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讀心術
班主任教育理念:
1、允許孩子犯錯誤,善待犯錯誤的孩子,是一種胸懷,一種教養,更是一種教育藝術。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力量。
2、教育不是一種強行的改變,而是一種心靈的滋養。
3、關愛學生,就是用我們寬廣的胸懷包容他們的優點和缺點,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愛。
4、以學生影響學生,以人感染人,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營造團結上進的班級氛圍,激發每一位學生最大的潛能。
5、教育不是把一隻水桶裝滿,而是點燃一堆火焰。
6、用真心貼近孩子的童心,從簡單中尋找豐富,在樸素中覓求不凡。
7、教師的生命是一個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讓我們心存感激地去生活,懷揣著愛和責任去書寫教育人生吧!
8、容忍學生的錯誤,有時比表揚激勵更重要。
9、教師最大的樂趣在於教學生所需,解學生所惑,享學生所樂。
10、教育!科學!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Ⅱ 班主任要做到哪"五心"
一、班主任要有一顆「童心」中學生處於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們的身體長高了,變壯了,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並沒有與身體同步發展,因此他們的逆反心理特別嚴重,他們喜歡與同齡人交往,而對老師、長輩、家長則心理封閉,認為沒有共同語言,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問題.他們在一起的交往不管對與錯,只看是否談得來,這就使得他們之間的交往經常會出現誤區,如果不能夠及時加以引導,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容易產生問題.怎麼辦?這時候需要班主任具有一顆「童心」,要忘記自己的年齡,忘記自己的身份,放下老師的架子,主動與學生交朋友,「打入學生內部」,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及時做好引導工作,將學生的錯誤化解在「想」的階段,而不是等到「做」出來以後再去收拾爛攤子.事實上,根據我的親身體會,只要老師採取主動,學生們是很願意結交班主任這個「有權有勢」的大朋友的.二、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教育者,愛勝過一切」.可見「愛心」對於班主任來說的重要性.這愛心包括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有了愛你才會捨得付出.而對全班學生熱愛之心是凌駕於對工作的熱愛之上的,愛學生體現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在班級中既是學生的"大家長"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愛感化學生、教育學生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當然,對學生的熱愛不是無原則地溺愛與遷就,而是嚴格要求,真正做到嚴與愛的有機結合.三、班主任要有一顆「公心」常聽同學們在背後悄悄地議論說某某老師看面子,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輕描淡寫的批評一下,成績不好的同學犯了錯大罵特罵……聽到這些議論我就會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應該知道每個班級總是有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組成的,在你不知不覺的工作中寵壞了一半,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半.現代學生因為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造就出了不少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 .他們如果覺得「老師對我好」了,還能認真學習,彬彬有禮,一旦覺得老師有失偏頗了,則往往立即會露出撒潑的一面,輕則蠻不講理,胡鬧一通,嚴重的則會「躺倒不幹」,甚至會干出離家出走,輕生尋死的荒唐事,這一類教訓不在少數.因此,班主任要特別注意工作的「公平性」:對待成績好的和差的要公平一致;對待家庭經濟條件好的與不好的要公平一致;對待家長是幹部的和普通百姓的要公平一致;甚至對待長相漂亮的和一般的也要公平一致…….這里所說的公平一致包括平時的表揚、批評、參加班級或學校的活動、評比先進 ,甚至有的學生連老師的眼神、說話的語氣都很在乎.說實話,要做到這些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我們真正擁有一顆公正之心,學生會看出來的.當然,對於那些確實有這樣或那樣特殊情況的學生(比如學困生、特困生等),有時候班主任適當運用一下「偏心」,往往還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四、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正因為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才有了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一個好的班主任往往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但是即使是最優秀的班主任,也不可能一次將一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徹底教育好――因為這一類學生往往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記不住」.前兩天看到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封信》里有這樣一段話:「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教師已經對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對於自製能力強的學生和自製能力弱的學生來說,不是與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學習困難兒童與能力較強的兒童」的道理是一樣的嗎?老師對於自製力不強的學生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失去耐心而「有一句話」、或是「有一個手勢」讓他們感到老師的冷漠和放棄,當然更不能出言不遜甚至大打出手,因為這樣很可能將這名學生推向你的對立面,甚至將他推向犯罪的邊緣.「耐心」與「毅力」是教育這一類學生的兩大法寶.五、班主任工作要注意「細心」 細心就是用心細密.做事細心,就會認真周密地考慮各種問題,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防微杜漸,避免事態擴大;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幫助我們全面分析問題和正確處理問題;工作中有細心還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錯.班主任工作有細心體現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留心,做有心人;體現在他對全班同學的細觀察和詳細了解,如某一學生的突然缺課;某位同學的遲到、突有的變化;班級的風氣等等.細心注意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們,從而正確地引導他們.班主任工作是一件以「心」換「心」的工作 ,當你用你的真心換來學生的信任之心的時候,你才會體會到班主任工作的甜蜜,你才會感受到現代學生的可愛之處。
總結為:童心,愛心,公心,耐心,細心
望採納
Ⅲ 班主任該讀什麼書
前段時間,在網上收集了一些有助於班主任成長的書籍,例如,王曉春的《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萬瑋的《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民主與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田恆平的《班主任理論與實務》、《問題學生教育指南》、《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華東師范大學齊學紅的《今天,我們做班主任》,華東師大張萬祥的《班主任工作創新藝術100招》、 《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做一個創新型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班主任工作藝術》《今天如何做班主任工作》《破解班主任工作難題》《21世紀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之友》《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新世紀班主任必讀》等很多書籍。
Ⅳ 班主任常用的教育理論有哪些
自己體會一番。
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除了在生活中積極關心和盡己所能幫助學生之外,還需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一、尊重學生
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學生由於生理、心理的發展,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希望家長、老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這種自尊心往往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保護和發展學生的自尊心。
俗話說:「情不通則禮不達」,教育需要愛的情感,需要對學生有滿腔的熱情。在教育過程中要實現師生間的情感共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應當自覺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懷有高度的愛,以平等、公正、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
實際上,熱愛學生本身就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教師愛學生,學生體會到這種溫暖之情,內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進心必然更強烈,就會自覺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同時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形成一種求學上進的熱情。一般說來,當一位熱愛體貼學生而又被學生愛慕和尊敬的老師走進教室時,學生樂意接受他的情感傳遞,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便油然而生。教師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這樣,學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
二、鼓勵理解學生
教育過程是師生間的認識、情感等心理交流過程。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鼓勵學生,理解學生就會使師生關系愉快。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鼓勵教育,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能夠理解學生,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學生才能更加尊敬,愛戴老師,師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每當講解難題時、充分給學生討論發表見解的機會,對於不同的看法我總是鼓勵的態度。使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能積極的調動教學。但學生的個性由於多方面原因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例如我班的王首元在周六休息時與他的父親鬧別扭,離家出走,家長周一抱有一線希望來看看他來沒來上學,看到家長六神無主的樣子,我積極想辦法,在晚上放學前找到了王首元,先讓家長領回家休息,第二天,我用了三節課做他的思想工作,了解思想動態,他從小懼怕他父親,又反感父親的粗暴,進而憎恨父親,想到要報復父親,偏激一時不想上學,針對這個特殊的學生,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做耐心的思想工作,我幫他分析心理的病態,鼓勵他用正常的方式與父親溝通,還與家長協調,經過半個學期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事實證明,要想讓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批評說教的效果遠及不上和學生談話的效果明顯。老師應首先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要讓學生真正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三、嚴格要求,嚴中有度
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並不等於對學生放任自流,對他們自身存在的錯誤視而不見。尚處於成長之中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難免犯錯誤,班主任對學生的感情灌注和對學生提出嚴格、合理的要求相統一。嚴格要求學生正是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總是能把愛與嚴結合起來,做到從愛出發,從嚴出發,去教育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也是一門學問。隨心所欲、嚴格無邊不僅不會對學生的成長、進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還會使學生逆反心理膨脹,產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激化師生間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嚴格要求也要講求科學性。有這樣幾點體會:一是嚴而有理。嚴格要求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教育規律的,是由教育過程的需要及教學教育任務決定的。 二是嚴而有度。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確的了解,才能對學生提出符合他們的實際,能為他們的思想水平、認識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嚴而有方。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切切實實地執行。單純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顯著的效果,採取疏導的方式,寓教育教學要求於學生的各項活動中,效果就比較理想。四是嚴而有恆。一種要求一經提出就要使它相對穩定,不能時嚴時松。教師應該對要求的落實作經常性的檢查,而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努力達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會使我體會到教育的魅力並不在於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師生間互相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姜艷)
Ⅳ 班主任如何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
把你自己當做一個學生,把你自己當做一個他們的朋友,沒有過多利益關系的朋友。
不要老是板著一張嚴肅的臉,請一直露出你的陽光般溫暖的笑臉,請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不要以學習成績或者平時表現來論好壞;不要只顧著討好圍著你轉的而忽視了遠遠在牆角偷偷看著你的人;學生玩時,你可以陪他們一起玩兒,而且要一直;學生哭時,請你不要講大道理,遞上你的紙巾跟撫慰的話語;學生鬧時,多半是對你不滿;細心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長處,並在他們進步時,偷偷鼓勵他們;請不要用班費來表示你是一個真心的老師!把班上的管理機會留給不會管理或積極的學生,會管理的學生會自動舉手的;學校制定的或是存在的某些東西,你應該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爭取最有益的東西或合適的方式,你不要讓學生覺著你是站在學校這邊而不是站在學生這邊的!
你的一個小小問候,你的一個小小動作,你的一個小小眼神,你的一個小小贊同,你的一個小小肯定!
曾經,我遇到一位小學老師,是我至今以來甚至一輩子都記得的好老師,好班主任!
他,時常講故事而且幽默風趣,講課或批評時認真嚴肅,跟他開玩笑或者挖苦他他會笑笑,下課時打籃球不知怎麼班裡的男生女生都愛上了打籃球,跳繩-打沙包-踢毽子等他沒有錯過一樣,買練習冊還剩下的兩角錢他都退給了每一位同學,他教語文但也抽午休時間講數學或其他科目,我們班的一半多以上拼音不好他抽放學後的半小時補拼音-沒錯這些都是他不收錢的,唯一的周末補各課都補-每周末半天一學期只收了50塊,運動會時他鼓勵我們勝利了他將請我們大家喝冰水,重要的考試測試他會拿自己買的東西來獎勵學生,我們到他家時他從櫃子里翻出了僅剩的兩個橘子給我和朋友,學校比賽不公平時老師總會站在我們的角度替我們說話替我們爭取······請問現在有幾個老師能做到!
只要你有心,只要你捨得,做一個令學生心服口服的老師,你就算批評他他也會覺著你很好!
若果,你只做了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師,哪么你跟一般的老師沒什麼區別;
若果,你做了一個一般老師都捨不得做的事情,哪么你將在你的學生心中,是一輩子的值得懷念的好老師!
Ⅵ 班主任工作中常見的心理效應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中應重視的幾種心理效應 班級情況千變萬化,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要在這復雜多變的管理過程中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班主任除了必須具備愛心、耐心、責任心之外,還需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學理論來指導工作,以求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一、運用「破窗效應」創建良好的班級氛圍 所謂「破窗效應」理論,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進行的一項實驗。詹巴斗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一輛擺在帕羅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布郎克斯街區。他把停在布郎克斯街區的那輛車的車牌摘掉,還在頂棚打了個洞,結果這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羅阿爾托的那輛車擺了一個星期,仍然完好無損。然後,詹巴斗用錘子把那輛好車的玻璃窗砸了一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這輛車也被偷走了。以這項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一扇窗戶的玻璃,而這窗戶有沒有得到及時修理,人們就可能受到這一塊破窗的暗示而去打碎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幢建築物被打碎的窗戶越來越多,最後整幢建築物變得破爛不堪。這表明:看似細微的損壞會導致公眾麻木不仁;而在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容易滋生、繁衍。這與中國的古訓「防微杜漸」的道理是相通的。 一個班級就像一輛汽車,當它完好無損時,同學、老師都會珍愛它,這個班級的同學也在這充滿肯定、贊揚的氣氛中,產生了以班級為榮的思想,並自覺地維護班級的榮譽,整個班級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相反,如果一個班級疏於管理,班主任對班級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沒能及時發現並採取有效措施,或認為這只是個別現象,不會影響全局而放任自流,這勢必會導致同學之間互相效尤,壞風氣、壞思想、壞習慣就會乘虛而入,久而久之整個班級就會陷入麻木、無序的混亂狀態之中,就像那輛被打破了窗玻璃的車輛,最後是破爛不堪,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謹防「破窗效應」的出現。 1.班主任應有「教育無小事」的管理觀念,一次遲到,一句粗話,一塊垃圾,一場打鬧,都可能是導致車輛被毀的「破窗」。班主任要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 2.在「窗」沒破之前,要有嚴密的防護措施。古語說:「籬牢犬不入。」班主任應及早制訂嚴格的班級規章制度,用規則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做到防患於未然。 3.在「窗」破之後,要及時補救,「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切不可聽之任之,造成無人監督管理的狀態,任由壞風氣蔓延滋生而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Ⅶ 初中學生 適合看讀心術嗎
:看是針對哪方面,可以看出一些。 如果是班主任,你可能需要知道一些學生說的話的真實性。所以,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家庭情況,成長情況等,然後知道這些...
Ⅷ 小學班主任必讀書目推薦
1.《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
2.《班主任工作十講》陳宇
3.《一個學期打造優秀班集體》鍾傑
4.《中小學班級常規管理》田恆平
5.《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王曉春
6.《愛心與教育》李鎮西
7.《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鎮西
8.《第56號教室的奇跡》雷夫
9.《震撼教育36計》萬瑋
10.《致青年班主任》張萬祥
第二階梯:主題閱讀
1.主題班會
《魅力班會課》(丁如許)
《打造魅力班會課》(丁如許)
《班會課100問》(丁如許)
《小學主題班會36課》(丁如許)
《初中主題班會36課》(丁如許)
《高中主題班會28課》(待出;丁如許)
《魅力班會是怎樣煉成的》(楊兵)
《讓品格同青春一起成長——常態班會課》(孫曉暉)
《素材型班會課》(王加文)
《小活動 大德育——活動體驗型班會課》
(李季、賈高見等)
Ⅸ 哪些書籍適合班主任看
1、《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經典就是經典。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和反復咀嚼。任世事變遷,教育中的規律永遠是相通的。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代表作,雖然大名鼎鼎,但是認真潛下心來研讀的教師並不是很多,而一旦你讀進去了,一定會在敬佩這位大教育家的睿智同時,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感與啟示共存,你會感覺到教育中的那些所謂的難題,原來在這本經典中早有答案!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蘇),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什麼是教育》
千百年來,有關教育問題的文獻浩如煙海,令教師朋友們眼花繚亂,難以取捨。如果說我只能保留一本教育類書籍,我想我會留下這本薄薄的《什麼是教育》!(只有178頁)打開書本,作者的第一句話就足以讓你震撼!「教育者不能無視學生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況,而認為自己比學生優越……」,經典的語句不斷出現,吸引你持續地閱讀下去。歷史上的德國曾經出現過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馬克思等哲學、思想大家,而雅斯貝爾斯完全可以比肩這些大師,他的經典名言「教育是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顆心感化另一顆心」不知道給多少教師的精神世界帶來激盪!
作者:卡爾·雅斯貝爾斯(德)(鄒進譯),三聯書店(1991)
3、《愛彌兒》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愛彌兒》的眾多版本中,有一個在封面上居然打出了這樣的宣傳語:「當今中國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解決中國當下教育難題的答案竟然在兩個半世紀前的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書中。這說明,千百年來,教育面臨的困惑並沒有因為時空的巨大差異和技術的進步而消失。生長必須遵循自然法則,這是本書成為教育經典的重要理由。盧梭並不是教育家,但他的思想卻讓後世無數終生從事教育的人嘆為觀止!
作者:盧梭(法),有多種版本
4、《教育漫話》
成書比《愛彌兒》稍早,雖然不少觀點與《愛彌兒》有沖突,但是並不影響該書與《愛彌兒》共同成為十八世紀的教育經典。我非常驚訝的是,作者在三百年前就發現的教育上的問題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那麼鮮活,他的方法仍然非常奏效,令人信服。閱讀此書,不僅能邊讀邊隨著大師思考,還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培養紳士,在今天的意義已經擴展到如何通過教育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健康的人。而作者強調的環境對成長至關重要的論點,在今天乃至未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約翰·洛克(英)(楊漢麟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愛的教育》
很多人都會推薦它,一定有它上榜的理由。是什麼力量給譯者、大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帶來「《愛彌兒》以上」的感動,以至於「流了淚三日夜讀畢」,繼而說出了「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塘」這樣的傳世經典名言?雖然作者說此書是「奉獻給九歲至十三歲的小學生們」的,但是,教師倒是更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這只是一本小說,從中我們學習不到什麼方法,只能感受到美好品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書名即可說明一切!
德·亞米契斯(意),夏丏尊譯,譯林出版社(1997)
6、《陶行知教育思想名篇》
我堅持認為如果不讀陶行知,就不能稱為真正的中國教師。陶行知是中國歷史上為數極少的教育大家之一,即使他所處的時代是那麼特殊,教育落後、國難當頭,然經過了大半個世紀,再讀陶行知,那犀利的眼光和先進的教育觀點仍然鮮活!彷彿他有穿越時空的能力,否則,為什麼那些話在今天仍然直指時弊!更令人折服的,是這樣一位大家,在詮釋最深刻的教育理念時,並未故弄玄虛,用一大堆難懂的術語唬人,而是用了最平實通俗的表述方法,讓任何一個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讀得懂、讀得進去。這種做法本身就揭示了教育的真諦!
編者:方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7、《自立》
勵志精品,全書充滿了雋永的哲理。作者愛默生是近現代人類社會的優秀思想家、散文大師、美國文藝復興的領袖。愛默生思想的本質內容就是勉勵人們走出對神靈的崇拜、對社會的依附和對書本的盲從,做一個頂天立地、自立自強的人。這正是我們勵志教育的重要內容。閱讀、摘抄、熟記,並可以將作者的那些經典名言用於對學生的教育和對自己的鼓勵 。
作者:愛默生(美),譯者:羅蘭。武漢出版社(2009)
Ⅹ 讀《班主任如何說話》心得
「班主任」我們常常戲稱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今年我有幸當了一回初一的主任,嘗了一下「當官」的滋味。之前常常聽老教師抱怨當一年主任要蛻一層皮,可能說得有些誇張,但對一個從來沒有當班主任的經驗的人來說真的是一點都不過分。
暑假裡我無意中借到一本名為《班主任如何說話》這本書,讀後我深為趙坡老師嚴謹、細致、獨特的教學態度,能夠從身邊教學案例入手,層層剖析,從微小中發現問題,解決它。他寫得通俗易懂,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讀來親切並且感觸頗多。特別有兩句話是這樣說得:善於說話的班主任,頭頂孕育一片晴空,拙於說話的班主任,腳下滋生萬丈深淵------事實已經證明,善於說話的班主任三言兩語就能順利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寥寥數語就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鬥志,運用如珠妙語就能化干戈為玉帛;而拙於說話的班主任,往往一張口就讓學生心生憤怒,常常一句話沒說完就讓學生有堵上耳朵的想法。
這讓我想起我班的某某,臨近期末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連幾天值日班長總是記到他的名字,不是自修課講話了,就是副課亂插嘴弄得任課老師非常感冒。那天放學前我實在有些熬不住了,大吼道某某怎麼回事又記到你的名字,都第四次了。話剛說完,他就跳了起來說道,明明三次,今天又不是我講話是他們跟我講得。聽聽一說到錯,都是別人的錯,典型的任性、自私、霸道、不負責任、只有自己。我的火直沖腦門,又講了一些過激的話。他是氣呼呼的走了。
看了這本書我又想起這個案例,之所以他會這么生氣可能更多的是那段時間老師頻繁地批評、指責,使他會簡單的認為老師討厭他,故意不放過任何一個讓他難堪的機會,讓他出醜。站在這個角度考慮,我也許能理解他的感受了。班主任雖然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要接觸形形色色的家長和個性迥異的學生。即使是同一件事,面對不同的學生和家長,班主任也要採用不同的說話方式。特別面對突發事件,更要求班主任說話時能夠高水平的「臨場發揮」。所以,班主任的說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不是單一和孤立的行為,需要經過時間的打磨苦練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