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老師圖解
『壹』 鋼琴的分解圖。
1.踏板(Pedal):
是指鋼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鋼琴中除鍵盤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鋼琴時發明的。鋼琴踏板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又叫共鳴踏板。
是英國人布勞馬(John
Broadwood)於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也有書上稱之為「增音器」,當延音踏板被壓時下,平時壓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揚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後,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制止發音。由於按下制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Loud
Pedal)。
2)柔音踏板(Soft
Pedal):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ulna
cord)。
在平台式鋼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會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減少,並使聲音變得非常清純、柔和。而立式鋼琴,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移近琴弦,藉以減輕沖力,減少打擊的長度與強度,使音量變小。它的作用就不僅是幫助演奏者彈得更弱,也是為了增加聲音的柔和,並除掉音質中任何敲擊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樂演奏者的弱音器"。
3)消音踏板(Sostenuto
Pedal):中踏板、延長音踏板(sostenuto)。
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三角鋼琴中間踏板的用途是「特定連音踏板」,用法是先彈下琴鍵並保持,踩下「特定延音踏板」不放,剛才所彈鍵會繼續延音,其他鍵不受影響。大部分現代立式鋼琴的中間踏板被踩下時,一塊活動的絨布會夾在琴槌和琴弦之間,使音量變得極低。通常只使用於夜
三角鋼琴擊弦機
間或清晨彈奏鋼琴之時,以免驚擾鄰居的安寧。所以有時候也稱為也有稱之為倍弱音踏板。
2.調音釘(TuningPins):
是一些能夠用特製扳手扭動旋轉的釘狀螺栓。它的旋床是有鎖口的特製高碳鋼,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繞在弦軸釘上,致使音準在琴弦高強度拉力作用下能長期保持並穩定下來。
3.琴槌(Hammer):
外包著高品質的毛氈或絨布,由於這層「皮膚」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稱羊毛槌。它本身連著琴鍵,當琴鍵被按下時,琴槌便會打落琴弦上並借著琴弦的振動使鋼琴發出聲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來敲擊被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
4.制音器(Damper):
制音器是與弦緊貼著,用來阻止弦的震動。例如當鋼琴上的琴鍵被;立式鋼琴擊弦機按下時,鋼琴內部的琴槌會打在一條條用銅製造的琴弦上,借著琴弦的震動發出聲音。
5.擊弦機(Action):
擊弦機連接著琴鍵和琴槌,是整部鋼琴的靈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三角鋼琴擊弦機構造
立式鋼琴擊弦機構造
6.音板(Soundboard):
音板位於鋼琴內部的一塊大木板,高檔鋼琴用楓樹實木板拼成,現代低端普及琴有用密度板。它連著調音釘,緊貼著琴弦,當琴弦振動,音板會使聲波高效率耦合到空氣中,即將聲音透過響板反射以及擴大出來。
7.琴鍵(Keyboard):
整個琴鍵都是由黑鍵和白鍵組合而成。黑鍵36個,白鍵52個,共88個。
『貳』 鋼琴1234567指法圖
以C大調為例左手 :小拇指 1 ,無名指2 ,中指3, 食指4 ,大拇指5, 換中指彈6 ,食指7 ,大拇指1。
左手音階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指法為5 4 3 2 1 (三指從大指上跨越)
3 2 1 如想繼續彈奏 (四指從大指上跨越) 4 3 2 1 3 2 1 以此類推以中央do為例的左手音階指法圖。
(2)鋼琴老師圖解擴展閱讀:
為了更好地演奏樂器,一般都要在相應的音符或樂句配上相應的指法來演奏,而不同的樂器,指法體系又各有不同,在此做以下簡述。
鋼琴、電子琴和管風琴用雙手彈奏鍵盤(管風琴有腳踏鍵盤,一般用右腳踩),指法更是千變萬化,現在的鍵盤樂器指法體系一般採用德國體系。
用數字表示相應的手指:1--拇指,2--食指,3--中指,4--無名指,5--小指。
弦樂器的指法主要針對於左手而言(左手按弦),指法只針對於拇指外的其他四指:1--食指,2--中指,3--無名指,4--小指。
『叄』 如何學習正確的鋼琴手型 (圖解)
1、手指自然彎曲、同手掌—起構成一個半圓形,呈空握球狀球狀
拓展資料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
鋼琴音域范圍從A0(27.5Hz)至 C8(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需定時的護理,來保證它的音色不變。
『肆』 簡譜怎麼看圖解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
其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後經德國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稱的簡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ti(中國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基本要素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就數字簡譜來說,在數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點「˙」、「︰」符,點的多少可以理解為強度,越多越強,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現為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振動頻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注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原理表現為聲音的時值長短。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現為振幅的大小。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注。
『伍』 鋼琴的介紹,詳細點,內部結構什麼的
鋼琴(拼音:gāng qín,英文:piano)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由88個琴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因為它寬廣的音域,絕美的音色,被稱為樂器之王。
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目前我國著名的國內外鋼琴品牌有哈羅德、雅馬哈、海倫等。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樂器製造行業完成累計工業總產值238.77億元,同比增長19.04%。
鋼琴與小提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
人們口中所說的樂器之王[1]就是鋼琴,而樂器之後是小提琴
三角鋼琴
,樂器王子是古典吉他。
在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種古今樂器當中,現代鋼琴被眾多的音樂家們譽為「樂器之王」。這不僅是由於它的體積最大、內部結構最復雜,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它優良全面的性能和廣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樂器(除為數不多的教堂、音樂廳中的管風琴外)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在歐洲,大約14——18世紀之間,曾流行過兩種鍵盤樂器,一種叫擊弦鍵琴,一種叫撥弦鍵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兩種樂器都因被認為是鋼琴的前身而被我們稱為古鋼琴。兩種古鋼琴的發音原理互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完全不能或幾乎不能隨手指觸鍵的不同力度彈出強弱不同的音來。雖然有這樣的弱點,但古鋼琴作為鍵盤樂器,已經具備了將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結合起來的功能。當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不是先後)結合起來時,音樂就變成多聲的、復合的、立體的了,這無疑是人類音樂思維的深化。鍵盤樂器的優點就在於能夠適應這種深化的需要。同時也反過來為多聲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時的歐洲音樂,恰好是復調音樂迅速演進的時代。相應的,古鋼琴也盛行了幾百年。許多作曲家都為古鋼琴作曲。例如巴赫、亨德爾和斯卡拉蒂的鋼琴曲,都是為古鋼琴的。海頓、莫扎特的大量作品和貝多芬的一些作品,也都是為古鋼琴作的。另外,古鋼琴還有它特有的纖巧的音色。所以在古鋼琴普遍被現代鋼琴取代之後,到了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甚至在當代,又有少數鋼琴家重新提倡使用古鋼琴。今天, 許多型制的電子琴也都設置古鋼琴的音色(Harpsichord),就是這個緣故。
樂器的演進,是伴隨著音樂創作的深化而變化的。而音樂創作的深化,就在於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來的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其變化。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就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了。新的鋼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世界上第一台鋼琴,由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於1710年前後在佛羅倫薩製造出來,當時取名為「弱和強」[Piano e forte(也說Pianoforte)。後來,幾乎所有語種都稱鋼琴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簡稱。中文稱Piano為鋼琴,這倒是中國化了的名稱。
2構造1.踏板(Pedal):
是指鋼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鋼琴中除鍵盤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鋼琴時發明的。
鋼琴踏板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又叫共鳴踏板。
是英國人布勞馬(John Broadwood)於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也有書上稱之為「增音器」,當延音踏板被壓時下,平時壓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揚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後,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制止發音。由於按下制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Loud Pedal)。
2)柔音踏板(Soft Pedal):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ulna cord)。
在平台式鋼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會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減少,並使聲音變得非常清純、柔和。而立式鋼琴,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移近琴弦,藉以減輕沖力,減少打擊的長度與強度,使音量變小。它的作用就不僅是幫助演奏者彈得更弱,也是為了增加聲音的柔和,並除掉音質中任何敲擊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樂演奏者的弱音器"。
鋼琴踏板構造圖
3)消音踏板(Sostenuto Pedal):中踏板、延長音踏板(sostenuto)。
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三角鋼琴中間踏板的用途是「特定連音踏板」,用法是先彈下琴鍵並保持,踩下「特定延音踏板」不放,剛才所彈鍵會繼續延音,其他鍵不受影響。大部分現代立式鋼琴的中間踏板被踩下時,一塊活動的絨布會夾在琴槌和琴弦之間,使音量變得極低。通常只使用於夜
三角鋼琴擊弦機
間或清晨彈奏鋼琴之時,以免驚擾鄰居的安寧。所以有時候也稱為也有稱之為倍弱音踏板。
2.調音釘(Tuning Pins):
是一些能夠用特製扳手扭動旋轉的釘狀螺栓。它的旋床是有鎖口的特製高碳鋼,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繞在弦軸釘上,致使音準在琴弦高強度拉力作用下能長期保持並穩定下來。
3.琴槌(Hammer):
外包著高品質的毛氈或絨布,由於這層「皮膚」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稱羊毛槌。它本身連著琴鍵,當琴鍵被按下時,琴槌便會打落琴弦上並借著琴弦的振動使鋼琴發出聲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來敲擊被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
4.制音器(Damper):
制音器是與弦緊貼著,用來阻止弦的震動。例如當鋼琴上的琴鍵被
立式鋼琴擊弦機
按下時,鋼琴內部的琴槌會打在一條條用銅製造的琴弦上,借著琴弦的震動發出聲音。
5.擊弦機(Action):
擊弦機連接著琴鍵和琴槌,是整部鋼琴的靈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三角鋼琴擊弦機構造
立式鋼琴擊弦機構造
6.音板(Soundboard):
音板位於鋼琴內部的一塊大木板,高檔鋼琴用楓樹實木板拼成,現代低端普及琴有用密度板。它連著調音釘,緊貼著琴弦,當琴弦振動,音板會使聲波高效率耦合到空氣中,即將聲音透過響板反射以及擴大出來.
7.琴鍵(Keyboard):
整個琴鍵都是由黑鍵和白鍵組合而成。黑鍵36個,白鍵52個,共88個。
3性質鋼琴的音量可以在演奏者的控制下進行各種變化。它能發出音樂中使用的從最弱音直至最強音。在為一把小提琴伴奏弱旋律時,它不會喧賓奪主;在與龐大的交響樂隊合奏強音時,它也不會被淹沒。[1]僅從鋼琴本名為「弱和強」這一點已經說明:演奏者能隨心所欲地彈出弱、
鋼琴圖片
強、漸弱、漸強、突弱、突強等等力度變化、對比,這是鋼琴的發音原理與古鋼琴的根本不同之處。這一點不同,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對鋼琴曲創作的推動,都有重大意義,這已由後來的鋼琴音樂史所驗證。克里斯托弗里的巨大貢獻,就在於此。萬事開頭難,盡管他製造的那台鋼琴與我們今天常見的三角鋼琴(即平台式鋼琴)和立式鋼琴相比,還是大不相同的,但畢竟Piano是在克里斯托弗裏手裡誕生的。後來的幾百年間,又經各國無數的能工巧匠,從型制、結構、材料、音域、音色、音量等等方面不斷予以改進,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這中間,另一件對鋼琴藝術乃至整個音樂藝術的進步都有深遠意義的事,就是十二平均律的普遍應用。所謂十二平均律,就是一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里,所有相距半音的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值」,都是相等的,這是其他任何律制都不具備的特點。這個特點的優越性,在於音樂從此可以「暢通無阻」地自由轉調和方便地應用和聲技巧。由此,音樂的多聲思維才飛上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廣闊天空。
十二平均律的最早發明者是中國明朝的大數學家、天文學家、樂律學家朱載堉。依據史書,他最遲已於1584年之前創立了十二平均律這一偉大的律學理論,但由於受到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並未在中國推廣應用。在音樂實踐,特別是音樂創作中,最早成功的證實了十二平均律的優越性並預示出光輝前景的,是德國的巴赫。他於1722年寫了一部《平均律鋼琴曲集》(原名為《平均律鍵盤曲集》),使用了全部24個大小調,1744年又完成了同樣應用24個大小調的第二部。這兩部曲集,被信仰基督教的西方音樂家稱為音樂藝術的「舊約全書」,足見其在音樂文化上經典性的價值和意義。
鋼琴
鋼琴英文名是Piano,piano是弱的意思,相對於forte(強) &Piano(弱)的組合, 其機械裝置有:鍵盤,擊弦機,琴槌,制音器,琴弦和踏板。現代鋼琴的鍵盤達七個八度,最低音為A2;也有再加一個小三度的,最高音為c5(88鍵)。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是在1768年J.C.在英國的一次演出。現代鋼琴因形狀和體積的不同,主要分為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音樂會所用的大三角鋼琴是樂器中的龐然大物,有9英尺長,最重的可達79噸。迄今為止最昂貴的鋼琴是一架1888年生產的斯坦威(steinway)牌 三角鋼琴,1980年在紐約以18萬英鎊的高價被拍賣。鋼琴因其獨特的音響,88個琴鍵的全音域,歷來受到作曲家的鍾愛。在流行、搖滾、爵士以及古典等幾乎所有的音樂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鋼琴
立式鋼琴價格便宜,佔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三角鋼琴(grand piano)則用於大型演出或專業人士。立式鋼琴採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如今的只有1-2米高。三角鋼琴有 2.7米長。應用譜號:高音部: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低音部: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結構組成: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踏板機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使用材質: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鋼絲製成;低音琴弦由鋼絲加上紫銅纏絲製成。音板:木質結構。木材要求質地柔軟、有彈性、易傳導振動,以白松或 梧桐為最佳。支架:包括鑄鐵支架和木支架兩部分。鍵盤系統:黑白琴鍵由象牙或電木製成;音棰常用木製。踏板機械:金屬結構。外殼:漆飾木板結構。樂器特色: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c 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陸』 鋼琴右手指法圖解
1
那麼,既然沒有所謂的正確固定的鋼琴指法手型,為什麼還要對鋼琴初學者強調正確的基本手型?古諾鋼琴提醒大家,初學者處於學習鋼琴演奏的基礎階段,為了使其適應鋼琴鍵盤的排列結構以及彈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種有利於彈奏動作和彈奏力的運用與傳送的正確狀態,這種狀態要最符合人手的天然長勢和手指動作的生理機能。這種手的彈奏狀態就是通常所強調的鋼琴基本指法手型。
2
手指彎曲自然、如下圖一般同手掌形成一個半圓形,握球狀球狀;
8
最後,古諾鋼琴再提醒大家,鋼琴入門時強調的所謂正確手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可視為絕對的、—成不變的東西。希望家長們了解這一點,不要把某種手型,或者說某種基本手型視為一種絕對的東西,認為只有某一種手型才是正確的。
『柒』 女鋼琴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時不時的摸摸一個男生的後背,還偶爾用手指碰他的腰部,肩膀或手臂,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個老師當過摸骨醫生,她在給這位男生測骨齡。
『捌』 用左手彈奏鋼琴的1234567的指法圖解
以C大調為例左手 :小拇指 1 ,無名指2 ,中指3, 食指4 ,大拇指5, 換中指彈6 ,食指7 ,大拇指1。
左手音階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指法為5 4 3 2 1 (三指從大指上跨越) 3 2 1 如想繼續彈奏 (四指從大指上跨越) 4 3 2 1 3 2 1 以此類推以中央do為例的左手音階指法圖。
(8)鋼琴老師圖解擴展閱讀:
鋼琴演奏的四個技巧:
1、演奏中的「聽」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鋼琴家約瑟夫•霍夫曼說過:「音階練習是很重要的,不僅是為了訓練手指,也是為了訓練耳朵對協調性的感覺,對音程的了解,以及對鋼琴總的音域的理解」。
鋼琴的入門方法很多,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從斷奏入門是被廣泛接受和採用的,斷奏的開始雖是以單音作為元素,一個個音的練習,「落下去a′手指站住a′提起來」,但是問題在於大家同樣是練斷奏,練法卻有很大的不同。
練習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聲音來檢驗,從練第一個單音斷奏開始就要學會聽,當手指觸鍵、琴槌擊弦時,聽聲音是否充分的發出來了;是否有良好的振動與共鳴;
當手指保持在琴鍵上站立時,耳朵要傾聽聲音的保持和延長,並要學會辨別好聽和不好聽的聲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不好聽的聲音是由於錯誤的彈法直接造成的。
當我們學會聽一個個單音後,第二步,就應從短小的樂曲里去聽音與音之間的聯系和傾向,聽每組音的聲音是否均勻、平衡;
第三步,在開始學習兩個音的小連線時,要聽兩聲之間是否連起來了,聽小連線的第一個音結合重量下落是否在語氣上達到強調,第二個音作為尾音結合重量提起,聲音是否比較柔和和委婉並在減弱;第四步,在學習幾個音的連線和樂句連線後,則要結合句頭、句尾、句中的語氣、抑揚、強弱等去聽樂句的進行。
2、手指的運用
十指是演奏最前哨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靈敏、速度,以及千變萬化的觸鍵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礎之基礎。十指的支撐與均勻是初級鋼琴訓練最基礎要求之一。指關節的堅挺而富有彈性的支撐是處於第一位的至關重要的課題。
通常,我們可以長期地、大量地進行高抬指的訓練以達到手指的快速運動;可以盡量小的低指動作來增加手指持續延綿的內力,這樣手指才可能凝聚到最大的力量。就手指的技術訓練而言,有效的方法有許多。
3、手腕的運用
手腕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是連接指尖與大臂的橋梁,是大臂向指尖輸送力量的必經途徑。手腕必須是堅挺的,不是軟弱無力的,否則手腕會下塌,手臂的力量就會在手腕處消失而達不到指尖。但又必須是富有彈性的,不是僵硬呆滯的,否則,聲音會僵硬,沒有彈性,沒有變化。
手腕的靈活表現在它的動作方式。手腕的動作有三個方向:左右、上下、周旋、(左右中的一個動作搖動)。左右方向的動作主要在於:
①用於配合大指的轉彎。在彈奏音階與琶音時,以及任何其它需要大指轉彎的經過句時,一方面是大指主動地向里作水平狀伸展;另一方面,需要適度的手腕左右運動加以配合。然後,大指需外推出,使整個手掌向外側轉出。
同時,手腕必須輔以必要的、恰當的水平運動。大指與手腕作柔順的水平動作的配合是手掌轉彎的最重要的關鍵。
②在彈奏連奏句時,手腕則需要作水平運動,以達到力量的轉移,使聲音更連貫及歌唱性。手腕的上下方向的動作,主要用來彈奏某些輕巧的連續快速的雙音、八度、和弦、以及在需要強化觸鍵深度的時候。
在演奏這一類樂句時,手腕完全需要它本身的爆發力量,以及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動作幅度將力量最大限度集中的能力。手腕自身的有控制的顫抖能力越強,肘部、大臂乃至全身放鬆的可能也越大。如我們在彈奏平行八度時,手腕要放鬆,彈八度音的手指要穩固而不僵硬,不用的手稍稍保持圓形,手腕的動作要靈活自如。
4、軀乾的協調配合
剛琴大師阿勞曾經說過:每天練習的時間應隨著每個人的體力、精力而定。最重要的是身體不覺得疲勞,提倡身體放鬆,精神集中地演奏音樂。鋼琴演奏是個名副其實的「從頭到腳的全身運動」,是全身各部位的高度配合、協調與統一。
演奏鋼琴,軀干既要放鬆又要用力。我們可以引出一個科學的結論:鋼琴演奏在用力上的最大秘密是極度放鬆中的能量高度集中,或者說,鬆弛中的爆發、柔和中的內勁、平緩中的強力。
『玖』 求鋼琴高手教我如何識譜(帶圖解)謝謝!
找個有拜厄鋼琴教程的朋友,把前面有五線譜和鍵盤對照的那頁復印下來貼牆上,每天看看看。。。
『拾』 鋼琴內部結構圖
鋼琴內部結構圖如下:
鋼琴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
琴結構包含:
1、外殼
(側板、上門、下門,頂蓋,鍵盤蓋)起音響,裝飾,防塵作用;
2、鍵盤機械
(鍵盤,擊弦機);
3、共鳴盤張弦總成
(弦軸板-穩定音高不跑音。音板-共振使音高更高,這部分還有弦碼馬丁起過濾音色作用。背架-骨架一種。弦列-發聲體。鐵板-承受張弦的張力);
4、踏板機構
(發音是通過下按鍵盤啟動第一級杠桿,再啟動擊弦機第二級杠桿聯動器,再啟動擊弦機第三級轉擊器和制音器敲擊琴弦發聲震動,通過空氣,入耳)。
(10)鋼琴老師圖解擴展閱讀
成功的音樂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動機推動靈感創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想像力、表現力。
通過演奏家十分嫻熟的演奏技巧將好的音樂作品傳達給觀眾,其中音樂表現應當由情感來支配,應當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沒有靈魂的音樂,因此兩者有機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響效果。因此彈奏鋼琴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音階24個大小調是比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
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