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老師
⑴ 當蘇菲知道給自己補課的家庭教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時,她會對愛因斯坦說些什麼呢
從本文可以看出,蘇菲是知道愛因斯坦給她補課的,同時,作為初中生的心裡,不會理解「大名鼎鼎」的含義,但她會說「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⑵ 蘇菲的世界裡神秘人講授了那幾位哲學家他們的哲學命題是什麼或主要思想是什麼
1、泰勒斯
泰勒斯,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出生於愛奧尼亞的米利都城,創建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是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古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臘及西方第一個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泰勒斯的學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主要思想:水是萬物之源;萬物中皆有神在。
2、帕梅尼德斯
帕梅尼德斯就是巴門尼德(希臘語 Παρμενίδης 或 Ἐλεάτης 英語Parmenides of Elea,約公元前515年~前5世紀中葉以後)是一位誕生在愛利亞(南部義大利沿岸的希臘城市)的古希臘哲學家。
他是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愛利亞派的實際創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他是色諾芬尼的學生,同時也受到畢達哥拉斯派成員的影響。主要著作是用韻文寫成的《論自然》,如今只剩下殘篇。
主要思想:他認為真實變動不居,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憑感官來認識真實。帕梅尼德斯認為現有的萬物是一直都存在的。在帕梅尼德斯的想法中,沒有任合事物來自虛無,而已經存在的事物也不會消失於無形。
3、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άτης英語: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槿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主要思想:「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知善者必能行善。我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者是對的。另外,辨別是非的能力存在於人的理性中,而不是社會中。
4、柏拉圖
柏拉圖(Plato,Πλά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另有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場。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中的蘇格拉底形象並不完全是歷史上的蘇格拉底。
主要思想:理念論;理想國學說。
5、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作為一位網路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
主要思想:理性、邏輯、生物學。
⑶ <蘇菲的世界>中艾伯特.蘇菲是什麼樣的人
《蘇菲的世界》裡面蘇菲的人物特點:她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並且活力十足,為人友善,但又不善交際,同時也很挑剔,三觀很正,同時也堅持自我。
資料拓展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挪威世界級的作家,也是已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北歐作家。
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時主修哲學、神學以及文學,並於奧斯陸大學獲得斯堪的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學的學位,曾擔任文學與哲學教師。
⑷ 蘇菲的世界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蘇菲·阿曼德森
蘇菲是《蘇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歲女孩,15歲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勃特·納格的發明。蘇菲不僅僅是向艾伯特學習,她也向他提問並表現出她有自己想要實施的想法。小說結尾處,蘇菲表明她是一個哲學家,因為她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並能實踐自己所想。蘇菲為人友善,但不善交際。更多時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談。蘇菲很挑剔,對她愛的人也不放過。蘇菲堅持自己的看法,只願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艾伯特·諾克斯
作為蘇菲的老師,艾伯特·諾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學家。他從不急於判斷,總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強烈信仰哲學,因為哲學讓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納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是位出色的老師,因為他迫使蘇菲自己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從不為她降低難度,同時他也關心蘇菲,希望她能學好。
席德
席德是艾勃特·納格的女兒,蘇菲和艾伯特都是為逗她開心而創造出的人物。和蘇菲一樣,席德也愛沉思,書中的哲學家引發了她的極大興趣。席德還極富同情心,她同情蘇菲和艾伯特,而她父親卻把他們的生活玩並於股掌之中。席德很獨立,在父親從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此來證明她的獨立性。席德深思熟慮,但有時也相信直覺甚於其理智。正是她的直覺告訴她蘇菲真實存在。
艾勃特·納格
席德的父親。艾勃特·納格是蘇菲和艾伯特賴以存在的那個聰明人。他為了給他深愛的女兒生日禮物而創造了他們。他有一種具諷刺意味的幽默並且很關心世界。他為聯合國工作,希望人們和平、和諧相處。艾勃特·納格還十分希望女兒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個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兒學哲學,那樣她就可以思考並以他認為適合的方式去生活。像艾伯特一樣,他在內心中也是一位哲學家,世界本身對他來說就足以令人陶醉。
蘇菲的媽媽
蘇菲的媽媽是該書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為她為蘇菲的哲學經歷提供了一個陪襯。阿曼德森夫人認為女兒一定是丟了魂,才會開始執著於研究人和動物的差異以及思想如何塑造了人類這些問題。不幸的是,她還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願思考的人。艾伯特警告蘇菲說,那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4)蘇菲老師擴展閱讀:
《蘇菲的世界》既是小說又是哲學史,因此哲學是其貫穿始終的主題也就不奇怪了。哲學並非以那種無事可做的人進行深奧思考的面目出現,而是作為與生活相統一的事物而出現。蘇菲和艾伯特需要運用哲學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但是他們又並非和人們格格不入。他們能夠確信他們的世界是艾勃特·納格的創造,但僅僅因為人們沒有關於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問這一問題。
實際上,正像賈德在整本書中所強調的,要想成為一名哲學家就不能停止提出問題。艾伯特努力讓蘇菲意識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麼了不起。人們提出的問題可能並沒有任何答案,但這也沒什麼,因為正是能夠提出問題才讓我們成為人。我們為什麼會在這里,什麼才是好生活——從賈德的觀點來看,該書提到的所有這些哲學活——從賈德的觀點來看,該書提到的所有這些哲學問題就是人們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一旦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人們就必須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
生命是一種賦予,要使生命對個人產生意義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地提出這些問題。哲學特立獨行,置身於其他學科之外,因為實際上賈德將哲學與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們生活中缺乏哲學思辨,那麼就剝奪了自己最大的樂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達到的理解高度。
哲學是一項不斷進行的、畢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類可以進行哲學思考。雖然哲學或許不能使生活更簡單,或是給出容易的答案,但它會讓人們對於自己的存在充滿好奇心。即使哲學相當錯綜復雜,但其主旨卻是簡單的。
假如《蘇菲的世界》代表著主流知識分子的哲學觀點,它所表達的也極引人注目。這本書對真實的哲學給予極崇高的評價: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評論;去除偏見、迷信和慣例;不做倉促和輕率的判斷,一意追求真理、知識、美善和道德。
在這本書里,其實賈德真正感興趣的哲學,不在邏輯學、數學或語言學,當故事重心轉移到馬克思、弗洛伊德、達爾文和宇宙論時,摩爾、羅素等人,根本連提都不提。有些話題,即使和哲學沒什麼關系,卻一再出現,很明顯,這是一本在政治立場上十分討好的書。一切當代時髦詞彙全部被囊括:生態學、女性主義、寬容、東方宗教、比較宗教、聯合國和新世界秩序等。這樣的寫法,或許是為了使哲學議題不和時代脫節,或許是為了涵蓋更廣大的讀者群,不過,留給讀者的印象是這些議題似乎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
這不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而是一個當代擁護自然的人文主義者對哲學根源所做的選擇性的探討。在小說結尾,科學被認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義雖然教義不明確,卻絕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這本書引導讀者獲至這樣的結論,但事實上並未提供理由。它給予讀者的印象只是這是歷代智慧累積的結果;當然,不同的歷史將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⑸ 打算到深圳蘇菲教育機構應聘鋼琴教師,不太了解這個公司的情況,有了解情況的人能說說嗎謝謝
深圳的教育機構很多,不大清楚。
但是若是應聘鋼琴教師,主要看你的個人實力和發展的方向。教學中若有擅長的,不管在任何地方,很容易出類拔萃的!
⑹ 蘇菲的世界為什麼主人公叫蘇菲
是作者所選擇的。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作品影響
《蘇菲的世界》出版後,即被歐陸許多學院選為哲學教科書。這本書有關哲學史的敘述與傳統學院的敘述方法大相徑庭,它力求與時代的發展及社會之演變搭上線,哲學因而能夠不被架空成學究的觀念游戲,無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學至少因此而變得比較可讀起來。同時它也提示出了另一個重點,那就是哲學是有用的。
⑺ 《蘇菲的世界》中蘇菲的導師是誰
《蘇菲的世界》中蘇菲的導師是拉比爾·阿德維婭。
⑻ 誰是蘇菲眼中最好的最親切的哲學老師
在他的眼中非常多的老師都是非常親切的,
特別是對他人生哲學來說,對他指導人生道路上來講,都有非常多過對他有引領作用的哲學老師,
我們也是應該會知道或者理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