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名錄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名錄

發布時間: 2021-08-01 02:48:46

1. 華東師范大學有哪些第一批二級教授

華東師范大學,
有哪些第一批二級教授,
不掛網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立馬就知道了。

2. 華東師范大學向國敏教授

男, 1954 年出生, 1983 年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課程:
秘書學概論、秘書實務、應用文寫作、論文寫作、會議策劃與組織
研究方向:
秘書學、寫作學、會展學。
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黨總支副書記、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黨總支書記、文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宋進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個人基本情況
曾被評為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和「上海市『兩課』優秀教師」等,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次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精彩一課」和「上海市精品課程」等。

4. 華東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華東師范大學不僅僅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還培養過許多人才,這些名人活躍在各個領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央視一姐——董卿。她曾經在華東師范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她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曾經多次主持過央視春晚,和與中國文化有關的節目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她的優雅被大家所喜愛。

華東師范大學之所以走出這么多名人,與它的培養計劃是分不開的。

華師大以陶冶品性、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導向,將崇尚真理、獨立思考和實踐創新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以民族振興為己任,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在各領域有影響力的卓越人才。


還有創造條件,努力使具有特殊潛質和突出才能的優秀學生,在素質全面提高的基礎上,能夠更快達到更高發展水平,在各自領域展現才華,成為各個領域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的重要後備力量。

華師大的名人還有很多,母校都因他們而感到驕傲!

5. 張季平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姓名:張季平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7年6月
畢業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最高學歷:博士
職業:大學教師
職稱:教授
學科組:生理學學科組
研究方向:感覺神經生物學 1984-1991年,華東師范大學生物學系本科、碩士研究生,91年獲碩士學位。
1991-1996年,湖北大學生命科學系,講師。
1996-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與美國密蘇里大學聯合培養博士,99年獲生理學博士學位。
1997.12- 1999.2,美國密蘇里大學生物學系,訪問研究學者。
1999.7- 2000.10,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後。
2000.11-2004.12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Irvine分校解剖與神經生物學系博士後。
2005.3至今,於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入選2005年度上海市曙光學者和2006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1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項目1項;主持華東師范大學《神經生物學》雙語建設項目1項。
他曾先後參加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美國自然科學基金(NSF)項目1項、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基金項目1項。先後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1項、湖北省教委教育研究項目1項。 在復雜聲環境下腦對聽覺信息的編碼機制、聽覺系統的功能發育與可塑性。
研究生招生:現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1.Nakamoto K.T., Zhang J.P., Kitzes L.M., Temporal nonlinearity ring recovery from sequential inhibition by neurons in the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6 Mar; 95(3):1897-1907.
2.Mao Y.T., Zang S.Y., Zhang J.P., Sun X.D., Early chronic blockade of NR2B subunits and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NMDA receptors molate LTP in mouse auditory cortex. Brain Research. 2006 Feb; 1073-1074:131-138.
3. Bi C.X., Cui Y.L., Mao Y.T., Dong S.Z., Zhang J.P., Sun X.D., The effect of early auditory deprivation on the age-dependent expression pattern of NR2B mRNA in rat auditory cortex. Brain Research. 2006 Sep;1110(1):30-38
4.Zhang J.P., Nakamoto K. T., and Kitzes L.M., Molation of level response area and stimulus selectivity of neurons in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5 Oct; 94(4):2263-2274.
5.Zhang J.P., Nakamoto K. T., and Kitzes L.M., Binaural interaction revisited in the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4 Jan; 91(1): 101-117.
6.Nakamoto K.T., Zhang J.P., and Kitzes L.M., Response patterns along an isofrequency contour in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I) to stimuli varying in average and interaural level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4 Jan; 91(1): 118-135.
7.Jen, P. H.-S., Sun, X.D., Chen, Q. C., Zhang, J. P., Zhou, X. M.,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midbrain auditory sensitivity in the bat, 2004, in Thomas J, Moss C, Vater M (eds), Echolocation in Bats and Dolphin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96-200.
8.Jen P.H.S., Zhou X.M., Zhang J.P., Chen Q.C., Sun X.D., Brief and short-term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bat midbrain. Hearing Research. 2002,168(1-2):196-207.
9.Zhang .JP., Sun X.D., Jen P.H.S.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frequency tuning of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in big brown bat, Eptesicus fuscu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 46 (10): 836-839.
10.Zhang J.P., Jen P.H.S., Sun X.D., Direction-dependent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frequency-tuning curves of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in the big brown bat, Eptesicus fuscu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2000,186(10):913-922.
11.Jen P.H.S., Zhang J.P., The role of GABAergic inhibition on direction-dependent sharpening of frequency tuning in bat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Brain Res. 2000, 862(1-2):127-137.
12. Jen P.H.-S. and Zhang J.P., Corticofugal regulation of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frequency tuning curves of bat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Brain Research,1999, 841:184-188.
13. 王放,楊文偉,譚江秀,彭垠婷,張季平,孫心德, 經驗改變大鼠聽皮層神經元的特徵頻率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 33(8):754-759.
14. 俞黎平,王曉艷,李相堯,張季平,孫心德, 大鼠皮層聽-視多感覺神經元和聽-視信息整合,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 33(7):677-684.
15. 王曉艷,俞黎平,李相堯,張季平,孫心德,幼年大鼠皮層聽-視多感覺神經元和聽-視信息整合,動物學雜志,2006, 41(4):33-40.
16.吳秀梅, 張凌, 許兢宏, 徐鳳, 楊文偉, 張季平, 孫心德, 生後早期聽覺剝奪、經驗改變大鼠聽皮層NMDA受體NR2B蛋白表達,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 33(11):1080-1085.
17. 張季平,孫心德,Jen PHS, 大棕蝠聽皮層對下丘聽神經元頻率調諧的調制, 科學通報,2000, 45(24):2636-2640.
18. 張季平, Jen P.H.-S.,孫心德, 大棕蝠下丘聽神經元頻率調諧的方向敏感性,生物物理學報,2000,16(1):81-88。
19.張季平,孫心德,詹喜平,楊弘彥, 電刺激大馬蹄蝠聽皮層對下丘神經元聽覺敏感性的影響,生物物理學報,1999,15(1): 98-103.
20. 詹喜平,張季平,孫心德,聲誘導鼠耳蝠腦干聽覺神經系統Fos的表達,中國神經科學雜志,1999,15(3):181-185。 1968年11月參加工作,先後在陝西紅旗化工廠、陝西車輛廠、西安海關、石家莊海關等單位工作,1989年2月起任處級以上領導職務。
2007年3月任西安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主要分管:監管通關處、財務裝備處、技術處、機場海關、機關服務中心及基建工作、數據分中心。
2008年9月任西安海關巡視員。

6. 樓嘉軍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男,1957年出生,浙江鄞縣人,1986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旅遊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商學院休閑研究中心主任。
社會兼職:中國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旅遊協會理事、上海普陀區旅遊協會副會長、海錦江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國旅遊教育協會理事。

7. 華師大研究生導師信息查詢

華師大每個院系都有自己的網站,你進去以後找到教師名錄,那裡會有介紹的,我考的是資源與環境學院,不知道你考的是什麼院系,一般都會有的

8. 如何查詢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導師信息

華東師大校網右側一欄,有【教師名錄】。點進去,按照系別查找,有教師的詳細信息。希望可以幫助你~

9.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動漫專業有哪些老師名單

歷史上教師名單一般是不對外的宣傳的,不過下面的簡介或許對你有幫助。

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詳細簡介
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成立於2004年9月,其前身是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藝術設計方向。該專業經過20年建設和發展,有著深厚的學科基礎,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藝術研究群體。
根據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藝術設計人才需求情況,華東師范大學於1995年設立了裝飾設計方向,2000年設立了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經過多年努力,藝術設計課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並以多工藝門類、多材料的設計運用和中西藝術融匯的教學特點見長。目前藝術設計的主幹課程包括:設計史、設計理論、計算機輔助設計、圖形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網路廣告設計、企業視覺形象設計、展示設計、廣告設計等。
2004年9月,華東師范大學在上述學科建設積累的基礎上,成立了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院將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優秀課程和教材,改革教學內容,匯聚學術精英,加速藝術設計學科的發展。同時,以中外合作辦學為契機,創辦一所集產、學、研於一體的新型藝術設計學院。並努力通過若干年的建設,使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國際水準的一流設計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在2005年先行開設4個專業,它們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多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和動漫形象設計專業。招收本科生100名。2005年的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也在進行中。2006年起學院計劃增設室內設計、景觀設計、時尚設計、設計管理和動漫遊戲設計等專業。
目前,設計學院共有四個年級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00名。許多學生在校學習時獲得了國家和上海市的廣告設計、網頁設計比賽大獎。去年,該專業第一屆本科生畢業,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能力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和肯定。
設計學院薈萃了一批年輕而具有天賦的教師,許多教師都有著曾在歐美深造的經歷,有著良好的團隊意識和開放的學術態度。他們中的一些教師所編撰的設計專業教材,上了全國同類49種教材發行排行榜的首位,有的教師擔任了國內五星級酒店空間藝術設計的總設計師和設計總監。他們是一個非常有活力、有實力的團隊。
2004年,國家文化部將「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這一重要機構設在華東師范大學,這對設計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設計學院積極廣泛地開展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單位合作。目前,正與美國Pratt等學院洽談合作意向,並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藝術設計專業(非師范)
多媒體設計方向
多媒體是由多種媒介(multi-media)、多種編碼(Multi-code)、多種模式(multi-modal)形成的綜合表達方式。多媒體設計方向的專業設置基本涵蓋了多種媒介(multi-media)、多種編碼(Multi-code)、多種模式(multi-modal)三個方面。本專業開設的課程內容主要側重於交互媒體和網路媒體、計算機圖形、計算機動畫等方面,以培養21世紀多媒體創意、製作和跨學科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科交叉研究能力、媒體理論和媒體實踐能力,以滿足社會各行各業的廣泛需求,能勝任各類院校、企事業單位、IT企業等設計開發研究工作。
本專業課程包括三個部分:專業基礎課程、數字媒體與出版、數字動畫設計。
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專業培養方向提供的必修課程;數字媒體與出版以平面圖形、電子出版系統、交互設計為培養方向,學生需要掌握圖形設計、出版設計流程、交互程序設計、網路媒體設計、電子出版物設計等技術。數字動畫設計主要以三維模型、動畫為培養方向,學生需要掌握動作和風格,時間語言,2D和3D動畫技術。 課程目標和任務遵循傳統的藝術設計概念和數字技術相結合,傳統媒體和數字媒體研究相結合,理論和實驗室實踐相結合,多媒體表達形式和交互語言相結合的原則。
主要課程包括:現當代藝術設計史、當代科技前沿、人體解剖、視知覺和應用心理學、電腦游戲基礎、運動分析、文案腳本和策劃、大眾傳播和當代媒體、動畫衍生產品開發等。
視覺傳達設計方向
本專業培養以視覺圖像信息傳播為主,以設計創新為核心的復合型優秀設計人才為目標,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和課程,注重多元化設計理念教育,使學生掌握現代設計的研究方法,具備了解中外設計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向,具有較強的設計和實際開發、交流的能力,能勝任在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從事藝術設計教學、研究、設計、策劃等方面的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目前擁有3個課程板塊,分別是品牌形象設計、包裝設計和插圖。
主要課程包括:視覺語言、插圖、字體設計、編排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網頁設計、展示設計等。
動漫形象設計方向
本專業培養以動漫遊戲形象設計為主,熟練掌握動漫原畫創作、原創角色設計,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後期處理製作,設計理念先進,具備研究、開發、交流推廣能力的復合型動漫設計人才。
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在高校從事動漫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報考動漫專業研究生繼續深造;進入動畫公司、電視台、網路公司、出版社、廣告公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等單位,從事動漫管理、影視動畫片策劃與製作、影視特效剪輯合成、影視廣告創作、電視欄目包裝、游戲動畫創作、網路傳媒設計、多媒體課件設計、卡通形象設計與編輯等工作。
主要課程包括:動漫原理、中外動漫史、原畫創作、動漫創編基礎、動畫視聽語言、劇作與腳本、運動規律、角色設計、場景與道具設計、故事板與鏡頭語言、二維動畫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動漫賞析、音樂鑒賞與合成、DV技術、數字影像後期合成、動漫周邊產品設計、軟體技術(Photoshop、Painter、Flash、3Dmax、Maya、After Effect、Shake等)。
工業設計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有寬闊的專業視野和知識面,了解本專業的前沿成果和發展方向,注重創造性思維,有前瞻性,對產品的功能、人性關懷、視覺審美有著深刻認識和理解的工業設計人才。
該專業目前設有家電、家居、玩具、禮品等專業課程板塊。畢業生能勝任高校、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從事產品設計、教學、研究、開發、流通等領域的工作。
主要課程包括:工業設計史、機械動力基礎、科技前沿、材料與加工方法、形態訓練、模糊設計、系列化設計、仿生設計、無障礙設計、更新設計、概念設計等。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