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朱世傑體育老師

朱世傑體育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7-14 22:17:03

A. 關於好的演講稿推薦~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你們一定看見過祖國的錦綉河山吧。那滔滔江水,滾滾黃河,連綿不斷的山峰,都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祖國的山川雄奇,祖國的河水秀逸,祖國的胸懷無比廣闊。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幸福來自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華。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就沒有家,國家不強盛,就要挨打。我們最親的是父母,最愛的是中華。

當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我們美麗山河的時候,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臉上流著淚,心中淌著血。為了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祖國,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冷對暗殺者的手槍,吉鴻昌高掛寫有「我是中國人」標語的木牌,走在一片藍眼睛、黃頭發的洋人之中。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發動了西安事變……

正是這千千萬萬的赤子,才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希望;正是他們,在自己的「今天」,用滿腔的熱血,譜寫了無愧於時代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響徹神州,那麼氣勢磅礴,那麼雄壯嘹亮恥辱和不幸已經成為過去,中華民族迎來了新的輝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下,無論軍事、科技、政治、體育,我們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上,體育健兒們憑借自己的「十年磨劍」,使中國躋身體育強國之列,五星紅旗一次次高高飄揚在自己家門口的賽場上,雄渾激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無數的華夏兒女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看到運動員們奪金後激動的淚水,我想起了收看奧運會的情景:在那個夏天的晚上,弟弟和媽媽坐在電視前收看奧運會的開幕式,看到賽場上顏色各異的各國國旗,媽媽問弟弟:「孩子,你最喜歡那一面國旗。」六歲的弟弟歪頭想了想,說,「五星紅旗。」「為什麼?」「因為它的顏色最鮮艷,上面的黃色五角星很好看。」媽媽沒有說話,久久地注視著我,搖了搖頭,「不,孩子,因為,你是中國人!」

「你,是中國人!」,簡簡單單的五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中國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奧運健兒奮勇拼搏,屢創輝煌,而當時年僅六歲的弟弟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也會熱血沸騰,壯志激昂。

從那一天開始,在我心裡,便加深了這樣一條信念:祖國就是媽媽,國家重於小家,長大後用雙手把她建設得更強大。祖國有廣闊的疆土,有輝煌的歷史,有漫山遍野豐富的寶藏,有三川五嶽秀麗的風光。思想的野馬在賓士,我用我的心描繪著祖國媽媽,她飄散的長發是千百條悠然流貫的河川,她硬朗而峭拔的脊背是連綿不斷的山峰,而她明亮的眼睛則是那洞庭的水,西湖的波吧!祖國的天,「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祖國的地,「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遙望祖國萬里河山,猶如身在詩畫間。

祖國是東方的明珠,是亞細亞騰飛的巨龍,是遠方地平線上初升的太陽。祖國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們大家的心中。謝謝大家。

B. 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

中國的科學家很多,舉幾個我熟悉的例子,以此拋磚引玉。

當時有外國數學家來中國訪問,當時數學研究所就把自己的成果一一展示,但當時因為時代問題,他們做出了的成果並不咋樣,所以外國使團的人就禮節性地回復「interesting」,這原本是客套話,但是被翻譯成了「重要的」。後來展示到陳景潤的工作時,外國使團突然開始熱烈地鼓掌,認為自己不虛此行,中國竟然還有這樣厲害的數學家,所以陳景潤實在為我國爭了光。

這些厲害的科學家讓我國更加強大了,因此我們要時刻銘記他們,為下一代找到好榜樣。

C. 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於1303年編著的《四元玉鑒》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設買梨X個,買果1000-X個。
列方程得:
11*X/9 + 4*(1000-X)/7 = 999
解得X = 657
買梨657個,買果1000-657=343個。
買梨花了657*11/9 = 803文,買果花了343*4/7 = 196文

D.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進行德育教育

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幾個方面做了點點嘗試: 一、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調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典範作用,教師既要言傳,更要身教,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學生,教師要用高尚的行為教育學生,用真誠的語言感染學生,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學生教師的為人處事、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這種影響比語言的教育更直接,比活動的教育更持久,比書本的教育更全面,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謹言慎行,為學生做好表率,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實現數學教育中實施德育的目的。例如:帶領學生大掃除時,我與學生一道擦窗子,抹電扇,重活我領頭做,有危險的工作我單獨干,這樣大家個個積極干,總會出現熱火朝天的場面。鍛煉時,我與學生一同打球,做游戲,賽跳繩,人人都會積極參加鍛煉。升國旗時要求學生站正行禮,我首先自己嚴肅認真,站在隊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學生也就自然照樣守紀律了。教師以身作則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記得有一次,小預備鈴聲響了,我象往常一樣,拿著書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原來喧鬧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靜了。看得出這里剛發生一場戰爭,教室門邊的一大塊地上到處都是紙屑,我沒有批評他們,也沒問是誰扔的,彎下腰就開始撿起來。孩子們慢慢聚攏來,一個,兩個,三個,大家一起動手,教室很快就干凈了。我什麼話都沒說就接著上課了,整節課上,同學們都很認真,教學效果很好, 下課後,兩個坐在門口的學生主動跟著我進了辦公室,承認了錯誤,表示了改錯的決心。(原來,他們為了一點小事鬧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對方的本子,並賭氣的扔了一地)。另外, 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好大量的准備,備好課,做好課件,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論感化學生,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數的產生時,讓學生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會用算籌計數,贊美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教學多位數的讀法的時候,我設計了一些能夠從數據上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輝煌成就的練習題,讓學生讀寫,學生即掌握了知識,又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學時分秒時,我在課前設計了一個練習:一分鍾內的口算練習,讓學生知道一分鍾能做好多事情,結合《明日歌》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簡單的統計時,我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歷屆夏季奧運會獲得獎牌的數量設計成統計表,讓學生通過分析、觀察、比較,體會出奧運健兒為國爭光的拼搏奉獻精神,從而樹立學生崇高的理想,這樣增加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學圓周率時,我告訴學生: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小數的人。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又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教材中,還有許多象你知道嗎?的小知識欄目里的小知識,既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又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就有一段小知識是這樣的:你知道嗎?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時就提出把整個個位以下無法標出名稱的部分稱為微數。小數的名稱是13世紀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提出的,在13世紀中葉我國出現了低一格表示小數的記法。在西方,小數出現很晚。直到16世紀,法國數學家克拉維斯首先使用了小數點作為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分界的記號。這個小知識就能起到既讓學生學到有關小數的有關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為有我們偉大的祖先而自豪、並樹立奮發向上的自信心。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遵循數學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我們不但要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要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結合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辨證唯物主義、審美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這時候我就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如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所有家庭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裡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們談談我們該怎麼辦。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如,學完小數的加減法後,我讓學生開展當一回小管家的活動,要求同學們每天晚上問一下爸爸媽媽當天的開支情況,用一個表把每天開支的各個項目、金額記錄下來。記完一個星期後,讓大家計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錢,一周花多少錢,照這樣算一個月要花多少錢,爸爸媽媽一個月有多少收入,通過計算、比較、談談你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家長的不容易,從而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E.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

1、丁肇中: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實驗物理學家。1959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學士和數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65年發現反氘核;

1967年測量電子半徑,發現電子是沒有體積的,半徑小於10E-14厘米;1969年測量普通光和有質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間的轉變,證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變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

2、錢學森: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3、錢偉長:江蘇無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主攻彈性力學,1942年獲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1946年5月回國後,應聘為清華大學機械繫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4、王淦昌: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5、何澤慧:籍貫山西靈石,江蘇蘇州人。傑出的核物理學家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F. 肺結節會引起肺癌嗎朱世傑醫生看肺癌怎麼樣

肺結節不一定會引起肺癌,如果良性的就沒問題。至於朱世傑老師治療肺癌,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具體還得檢查完看看才能下結論。
肺癌可以有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同的分期。
Ⅰ期表示是早期的肺癌,Ⅳ期說明這個已經有轉移了,是晚期肺癌,不同分期的肺癌生存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Ⅰ期肺癌生存的時間是最長的,我們說五年生存率,Ⅰ期通常是在80%以上,Ⅱ期大約是在70%左右,Ⅲ期大約是在40%~50%,Ⅳ期大約是在20%左右,所以說不同的患者根據分期,他存活的時間不一樣。
如果說一開始發現是晚期的肺癌,如果不治療,他可能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生存的時間。如果是早期肺癌,治療以後他沒有問題了,可以恢復到一個完全和正常人一樣的生存時間。

G. 方程式的發展歷史

一)屬於算術方面的材料

大約在3000年以前中國已經知道自然數的四則運算,這些運算只是一些結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乘除的運算規則在後來的「孫子算經」(公元三世紀)內有了詳細的記載。中國古代是用籌來計數的,在我們古代人民的計數中,己利用了和我們現在相同的位率,用籌記數的方法是以縱的籌表示單位數、百位數、萬位數等;用橫的籌表示十位數、千位數等,在運算過程中也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孫子算經」用十六字來表明它,「一從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和其他古代國家一樣,乘法表的產生在中國也很早。乘法表中國古代叫九九,估計在2500年以前中國已有這個表,在那個時候人們便以九九來代表數學。現在我們還能看到漢代遺留下來的木簡(公元前一世紀)上面寫有九九的乘法口訣。

現有的史料指出,中國古代數學書「九章算術」(約公元一世紀前後)的分數運演算法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獻,「九章算術」的分數四則運算和現在我們所用的幾乎完全一樣。

古代學習算術也從量的衡量開始認識分數,「孫子算經」(公元三世紀)和「夏候陽算經」(公元六、七世紀)在論分數之前都開始講度量衡,「夏侯陽算經」卷上在敘述度量衡後又記著:「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萬乘加四等;十除退一等,百除退二等,千除退三等,萬除退四等。」這種以十的方冪來表示位率無疑地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

小數的記法,元朝(公元十三世紀)是用低一格來表示,如13.56作1356 。在算術中還應該提出由公元三世紀「孫子算經」的物不知數題發展到宋朝秦九韶(公元1247年)的大衍求一術,這就是中國剩餘定理,相同的方法歐洲在十九世紀才進行研究。

宋朝楊輝所著的書中(公元1274年)有一個1—300以內的因數表,例如297用「三因加一損一」來代表,就是說297=3×11×9,(11=10十1叫加一,9=10—1叫損一)。楊輝還用「連身加」這名詞來說明201—300以內的質數。

(二)屬於代數方面的材料

從「九章算術」卷八說明方程以後,在數值代數的領域內中國一直保持了光輝的成就。

「九章算術」方程章首先解釋正負術是確切不移的,正象我們現在學習初等代數時從正負數的四則運算學起一樣,負數的出現便豐富了數的內容。

我們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一世紀的時候已有多元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幾種。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幾何圖形而得到證明。 不定方程的出現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國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這比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希臘丟番圖方程要早三百多年。具有x3+px2+qx=A和x3+px2=A形式的三次方程,中國在公元七世紀的唐代王孝通「緝古算經」已有記載,用「從開立方除之」而求出數字解答(可惜原解法失傳了),不難想像王孝通得到這種解法時的愉快程度,他說誰能改動他著作內的一個字可酬以千金。

十一世紀的賈憲已發明了和霍納(1786—1837)方法相同的數字方程解法,我們也不能忘記十三世紀中國數學家秦九韶在這方面的偉大貢獻。

在世界數學史上對方程的原始記載有著不同的形式,但比較起來不得不推中國天元術的簡潔明了。四元術是天元術發展的必然產物。

級數是古老的東西,二千多年前的「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都談到算術級數和幾何級數。十四世紀初中國元代朱世傑的級數計算應給予很高的評價,他的有些工作歐洲在十八、九世紀的著作內才有記錄。十一世紀時代,中國已有完備的二項式系數表,並且還有這表的編制方法。

歷史文獻揭示出在計算中有名的盈不足術是由中國傳往歐洲的。

內插法的計算,中國可上溯到六世紀的劉焯,並且七世紀末的僧一行有不等間距的內插法計算。

十四世紀以前,屬於代數方面許多問題的研究,中國是先進國家之一。

就是到十八,九世紀由李銳(1773—1817),汪萊(1768—1813)到李善蘭(1811—1882),他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上也都發表了很多的名著。

十一世紀,阿拉伯的阿爾·卡爾希第一次解出了二次方程的根。

十一世紀,阿拉伯的卡牙姆完成了一部系統研究三次方程的書《代數學》。

十一世紀中葉,中國宋朝的賈憲在《黃帝九章算術細草》中,創造了開任意高次冪的「增乘開方法」,並列出了二項式定理系數表,這是現代「組合數學」的早期發現。後人所稱的「楊輝三角」即指此法。

十二世紀,印度的拜斯迦羅著《立刺瓦提》一書,這是東方算術和計算方面的重要著作。

1202年,義大利的裴波那契發表《計算之書》,把印度—阿拉伯記數法介紹到西方。

1247年,中國宋朝的秦九韶著《數書九章》共十八卷,推廣了「增乘開方法」。書中提出的聯立一次同餘式的解法,比西方早五百七十餘年。

1248年,中國宋朝的李治著《測圓海鏡》十二卷,這是第一部系統論述「天元術」的著作。

1261年,中國宋朝的楊輝著《詳解九章演算法》,用「垛積術」求出幾類高階等差級數之和。

1274年,中國宋朝的楊輝發表《乘除通變本末》,敘述「九歸」捷法,介紹了籌算乘除的各種運演算法。

1280年,元朝《授時歷》用招差法編制日月的方位表(中國 王恂、郭守敬等)。

十四世紀中葉前,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03年,中國元朝的朱世傑著《四元玉鑒》三卷,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

人類對一元二次方程的研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居住在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的古巴比倫人已經能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而在中國,《九章算術》「勾股」章中就有一題:「今有戶高多於廣六尺八寸,兩隅相去適一丈,問戶高、廣各幾何?。」之後的丟番圖(古代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古代希臘數學家),趙爽,張遂,楊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貢獻更大。

結繩:最古的記數方法,傳為伏羲所創。

書器:一種最古的記數工具,傳為隸首所創。

河圖,洛書:相傳分別為伏羲、夏禹所作,是為最初的魔方陣。

八卦:傳為周公所創,是最初的二進製法。

規矩:傳為伏羲或綞所創,用以作方圓,測量田地與勘測水道。

幾何圖案:在金石陶器、石器時代的陶片、周秦時代的彝器已有簡單 的幾何圖形出現,其種類不下數十種。

九九:即個位數乘法表,傳為伏羲所創。古代數學家以九九之術作為初等數學的代表。

技術方法:當時是以累積之方法記數,已有百……億,兆等大數產生,都是以十進制的;也已有分數的產生。當時盛行的籌算,演變為後來的珠算術。

數論、方程論及數論得到進一步的研究,理論更臻完善。對中算史加以研究與著成專書。數學教育制度重新建立起來。此期末,西方數學第二次輸入中國,以補中算的不足,中國數學在此又進入另一階段。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
地理坐標符號 發布:2025-09-16 10:17:44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