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心老師
❶ 老師曾在冰心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誇贊她的作文像什麼和什麼的文章
——————
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指柳宗元(柳柳州)那樣雄健有力的風格,李賀(李長吉)那樣清新不凡的才氣.
❷ 冰心的作品
1.
冰心 (1900~)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後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涵。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2.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
❸ 冰心為什麼被稱為先生
女性稱先生,引來非議,有人不以為然。這是性別歧視,誤以為先生是男人的專稱,因此對於先生很有一說之必要。
先生的原創語義是如父如兄的師長,先我而生者。《詩·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朱熹傳曰:「先生,首生也」。由之,引申為:敬稱年長有德業者為先生。歷史前進,不限性別、破年齒高低,通行為敬稱,業已成習。如稱年齡小於我的女作家馬瑞芳為先生,稱女紅學家呂啟詳為先生,與稱楊絳先生乃是很正常的事,值不得大驚小怪的。對年齡小許多的忘年交的女性稱為先生更是進入無(性)差別的境界了。最先打破年齡、性別界限稱兄道弟,魯迅曾經稱「廣平兄」是為實證。
關於先生:漢有商山四皓的一位先生,省稱為「生」,並未誤會為生徒。繼後,又省稱為「先」,《史記·晁錯列傳》「學申商刑名於張先所」。司馬貞《索引》言「先,即張恢先生」。再後來,又變為親切的「先兒」,以及老先生兒頻出。對於先生,足夠寫一部大人先生傳了。
早在《金瓶梅》的明代,就打破了先生的男性話語霸權,「女先兒申二姐」、「女先兒郁大姐」,在書中屢屢出現。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卷21說「瞎先生者,乃雙目瞽女,即陌頭盲女之流」。延至後世,仍然稱為先生:清李聲振《百戲竹枝詞》「瞽者唱稗史,閨人恆樂聽焉。呼之曰『先兒』。」王韜《海陬冶遊錄》記「滬上女子之說平話者,稱為『先兒』。大抵即昔之彈詞,從前北方女先兒之流也」。
清代袁翔甫《滬北竹枝詞》「一曲琵琶四座傾,佳人也是號先生」。這些盲藝人,既可以走動大宅門,又可以進入宮廷:漢劉向《列女傳》記載:國母大任懷周文王,孕期「夜則令瞽者誦詩、道正事」。進入後宮的必是女性,然而盲人為什麼能誦詩道事?歷來為人所疑並驚嘆,清代趙翼《甌北詩鈔·重遇盲女王三姑賦贈》:「無目何曾識字成?偏能演曲寫風情;可應手摸知書慣,此瞽真當字伯明」。明代江盈科盛贊王同軌《耳錄引》,不會用耳,過耳不留。會用耳,耳成府藏。「自單詞只語至億萬言,不可窮詰」。博聞強記的盲女藝人,史書多有。她們被視為知識分子受到敬重。所以,稱她們為先生。為什麼一般女性,不見稱先生的記載?「家庭婦女」封閉於深閨,與社會疏離。而女藝人從事的是社會文化事業被社會認識,稱之為先生,其社會地位給予肯定是極其自然的。女性確曾有過敬稱先生的光榮史,故而,今天尊稱楊絳、冰心等傑出女性為先生,以及稱其他女性為先生以示敬重。這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❹ 有沒有仿照冰心老師的詩歌形式贊頌教師的詩歌
有,我以前用過一篇,叫老師您站在我們心中。你上網去搜吧
❺ 冰心為什麼稱為冰心先生
先生是稱謂,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為對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可以稱為先生。古漢語「先生」一詞是對有學問者的尊稱,並非所有人都可稱為先生,現時日語、韓語和越南語仍然保留這種用法。
也有用於稱呼有較高學識與地位的女性,例如稱呼女性:李清照先生、張愛玲先生、宋慶齡先生。
❻ 老師曾在冰心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誇她的作文像( )和( )的文章
老師曾在冰心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誇她的作文像(柳宗元 )和(李賀 )的文章
柳州風骨:柳州指柳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政績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於任所。被貶期間,南方人士頗有向他求學問業者。
長吉清才:長吉指唐朝傑出的詩人李賀。李賀,字長吉,生於貞元七年,卒於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家居昌谷,以樂府詩著稱。七歲時,就以長短之制,名動京華。時韓文公與皇甫湜覽賀所業,奇之,而未知其人。因相謂曰:「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豈有不知之理!」會有以瑨肅行止言者,二公因連騎造門,請見其子。既而總角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賀就試一篇,承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無人。仍目曰高軒過,曰:「華裾織翠青如蔥,金鐶壓轡搖冬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殿前作賦聲磨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元精炯炯貫當中。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負冥鴻,他日不羞蛇與龍。」二公大驚,以所乘馬命連鑣而還所居,親為束發。年未弱冠,丁內艱,他日舉進士,或謗賀不避家諱,文公特著《辨諱》一篇,不幸未登壯而卒。
所以,「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贊揚人具有柳宗元、李賀那般的人品和才學
❼ 老師曾在冰心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是誇贊她的作文像 和 誰的文章
〝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指:柳宗元(柳柳州)那樣雄健有力的風格,李賀(李長吉)那樣清新不凡的才氣。 望採納,謝謝哦!~
麻煩採納,謝謝!
❽ 讀冰心《我的老師》有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我是老師》讀後感
歲末年初,神州大地義務教育學校颳起了一股績效工資旋風。旋風的颳起,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育的關心,彰顯了社會對教育的重視與寬容。作為一個有著二十年教齡的老師,我是享受到了政府與社會重視教育的陽關雨露。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時時在想——何以為報?唯有認真做老師教好書育好人來回報社會。
關於如何認真做老師的問題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急功近利與浮躁虛靈的今天,這個問題愈發顯得困惑與迷茫。2009農歷大年二十九上午我逛書店時,無意發現一本《我是老師》的新書,初覽此書便有一股想即刻閱讀的沖動,於是乎,我從當天下午兩點開始連續閱讀到大年三十上午七點畢,真過癮啊!
該書裝潢精美大氣簡約,由李明誠和雷厚國著,全書共計150萬字。該書的內容簡介為:位紅燕是芙蓉中學的語文老師,又是一名軍嫂,她以對學生滿腔熱忱的愛,驅逐著夫妻兩地分居的寂寞。她收留了遭受家庭不幸、無家可歸的學生宣曉曉,並幫她找回了媽媽;她創造性地以筆談的方式和「問題學生」白琳溝通,使白琳痛改前非;在「5.12」汶川地震中,她不顧危險,把心存芥蒂的楊柳老師從廢墟中救出來,兩人冰釋前嫌……
她倡導愛心教育,尊重學生,因勢利導,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敬重和愛戴。她的創新教學,得到了教導主任楊斌的支持,被人誤會兩人有曖昧關系;她的丈夫余建偉在抗震救災中不幸犧牲,在「遺腹子」要不要生的問題上,引起了位家和余家的風波;堅強的後面是柔軟,位紅燕慈母般的愛,感動了所有人……
掩卷沉思,醇厚、自信、陽光、包容、儒雅、大氣、大愛的位紅燕老師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聯系當今基礎教育的實際,對照初入教壇的優秀老師位紅燕,我們不少的老師會感到汗顏而自嘆不如。
位老師優秀在哪裡呢?縱觀《我是老師》一書,我認為,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本職工作的執著上,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里,一切都以工作為中心,對學生始終做到不放棄不拋棄;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學生的愛心上,她對學生傾注了她全部的愛;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生活的知足上,她工資收入不高,但她從不發牢騷說怪話,且經常自願資助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名利的淡薄上,她從不與老師爭名爭利,且多次主動讓位於名利;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人際關系的淡定陽光上,她為人誠信,從不議論別人的長短,且能長時間的包容個別老師對她的誤解而冰釋前嫌;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上,作為軍嫂的她,能理性處理好夫妻兩地分居所帶來的一系列生理與心理的矛盾,做到讓丈夫家婆父母放心而正直坦盪。一句話,位紅燕老師的優秀在於她過著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對照位老師的優秀,反思位老師的點點滴滴,我們該如何向她學習呢?我認為,要在「三心」方面著手。
一 是要有責任心。
正如《我是老師》一書中說,做老師是難者難易者易,抱著責任心去做老師,其實做老師很難;不帶責任心去做,其實做老師很容易。現實的教育生活中,得過且過的老師不在少數,真正負責任的老師一定會受到師生的歡迎。記得上海建平中學原校長馮恩洪說過: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的要義在於奉獻。試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老師能搞好教育嗎?顯然不能。一個人對事業的貢獻絕不會大於他對事業的追求。老師的責任心從哪裡來呢?唯有從理想信念中來,我們提倡老師要把教育當作事業來追求,至少也要當作職業來做,否則,貽害的將是學生。
二 是要有愛心。
陶行知先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是一項跟人的心靈打交道的職業,走進人心靈的前提就是要有教育之愛,眾所周知,教育之愛不同於父母之愛,愛自己的孩子連動物都會,那不算真正的愛,而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愛,那就是大愛,就是教育之愛。故《大學》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也。教育之愛從哪裡來?唯有從不斷的閱讀與不斷的學習中來。畢竟,巧婦是難為無米之炊的。
三 是要有恆心。
《論語》曰:人而無恆,或承之羞。電視劇《士兵突擊》之所以熱播的原因,主要在於許三多的不放棄、不拋棄、不離棄,位紅燕老師的優秀也在於此。老師面對的是每天都在變化的鮮活的生命,故老師要用美的眼睛去發現去注意學生中的美,不是有句名言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嗎。做老師最難的就是堅持,而位紅燕老師卻平靜地做到了,因而受到大家普遍的認同。其實,一個人的事業能否成功或能做到多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堅持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毅力。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故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恆心從哪裡來呢?唯有從責任心中來,唯有從愛心中來。
讓我們一起向位紅燕老師學習,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記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❾ 以前河津台主持人李冰心怎麼樣啊,包括工作能力,道德作風,生活趣聞等等,有人說好,有人罵,到底怎樣啊
去河津電視台調查啊 這么近. 怎麼了,哥們看上她了??
❿ 冰心的作品《讀書》全文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我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4 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後的那幾冊,而是7 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後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鍾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於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後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就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後忘了是什麼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就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於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
時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大加欣賞。
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盪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到我11 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於林譯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裡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後,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訪問回來後即因傷腿,閉門不出,「行萬里路」做不到了,「讀萬卷書」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知道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同時,書看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
比如說看了精彩的《西遊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傳》,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乏味的《盪寇志》,等等。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朴淺顯的篇章,那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書看多了,從中也得到一個體會,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1989年9月8日清晨國際掃盲日中國教師節前夕。
此文出自現代·冰心《憶讀書》
(10)李冰心老師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憶讀書》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不同於其它此類的文章大多是讀書說教。更像是敘事,因而讓讀者不乏親切感。
作者冰心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基於理論的理性說教。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低齡讀者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學生對於讀書的興趣。
而冰心奶奶這篇文章卻另闢蹊徑。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己談話,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成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學生的心中,讓讀者終身難忘。
作者簡介:
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活了到近21世紀,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 。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文章被人們稱為「春水體」、「冰心體」。她還被人們稱為「世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