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生老師
Ⅰ 楊金生~微信名叫什麼好
楊先生。這個就挺好。
Ⅱ 楊金的個人簡介
2004年,楊金在中國三亞舉行的中國區大賽上以優異的成績當選為2004中國小姐,並代表中國參加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 進入前15名,獲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才藝比賽亞軍,「三亞形象小姐」和搜狐「最佳人氣獎」。
楊金成長在以山地,辛辣的食物和熱心的人民聞名的城市重慶,是一位具有豐富才藝和綜合素質很高的校園美女,會計專業,她的目標是成為財政專家,有一天能成為一家酒店的經理。她熱愛環保與慈善公益事業,是一名智美女郎。
興趣和愛好:中國畫,素描,唱歌,朗誦和舞蹈(尤其是中國的民族舞),游泳,跑步和打籃球。
Ⅲ 楊金的介紹
楊金,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出生日期:1984年,身高:176cm。2004年,楊金在中國三亞舉行的中國區大賽上以優異的成績當選為2004中國小姐,並代表中國參加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 進入前15名,獲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才藝比賽亞軍,「三亞形象小姐」和搜狐「最佳人氣獎」。
Ⅳ 夢金園《黃金100秒》第一期金牌得主 楊金生怎麼沒有微博
他現在是我們的音樂老師
Ⅳ 河北衡水一中「18歲成人禮」 贈送學生《憲法》讀本是怎麼回事
河北衡水第一中學舉行了以「感恩思源逐夢想責任擔當共成長」為主題的2015級「18歲成人禮」。參加活動的6000餘名師生及學生家長為之感動,現場的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成人禮活動之前,家長和學生已經用心、用情把對彼此要說的話寫在了信件上,當彼此把信件進行互換讀完後,看到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全國政協委員楊金生在成人禮現場做點評時說,衡水第一中學18歲成人禮非常震撼。十八歲,告別了幼稚,走向了成人,希望同學們今後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懂得感恩和回報。
來自衡水第一中學676班的安婷同學說:「成年了,以後不會再以自我為中心,要感恩周圍的人,要勇敢擔起肩上的責任,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高二的一位學生家長親自為女兒戴上「成人帽」,並參與了整個成人禮,她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學校舉辦這場隆重的成人禮。親眼看著孩子步入成人的行列,回想起18年來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心中有很多感慨。希望成人禮過後,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堅強、懂事、樂觀、自信。」
Ⅵ 為什麼河北衡水一中「18歲成人禮」 贈送學生《憲法》讀本
為做一個懂感恩、勇擔當、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堪當大任的新一代有志青年,衡水第一中學熱贈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讀本;二是贈送成人紀念章一枚;
河北衡水第一中學舉行了以「感恩思源逐夢想 責任擔當共成長」為主題的2015級「18歲成人禮」。參加活動的6000餘名師生及學生家長為之感動,現場的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在此間表示,今天的成人禮,對於同學們來說意義重大,這標志著同學們正式跨入成年公民的行列,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懂感恩、勇擔當、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堪當大任的新一代有志青年。
Ⅶ 20110928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楊金生講什麼是刮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楊金生,主題是解讀刮痧 ,楊老師將為您介紹刮痧的作用原理、刮痧的好處等。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台,並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下面是該視頻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 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的好處: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調整陰陽 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者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3、舒筋通絡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 作用,使有關組織處於警覺狀態,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4、信息調整 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臟器的固有頻率及生物電等),當臟器發生病變時有關的生物信息就會發生變化,而臟器生物信息的改變可影響整個系統乃至全身的機能平衡。刮法、點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輸入調整信息,可對垂體、腎上腺髓質功能有良性調節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調整腸運動等作用。 5、排除毒素 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6、行氣活血 氣血(通過經絡系統)的傳輸對人體起著濡養、溫煦等作用。刮痧作用於肌表,使經絡通暢,氣血通達,則瘀血化散,凝滯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氣血通達無礙,局部疼痛得以減輕或消失。 本期嘉賓介紹楊金生 楊金生博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學位委員會(針灸學科)副主任委員。 兼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葯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針灸學會砭石與刮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肝病防治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保健協會中醫葯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金龍康而福刮痧拔罐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光明中醫》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和《健康中國》編委會委員等職,曾在聯邦德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和臨床醫療工作。
Ⅷ 台灣楊金本簡介
楊金本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
-1993年成立個人工作室
-1995年獲選台北市戶外藝術家 (陶塑類)
-1999年國立國父紀念館茶具展
-2000年美國國際歐頓陶藝巡迴展
-2002年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百壺呈祥邀請展
-2004年第二屆台灣陶瓷金質獎(佳作)
-2016年第六屆台灣國際金壺獎 (評審推薦獎)
2017年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個人展
陶藝職人楊金本老師在台灣制陶經歷已有三十餘載,經驗豐富,在作品表現上相當內斂與含蓄。而楊金本老師所製成的器型典雅溫潤簡約,是他一路所堅持的風格,作品也深受廣大藏家的回響與肯定,這也是鼓勵他不間斷走下去的力量
楊金本老師手拉坯壺多為厚胎,有獨特風格,泥料調配較為厚實,一般不上釉,欲表現茶壺坯體肌理,突出壺的古蘊。他的小品壺一般以綠泥為主。
Ⅸ 陳景潤的一切資料
【基本信息】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後被「停職回鄉養病」。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同時研究數論。195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80年當選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烈·韋伊(André 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著有《初等數論》等。
身高:1.71米
功績: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個人信息: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短期任中學教師後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同時研究數論。195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80年當選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數論》等。
其他:1999年,中國發表紀念陳景潤的郵票。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為名。
陳景潤在解析數論的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多項獎勵。他是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著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
1984年4月27日,陳景潤在橫過馬路時,被一輛急駛而來的自行車撞倒,後腦著地,誘發帕金森氏綜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因病住院,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2歲。
[編輯本段]【人生簡評】
中國有一千個陳景潤就了不得( 鄧小平)
陳景潤,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53 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7 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 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 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這項工作,使之與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獲得 1978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後對上述定理又作了改進,並於1979年初完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16,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發表研究論文 70 余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
[編輯本段]【他的婚姻】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發表,如旋風般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震撼著中外數學界。國內外評論說:「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親切地接見了他。當時陳景潤身體不太好,小平同志關懷備至,會議結束後,陳景潤被送入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高幹病房。他的到來,轟動了整個醫院,院領導給予了盛情的接待,醫生和護士無不崇敬這位世界上第一位數學聖人。1977年11月從武漢軍區派到309醫院進修的由昆,被同伴們拉去看中國這位名人,這真是緣分,過去陳景潤連女人名字的邊都不粘,連句話都不說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陳景潤見到由昆,眼睛一亮,親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請她們進來坐下,話也多了。後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班醫生。這樣,接觸的機會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現,陳景潤都特別高興。一天,陳景潤關切地問由昆,家住在哪?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成家?由昆毫不設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說:「沒有,沒有,還早著呢。」以後,由昆也十分關心這位中國數學家,斗轉星移,彼此產生了愛情,他們在組織的幫助下結婚了。從此這位被稱為「痴人」和「怪人」的數字家陳景潤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了。
[編輯本段]【名人軼事】
陳景潤不愛走公園,也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自己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裡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丁零零……」下班的鈴聲響了,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人家都走了,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還是一個勁地在看書吶。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
時間悄悄地過去,天漸漸地黑下來。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裡說:今天的天氣真怪!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他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線,又坐下來看書。看著看著,忽然,他站了起來。原來,他看了一天書,開竅了。現在,他要趕回宿捨去,把昨天沒做完的那道題目,繼續做下去。
陳景潤把書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圖書館里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哎,管理員上哪兒去了呢?來看書的人怎麼一個也沒了呢?陳景潤看了一下手錶,啊,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鍾了。他推推大門,大門鎖著;他朝門外大聲喊叫:「請開門!請開門!」可是沒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時,陳景潤就會走回座位,繼續看書,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趕回宿舍,做那道沒有做完的題目呢!
他走到電話機旁邊,給辦公室打電話。可是沒人來接,只有嘟嘟的聲音。他又撥了幾次號碼,還是沒有人來接。怎麼辦呢?這時候,他想起了黨委書記,馬上給黨委書記撥了電話。
「陳景潤?」黨委書記接到電話,感到很奇怪。他問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高興得不得了,笑著說:「陳景潤!陳景潤!你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同志。」
黨委書記馬上派了幾個同志,去找圖書館的管理員。圖書館的大門打開了,陳景潤向管理員說:「對不起!對不起!謝謝,謝謝!」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開燈,馬上做起那道題目起來。
[編輯本段]【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
一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調來的一名很有學問的數學教師講課。他給同學們講了一道世界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他一生也沒證明出來,便給俄國聖彼得堡的數學家歐拉寫信,請他幫助證明這道難題。歐拉接到信後,就著手計算。他費盡了腦筋,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證明出來。之後,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也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200多年來,這個哥德巴赫猜想之謎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從而使它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老師講到這里還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數學是自然科學皇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後王冠上的寶石!這引人入勝的故事給陳景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從此,陳景潤開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寶石的艱辛歷程......
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被留校,當了一名圖書館的資料員,除整理圖書資料外,還擔負著為數學系學生批改作業的工作,盡管時間緊張、工作繁忙,他仍然堅持不懈地鑽研數學科學。陳景潤對數學論有濃厚的興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關數學的專著。陳景潤為了能直接閱讀外國資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同時,又攻讀了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學習這些外語對一個數學家來說已是一個驚人突破,但對陳景潤來說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為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為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鑽研。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論文的發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贊。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為「陳氏定理」,可是,這個世界數學領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卻不知商品分類,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來,被稱為「痴人」和「怪人」。
二
作家徐遲在《哥德巴赫猜想》中這樣描繪陳景潤的內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嚴重起來。我是病入膏肓了。細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內臟。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體確實是支持不了啦!唯獨我的腦細胞是異常的活躍,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來。我不能停止。……」對於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這樣意味深長地告訴人們: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陳景潤的小故事:陳景潤出生在貧苦的家庭,母親生下他來就沒有奶汁,靠向鄰居借熬米湯活過來。快上學的年齡,因為當郵局小職員的父親的工資太少,供大哥上學,母親還要背著不滿兩歲的小妹妹下地幹活掙錢。這樣,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白天,他帶領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數手指頭玩;晚上,哥哥放了學,就求哥哥給他講算數。稍大一點,擠出幫母親下地幹活的空隙,忙著練習寫字和演算。母親見他學習心切,就把他送進了城關小學。別看他長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績很好,因而引起有錢人家子弟的嫉妒,對他拳打腳踢。他打不過那些人,就淌著淚回家要求退學,媽媽撫摸著他的傷處說:「孩子,只怨我們沒本事,家裡窮才受人欺負。你要好好學,爭口氣,長大有出息,那時他們就不敢欺負咱們了!」小景潤擦乾眼淚,又去做功課了。此後,他再也沒流過淚,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為學習的動力,成績一直拔尖,終於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三元縣立初級中學。 在初中,他受到兩位老師的特殊關註: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語文老師,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橫行霸道,國民黨卻節節退讓,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託於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陳景潤勤奮刻苦,年少有為,就經常把他叫到身邊,講述中國5000年文明史,激勵他好好讀書,肩負起拯救祖國的重任。老師常常說得滿眼催淚,陳景潤也含淚表示,長大以後,一定報效祖國!另一位是不滿30歲的數學教師,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知識非常豐富。陳景潤最感興趣的是數學課,一本課本,只用兩個星期就學完了。老師覺得這個學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氣,多給他講,並進一步激發他的愛國熱情,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大,自然科學不發達是萬萬不行的,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從此,陳景潤就更加熱愛數學了。一直到初中畢業,都保持了數學成績全優的記錄。 祖國陳景潤光復後,陳景潤考入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在這里,他有幸遇見使他終生難忘的沈元老師。沈老師曾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當時是陳景潤的班主任兼教數學、英語。沈老師學問淵博,循循善誘,同學們都喜歡聽他講課。有一次,沈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數學題:「韓信點兵」。大家都悶頭算起來,陳景潤很快小聲回答:「53人」。全班為他算得速度之快驚呆了,沈老師望著這個平素不愛說話、衣服檻樓的學生問他是怎麼得出來的?陳景潤的臉羞紅了,說不出話,最後是用筆在黑板上寫出了方法。沈老師高興地說:「陳景潤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講,我幫他講吧!」沈老師講完,又介紹了中國古代對數學貢獻,說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於西歐1000年,南宋秦九韶對「聯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義大利數學家歐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師接著鼓勵說:「我們不能停步,希望你們將來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跡,比如有個『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人們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要把它摘下來!」課後,沈老師問陳景潤有什麼想法,陳景潤地說:「我能行嗎?」沈老師說:「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韓信點兵』,將來就能摘取那顆明珠: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陳景潤失眠了,他立誓:長大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編輯本段]【電視劇《陳景潤》】
主要演員:
姜 峰 飾陳景潤 田 玲 飾由 昆
劉 威 飾梁安平 邊 緣 飾木一盟
何鈺生 飾周教授 常佳音 飾陳瑞珍
王 往 飾趙國民 張新武 飾韓金堂
郭延波 飾臨宏偉 李 蓬 飾許閣歐
主創人員:
總顧問:吳階平
顧問:路甬祥 劉延東 黃瑞林 郭傳傑 黃其興 由昆 宋力
總監制:趙化勇 荊福生 楊步亭 胡恩
總策劃:卓家瑞 童剛 高健民 邱建康
執行監制:陳朱 楊金生 劉曉星
出品人:汪國輝
策劃:劉曉群 孫殿義 秦潤波 陳用毅 楊樂 王豪傑 李福安 林志成
責任編輯:譚潔
責任製片:李長江
執行製片人:王國慶
製片人:劉曉星
原著:王麗麗 李小凝
編劇:李岩希 馮俐
導演:丁祝明 劉己
陳景潤是閩籍著名數學家,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一數學明珠,傾其畢生心血,其事跡激勵了無數人投身科學事業。電視劇《陳景潤》以人物傳記的形式,以寫實的手法把陳景潤一生堅韌不拔的鑽研精神,以及他那寬容、善良的性格,真實地展現給觀眾,使人們心中得到啟迪和激勵。該劇於2008年1月24日起每晚8點在福建電視台播出。
內容簡介:
自幼喜愛數學的陳景潤,有幸得到著名教授沈元的啟發,開始了一生追求哥德巴赫猜想的歷程。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陳景潤成為廈門大學數理系的一名大學生。盡管要忍受生活等種種艱難的困擾,但是陳景潤慢慢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性格和事業追求的精神基石,並作為高材生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學當老師。
可當生性不善與人交流的陳景潤站在講台上的時候,他茫然更不知所措。北方寒冷的天氣也讓這位南方體弱多病的小夥子病倒了。在中學教書的這段日子裡,陳景潤發生了不少和學生的一些趣事和尷尬,他的特長並不是教別人,而是在自己的美麗而燦爛的數學世界裡。最後因身體和不適合教學而病退回家。陳景潤的人生自此陷入一段無奈的時光。
因為不想依靠家人生存,陳景潤在福州擺起了書攤。在經過一系列的慘淡經營、被人誤會不理解、甚至最後被當成特務調查……陳景潤的窘境,被愛材如子的廈大校長王亞南知道了。隨後,他順利回到廈大工作,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第一篇論文《他利問題》。論文得到中科院數學所所長華羅庚的賞識,陳景潤更幸運的被調進中科院。他立下人生目標,開始了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的准備。即使文革來臨了,陳景潤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中,絲毫感受不到隨之而來的暴風驟雨。造反派的幾次威逼利誘都無法讓陳景潤放棄他的原則,可當他的「一加二」手稿難逃被毀的厄運後,陳景潤萬念俱灰,跳樓自殺了。萬幸的是幾根電線的遮擋,陳景潤幸運的活了下來,被救回後,陳景潤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直到中科院新上任的梁書記的到來。在梁書記的鼓勵下,陳景潤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加二」的簡化稿。伴隨著國家形勢的逐漸變化及突然降臨的,毛主席的親自關懷。陳景潤成了時代英雄,受到黨和領導的關心。愛情之花也姍姍來遲。
第一集:
簡陋的私塾課堂上,少年陳景潤專心致志的聽何先生講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論》。時光如梭,陳景潤遇到代課老師沉元,開始了攻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2),成為大數學家的憧憬,隨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廈門大學。
第二集:
依山傍海的廈門大學給了陳景潤一個嶄新的人生,進入知識的海洋的他洋溢著內心的喜悅。可是獨來獨往的陳景潤只知埋頭讀書,也不注意個人衛生,被室友不理解和誤會,由此他也成了大學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第三集:
陳景潤刻苦執著的求學精神,感動了所有人。經過了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風雨之後,同學關系和好如初。大學畢業後,陳景潤服從國家的需要,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學當老師。
第四集:
由於非常不適應講課教學,陳景潤只得放棄中學講台的位置,開始只為學生批改課本。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陳景潤把錢寄回家,並主動要求增加工作量。可是陳景潤本身身體就不好,不久他就病倒了。學校不得不勸他回家休養,陳景潤的人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一個低谷。
第五集:
為了生計,陳景潤擺起了書攤。廈大校長王亞南知道了,立刻又把他調回學校的數學系資料室里工作。經過努力,陳景潤的論文《他利問題》得到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賞識,請他來北京參加全國數學論文報告會。
第六集:
陳景潤順利調進中科院數學研究所。進了中科院數學所後,陳景潤開始了更刻苦的學習。陳景潤的人生好似進入了一個燦爛的時期,在華羅庚等著名科學家的指引下,數學的美麗之夢在北京綻放開來。
第七集:
「大躍進」政治運動開始了,陳景潤白天都在鋼鐵廠勞動。隨著運動的升級,數學所所長華羅庚也被下放到基層搞理論聯系實際,陳景潤也被當做「白專」典型,調到大連化學物理所兩年。之後在華羅庚的努力下,陳景潤再一次被調回中科院。
第八集:
陳景潤忍住身體的病痛,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演算。終於完成了證明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2)論文的初稿。「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造反派為迫害陳景潤,逼迫他撕掉寶貴的手稿。陳景潤萬念俱灰,跳樓自殺。
第九集:
因為樹枝和電線的阻擋,跳樓自殺的陳景潤幸運地沒有死,之後,陳景潤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直到中科院數學所新上任的梁書記的到來。梁書記的關心讓陳景潤感到從未有過的溫暖,在心裡升起了一縷陽光。
第十集:
歷經非人的寒窗,在以麻袋堆集手稿的日子中,陳景潤的關於「1+2」的論文簡化稿完成發表,並在著名的作家徐遲所寫的關於他美麗而痛苦的數學之夢旅的報告文學發表後,引起了社會各界巨大的反響,陳景潤也成了當時人人皆知的傳奇式英雄人物。
第十一集:
黎明前的黑暗,政治運動「反擊右傾翻案風」開始了,陳景潤堅持正義拒絕了出賣靈魂,最終等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他人生的黃金時期。
第十二集:
就在數學所梁書記和陳景潤的家人都為他的個人問題著急的時候,屬於他的這朵愛情之花才姍姍綻放開來。陳景潤遇到了醫院的實習醫生由昆,並為她的真誠和善良所吸引,這個傳奇數學家以他獨特方式開始了戀愛。
第十三集/第十四集:
陳景潤和由昆結婚了,由昆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陳景潤也如願當上了爸爸。在鄧小平的關心下,由昆被調到北京工作,陳景潤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傳奇人物的幸福生活開始了。
Ⅹ 楊金生拼音名
yáng jīn sh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