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傑老師
㈠ 模擬法庭課程總結怎麼寫
模擬法庭課程總結
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不但要刻苦學習法律理論知識,還要刻苦鍛煉法律實務工作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為此,學校開設了模擬法庭這門課程,它為我們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現實的途徑。
林偉強老師精心挑選了六個真實的案例作為素材,其中刑事、民事與行政案例各兩個;同學們分成三個小組,即法官組、公訴組(原告組)和辯護組(被告組),在庭審中同學輪流擔任上述角色。每當庭審結束,除了老師的當場點評外,更為難得的是林老師還邀請了深圳的現任法官到場作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確實使我受益匪淺,平時在書本上學到的法律知識,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進一步得到了鞏固。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 一、 基礎法律知識一定要扎實
林老師在案例的選擇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其中一個案例是原告焦氏夫婦因相片數據損失訴被告新時代攝影中心。原告方主張孩子的一歲周歲照片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被告的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理應由被告賠償5000元精神損失費。被告辯稱,原告與被告達成合同關系,因攝影器材故障導致相片數據損失,被告應承擔違約責任,而非侵權責任。控辯雙方代理人圍繞應否承擔侵權責任展開辯論,可謂唇槍舌劍,難分伯仲。該「模擬法庭」既涉及《合同法》,又涉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內容,同時還涉及《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知識,它要求我們必須學好基礎法律知識,並且要把它們融會貫通,運用到具體案件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二、 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證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上,長期以來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弊病,其實,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模擬法庭」中,我們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庭審前,讓原、被告雙方進行了證據交換,開庭前,由書記員向旁聽人員及雙方當事人宣布法庭紀律,在庭審過程中,按照原告、被告的順序進行了陳述、答辯、舉證、質證、法庭詢問、發表最後意見等,本次「模擬法庭」中,同學們投入的表現,營造了庄嚴的法庭氛圍,程序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了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保障了庭審的順利進行,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必要的庭審程序和規則。在「行政案件二的模擬法庭」中,我作為原告組成員,擔任原告的代理人,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在其他組員的配合下,較圓滿地完成了庭審任務。在整個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更加了解了程序對於實體的重要性,真正學到了法院庭審時所必須的程序、步驟,這對於我今後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三、 證據是勝訴之王
在「行政案件二的模擬法庭」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庭審中證據的重要性,在本次「模擬法庭」中所涉及的案例,是原告周紅傑訴許昌縣民政局的行政訴訟案件。首先,原告應當舉出:1、周紅傑的身份證、戶口簿;2、周紅傑的結婚證;3、周紅傑的離婚證;4、原告第三人周董的離婚協議書;5河南省精神病醫院精神病司法鑒定委員會出具的司法鑒定書(其結論為原告罹患精神分裂症,簽訂離婚協議時正處於發病期)。被告答辯說原告與第三人周董簽訂的離婚協議書有效,這就需要舉出支持上述答辯的相關證據。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誰的證據准備充分,誰就有可能掌握主動,最終獲得法院的支持,取得勝訴。那麼,應如何准備證據呢?這就要求我們要了解和把握證據的三個基本特徵,即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的關聯性。一定要緊緊地圍繞著證據的三性進行舉證、質證,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四、 增加了我們學習的樂趣
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搞得非常成功,不論是法庭的布置上,還是法官的服飾上,都十分到位。因此要感謝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大舞台,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讓大家受益匪淺。在指導老師一絲不苟的指導下,在法官組、原告組、被告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模擬法庭課程再現了我國現階段真實的審判活動全過程,讓准備從事法律工作的同學們,獲得了一次難忘的實踐經歷。總之,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我們學習的樂趣。 五、 理論必須聯系實際
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集中的法律實踐場所和機會,讓大家跳出格式化的法律條文和理論的框框,在實踐中熟悉、掌握具體的運用法律過程,並在具體的運用法律過程中,鞏固已掌握的法律知識,促進了理論化、體系化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具有可感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具體實踐能力,讓書本中的理論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檢驗。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增強了大家的法律意識,使大家不僅培養和鞏固了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還掌握了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方法,縮短了法律教育與法律實踐工作的距離,使我們較深刻地體會到理論與實際的差異,對繼續學習法律有很大的幫助。 六、 提高了綜合素養
綜合素養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團隊活動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等。我們要學會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見和開庭時進行法庭稱述和辯論,這種能力不僅依賴於對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而且依賴於對各種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和運用。這次模擬法庭活動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法律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理論功底,更要有廣泛的知識,要有綜合素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模擬法庭這門課程,拉近了法律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距離。使我的視野得到了開闊,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使我認識到自己距離一名合格的法律人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要風雨無阻地晝夜兼程…
㈡ 濟南有幾座茶城
因為喜歡古樹茶那種回味悠長的感覺,同時因為鄭縣長(是思茅市一個縣的原縣長分管茶葉協會,是普洱茶方面的專家,同時是我的老師)在雲南時曾經告訴我產自景邁、邦崴、班章、布朗、南糯等幾座古茶山的古茶各有特點,並且告訴了上述幾座山古茶的口感區別,並交代我要仔細品味。所以我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品到上述幾座茶山的純古樹茶,以便提升我的水平。
瀾滄古茶的茶主要產自景邁、邦崴和曼弄三座古茶山,所以邦崴和景邁的古樹茶我無須尋找。原來我未曾在濟南市場找到其他幾座古茶山的古樹茶所以一直感覺是一種遺憾。陪素樸考察市場時正好可以仔細的找找,在尋找的過程中最多的感受是遺憾與無耐,同時有激動,畢竟我找到一款產自班章的古樹茶。
普洱商家分析
1、廣友茶城一茶商
告訴我他們有古樹茶,並給我泡了三種,第一種以當年06年新茶冒充01年老茶;第二種,以茶園茶冒充南糯山古樹茶;第三種,我先問其價格,他告訴我批發50元之後我沒讓他泡(按照現在古樹茶的原料采購價格,市場批發價格低於100元的不可能是古樹茶)第四種,拿出一款據說是沒有廠家但是茶農手工壓制的布朗山古樹茶,但是經過我品嘗和觀看葉底同樣被我否定。雖然在這家店沒有買到我真正的古樹茶但是還好,至少買到兩本周紅傑和鄒家駒寫的書也算一種安慰了。
感受:就連我這知道如何分辨古樹茶與茶園茶區別的他們都欺騙,消費者他們會怎麼做?
2、茶葉市場一家普洱茶專賣
該商家老闆是雲南人,我曾經在濟南時報看到過關於他們的報道,對其創業經歷頗有感觸,並對其老闆感覺不錯,或許這家店面銷售情況比較好也與他們的宣傳有關系。
我到這家店後提出要喝古樹茶,得到的答復是目前市場上沒有古樹茶,我告訴他我一直在喝古樹茶並且我會分辨古樹茶和茶園茶後,她沒有繼續說下去。然後岔開話題說只有他們家有正宗的普洱茶。(客觀的講雖然現在市場有亂的地方,但是經營真正普洱茶的商家還是很多的)
感受:為什麼要推銷出自己的產品去要誤導消費者沒有古樹茶、為什麼要詆毀其他商戶,感覺不可理解!好的感受,通過和其談話感覺就是她非常會賣茶,客戶只要到其店中感覺不買茶都有些過意不去!
突然想到年前在舜耕參加展會時一位消費者告訴我一個普洱茶商家告訴他要「喝生茶,存熟茶」,當告訴他正確的「喝熟茶,存生茶」正確的知識時該消費者反而認為正確的是假的,現在想來兩商家如出一轍。
昨天晚上在和素樸出去吃飯之前,素樸提出到其中一家普洱茶店去看一下,我們進去後看到其有南糯山、巴達山的古樹茶(包裝),當即提出要老闆泡了試喝,雖然這兩款因為批發價格比較高並且到貨不久老闆還沒有試喝,但是老闆還是大度的給我們泡了,並邀請我們與其共同分析這款茶,老闆非常的實在,當談起她原來也不是生意人的時候當場增加了許多好感。品位之後感受不錯,是真正的古樹茶,只是有少量拼配,這已經非常不錯了。我提到班章的時候她說正好有一款一個廠家提供給她的樣品讓我們幫她感受一下。感受之後的確與鄭縣長談到的感受相同並是古樹茶原料。在素樸離開濟南前完成我一樁心願這兩天來的郁悶的感受終於消失大半,分別時我們買了老闆幾餅茶。雖然大家都是做茶的,遇到有特點的茶大家還是非常喜歡購買的,畢竟普洱茶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突然想起在開發濟南市場前杜總說的話:「小劉啊,濟南市場現在不好做,好產品不一定好賣,你要堅持住,等到濟南市場成熟真正懂普洱茶的人多起來的時候就好了。」現在想來感受的確深刻!
雖然濟南市場現在難做,目前大多是低端普洱和假普洱在充斥市場,但是任何一個市場、任何一種產品都要經歷這么一個階段,總歸要回歸理性!
㈢ 金花普洱茶有效嗎
39.8一盒,買了兩盒快喝完了,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覺得如果吃了東西再喝這個茶的話,可以把之前吃的味道全蓋掉,就是像平常喝濃茶或者喝大麥茶的感覺。至於瘦身,沒有感覺到。上廁所的感覺也沒有任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