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老師的手教案

老師的手教案

發布時間: 2022-03-11 12:25:14

① 小班小手添花藝術領域教案

柯拷多長時間應該學些什麼
內省:大多數人透過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來看自己。疵俅

② 中班語言《小當當的幻想》教案

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處,對自己的小手感興趣並萌發保護小手的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稱,樂意用語言表達。
2、幼兒能大膽說出小手的作用,並進行想像活動。
3、幼兒能產生愛小手、愛家長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手指名稱。
難點:能正確說出各個手指名稱並進行想像活動。
活動准備
小手的圖片,橘子。
活動過程:
一)歌聲引題
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唱《五官歌》,邊唱邊拍手,好嗎?
2、剛才我們一起拍手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小手圖片),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小手。
(二)展開活動
1、我們的手有幾個手指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些手指都有一個名字,你知道它們叫什麼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指導: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麼?它叫小指。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裡啊?你們用哪個手指指呀!它叫什麼?它叫食指。用食指指給我看看,窗戶在哪兒、門在哪兒?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老師現在伸出來的是哪根手指呢?對了,老師常用它來誇小朋友的,所以它叫大拇指?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長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啊?它是在中間的,所以叫它中指。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2、小朋友看圖片,跟我讀: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三)活動結束:(欣賞)
老師的手會變魔術,請大家看一看:
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白鴿咕咕咕!
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貓喵喵喵!
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鴨嘎嘎嘎!
(四)活動延伸展與拓展
1、小朋友,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干什麼呢?
2、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寶寶們看:這是什麼呀? 它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的?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剝橘子給我們小朋友吃,今天陳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剝給爸爸媽媽吃好嗎?
3、請小朋友將小椅子搬回座位剝桔子,同時提醒小朋友將皮剝在盤子中,保持環境衛生!
教學反思
我的設計遵循了兒童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使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增強了語文實踐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素養。

③ 小班美術畫線《彩條變變變》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剪貼的方法為蛋寶寶進行裝飾。
2.在情景式的游戲活動中發展綜合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有紅、黃、綠標記的蛋各一個,貼在展示板上。
2.彩條,剪刀、小簍子、操作材料紙每人一份
3.錄音機、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教師進入教室,跟彩條寶寶打招呼(彩條寶寶好)
二、通過與彩條寶寶做游戲掌握剪的技能。
1.創設情景游戲,激發幼兒的想像。
"你們看,彩條寶寶在干什麼?"(跳舞)"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頭上,變成什麼?"(頭發……)"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下巴上,變成什麼?"(鬍子……)"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腰上,變成什麼?"(裙子------)"你們想想彩條寶寶還會跳到哪裡呢?還會變成什麼呢?"(啟發幼兒講述)"彩條寶寶說小朋友好聰明喲!知道它可以變成……,彩條寶寶想親親你。"
2.在游戲的情景中學習撕紙
(1)現在彩條寶寶想變成小紙片,怎麼變呢?"(可以撕,也可以用剪刀剪)
(2)"看 ,老師的手變成什麼了(小手槍),小手槍要睡覺了,睡在哪裡呢?(剪刀洞洞里),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變出了什麼呀?(小紙片片)""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來變一變"( 師幼一起說兒歌、做動作)兒歌: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里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
(3)"老師的彩條寶寶都變成小紙片了,你們的彩條寶寶該著急了,趕緊去變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小紙片放入筐子里)
3.在找一找,說一說的游戲中,發展綜合能力。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帶著你的紙片寶寶到老師這兒來你一筐,我一筐,就變成許多筐了!"

④ 小班下奧爾夫《花好月圓》教案

教學目標: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3、培養幼兒親自參與音樂表演,感受音樂的愉悅情緒
教學重點:
1.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教具准備:
1.CD:《蛙蛙快樂頌》、《粉刷匠》、《律律動音樂》
2.樂器:節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教學內容: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5分)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後,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著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游戲(10分)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
貝貝
在哪裡?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回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們

小朋友們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師好老師好
3.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①師:老師的手真靈巧,喜歡跟著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手跟著音樂怎麼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手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手有節奏的做動作
③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跟音樂模仿做手的動作
④老師鼓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
附手的律動:
第一個樂句:胸前拍手
第二個樂句:前平舉左右晃手
第三個樂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牆動作
第四個樂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交替點自己的鼻子
C.音樂語言游戲(10分)

⑤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家門前有條河》

教學目標
1. 能用均勻的、較穩定的速度數數,並按照節奏朗讀兒歌。
2. 在書上兒歌中加入標記的地方按要求演奏打擊樂器:三角鐵、響板、碰鍾、沙錘,並加入表演的動作。
3. 在小組合作的活動中選擇一個角色參加表演,並學會與他人愉快合作。
4. 能為熟悉的兒歌創編新的表演方式。
教學重、難點
1. 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合作意識。
2. 能為熟悉的兒歌創編新的表演方式。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音樂實踐活動課的內容,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訓練內心節奏穩定感和准確演奏與表演的能力。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學習兒歌《我家門前有條河》
1. 學讀兒歌。
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你們想知道兒歌的名字嗎?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題,師生共同讀課題。(《我家門前有條河》圖片)
師:老師的手就是小河的流水,我指到哪,你就讀到哪。
教師引導學生讀兒歌。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下面老師讀第一句,你們來讀第二句,好嗎?
學生回答。
師生接龍,共讀兒歌。
師:讀了兩遍兒歌後,你有沒有發現老師黑板上的卡片有什麼不同?
生:有的卡片是兩個字,有的卡片是一個字。
師: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學生回答。
師:聽老師來讀,你們就會發現其中的秘密。(師按節奏讀兒歌,使用電子琴中的固定節拍。)
師:你們發現秘密了嗎?
生1:兩個字的讀得快一點,一個字的讀得慢一點。
生2:速度是一樣的。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能像我這樣讀嗎?(使用電子琴中的固定節拍提示。)
我 家 門 前 有 條 河
2. 游戲《紅綠牌》。
師:我想和小朋友來玩個游戲,好不好?
學生回答。
師:你們會數數嗎?
生:用不同的方式數數。
師:你能用一樣的速度來數數嗎?(學生勻速數數1—20)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老師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看到綠牌要大聲數,看到紅牌要在心中默數。(師出示紅綠牌,學生看紅、綠牌數數)
師:誰能來當小警察舉紅、綠牌?(學生舉紅、綠牌數數。)
3. 出示紅牌,代表休止符。
師:請小朋友看,我把紅燈放在了什麼地方?(將3個紅牌粘在兒歌中。)表示什麼?
學生回答。
師:誰知道這兩句兒歌怎麼讀?(學生朗讀。)
4. 師出示動作標識、打擊樂器標識。
師:看我把小白鵝放在了什麼地方?(將小白鵝粘在兒歌中。)小白鵝的頭上是幾分音符?
生:四分音符。
師:這4拍要來做小白鵝的動作,小朋友來模仿一下。(學生模仿動作。)
5. 加入樂器來練習。
師:仔細看,我又加上了什麼打擊樂器?(將打擊樂器標識粘在兒歌中)用我們的嘴和手來模仿打擊樂器,一起來讀兒歌。(學生按節奏讀兒歌)
師:請一組小朋友來數數,另兩組小朋友來讀兒歌好嗎?老師還有個要求,數數的一組同學在數完第50個數時,讀兒歌的同學們也正好讀完兒歌。請大家小聲一些,相互配合,好好合作。(學生分組配合,一組數數,一組讀兒歌。)
師:現在我們加上打擊樂器來說兒歌。(按節奏、配打擊樂器讀兒歌,及時糾正不足。)
師:請同學們在書中有標記的地方加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這也是有休止的地方,我們不出聲音只用動作來表現。試一試,加入鵝的動作和劃水的動作。
6. 完整地再次以各種形式表演《我家門前有條河》。
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輕聲數數的、有朗讀兒歌的、有按書中提示用打擊樂器敲擊的,有加入動作表演的。
7. 師:同學們,你們表演得很好,合作得也很好,大家各有分工,我們齊心合力地完成了《我家門前有條河》的音樂活動。
二、集體舞《小螞蟻》《小雨沙沙沙》(《小螞蟻》動畫、《小雨沙沙沙》動畫)
師: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個舞吧。(學生變換位置,跳集體舞。)
三、改編兒歌
師:除了今天學的《我家門前有條河》這首兒歌,你們還會說什麼兒歌?
學生回答。
師:小朋友會說這么多的兒歌,你們都是從哪學的?學生回答。
1. 小組練習。
師:請你模仿《我家門前有條河》的形式,將你熟悉的兒歌改編成一首新兒歌。可以加入休止符,也可以利用打擊樂器或表演動作。(學生分小組練習。)
2. 小組匯報。
3. 互評及點評。
師:三個小組都表演了,你最喜歡哪個組的表演?(學生互評。)我覺得三個小組的表演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一組的小朋友,加上了休止符和打擊樂器。今天學了兒歌《我家門前有條河》,河裡的小鵝很快樂,你快樂嗎?老師請同學們回家後,把我們學的兒歌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你一起說兒歌、表演兒歌好嗎?
四、課堂小結
本節活動課同學們一起合作表演了《我家門前有條河》,並創編了新兒歌的活動,希望課後同學們多做練習。

⑥ 小班社會應該怎樣做教師備課教案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活動准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系。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願望: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
(2)鼓勵願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麼辦法幫助我弄乾凈呢?
(2)我兩只手上都拿著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麼說、怎麼做呢?
3、師幼一起玩游戲。
(1)教師躲在幕布後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願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盡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游戲來開展,主要是為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了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簽給花朵塗上紅色,作為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盡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為朋友。

熱點內容
吉他伴奏教學 發布:2025-05-01 10:55:30 瀏覽:675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生字表 發布:2025-05-01 10:37:17 瀏覽:251
七年級英語學案 發布:2025-05-01 10:25:45 瀏覽:83
舞蹈初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01 10:15:53 瀏覽:815
哪裡學吉他好 發布:2025-05-01 09:51:00 瀏覽:558
怎麼查qq 發布:2025-04-30 22:36:31 瀏覽:575
如何訪問外網 發布:2025-04-30 21:13:09 瀏覽:679
什麼犬什麼什麼 發布:2025-04-30 21:08:56 瀏覽:437
北師珠教學管理系統 發布:2025-04-30 19:19:56 瀏覽:919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