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幼兒教師手工製作

幼兒教師手工製作

發布時間: 2020-11-22 06:42:49

⑴ 幼兒園開家長會教師可以做哪個手工製作

幼兒園手工製作有很多,例如做小亭子,小點心,小燈籠都可以,開家長會前教師提前給小孩子和家長布置這個家庭作業,讓小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當然要給提示,例如用什麼環保回收的材料,歷屆小孩子做的一些作品的照片供參考。如果不是手工製作也可以種個小盆栽,例如種花生、綠豆,只要發芽就行,現在栽種等假期回來後長大了就有成果了。 幼兒園重是在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修養,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氣,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和感恩寬容,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手工製作可以結合這些內容,並在家長會上一起分享。

⑵ 幼兒園教師在手工製作中可使用的材料種類有幾種

紙類:紙巾,彩紙,折紙,皺紋紙
泥類:輕粘土,紙粘土,橡皮泥,陶泥
植物類:瓜果蔬菜,樹葉,樹皮,各種豆子

⑶ 幼兒園手工 設計和製作幼兒道要做到哪些方面

可以體現在很多地方,比如環境裝飾,幼兒園用的各種物品,區角等很多,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 例如: 1.平面手工活動類型 (1)粘貼——該類型的手工活動在幼兒園中主要以粘蛋殼和貼樹葉方式存在。 (2)剪貼—— 最普遍的剪貼的面狀材料是各色的紙、布、樹葉等。 (3)撕貼——撕紙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鍛煉學前兒童的手指肌肉動作及其控制能力。 (4)染紙——染紙的目的在於讓兒童在染的過程中了解、感受色彩位置排列所造成的變化。 2.立體手工活動類型 (1)折紙——折紙是利用雙手的活動將紙折疊成立體的活動。 (2)厚紙製作——厚紙製作是運用鉛畫紙、卡紙一類略硬的紙,通過剪、折、貼、組裝等技法製作出三維形體的活動。 (3)泥工——泥工活動的目的是鍛煉幼兒的三維空間感覺,以及動手能力。 (4)廢舊材料製作——廢舊材料製作是利用廢舊日用品等自然物,通過聯想,「因材施藝」地進行建構,製作出立體形象的活動。 (5)立體組合構成——立體組合構成是指幼兒運用小型玩具(如塑料雪花片、塑料管等)或積木,通過自己的想像加工,有意識地創作出立體形象的活動。 ——————————————————————————————————————————— 另外,成品玩具雖然可能更好看更好玩,但是其根本無法替代教師的創意製作,因為幼兒教師創意手工製作並非只是簡單的授人以魚,更多的而是授人以漁,因此其在有著重要意義,其特點可概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創造性培養和模仿學習相結合 創造性是幼兒藝術教育的精髓。在手工創新教育中,是否能誘發和激活幼兒內在的創造潛力是衡量教育之優劣的主要標志。而通過一次次幼兒親身的體驗嘗試,進行必要的模仿是很重要的,實踐證明這對早期幼兒是可行的。當然,對不同年齡的幼兒,給予的模仿是不同的,模仿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創造,一個個概念實際上成為無形的情感和意想的儲藏所,有助於幼兒有意識的手工創新活動。 ②感知、思考、創造相結合 手工活動主要是直覺感性的活動,但也有理念的參與。通常所謂做做玩玩的提法是不夠全面的。應當包括:看看——想想——做做,在做的過程中需要思考,需要有豐富的聯想和靈活的思維的支持。傳統教育的缺陷就是把「想」字遺漏,或由成人代替想。比如:做一件手工作品,教師早就設計好了教育的全過程,然後一步一步地教,造成幼兒在活動當中的被動性和依賴性,實際上是剝奪了幼兒思考的權利。 ③各種知識的有機結合 藝術教育在學前教育課程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各門課程之間是否相互溝通、相互滲透和促進呢?回答是肯定的。這種溝通何滲透不僅僅停留在內容上,還深入到美的潛在形式因素等方面。讓幼兒對藝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越濃,知識經驗越豐富,反映在畫面上和作品中就越精緻。

⑷ 幼兒園教師節手工禮物製作

准備材料:卡紙,膠水,花繩 ,剪刀

1、首先准備一張卡紙,對折;

⑸ 有哪些幼兒園老師必備的手工教程

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一般都是需要大人幫忙完成的。目的可以是讓家裡有更多的機會親子活動。 但是幼兒園,特別是公立幼兒園,也是有政府下發的各類指標。只要不是太過分,也可以理解。家長配合一下也是無所謂的。

⑹ 幼兒教師手工簡歷封面怎麼製作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地方。。。興趣愛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生活的情況,是不是對生活積極?是不是對生活比較消極?這些都能看出來,比如說你興趣愛好非常廣。。就說明你生活的狀況比較好。。如果你寫的非常少,比如你寫的是「我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平時也就是喜歡上網」。。如果你只要寫就錯了,這樣會感覺你生活的態度太消極,而且感覺你生活的圈子太狹隘了。。。 我建議你多寫一點,比如說我的興趣愛好比較多,比如上網聊天、踢足球、看書、旅行等。。。多寫點比較不錯。

⑺ 幼兒教師面試時應准備什麼手工製作

一)面試形式
1.結構化面試:面試之前將試題、評分標准、評分方法等進行了系統化設計的面試方法,固定性較強,考生針對問題作答,考官不得追問。
2.情境模擬:以試講(幼兒園為活動演示)形式進行,說課不得分,幼兒園的活動演示過程中一般會有技能展示。
3.答辯:題目比較靈活,一般考官會針對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等進行提問。
(二)教師資格面試流程
1.抽題:考生按照準考證上規定的時間進入候考室抽題,計算機登陸「面試測評軟體系統」,從題庫中抽取試題(幼兒園考生三題中任選一道,中小學考生兩題中任選一道),列印備課紙及試題。
2.備課:考生持備課紙和試題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幼兒園為演示活動方案),備課時間為20分鍾。
3.結構化面試:考生進入考場,考官用電腦從測評系統中抽取兩道題目,時間5分鍾。
4.情景模擬: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5.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等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6.評分:考官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填寫《面試評分表》,經組長簽字確認,同時通過面試測評系統提交評分。

⑻ 幼兒教師手工製作材料清單

在幼兒園裡面,幼兒教師經常要進行環境創設。環境創設需要用到很多材料,比如說在鄭州學苑稚慧谷幼兒園里老師們選擇的材料就有:各種顏色硬卡紙(國產和進口);各色絹花紙;各種紙盒、雙面膠、透明膠布、各種玻璃瓶子,彩色紙粘土,各色丙烯塗料,扭扭棒,各色包裝繩,正方形手工紙等等呢!

⑼ 幼兒教師手工製作包括哪些內容

紙雕、紙模、摺紙、剪紙、皮影、泥塑、陶藝、布藝、窗花、沙畫、十字綉、布娃娃、做分箏…………

⑽ 幼兒園有哪些動手製作課程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在他的《兒童心理》專著中指出:「幼兒從4歲開始,精細動作技能已開始發展,主要表現在兒童的手部上,同時這一時期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等也都能發展起來。」作為教師,要從幼兒這個年齡段開始,挖掘幼兒巨大的學習潛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讓幼兒掌握多種技能技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撕貼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撕貼是發展幼兒手部肌肉靈活性的有效形式。此方法比較簡單,對剛剛入園不久,沒有經過美術訓練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可作為首先選擇的教學內容。如:撕貼蘋果樹。老師畫好蘋果樹圖樣,並准備紅色紙撕成細長條形,讓幼兒練習把長條紙撕成小碎塊,然後粘貼在蘋果樹上。從撕到貼,需要幼兒手的靈活、協調。幼兒對撕貼很感興趣,撕得快,貼的干凈,雖然都將蘋果樹貼滿了蘋果,但出現的效果卻不一樣,有的畫面雜亂無章,而有的畫面卻一目瞭然,清新爽意,每個小蘋果都貼的位置恰當。在幼兒有了撕貼的經驗後,可以加入一些稍難一點的撕貼教學,比如撕貼秋天的大樹、熱帶魚等內容。老師示範後,讓幼兒自己完成撕貼的整個過程,幼兒都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興趣,不但小手越來越靈活,而且撕貼的技能也逐步提高。
二、剪紙教學是培養小班幼兒創造力的較好手段
剪紙教學往往被人們認為是中大班幼兒的手工活動內容,小班幼兒根本不會使用剪刀。然而事實證明,小班幼兒不僅能學會正確使用剪刀,而且在教學中還能通過剪刀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這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初上剪紙課教幼兒使用剪刀,可先讓幼兒剪直線,即老師可以在紙張上折出痕跡或畫出直線,讓幼兒沿著折出的痕跡或畫出的直線進行練習,如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幼兒會使用剪刀後,可讓幼兒按畫好的輪廓線剪紙。如老師在彩色紙上畫好星星的輪廓,讓幼兒先沿線剪後,再貼在剪好的月亮旁邊,組成了一幅「星星和月亮」的畫面。
為了鞏固幼兒使用剪刀,還可要求幼兒回家後在舊圖書上找喜歡的圖樣,把他們剪下來貼在一起,組成一本「畫書」。新年到了,為了增加節日氣氛,教師可以教幼兒學剪窗花,上課時,重點教幼兒折的方法,因為折是剪得基礎,再教幼兒怎樣剪,在什麼位置上剪,結果出乎教師的預料,在參與剪紙的幼兒之中,只有兩位幼兒不會剪,其他幼兒都剪出了有規則的圖案。經過幾次練習後,大多數幼兒都掌握較好,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還剪出像大人一樣整齊、精細的圖樣。
由此證明,小班幼兒完全有能力使用剪刀。在剪紙過程中,幼兒的手和腦並用,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三、染紙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
染紙是一種較復雜的手工活動,通過染紙可以讓幼兒體驗到顏色的奇妙變化,發展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及興趣,激發幼兒學習色彩的積極性。
初進行染紙活動時,可先讓幼兒做「染紙玩色」的游戲,為幼兒准備了白紙,紅、黃、藍顏料,毛筆等材料。教師先示範在白色紙的一邊用毛筆任意蘸上三種顏色,然後將紙對折壓平,打開後,竟然神奇的出現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幼兒被這種有趣的形式吸引,很快投入到自己動手操作中去,教師啟發他們在紙上按不同方向塗不同顏色。
在塗色過程中有一個重點問題要讓幼兒掌握,那就是塗色時動作一定要快,不然,顏色幹了,再對折壓平也無濟於事。幼兒經過練習,染出了許多畫面,有的畫像機器人,有的畫像一件毛衣,一把扇子,一棵古老的樹干……孩子們一會兒說像這,一會兒說像那,連老師看了孩子的畫也要琢磨一會兒。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完全體現在他們的染紙作品中。
四、泥工教學可培養小班幼兒對手工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智力
在人們的思想中總認為3、4歲的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差,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泥工內容,如:搓根小棒,壓個圓餅乾等,其實這樣做不能發掘孩子真正的智力潛能,上簡單的泥工課,幼兒對泥工興趣也不大。
小班的幼兒手指小肌肉尚未發育好,動作不靈活,沒有足夠的力量和能力將泥捏出需要的形象來。因此,我們幼兒園通過反復實踐和尋找,發現泡泡泥不但柔軟容易揉捏,而且易於保存,最終將泡泡泥確定為我們幼兒園手工課活動的使用材料。
剛入園的幼兒,上泥工課時我們應該給幼兒一團泥,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地反復捏弄著玩。讓幼兒任意玩弄泥塊的課題,符合幼兒泥工亂捏階段(無秩序階段)的發展規律,正好與繪畫上的塗鴉期並行。這樣,他們在手工的天地里成了生活的小主人,不但認識了材料性能,還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從而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智力通過玩泥迅速提高。
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性的主題課,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基本技能。如「請娃娃來我家」的課題,以游戲形式讓幼兒任意做一樣點心招待娃娃,就比只做一樣糕點更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教幼兒做「梨」時,讓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來模仿動作:
一二三四團呀團,
二二三四搓呀搓。
三二三四壓呀壓,
四二三四抹抹光。
隨著兒歌的節奏,幼兒很快就做好了「梨」。下課後,還不時地念兒歌做各種動作。就這樣,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能。
教師還可根據節日的特點,從製作節日食品入手,來選擇有趣的泥工教學內容,讓幼兒在玩中掌握團、壓、捏、柔、串等多種泥工技能。如在國慶節後,重陽節前夕,可選擇泥工「糖葫蘆」作為幼兒手工課的內容,紅紅的泡泡泥被孩子們團的圓圓的,用小棒細心的將「山楂」串起來,還真像「糖葫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可選擇泥工製作月餅這個內容,讓幼兒把各種各樣的泡泡泥團圓壓平後,用瓶蓋、雪花玩具等材料在上面壓上花紋,孩子們的想像力得到發揮,做出了花樣各異的月餅。通過以上活動,培養了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動手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五、總結總之,在小班開展各種手工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能否使幼兒的小手更靈巧,想像力更豐富,色彩感更強,興趣更高,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培養。我們應該讓幼兒多參與各種手工活動,讓孩子在手工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勇於實踐,大膽嘗試,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目的。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
地理坐標符號 發布:2025-09-16 10:17:44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