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節來歷

教師節來歷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02:20

教師節的來歷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

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專、程其保等屬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歷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

(1)教師節來歷擴展閱讀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國家主席李先念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信》,中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並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回歸後則跟隨中國內地規定,改為每年的9月10日。

在台灣地區,從1952年起台灣當局就確定9月28日為孔子誕辰日及教師節,並不隨中國大陸教師節日期的變化而改變。

⑵ 教師節的來歷三十字

教師節來歷
33年前的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成為了一種美德。泱泱中華尊師重教的傳統久矣,從某種角度講,中國的教師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職業,漢武帝便是一位尊師有禮的賢君。據《通鑒·漢紀三十九》載,有一天,漢武帝到東郡巡視,順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時的老師,「丙辰,帝東巡,幸東郡,引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講《尚書》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禮。」之後, 就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便使得天下大化。尊師重教,孝親友善,的風俗隨即彌漫開去。蝴蝶效應,使得後漢前期,「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物價超便宜),牛羊被野。」由此可見,老師一職,由傳道授業到改政移風,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好在中國社會歷來對師者都極為敬重,自古以來就有「教師節」,只是日期不同於現代。除此之外,古代教師又在哪些方面和今天有所不同呢?

古代教師節在哪天?和誰有關?——古代教師節還休假呢!

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系。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農歷8月27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並且,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范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院、掌教、館師等。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古代就有「博士」、「教授」——教師的稱呼多著呢!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其實,除了「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麼,有些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稱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嗎?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擁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詞。博士在古代是個官名。秦漢時期,博士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為「文學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師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咸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

古代「教師」從業也得通過考試——宋代教師考試難著呢!

在西漢以前,教師多是推薦,並不需要從業考試。但到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教師「資格考試」——要想成為太學博士,得通過太常主持的考試(有點類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試)。而且,教師個人的教學經歷和年齡都有相應的規定,要求曾教過學生50名以上,年齡不小於50歲。

隋唐時期,中國形成了完備的官學制度。官學,相當於今天的公辦學校,既有小學,也有大學;既有綜合性學校,也有專科學校。當然,教學管理和要求也更規范更嚴格了,對教師從業資格和教學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辦法。其中,授課數量是考核定級的重要標准之一。

宋代是民辦學校開始興起和繁榮的時代,私立書院流行,但朝廷對官學同樣抓得很緊,要當上「公辦教師」同樣得考試。宋熙寧八年(公元1076年)實施的「教官試」制度,大概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難通過的教育主管和教師資格考試。由於考試過嚴,全國州、縣的教授數量明顯減少。

熱點內容
師德萬能演講稿 發布:2025-05-17 12:55:25 瀏覽:311
天台歷史 發布:2025-05-17 12:53:02 瀏覽:135
六一班主任祝福語 發布:2025-05-17 11:16:00 瀏覽:389
丙酮物理常數 發布:2025-05-17 08:07:23 瀏覽:784
職校家訪活動 發布:2025-05-17 03:05:09 瀏覽:998
天盾生物 發布:2025-05-17 02:23:17 瀏覽:788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