影響婚姻登記,前來登記結婚的人反而增多了。僅沙坪壩區就達到了120對,較平時增加30對。
在沙坪壩區工作的吳欽拉著男友的手走進婚姻登記處。日前,地震發生時從高樓逃生後,吳欽首先想起的就是給男友打電話。幾小時後,兩人終於見面。
吳欽抱著自己心愛的人流下了眼淚。當晚,兩人約定結婚:「什麼都不重要了,珍惜彼此最重要。」
有個統計,5月13日渝中區、南岸區、沙坪壩區、江北區、九龍坡區等城五區有51對夫婦離婚,但有190對情侶喜結連理。
新人表示:「地震後,覺得彼此很重要……」
四個故事,四個愛情故事,四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快餐文化時代,「愛得死去活來」已經成為矯情的代名詞,成為經典的奢侈品。
但今天我們發現,當真正的生死關頭到來,曾經柔軟的情感瞬間堅強,曾經多變的情緒瞬間執著,曾經迷惘的未來瞬間清晰。
還有什麼,能比生死之約更令人神往。有多少機會,能夠體會海誓山盟的力量。這惟一一次決心,請讓我在這個時刻擦亮:
對面,就是我的夢想。身旁,就是我的歸宿。她(他),就是我的新娘(郎)!
② 幫莪寫篇關於感恩中國或者地震那些感人的事的作文。謝謝
一)地震中校長勇救學生 廢墟下女孩讀書緩解恐懼
截至5月13日下午4時,汶川震災已造成什邡1310餘人死亡,2000餘人受傷,20萬餘人受災。尤其是山區7所中小學校垮塌,千餘名師生被埋廢墟之中;3個大中型企業的廠房和職工宿舍整體垮塌,1000餘名職工被埋。截至昨日下午4時絕大部分受埋人員被及時救出……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鎣華鎮中學的教學樓一下垮塌,100多名學生埋在了廢墟里生死不明;
廢墟外,搶險官兵們在冒雨進行著一個個科學的「定點定位」施救;廢墟里,倖存學生們面對「死神」威脅時,上演著一個個生命奇跡,也與救助的人之間上演了一幕幕感人故事………
校長堅持救助學生
岳父罹難也難盡孝
「一個、兩個、三個……」在施救現場,一個削瘦如竹、一臉憔悴的中年男子堅守在最前沿,每當有學生被施救人員從廢墟里抬出時,不管生死他都要上去仔細的看上一眼,念著他們的名字。他,就是學校的老校長康玉龍。
對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當了8年校長的他能倒背如流。他告訴記者,學校共有360多名學生。事發時,剛打響了上課的預備鈴聲,老師剛開始從辦公樓往教學樓走。地震發生了,4層樓的教學樓在瞬間一下子垮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有200多人成功逃出;還有一年級一個班的42名學生在上體育課,也僥幸逃出,約有100多名學生埋在了教學樓廢墟里。事發後,他們學校的老師用手刨救出了幾名同學。這之後,各方面的救援隊伍一一趕到後,才展開了大規模的施救。
「看著他們這樣,我真是……」說著說著康校長像個孩子似的哭了起來。老師們告訴記者,就是在這次地震中,校長的岳父因房屋垮塌喪生。聽到這一消息時,康校長正忙著在學校救助學生。他當時只是呆了一下,擦了一下眼淚,說「知道了」,然後就像沒事的人一樣全身心地關心著學生的救助進展。他告訴記者,「只要還有一個學生沒有救出來,我就不會撤離現場!」
女孩廢墟里讀書
堅強讓老師哭泣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
終於,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陳老師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動容。陳全紅一下子哭了,抱著清清連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二)災區救護日記
四川汶川強烈地震感人事跡:災區救護日記
2008.5.14日 天陰 偶有零星小雨,天氣稍冷,
經過多次申請,得到批准後, 我和文工團的女兵們經過在東北學過的搶險和援救知識訓練,隨著西南軍區中國空運軍機到達成都的雙流機場,這次,我帶領女兵小分隊與參謀長、團長、等特殊隊伍一共援救隊伍大約80人,我負責全線的全員通訊、報道、搶救、疏導等等任務,女兵則負責疏導和對傷員的搶險等任務,我和成都軍區的援救隊伍,到了成都第一搶險隊伍,作為東北區域的中國紅十字援救隊伍,我們清一色佩帶紅十字標志,援救的隊伍進入災區,搶救傷員得到當地駐軍隊伍和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我們進入了成都最繁華的都市廣場---天府廣場,這個廣場的中央部分是個地下的商業街,按照以前的慣例,只有到了.晚6.00以後和雙休日的時間里,這里才很繁華,在天府廣場的百貨大樓正樓對面的肅立著我們的偉人形象----偉大領袖毛澤東萬歲!,從他揮舞著寬長的手臂上揮手之間-----好象告誡成都災區的人民們-----------災難不可怕,只有攜手共進,戰勝困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今天整個天氣陰沉沉的,零星的小雨使整個廣場地面濕漉漉的,但是廣場聚集很多,很多的群眾聚集一起,互相勉勵,互相體貼,互相鼓勵,讓這(來自範文大全)個廣場在一瞬間得到了「愛的體溫」,一些自發拿來了很大的一個大帳篷,很多小孩子和年老體弱老人都住進了簡陋的住所。這個階段,很多群眾,自發的准備了食品和葯品為了預防和及時的作好等待餘震,廣場上到處人員攢動,好象市場,當然,大家的心都綳的很緊,一些市民為了克服緊張的心理,都市區一些自發准備了撲克,跳棋圍做在一起,孩子們把小自行車和蹦蹦車都帶來,消除了緊張的情緒,一些市民帶來水和食品擺攤准備食用,穿著校服模樣學生把書籍都擺在花壇旁邊,通過這些可以看出,大家心態是穩重的,都能克服天災,克服困難,同心,抗震救災。。。。。。
晚上,接到成都軍區地區命令部署,及對軍卻命令,第一時間搶救和營救被傷群眾,由於在人群聚集地區無線通訊困難,成都市民感覺多次餘震,地震造成多次無線通訊斷檔,所有通往的道路都是聚居的人群,接受的救護車,一直沒有打開路場,一路上,疏導工作非常的困難,最後救護車終於從外環北路接到了市中心。一些被營救隊伍救出來的傷員戀和身體布滿了傷痕累累的血印記,很多人閉著雙眼,武警官兵和空降部隊空軍,搶險第一線軍醫、護士、都在困難第一線,一直護理病人,重患病人。搶救傷員的武警官兵們都汗流浹背運送著一批批的搶救傷員,肩上身上到處流淌著血,加上雨水和血,真個身體呈現紅色狀態,他們不辭辛苦,我們的戰友都是一個共同的心聲------爭取最佳時間,救出美意個親人。。。。。。
我帶領女兵,護理一些失散父母的兒童和一些病殘老人,其中,最後一批搶救出來的兒童都是一些4—6歲的兒童,也就是說,都是一些沒有父母的孤兒,這些孩子還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情況,都做在自己凳子上瞪大了眼睛驚恐看著沒一個人,似乎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些兒童則一直哭著找媽媽,整個救災臨時休息室大約有80多個傷員,我在和女兵對傷員做好疏導情緒同時,也安慰那些失去親人的人民,學會克制,要學會堅強,大災大難 不可怕,要勇結同心,共同攜手戰勝困難。。。。。。
在兒童房間我和女兵替一些兒童清洗傷口,其中,一個小男孩子,大約5歲,身上盡管有血痕跡,但是,他一直不哭,他一直看著我做這個做那個,有的時候,還過來幫忙,我們都叫他 小春,他好象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總是不說話,看著其他的小朋友哭,他總是替他們擦拭眼淚,很懂事樣子,他的舉動引起我的注意,一會,我在告訴女兵整理小孩子們休息的時候,他過來問我:「叔叔,叔叔,我媽媽會死嗎?」突然的問話,讓我一時難以回答,我斷斷續續說:「沒事情,小春,你媽媽會好的,她現在也許幫助其他的小朋友 幫助他們那?」盡管我說謊著敷衍著他,但是,心理也一陣陣難過,接著,小春,又過來說:「叔叔,我爸爸為什麼總是不睜眼睛那?」他會死嗎?「我也會死嗎?」,我聽了更加的難過,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才好,我知道小春的媽媽和爸爸已經死了,小春,以後就是孤兒了,幼小的心靈,會察覺不到大人的心思的,說完,我就強裝笑臉說,:「小春,沒事情的,打點滴吧,我幫你揉揉,叔叔,我不疼,懂事的小春,自己用小手揉搓,掛在我臉上的眼淚怎麼都不聽話一直流下來,「叔叔,我不疼,你給我打針吧」小春又替我擦拭眼淚,去回到自己凳子上,等待姐姐們和你一起打點滴,好嗎?」小春,似有領悟的回到自己剛才做過的地方,並且把小手背在後面看者我們忙來忙去,女兵陸英臉上已經是淚水,我也很山,同時用手搭他,希望她不要哭出聲音來,房間救護人員無論男女眼睛裡都充滿了淚水,成人都很清楚,這些孩子以後都是孤兒院的孩子了,盡管他們不知道現在的處境,但是,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未來是多麼殘酷的現實啊。
(三)汶川地震發生後,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外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私人診所醫生拿出全部葯品救人
在遵道鎮,記者見到了28歲的韓先成,鼻樑上架一副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就是他,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把自己私人診所里的急救葯品拿了出來,為成功救治傷者爭取了更多時間。
作為一名服務農民的私人診所醫生,韓先成3年前曾是當地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地震發生後,沒有人來動員,更沒有人來要求,韓先成馬上趕到鎮政府主動請戰。
在韓先成幫助下,一些逃脫災難但傷勢不輕的村民及時得到了初步救治,傷口得到清理、骨折處得到包紮。從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韓先成已一天沒有合眼。韓先成說:「傷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盡我葯店裡庫存的全部急救葯品,只剩下一點感冒葯了。」其實我能做的很多鄉村醫生都能做,只是他們的店鋪垮塌,葯品被壓碎了。如果我店裡的存葯更多,如果其他店鋪的葯品沒有被壓碎,將有更多人被救。」
為了孩子遺體的尊嚴老闆冒險搬來布料
當救援隊將歡歡幼兒園廢墟上一塊塊磚瓦清理開時,當一具具孩子的遺體被挖掘出來時,大家都不願再去多看一眼那一張張曾經天真的笑臉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在當地經營布料生意的賀思萍,當時也在救援現場,她親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廢墟中。孩子的遺體被一具具抬出,但卻無法及時找到為孩子遮蓋的塑料布、棉布。
此時餘震未了,樓房隨時都有繼續垮塌的危險,賀思萍二話沒說,冒著生命危險一口氣沖上店鋪二樓,為救援隊搬來了一匹紅色呢子布。平凡的她為無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後的尊嚴.
③ 急求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挺感人的~~~~
這個話題現在太多了啊
我現在在網上找了一段,你看一哈合適不啊
愛心捐贈仍在繼續,昨天,最讓人感動的捐贈者應該是這位乞討老人,他在捐了5元後,又找遍身上的零錢,特地到銀行兌換了一張百元現鈔,放進了募捐箱。
這感人的一幕發生在江寧區東新南路的一個募捐點。昨天中午12點,一名約60歲的老人來到了募捐點,他頭發花白,穿一件藍色衣服,胸前的補丁起碼3個,背後的則不計其數,衣服下擺已經破爛,腳上穿一雙破爛的涼鞋,手中還拿著一個討飯碗。
工作人員郭小姐說,「我們放了好多宣傳牌,上面有災區的一些圖片。」老人端著碗,在宣傳牌前止步,看了一會,哆哆嗦嗦地從口袋裡掏出5元錢,放進募捐箱,念叨了一句,「為災區人民……」
工作人員愣住了,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離開,「他好像很累的樣子,步履蹣跚,看著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為這就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下午3點,老人再一次出現,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進了募捐箱。
「這次可把我們驚呆了!」郭小姐趕緊拉住老人問情況,老人才解釋,「我上午就想多捐一點,但錢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話很不標准,費了很多口舌後,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點錢,但身上全是討來的一毛兩毛還有一些硬幣,不好意思拿出來,特地利用中午湊了湊,接著到銀行,將全身的零錢兌換出了一張一百元,「老人一直說,『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都受到威脅,不容易啊!』」
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會寫字,委託工作人員代簽:徐超(音)。老人走後,在場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保安說,老人常在附近乞討,平時很少吃到什麼好東西,沒想到一下子就捐出這么多……」說到這里,郭小姐已經哽咽了
飛天 2008-05-27 17:42 檢舉
幕後演繹 對 飛天 的感言:
恩 我的愛人,讓我給你細細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經溫柔地擦去我臉上的淚水。我的愛人,你寬闊的臂膀給了我棲息的港灣,更給了大震中四個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漢也會累嗎,你怎麼躺下就不再起來?讓我跪下來,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離,讓我為你溫暖冰涼的手指……
——5月14日,張關蓉在擦拭丈夫譚千秋的遺體。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
5月13日夜,德陽東汽中學教導主任兼政治老師譚千秋的妻子張關蓉在為丈夫擦拭。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譚千秋張開雙臂護住4個學生,為這4個孩子贏得倖存的機會。「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你聽到了嗎?你護著的那四個娃兒都活下來了!都活下來了啊,你聽到了沒?」張關蓉泣不成聲,不停地對去世的丈夫深情呼喚。
12 日下午,崇州市懷遠中學教學樓因地震發生垮塌,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 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該校英語老師吳忠洪卻永遠離開了他愛著的學生們———他帶領孩子們疏散時,聽到有學生掉隊,義無反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忠洪和幾名孩子被吞噬……
學校副校長李宏成說,這棟四層教學樓有12 個班,下午1 時50 分開始上課,就在第一節課快要結束時,突然,地面開始搖晃。
大樓搖晃了約1 分鍾時,中間裂開一條長長的縫,樓體裂成兩半。大部分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兩個樓梯撤離到地面。
當時,吳忠洪老師正在四樓給初一(5)班上英語。該班的男學生小斌(化名)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動起來,他和同學都嚇得尖叫,「同學們,不要慌,什麼都不要帶,跟著我往下跑!」吳老師揮著手,示意全班同學跟著他往外跑。當時樓梯口擠成一團,初一(5)班的絕大部分學生跟在吳老師後面。突然,後面的同學喊了一聲:「教室里還有兩名同學……」「吳老師顯得很緊張,馬上轉回身,我們已經到三樓樓梯口了,結果他又往四樓上跑,我們跑到樓下,房子就垮了,吳老師不見了……」小斌哽咽著說。
接到報警後,崇州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領武警、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趕到現場,展開搜尋工作。搜救進行了整整一夜,13 日早上6 時多,救援人員才從垮塌的殘磚中找到吳忠洪,他已經永遠停止了呼吸。據李校長說,經過清點,除了吳忠洪外,還有4 名學生不幸遇難。記者了解到,吳忠洪老師今年45 歲,已在教學戰線上工作了28 年。
相關閱讀: 消防戰士跪地落淚: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5月12日3時10分左右,綿竹市消防大隊陳軍帶領消防中隊第一時間趕往武都小學實施救援。 武都小學的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壓了100多個師生。雖然沒有特勤工具,但戰士們很快徒手展開救援。19歲的荊利傑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3天時間的救援。
餘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牆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傑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傑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13日,上天落淚了。雨中,荊利傑和戰友們仍然沒有停歇。
13日上午10時許,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在餘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牆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
荊利傑從廢墟中鑽了出來。就在此時,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餘震再次襲來,並引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傑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
荊利傑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
現場所有人都哭了……
荊利傑本人說過,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腦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趕快救人!
④ 尋找建平路小學畢業的男同學和女同學 98屆畢業的一個班級 有楊麗娜 歷敏敏 沈毅豐 楊超 張敏 陸英是班主任
個人建議,到校內網上找,或者QQ校友裡面找。
⑤ A題:汶川大地震後道路重建問題
12日汶川出現7.8級大地震,
我經濟有限。只捐了100塊錢。我想去救助災區,有沒有國家組織的救援機構,去支援重建災區的?
本人大專畢業1年,有基層工作經驗?
不知道遂寧會不會組織這樣的救援機構,麻煩知道的給我說聲。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