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法ppt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常常超負荷。教師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這種職業的神聖感在客觀上迫使我們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同時,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面對家長的望子成龍和學校的質量要求,以及社會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師往往心理壓力很大,產生了焦慮情緒,如不及時加以有效的自我疏導,長此以往,勢必會使我們的心理不堪重負而產生心理疾病。
導致教師心理壓力過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結合我國當前中小學教師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有:競爭壓力、教師特定的職業特點、學校管理體制、社會支持與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徵等。所以,要更好地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悅納現實,鎖定目標
先看一則伊索寓言:有父子倆人趕一頭驢到集市上去賣,正走著,路上就有人說:「瞧那兩個傻瓜,明明有頭驢不騎,卻自己走路。」父子倆覺得有理,於是便舒舒服服騎驢而行。可過一會,又有人議論:「看那兩個懶傢伙,驢快給壓壞了,到了集市還有誰買。」父子也覺得有理,於是把驢的四條腿綁在一起,倒掛在扁擔上抬著走。
不能正確悅納自己,悅納現實,一味接受外界刺激,頻繁更改自己的目標走向,正是故事留給人們的「滑稽」思考,父子倆在心理壓力增大且疲憊萬分之時,也留下幾許笑料。很多人只覺「太累太苦」,毫無「瀟灑」可言,就是因為沒有笑納自己、笑納他人和笑納現實的緣故。狄德羅曾言:「每一個心靈都有它的望遠鏡。」正確運用自己心靈「望遠鏡」,在生存空間找尋人生軌跡時,只要學會悅納,就會有個好心境。我們不妨聽聽魏書生是如何看待困難的:「同樣是半杯水,有人皺著眉頭:糟糕,只有半杯水了!有人則舒心一笑:真好,還有半杯水!皺著眉頭的人,往往消極悲觀,挫折之下止步不前;舒心一笑的人,處處積極樂觀,困難面前愈戰愈勇!」正像知心姐姐盧勤說的那樣:
面對得失——消極不如積極
面對痛苦——逃避不如奮起
面對生命——放棄不如珍惜
面對長相——嫌棄不如滿意
二、擁抱壓力,保持樂觀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思想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我們要認識到危機即是轉機,遇到困難,產生壓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個問題的處理過程,就成為增強自己能力、進步成長的重要機會;另外也可能是環境或他人的因素,則可以理性地溝通解決。如果無法解決,也可寬恕一切,盡量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有人曾研究所謂樂觀系數,認為如果一個人常保持正向樂觀的心,處理問題時,他就會比一般人多出20%的機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正向樂觀的態度不僅會平息由壓力而帶來的紊亂情緒,也較能使問題導向正面的結果。
三、放假心境,珍惜擁有
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經營自己的人生。在快節奏的工作之時,未必就要把自己禁錮於校園之內、課堂之中,束縛於實驗室內、講台之上;未必整**燈下漫筆,網上馳騁。擠出一點時間,挪出一方空間,與家人共享時光,如交談、傾訴、閱讀、冥想、聽音樂、處理家務等。鬆弛一下神經,活動一下筋骨,與家人一起走向運動場,走進大自然,使歡樂與健康同駐,使幸福與親情共度。持之以恆,你會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個中的幸福。這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1.讓大自然趕走勞頓。
大自然是慷慨的,帶給我們的歡樂是豐腴的。我們為何不暫離勞頓,去體驗一下海的壯闊和山的巍峨,去欣賞林海的濤聲和星空的深邃呢?到大自然中去摸一摸綠草的溫柔,嗅一嗅花的芬香,聞一聞鳥的心語,看一看夕陽的余輝,這無不遐想連翩,心曠神怡,一掃工作的困頓,心情的煩悶,以達心靈的凈化。更何況神奇的自然不僅會給人帶來幾縷浪漫的色彩,而且還會帶來幾多創造的靈感。2.讓讀書沖淡煩惱
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讀書學習不僅僅意味著獲取人類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更重要的是獲取個體發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在讀書的過程中更容易讀懂人間百味,體會人生歷程,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讀書還可以使你更加睿智,看待問題更加深刻,從中享受讀書的樂趣,因而沖淡工作的煩惱,緩釋競爭的壓力。3.讓親情撫慰心靈
也許一堂公開課教學沒有成功,也許一個學生苦惱了你,也許是你所帶的班學生鬧出了「亂子」,也許他人對你的工作沒予以肯定。拋開它們,回到家裡和家人一道,盡情享受親情之樂。在與家人交流中加深感情、在溝通中撫慰心靈、在思索中學會感恩。不必在憂愁苦悶中度過灰暗的光陰。4、讓購物化解郁悶
女人最大的愛好是購物。平時想花錢買東西沒有理由,心情不好正可以借這個引子到商場里「秋風掃落葉」。以前捨不得現在大方得很,以前不敢買現在無所顧忌,反正是心情不好,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買了再說。花了錢,購了物,不好的情緒已無蹤影了。5、讓眼淚沖刷痛苦
有不少心理學家認為,哭一哭是有好處的。因為眼淚是一種發泄的方式,
能減輕一時的痛苦。據說眼淚還可以排毒。記注想哭的時候一定要哭出來,
千萬不要憋住,
這樣會使自己生病的。同時想像痛苦和委屈連同眼淚一起流出的情景。不過只宜輕聲啜泣,不宜大號。據俄羅斯家庭心理醫生納傑**達?舒爾曼的研究,眼淚是緩解精神負擔最有效的「良方」。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經緊張而誘發的梗死和中風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6、讓傾訴緩解壓力
平時要積極改善人際關系,特別是要加強與校領導、同事、學生的溝通交流,切記當壓力過大時要尋求領導、同事的協助;更不要試圖一個人把所有壓力都承擔下來。在壓力到來時,還可採取主動尋求心理援助,如與家人交談、進行心理咨詢、找你信賴的人傾訴衷腸、寫寫**記或寫博客等方式來積極應對。但是,切忌說話、處事、寫文章傷害到別人,哪怕是無意的。避免出現緩解了自己的壓力,卻傷害了別人心靈。7、讓幽默消除沮喪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它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是人類面臨困境時減輕精神和心理壓力的方法之一。
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極情緒,消除沮喪與痛苦。用幽默來處理煩惱與矛盾,會使人感到和諧愉快,相融友好。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滿情趣,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之事,他們卻應付得輕松自如。
幽默是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要善於體諒他人,要使自己學會幽默,就要學會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計較,同時還要樂觀。樂觀與幽默是親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點趣味和輕松,多一點笑容和游戲,多一份樂觀與幽默,那麼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不會出現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的痛苦者。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可見,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學會幽默。
時間如梭,光陰似箭,一輩子一眨眼就過去了。如果我們能活80歲,40歲以上者已經走過了人生的一大半。留在工作崗位上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應更加珍惜崗位、珍惜同事、珍惜學生。有人說:不求生命的長度,但求生命的寬度。
② 如何做一名好教師精選.ppt
激情、寬容、解嘲、煽情——教師的法寶(轉)新畢業的語文老師,包括已經畢業一兩年的老師,往往被備課搞得焦頭爛額,感到很累。潛夫有幾句話,與新朋友們說說。第一、備課應該充分,但應有度。新老師總被告訴,要充分備課。可有幾個人能說得出備課的充分的標準是什麼呢?這就成了每一個新老師面對的首要問題。總想盡可能的備的「充分」,可課上完了,似乎從沒有感覺「充分」過。原因何在?就在於總想充分些,其實大可不必。要把握一個尺度。把《教參》仔細看兩遍。把握文章大致說了什麼內容,文章重點是什麼。第二、材料准備要多,但應少用。新老師面對的第二個問題是知識不夠用。總感覺有很多知識需要積累,甚至需要背下來。這是一個巨大而難以短時間完成的任務。所以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多吸收些與教學有關的知識,甚至先背一些。但用的不一定特別多。尤其是很多新老師往往借三四本教案,而且都看完了,再把三四本教案揉合在一起,似乎很成功,得到了各本中的精華。事實並非如此。一是耗費時間多,往往被弄得疲憊不堪。二是學生不容易全都吸收,往往會造成教學目標與教學實際效果的疏離。三則可能造成教學重點不明確,學生學習的東西就更不明確了。第三、知識掌握重要,學生為主。新老師要不斷掌握新的知識,像一個新學生一樣慢慢成長,懂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但老師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各地學生不同,基礎素質不同,老師備課的測重點也必然不同。越是對於素質偏低的學生,老師備學生就得更充分。尤其是在運用各種教案的時候,不是每種教案都適合自己和自己學生,而應有所選擇。我建議只選取一本教案,結合教參。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重新設想問題,設計思路。總之,是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而不是評判學生回答的問題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從不注重學生答案的對與錯,我只是讓大家都參預。備學生也涉及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新老師難度較大,但應該開始慢慢摸索。第四、要點設置要少。新老師還有一個大的問題,我曾經也如此,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告訴給學生。可事實是我們太一廂情願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學習語文的時間也有限,所以我們教給學生的東西還是越「少」越好。只要教給了學生「精華」,讓他們明白了,更重要。所以經常有人說,不在於我們教給了他們多少,而在於他們到底學會了多少啊。一堂課設置的要點盡量在一到兩個,只要這兩點達到目標了,其他的可以暫時放過。不要面面俱到,蜻蜓點水,甚至自己還沒有完全弄懂,卻趕鴨子上架,往往會把自己搞得很狼狽。不合算。第五、教學反思要多。教學反思很重要。這是新老教師都必須要重點把握的。有的人當了一輩子老師,也沒有多大長進,原因就在於思考的太少。每一堂課,都是我們的提高的最好機會。上完一堂課,應該寫一下教學反思。把教學經驗和教學失敗的地方都寫下來。這樣不僅對下一輪教學起到最好的促進作用,對以後的教學也大有裨益。第六、開創自己的風格。新畢業的時候往往容易開創自己獨特的風格。教過一兩年後,就有困難了。一旦開始不仔細想這個問題,這一輩子也就差不多了。我的風格是上課亂侃一通,風趣幽默,也不拒絕搞笑。雖會碰到一小點質疑,最起碼不會做那些讓學生討厭的老師,也不會當催眠師。而且以前我也提出過:根據現在語文學科的地位來看,秀一秀,確實無妨。第七、運用零散時間備課。備課的最好時間就是零散時間。呆著沒事的時,就可以瞎想想。這課怎麼上學生容易接受呢?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呢?我說的是重點問題。具體語言倒可暫時不管。所以重點想想導語,重點問題設計,如何引導、解析,問題與問題之間如何過渡,板書設置,等等。因為這些東西不太需要具體的知識,也恰恰是這些東西串起了整堂課。第八、多「取經」。多「取經」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經驗不是說出來的,是熬出來的。所以每個備課組里都會有幾個經驗相對豐富的老師,多向他們取經可以避免很多彎路。也許有的彎路我們走走也無妨,但要盡快的成熟,有的彎路不走似乎會更好。而多請教請教有經驗的老師,我想是特別實在的備課方法。此外:老師還應該努力做到一、要有激情。語文老師玩的是語言,如果你的語言表達不靈活,反應太慢,一是建議不要當語文老師,二是建議苦練練。這會讓你受用終生的。把語言玩轉了,講課才會有激情。學生最喜歡聽的語文課也應該是有激情的。一個老師現在只需做到兩小點,也就差不多了。一方面是盡量用一些韻語;二是聲音要有變化。說白了要盡量抑揚頓挫。二、學會寬容。這是很多新老師,包括老老師不容易做到的。新老師年輕氣盛,也有鬥志。但往往會被學生的態度弄得傷感。以理解的心態看待學生,多包容他們,學生才會更好的學好語文。以理解的姿態面對學生的錯誤,更要從學生錯誤的答案中肯定學生的努力成果。確實,語文老師盡量不要老是想著學生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答案,那太難。試著自己先做一下題,把它表述出來,看看你的答案有多麼完美。所以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寧可說錯,不能不說。不說,不想說,不願說,不能說,不屑說,不敢說,都會影響教學的。只有學生願意說,想說,也敢說,而且盡量按老師的指向去說,學生才會更快進步。三、自我解嘲。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總會讓學生在課上發笑,也讓學生在笑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而老師自己也應該學會自我解嘲,拿自己開涮。只有這樣,你才能去涮別人,否則,學生也不會給你好臉色的。不妨多看些小品,笑話,電視劇,對語文老師是大有幫助啊。四、學會煽情。好的學習的氣氛,尤其是課上的氣氛,不是學生給的,而是語文老師給的。如果語文老師自己的課上的沉悶,你怎麼有理由去期望學生興奮呢。不是要求學生配合老師嗎?你沉悶了,學生也只能配合你,沉悶啦!所以,要想讓課堂活躍,最應該做的就是老師調動學生的熱情。所以,有時候煸煸情,還是必需的。
③ 老師使用Ppt的好處
在教學中,ppt發揮的主要作用有:
1、助教演示作用;正如閱讀材料里版所述「助教演示型課件藉助權計算機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多變化的立體式的演示功能,使抽象的教學有了直觀的可操作的「模擬實驗」,許多在傳統的黑板課堂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不易講清的教學難點,通過計算機的演示就不言自明了」,作用也是最大的。
2、助學演示作用;在**常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採用「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先自主學習新課內容,隨後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在練習中發現問題,最後集中解決」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學生自學階段,要針對學生可能會對哪些知識點不理解或者是對操作步驟不清楚的相關問題,提前製作學生助學型演示課件,以備學生自學時查閱(相當於學習手冊);
3、助學練習作用;在每節課結束前,讓學生在我製作的練習測試課件的ppt網頁文件形式上,完成相應的一些練習,也就是做一些選擇題,根據這些選擇題來鞏固所學知識和由教師進行評價反饋。
④ PPT怎麼做,教師上課用
1。首先打開powerpoint軟體,要製作幻燈片,我們得先確定幻燈片的板式即是幻燈片的初步模板,我們可以自己設計PPT的模板或者在「設計」菜單的主題挑選一個自帶的PPT模板,裡面的文字大小顏色樣式,幻燈片背景,幻燈片的大概輪廓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2。加入幻燈片模板,輪廓有了但是內容還需要我們去增加,在菜單「插入」中,你可以插入「圖片」、「文本框」、「視頻」、「音頻」、「表格」還有「圖標」等更多內容對象。
3。內容填充好了,現在來完善幻燈片的動畫,在PowerPoint中單獨對對象的動畫有「自定義動畫」,幻燈片自定義動畫在哪裡設置呢?在菜單「動畫」中有個「添加動畫」,包含了對象的「進入」「強調」「退出」動畫,當你要設置一個對象的動畫的時候,點擊你的對象(文字,圖像,圖表),然後點擊「添加動畫」中的某個動畫(例如「進入」的「淡出」)便可以啦。
4。製作幻燈片到現在,你的一個幻燈片基礎模型就出來了,這個時候你可以點擊「幻燈片放映」裡面的「從頭開始」放映你的幻燈片文件,幻燈片文稿就會全屏播放。
5。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想,一張張的幻燈片還需要點擊到下一張,如何讓幻燈片自動播放呢?我們可以來設置下:菜單「切換」裡面有一個「換片方式」的「設置自動換片時間」,能設置你的本張幻燈片切換的秒數,還可以在「切換方案」中選擇一個幻燈片切換的動畫效果。
6。現在再次預覽一下幻燈片,效果滿意的話,就將幻燈片保存吧。幻燈片製作後保存的方法:點擊菜單「文件」,選擇「保存」或者「另存為」,然後在打開的對話框裡面幻燈片的名字即可啦。
⑤ 教師如何使用思維導圖製作PPT演示課件
首先需要你的思維導圖工具有演示功能或是可以導出可編輯的PPT,比如iMindMap的演示功能內&導出~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導出成PPT,有幾種導出方式,我一般都是選【單個動畫效果幻燈片】,可以一步步編輯,適合給觀眾演示~
更具體的操作步驟,可以參考下這個教程鏈接:網頁鏈接 ,比我上面講的更詳細一些,就是內容多點哈~
⑥ 教師上課使用的ppt受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是不保護思想和事實,而老師上課用的PPT所記載傳授的正是某個思想和事實。
⑦ 做一名有追求教師.ppt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
教師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度、風度、知識、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教師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完美,就對學生有感染力、輻射力,教育效果就會好。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在向學生傳達關愛的信息,無聲的行動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期待,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久而久之,他們對師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歸屬感,遷移為熱愛學習、探求真理的優美情愫。可以說,教師人格修養對陶冶學生的情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人格魅力來源於淵博的知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人格魅力來源於健全的人格素養;人格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人格魅力來源於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
凡是成功的教師,無論他是大學、中學、小學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人格就是影響力,富有魅力的人格產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善良是人格走向高尚的路徑。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善良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所在。
從實踐上來說,一般人對兩類職業是有道德期待的,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生。
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每一位端教師飯碗的人都應該成為「與人(學生)為善」的「君子」。智力有高低,能力有優劣,也許,教師可以不是一個教學能手,但教師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
善是美麗的,是最純凈的展現。善良是師德的底線,是走向高尚的起點。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心存「善心」,廣施「善心」,造福每一個學生。
其實,善良很簡單,有一段話這樣說到:看見人家的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別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讓,那麼不吧嗒嘴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桃李滿天下,那麼不誤人子弟也是一種善良;如果不能成為一名教學能手,那麼愛崗敬業、嚴於律己也是一種善良。
善良,其實是一種內心的操守,一種內在於人的本質,只要願意,你就可以做一名天底下最善良的教師。
教育是最大的社會公益事業。教育的這種公益性特點要求它的從業人員——教師首先應當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善良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很難設想,心地不善良的教師會成為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
人在旅途,沒有多少東西可以伴隨一生,只有善良可以一生受用。想人所想,是一種善良;急人所急,是一種善良;在處境艱難的時候,還想著別人,猶見善良。
善良是生命的光澤,沒有善良的心,人生是一片荒漠,沒有善良的教師,教育將變成一片沼澤。相對於風度、氣質、服飾等,善良才是教師第一位的品質。
追求職業的境界
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應該是我們教師的主要生存方式,學習能培養自己的大智大德,提升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和規律的把握,所以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彌補自己能力、知識折舊的損耗。讀書可以增厚文化底蘊,拓寬教育生命的寬度,提升教學智慧。所謂文化底蘊,就是對人類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廣度和深度,就是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教師有文化底蘊,才能創造一個真誠、深刻而豐富的課堂,才能帶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感染。我們倡導教師讀書,豐富內涵,滋養精神,潤澤心靈,提升品位,拓寬眼界,升華境界,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是在用我們的讀書、用我們的生活閱歷詮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一個不讀書的教師,也不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真正意義上老師。
著名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認為,根據人對自己行動的「覺解」不同,可以將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種,這四種境界由低至高的排列為:「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厲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很難想像,一個教師會處於「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因為在這個境界中,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出於自然的本能,是「昏昏不知其所然的」,處在這個境界的教師,不是一個現代教育制度語境中的教師,更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有效運轉。
那麼,如果一個教師處於「講求厲害」的功利境界呢。處在這個境界中的教師是一個最現實、最世俗、最物質的人。我們不排除人是物質的人,人必得藉助於一定的物質基礎,方能正常地生活和思考,但如果一個肩負教書育人神聖使命的教師,沒有一點超越物質的追求,同樣是不可取的。
我們的教師,當且應當處於一定的「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中。只有處在這個境界中的教師,才有可能從社會學校的角度,而不是個人私利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職業,從而從較高的層次上來審視和理解自己的行為,推動學校和自己專業的發展。
至於「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可能我們每個人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這個境界,但這絕不妨礙我們將其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化為我們前進和奮斗的動力。
很明顯,一個教師,其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立足於自然境界,過渡到道德境界,並將天地境界視為終極目標的追求過程。
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呢?
1.學會快樂地工作。只要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心投入到學習中,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一切,快樂就會伴隨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快樂就會永遠伴隨你左右。
2.學會欣賞。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你周圍的人,看待你周圍的一切,你便忽然感到自己心變得坦然了,生活更加充滿了陽光,突然感到這世界是那麼美好,周圍每一個人都在向你微笑,每一個不經意都使你愉悅。
3.學會寬容。古時代,一個丞相的管家准備修一座後花園,希望花園外留一條三尺之巷,可鄰居是一名員外,他說那是他的地盤,堅決反對修巷。管家立即修書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後的管家放棄了原計劃,員外頗感意外,執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來丞相寫的是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員外深受感動,主動讓地三尺,最後三尺之巷變成了六尺之巷。
這個故事所講的道理很簡單,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人生境界,有了寬容的心,世界的繁瑣和零亂,自會消弭於無形,剩下的,則是雲淡天高,風平海闊的寧靜和高遠。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心胸博大,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人生中能遇上胸襟寬的老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在一個教學群體中,能容忍不同的意見,特別是能容忍聰明正派的人。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師,他付出的勞動和心血必定超過常人。他的努力在於他肯吃常人不能吃的苦。無視他們的辛勤付出,只盯著他們獲得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心胸狹隘,心理陰暗。如果教師有這樣的心態,他的工作情緒會大受影響,非但不會有什麼成就,其庸俗作風還有可能傳染學生。所以教師做人要大氣,做事要精細。
追求獨特的個性
有個性首先要有思想。教師思想的內容:教育觀,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教學觀,資源觀,質量觀等。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讓自己的心靈變得豐富而深刻。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功力深厚,善於思考,見解高明,富有個性的教師。有思想,會使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積極地捕捉各種有意味的信息,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有品位,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變得豐富,使我們從瑣屑的、單調的生存境遇中擺脫出來;做有思想的教師,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把研究教學、鑽研教材、提升質量當做自己的職業價值追求。在自我反思、溝通合作、改進創新中努力實現自我超越。
有個性其次要有文化。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也應當是文化的擁有者與代言人,就不單單是對教材文本的解說,更不是單純對教參內容的重復與再現。課堂教學應是對教材文本審視之後的創造,是一種富有生命張力的精神活動。而一個文化積淀很厚的老師,他也會看教材和教參,但他更關注課外更大范圍的文化,於是,他就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思想文化領地。這樣,在教學中,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與思想,能夠旁徵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
「想要學生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江蘇省著名老師王棟生這樣認為。
很明顯,在這里,「不跪 著教書」只是一個隱喻,它代表著一種姿態,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自由思考的精神,傳遞一種思想。
「不跪著教書」,呼籲教師要在教學中獨立思考,不能人雲亦雲,做教科書,專家的傳聲筒。要知道,「教師」和「人師」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只知道照本宣科,而後者就是善於思考,勤於創造的思想者。
追求幸福的人生
幸福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它源於個人內心的體驗與感受,有時候學生的一句問候,學生的一封來信或者一個職稱的晉升,一次成功的公開課,發表了一篇論文,我們在備課中一個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解決了一個困擾的問題,同行的一次認可,學校的一次獎勵,這都使得我們的老師都有一種幸福感。如果說一個老師他每次上課都非常痛苦,他絕對是沒有幸福感的。一個心理不陽光、情商有缺陷的教師,不是我們所要的幸福教師。
我認為幸福的前提是擁有健康,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礎,再有精神的高貴和心靈的豐盈,就真正走進幸福境界了。有幸福感的教師他必然也是一個「陽光教師」。其一,積極樂觀。總相信努力能改變一切,總相信明天會比今天好,不會為一時一事的挫折而消沉悲觀;其二,有感恩之心和熱愛之情,感恩於自然,感恩於社會,感恩於學校,感恩於同事,感恩於學生,對生活,對工作,對家庭,對學生充滿熱愛之情。幸福不僅是一時一事的心理感受和體驗,而應是一種持續的,長久的積極心理體驗。我校的核心價值觀是,為了「師生可持續發展的幸福」,我們倡導用幸福指數為學校管理把脈。做一個可持續的幸福教師,它有四個要素:第一,內在和諧;第二,精神高貴;第三,充滿自信;第四,發展自身。
有一部反映晉商興衰的話劇《立秋》,其中有一副對聯:
天地生人,有一人必有一人之業
人生在世,在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而對教師老師來說,這是這個崗位是一份責任,也是一個舞台。
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舞台
一個尋找快樂幸福的舞台
更是一個履行職責、承擔責任的舞台
⑧ 幼兒園教師如何製作優秀的ppt
幼兒園教師如何製作優秀的ppt
教學PPT能夠運用多媒體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元素組織起來,通過直觀演示、人機交互、實時操作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更容易地組織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工具/原料
Powerpoint
方法/步驟
1/7
一、幼兒園教學PPT的特點。
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具有天生的親近感,加上幼兒年紀尚小,識字不多,能夠理解的事物關系也比較簡單,所以,幼兒園教學PPT的製作對課件本身的技術性要求不是很高,相對來說,更多要求PPT畫面色彩鮮明、畫面生動活潑、音頻視頻適宜、較少文字。幼兒園教學PPT製作主要運用的技術包括搜集素材、圖像處理、音頻處理、動畫處理、視頻編輯等。
2/7
二、PPT製作主要使用的軟體。
(一)素材處理軟體
1、文字編輯軟體:Word軟體,主要完成內容的編寫及腳本的編寫
2、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軟體,主要完成模板、文字的處理,保存的格式一般是jpg。
3、音頻處理軟體:Goldwave軟體,一個相當棒的數碼錄音及編輯軟體,主要完成聲音的錄制及編輯,保存格式一般是.wav或.mp3。
4、動畫處理軟體:Flash軟體,主要完成一些動畫的處理,保存格式一般是.swf。
5、視頻編輯軟體:Vegas軟體,主要完成一些特定視頻處理,保存格式一般是.mov或.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