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行動研究
基於文本閱讀促進有效寫作的教學理念,並以人教版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本為例,闡述了教師應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積極挖掘寫作因素,從聚焦文本語言積累、關注文本整體研究和延展文本主題內涵三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寫作。
② 教師怎樣作教育行動研究實施問題解決方案問題情況
教師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思想、信念、知識及其實踐進行
有目的、有系統、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實踐理性,獲
得專業成長的過程。
通過學習《教師如何做行動研究》
,我感受很
深,尤其是「理想與行動研究有什麼關系」這個話題。
建議我們:
強化自己對目標實現的期望和體驗,淡化對外在評價的追求。首先,
我們不是為了哪一個人乾的這件事情,我們做教師本身是一種職業。
教師的職業追求最終實現的標志是自己的教育理想的實現,
而不是別
人說你是否實現了理想,這就是教師職業的天性。其次,要客觀、坦
然看到外在評價的不夠客觀公正。這些忠告對於我們這些勤勞質朴、
積極鑽研、勇於創新卻很少被重視的一線年輕教師真是太有意義了!
因為平時太多的「不公平」讓大一些人的得不到公正的評價,而大家
又太在意那些外在的評價,
於是我們長期被煩惱困擾。
外在功利的追
求,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過大的壓力。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明白了:公正是相對的,不公正是絕對的。我
們應該淡然地對待、
坦然地接受外在評價的不夠公正,
我們要努力提
升個人的境界。
我們要專注於想做的事情,
一心只想把這事情做成功,
有自我成就感。讓自己得到一種美妙深刻的體驗。
教師了解行動研究的意義及發展歷程有助於增強自己研究信
心。理論與實踐聯系、研究與行動結合、在研究中改進行動是教師行
動研究的特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科學的程序,
教師在自省的計劃、實施、
反思的行動研究的進程中,不斷審視自己
的實踐知識和教學行為,
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而且能夠使教
師個人的、緘默的、隱性實踐知識轉變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確的公共
知識,
促進自己教學理論的創生與建構,
逐步擺脫外來的」
權威理論」
束縛和禁錮。
批判性思維和所有重要的知識技能一樣,都來源於學習者逐步
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因此,
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興趣是教師的重要任
務之一。
本書提出了運用廣泛及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以激發主動性
學習、
多樣性寫作和批判性思維,
更給予了教師成百上千條將多樣性
積極思維活動結合到教學中去的建議:
如何規劃課程,
如何設計作業,
如何利用課堂時間,
如何證券學生表現,
以及如何自我示範批判性思
維。
教學中可設計:
課堂小組討論、
探究討論,
案例分析、
模擬教學、
課堂辯論等。
縱觀全書,
這些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將學生從被動地接
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地學習民探究,
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思
考能力與學習能力。
③ 求幫寫個初中英語教師個人課題結題階段總結,或者寫個框
第一,課題內容未知,只能給你相關框架了。
第二,一般課題結題階段的框架主要包括:
一、標題
結題報告標題格式: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子課題——
××××××××結題報告
(例如: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結題報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方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在標題下面列出實驗區、實驗校和課題組及執筆人名稱,聯系電話、郵編、Email地址。
二、正文
結題報告正文由四部分組成。
(一)子課題立項研究的基本情況
這部分包含四項內容。第一,介紹子課題名稱。第二,闡述子課題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對學校德育工作、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課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等現狀的調查分析為根據,說明為什麼提出該課題及其進行立項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紹課題研究的目的和預期目標。第四,介紹參加實驗的年級、班數、人數、課題研究的起止時間。
這部分內容應體現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符合課題鑒定驗收標準的「課題性」要求。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理論依據包括:德育工作的有關文件,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等;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及德育論等基礎理論;總課題組的《整體構建德育體系引論》、《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總論》、《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導論》、各學段《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實踐導引》的理論要點。理論依據是符合課題鑒定驗收標准「科學性」的必要條件。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原則和方法
這部分是總結介紹經過課題研究構建的德育實踐模式的主體部分。鑒於課題研究的內容、原則和方法在實施中的整體聯系,可以把三者結合起來闡述。如將內容、原則、方法融合到學校課題組設計的序列專題活動中進行闡述;也可以將課題研究的內容、原則、方法進行相對劃分,依次總結闡述。
1.課題研究的內容範圍
課題研究的內容是圍繞子課題研究目標設計的具體化的專題或問題,包括實驗校對校本德育體系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中一個方面的具體研究,如子課題「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體系研究」中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小學生心理輔導策略、培養良好習慣、與家長溝通配合等專題內容;實驗校對《德育》讀本、《成長冊》、《當代家長》、《好孩子 好習慣》的實驗研究,均可作為課題研究內容進行系統的總結介紹。
2.課題研究的原則把握
課題研究的原則是根據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子課題研究內容確定的研究理念,是對研究過程「應該怎樣做」的理性認識。遵循實驗原則進行實驗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點。實驗原則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經確定,結題報告闡述原則應把重點放在怎樣應用科學理論和課題理念進行研究實驗上。
3.課題研究的方法運用
課題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實驗)方法兩個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為保證課題研究按計劃實施所採取的課題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課題領導小組,定期進行總結交流,建立科研檔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課題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文獻研究法等等。結題報告介紹研究方法應緊密結合實例,把重點放在總結介紹怎樣運用適合課題研究內容的方法進行實際操作,怎樣解決實際問題,怎樣實現研究目標上。總結介紹研究方法要突出重點,注重創新,反映特色,講究條理,體現實踐操作過程。例如許多實驗校對《德育》讀本的實驗採用了實驗研究法,其階段總結報告對如何操縱自變數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對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因果關系作了客觀的說明,較清晰地闡述了實驗的方法和實驗的過程,這種寫法可以參考借鑒。這部分內容是符合課題鑒定驗收標準的「科學性」、「創新性」、「規范性」的主體部分。
(四)研究成果和結論
這部分的重點是系統總結課題研究取得的各項成果。
1.分項總結課題研究取得的實際效果。
可以從四個層面進行總結說明:
(1)課題研究對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和推進素質教育所產生的作用;
(2)課題研究對提高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和師德素質所產生的作用;
(3)課題研究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及整體素質所產生的作用;
(4)課題研究對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引導和影響情況。
從上述層面總結介紹課題研究效果,要注意選取典型實例以輔助效果說明;對課題研究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進行總結說明。闡述實驗效果可以結合語言表述選擇使用列表法和條形、曲線、圓形等圖示法,與實驗前的現狀進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較說明,這部分是符合課題驗收標准「實效性」的主體部分。
2.分項說明成果形式、數量、發表、獲獎和推廣採用情況。
3.結論
在對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總結說明的基礎上,寫出課題研究的結論。研究結論主要是用簡明的語言,歸納課題研究所設計的內容和所採用的方法對取得的實際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過取得的效果證明課題研究設計的內容方法的創新價值和實踐意義。
4.思考與展望
對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深刻體會或有待繼續研究的問題作概要說明或討論。
三、參考文獻
在報告文後以「參考文獻」為標志列出課題研究參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題目。
四、附件
附件是研究成果的系統載體,也是結題鑒定的必備資料。附件類型包括:子課題研究的論文集;德育活動課教案;教師、家長、學生成長、發展變化的典型個案;校本德育教材;已出版的成果專著;刊有子課題成果的報刊雜志;反映課題研究成果的音像製品;其它相關資料。
④ 英語教師必讀書籍
1教學設計類
雜志:《小學教學設計·英語》(山西);《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
書籍:和PEP教材相關的教學設計的書,比如配套教師用書
2教學技能類
《小學英語教學法》(王電建)、《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尹剛)、《浙江省小學英語教學建議》(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葛文山)、《朗文英語語法》(或其他語法書)
3教學理論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教育部)、《英語教學法》(任一種)、《TEFL整句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凌應強主編)、
雜志:《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上海)、《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英語教師》(北京)
4基礎理論類
《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兒童語言發展》、《語言習得機制》、《二語教學法》、《二語教師行動研究》、《外語學習評價》
【注】如果你的英語水平較高的話,可以讀原版的。大多原版的比中國人寫得好得多。
5閑情逸致類
各種適合你自己的英語休閑雜志、小說。提升教師修養方面的書、散文集等。
⑤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行動研究報告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聽到教師們這樣抱怨:「某某學生作業、考試都不錯,就是上課不舉手,不喜歡發言。」我們也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好,口語卻很糟;在交際活動中,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等等。分析起來,大都是以下原因:學生對口頭表達不感興趣,表達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生的個性差異。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呢?
一、培養口語表達的興趣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我們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最大障礙就是不敢開口說。學生只有在自己能開口說英語並能駕馭所學的語言知識時,才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因此,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成了教師的首要任務。 二、在課堂中
(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組織好課堂教學
(1)教師應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開口說話」。一開始學生不習慣教師用英語講課,這時,教師要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說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漸漸地,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英語的氛圍。 (2)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圖片、模型和實物等,是極好的非條件刺激,其教學效果之佳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教水果單詞一課時,把水果放進包里,讓學生Touch and guess,張嘴搶著說,教完後,通過速記、快速瀏覽所學的水果單詞和圖片,然後很自然地說出。在教英語單詞時,讓學生眼看圖片和詞形,口讀耳聽詞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因為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都參與了學習活動。
(3)活化教材,讓學生體驗生活。課文多以對話為主,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利用教材,創設情景,開展情景教學語言實踐活動。如,學了Asking The Way後,我利用教室的桌椅,布置成為一條條馬路,讓學生像走到馬路上一樣,使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練習對話,這樣的交流體現了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有機結合,使初學者在體驗了生活的同時,自然習得語言知識。
(4)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了英語教師一個大忙。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響的不斷沖擊在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的印象,另外,他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動畫,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給學生提供,「敢說」的氛圍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要敢於表達。我在教學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1)聽聽、說說、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數字後,我讓孩子們拿出籃球,如果老師發出的指令是:「Ten」,則學生邊拍球邊用英語數數,這樣既玩了球,又復習了數字,一舉兩得。 (2)演演、說說、唱唱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時地教一些英語歌曲,既可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增強記憶,活躍氣氛。 (3)聽聽、說說、畫畫
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
⑥ 給英語老師的教學建議
給英語老師的101條建議!
1、英語教學的憂思與大建議
2、整體地理解和實行交際教學法
3、指導學習者構建自主學習模式
4、英語教師要到行動研究中去
5、把握好英語教學中的「行動」
6、尋求收集行動研究數據的簡易方法
7、英語教師務必參加雙語教學實驗
8、善於跨越英語教學中的情感障礙
9、重視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學生學習「氣氛區」的影響
10、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成長
11、教與學中的期望要因人而異
12、英語「公開課」聽什麼?看什麼?
13、英語教學的三環節:Brainstorming,Interaction,Proction
14、Warming Up——單元教學的前奏曲
15、科學的導出能讓你的教學錦上添花
16、講究英語課堂的導人和結束
17、新課標背景下教案設計的新思路
18、改進英語課堂的話語
19、課堂提問的設計要多從學生思維著眼
20、有效的課堂提問技巧
21、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糾錯
22、引導學生自己糾錯
23、設置動態真實的英語課堂結構
24、真實運用任務教學法
25、實踐出真知,任務出真知
26、區分出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和練習
27、用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28、用心梳理任務型語言教學
29、選擇真實材料,設計真實任務
30、英語課堂應開展合作學習
3l、組織更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32、利用合作學習進行分層次教學
33、板書的青春魅力
34、勿讓多媒體干擾學生學習的生動性和創造性
35、了解學習策略,加強策略訓練
36、語法、詞彙教學的基本策略
37、聽力、閱讀教學策略
38、口語、寫作教學策略
39、詞彙是重要的器官和血肉
40、不要「為語法而語法」
41、持之以恆多聽多練,才能提高語感和聽力
42、告誡學生說好口語要克服「張不開口」的面子意識
43、幫助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抓住關鍵信息和主題句子
44、有效地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寫作的習慣
45、充分利用課文進行綜合技能訓練
46、走出聽力課困境的「任務」設計
47、選用英文歌曲進行聽力訓練
48、在善於猜測中提高學生聽力
49、克服聽力學習中的恐懼心理障礙
50、可以借鑒一下Jigsaw Reading的引人入勝
51、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52、中學英語寫作要在寫的過程中下功夫
53、分析文體,培養學生的寫作策略
54、抓住英語作文的批改要點
55、翻譯教學可讓學生養成根據上下文關系進行推測思維的習慣
56、歸納教學法,可以提高語法課的效率
57、綜合技能課的目標與任務設計
58、復習課任務設計重在學習方式的引領
59、向高三英語復習要效益
60、向課堂要效益,向課後要時間
61、增加課外活動,輔助英語學習
62、開展英語活動課的新思路
63、不要讓英語角成為裝飾品
64、要重視英語朗讀與背誦
65、用游戲激活課堂氣氛
66、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7、讓網路促進英語教與學
68、多維地開發英語課程資源
69、重視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
70、用好形成性評價的反饋信息
71、每周學習反思,目中真有學生
72、建立英語學習檔案袋
73、重視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性語言
74、注重開展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多樣性評價
75、講究設計與布置英語作業
76、做學生喜歡的英語老師
77、做互動式的英語教師
78、努力成為一個批判反思型教師
79、只有在情景中教學詞彙,才能生機勃勃
80、多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能力
81、切實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
82、教師是課堂教學互動、共生的引領者
83、適當的語碼轉換有利於教學與交流
84、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引動」學生
85、賞識你的學生
86、關注學生學習情緒
87、培養英語語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88、學會做「學生需求的分析」
89、語感:不是「水中月」而是「必殺技」
90、寓教於語言文化之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91、融學法指導於學習過程之中
92、嘗試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93、學習新東方英語培訓的理念
94、借鑒「瘋狂英語」的成功之處
95、在英語課堂中注重學生文化價值觀的培養
96、在英語教學中融人「文化信息」
97、培養跨文化意識,學習地道英語
98、注意英語教學中的委婉語
99、重視中西文化中的體態語差異
100、注重文化差異——紅非red,綠非green
101、教學中善於運用非語言形式來傳遞信息
⑦ 《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行動研究》的作者是誰
⑧ 楊梅的取得成績
2001年工作以來,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贏得學生喜愛,形成了個人教學風格。教學成績突出,所帶的班級成績均名列前茅,有多名學生被保送清華北大浙大山大等名校,在2011年高考中,所任教的兩個理科班英語平均分為133.6和126.5。曾指導數名學生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一等獎、二等獎。曾指導學生獲全國中學生讀後感大賽濟南賽區一等獎並獲「濟南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指導學生獲「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山東賽區一等獎,並獲「山東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曾開多節國家級與省市級觀摩課。2010年在西安舉行的第19屆「全國部分大學附中教學協作體」年會上出研究課《Making the news》獲「優秀」。2009年《A Reflection of an Exchanged Teacher》獲濟南市區說課比賽一等獎,2010年獲濟南市優質課一等獎,2010年出兩節市優質展評課。
曾撰寫多篇優秀論文。其中《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說課的一個課例與反思》、《英語教師行動研究淺談》獲濟南市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曾參編《新高考復習叢書 》、《高中英語新課程基礎訓練必修5》、《細解新教材(冀教版)》與2009高考總復習《優化探究(配北師大版)》英語學生用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