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一语文手抄报

初一语文手抄报

发布时间: 2020-11-19 11:10:55

『壹』 初一语文手抄报

rwetertrt

『贰』 语文手抄报的内容 初一的

语文来是语言的文化,二语言自有事人类沟通、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擦亮你
的双眼,你会发现,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原本以为,只有天天嚼着生硬的语文课本,才能学到语文。
原本以为,只有天天去笑话那些枯燥无味的字、词、句……才能学好语文。
原本以为,只有天天让笔在纸上“狂舞”------一一去写字,才能学好语文。
原本以为,……

『叁』 初一年级语文手抄报 内容

快到元旦了,借来里一些,网址http://..com/question/130817693.html
http://..com/question/2075783.html?fr=qrl&cid=206&index=3&fr2=query
如果有用,记得谢谢他们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的《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 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肆』 该怎样做好初一学生语文手抄报

我自上学以来,就一直当宣传委员。也就是出黑板报的。我想问,你这个手抄报是参加比赛呢?还是作业而已?当然我不会轻视作业,都要好好做。手抄报首先要有大标题,小标题。大标题就是手抄报总的题目,小标题就是手抄报中各个内容的标题。大标题要写大,小标题要写小。最好用户蜡笔涂颜色,用黑色水笔勾线。还有,图画不能超过手抄报的一半。写内容时,要先用铅笔打好格子。写完后再擦掉。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去搜搜图片。当做“范文”,最好不要抄袭。

『伍』 初一第一单元语文手抄报

一.有趣的语文知识

江西、湖南、四川三省的人爱吃辣椒,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厉害,所以人们就说:
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

在以上的话中,三个字的位置互换后,意思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多么巧妙。这种形式叫“易位”。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有一段名言,表白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他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

“说”与“做”,这两个字易位马上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人回味无穷。

人体名称之间组合的词语有很多。如“口齿”、“唇舌”、“手脚” 等。这些由人体名称组合的词都有它们巧妙的比喻意义。如“心”与“肝”组合,它喻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有时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写大观园的筵席上,刘姥姥出洋相,引得众人大笑,仅区区两百来字就把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地位描绘得惟妙惟肖,跃进然纸上。其中写贾母笑就用上了人体喻指。贾母笑得说不出话来,于是“笑着搂着(宝玉)叫‘心肝’”。这里用“心肝”比喻宝贝孙子贾宝玉,极为形象地体现了贾母对贾宝玉的宠爱,宝玉的撒娇,以及他在贾府得天独厚的地位。像这样的组合的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头”和“脑”组合,一是喻指头绪,一是喻指首领 ;“耳”与“目” 组合,喻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肝”与“胆”组合,喻指真诚的心,还用来比喻勇气;“胃”和“口” 组合,比喻食欲或食量,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心”与“腹”组合,喻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手”和“足”组合,比喻兄弟;“骨”和“肉”组合,喻指亲人。

人体名称和一些后缀词组合,也有特殊的比喻意义。如“骨”和“头”组合比喻人的品质、气概。由此还有“懒骨头、硬骨头”的说法,他们分别比喻意志软弱和意志坚强的人。“舌”和“头”组合,比喻俘虏或情报。“手”和“头”组合,比喻经济情况。“拳”和“头”组合,比喻用武力或狠狠的打击。“肠”和“子”组合,喻指人的良心。还有“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等。

人体名称和动词组合在我们平常的语言中经常用到,如青少年犯了错误我们就说他“失足”了;向别人屈服了,我们说他是向人“低头”了;有人无意作做错了事,我们说他“失手”了,某种事物很引人注意,我们说它是“打眼”,还有“评头品足”和“不足挂齿”等组合的词,我们也经常用到,恰当的用上它们,能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出仕十多年,他饱尝到在官场不仅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的苦恼,三十九岁便解职归田,躬耕自给。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里的“折腰”比喻降志辱身,不“折腰”形象地表现了陶渊明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再如“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中的“唇、齿”二字是人体的两个不同部位的名称,这里它们和“亡”和“寒”组合用来比喻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一九五一年,美国侵略朝鲜,想通过朝鲜这个跳板侵略中国,当时,毛主席指出:朝鲜和我国的关系如同唇亡齿寒一般,我们要竭尽全力抗美援朝。毛主席用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极为形象地概括了中朝两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决心和意志。

『陆』 制作初一语文手抄报,15页,奖金多多啊

语文手抄报出什么题目好啊?
1.文学类
2.奥运会
其实这个问题嘛很广泛,我建议你出奥运会的手抄报好了
回答

语文手抄报素材
给心请个假

螺城中心小学 曾志安

好长时间,自己找不到自我的影子。每日陀螺般的运作使身为新课程先行者的一些自信和快慰统统抛至九霄云外。清晨起床洗漱完毕,匆匆吃过早饭,驱车直入校园,一天的忙活开始了。指导早读、早操、上课、批改作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孩子、办理学校公文……一连串的活儿等着你细细琢磨,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从周一到周五如此循环往复,即便挨到周六、周日新的学习工作任务依然爱你没商量……于是我的心中响起一片悲歌,自己没时间,我为谁而活?……

常想年轻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那么少,提前的“出名”,让自己看不到本色。因为五色的光环下不是责任就是负重。往日简单的表达已无法说明你的深度,纯真的理解已然不能证明你的实力。心中纵有千言万语,笔下却晦涩难懂。时常撰写的大大小小总结、报告、论文铺天盖地,却无一回让你唤起内心激动的真实情愫。“仰之弥高”,越发自卑,灵魂一次次的洗礼不是清爽了却是沉重了,飞不起来也着落不下来。

信手翻阅文质老师和少敏老师的《保卫童年》一书,眼前再次豁亮,这一回的灵感显得这般的现实。神圣的教育乌托邦只是让我们这群先行者拥有属于清亮的心境。六月的脚步总是这般匆匆,于是怀揣着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可是期末总复习又悄然而至。

复习之一:班级“开心词典”

“请问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是何处,你能介绍一下吗?”“济南的趵突泉……。”“恭喜你答对了!”“哈哈……”教室里传出久违的快乐。这是我踌躇许久采用的快乐复习的第一堂课。笑声、掌声、欢呼声中孩子的心情放假,我自然感受到这份幸福。这个午的复习或背诵、或品析、或猜测、或书写、或合作、或评价,热热闹闹而又实实在在。孩子脸上流露的是内心喜悦,以往疲惫不堪的神情烟消云散。临下课前,平时淘气的小川同学冷不防地站起来,搔搔后脑勺“曾老师,今天开始复习了,您怎么还不复习?”“唉,这就是复习嘛!”“这样你不觉得有意思吗?”“这样子上课真好!”“别浪费时间了,老师再出题吧!”……自发的交流应运而生,孩子们的智慧在碰撞,心灵在沟通。我微笑不作任何评判,因为此时的任何解释都是蹩脚的。爱因斯坦说过,我们要把知识像礼物一样送给孩子。这样他们每天是来接受礼物而不是背着重重的行囊,能不快乐吗?同样这份快乐伴着我走出教室还带着灿烂的笑容。同天复习的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质疑“站了大半天,你不累,还满脸挂着笑容?对了,你们班今天怎么了?上课全班那么激动……”我愉快地点点头:“我和孩子一起放个假,开心一上午。”“什么?你复习得完?”“孩子学得轻松、舒服,就是复习的成功”……这一天我终于让心情放了个假,保持了灿烂的笑容,为自己进行一次极好的心理暗示,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的感染力,好心情开始伴我左右。

到这里看 有很多优秀的样稿
http://www.diyifanwen.com/zhuanti/guoqingjie/guoqingjieshouchaobao/index.htm

国庆节手抄制作过程:

每逢遇到国庆节,学校总要要求我们画国庆节手抄报,我真是觉得又麻烦又担心,可是在创作设计国庆节手抄报的过程中我却十分愉快,因为我很喜欢画画,我把画手抄报,看作是正在画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当成是我的一种兴趣、爱好。

10月1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出一份手抄报,假期回来后交齐。“真倒霉,我又要开始忙个不停了”,不过,还好国庆节七天的假期还长着呢。等我选定了适当的时间,便要开工了。

我急匆匆地买来4开后便马上一头钻进书堆,用了着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精神的养料,最后我把所要的资料都找好了,书里夹满了纸条,我把找到的内容全都翻开放在书桌上,然后精挑细选出设计美观,插图合理的版面,接着拿出一张白纸,把参考设计出来的版面大略画一下,把需要改进的地方重新画一下,最后,我终于胸有成竹,要正式画在4开纸上了。
我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把设计好的版面画在4开纸上,接着把“庆国庆”三个大字画在空白处,然后画上各种插图,最后把需要染色的地方涂上颜料。嗯,就这样,国庆节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和主题就完成了。

不过,这样还不算完成,必须进行下一步,总不能让版块空着不管吧!所以还要写上些有关的内容,嗯,这次主题是“庆国庆”,我就应该写些有关国庆这方面的内容,幸亏我已经把内容找好,要不然啊,我就又要像没头苍蝇似的一头扎进书堆去翻翻找找了,不过我还得好好安排一下,版块有大有小,写进的内容必须适当,还有标题的字数必须与小标题的纹制设计合适,不能张冠李戴,力求每一方面都比较大方得体。内容写好了,整张手抄报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但最后还有一点可不能疏忽了,就是要认真检查,看看需要染色的地方局部有没有忘了染,小标题有没有忘了写,有没有地方是铅笔迹还没擦掉……

OK!总算把手抄报创作好了。

附:手抄报的编辑方法:

手抄报,也称手写报纸,它具有交流信息,展示成果,显示创作风格,制作过程简便的特点,因此,在大、中、小学广为普及。编辑出版手抄报能培养我们写字、画画、排版、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交流手抄报,能让同学们取长补短,丰富课余生活。
手抄报的编辑出版一般为一个月一期,下面谈谈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求。
定人员。出版手抄报一般由一个假日小队构成一个整体单位。在确定人员后进行分工:1、主编。他是总设计师、总负责人。2、栏目责任编辑。负责一个或几个栏目的材料采集、审核、编辑工作。3、誊写。负责文字内容的抄写工作,要求由写字美观、整齐的同学担任。4、美工。负责小报整体、局部的美化策划工作。当然,大、中队辅导员仍然是中队手抄报出版工作的辅导员,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别忘了他们。
定报名。报名的确定要醒目,文字简短,有小队特色,能明确小队奋斗目标,思想内容要健康积极。如“春笋报”、“雏鹰报”、“新世纪报”等等。
定材料。出版手抄报,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纸张,一般为150克绘图纸,每份8——4开大小。其次选择一些长短不等的刻度塑料尺,必备的有50厘米直尺、20厘米三角板。第三装饰材料及工具以及誊写笔,其中包括黑色墨水、普通钢笔、美工笔、铅笔橡皮、水彩笔、水彩或水粉颜料等。材料可以集中保管,当然各小队之间也可以互相调剂使用。
制作方法。1、报纸格式。报头及其位置确定,包括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期号、分工人员等。另外栏目分类时,将整张报纸定好合适栏目,分类选择内容。2、排版。排版是报纸的总体构思,要求有新意,做到整体中求变化,板块之间方圆结合、大小结合、横竖结合,同时可以借鉴其他报纸及黑板报的排版经验。3、插图。插图是小报中不可缺少的“味精”。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用淡彩画背景图案,然后进行文字誊写;二是在文字誊写后再用水彩笔画插图。4、题图和尾花。题图的设计很重要,一篇文稿,给它一个醒目的题目,能增强它的表现效果。题图设计的时候,一要重视对题目文字的设计,字号要明显区别于正文,字体可以由内容来确定;二要重视对图案的穿插,要图文并茂;三是题图的位置摆放可灵活处理,上下、左右兼顾。尾花的设计同样具有装饰效果,一篇文稿的中间或最后,有意识地空下一些位置,画上一些装饰图案,效果往往很别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可以将平时收集的装饰图库进行交流或选用,做到资源共享。5、内容采编。文稿来源途径主要有:自己写稿,包括好文章及老师评语;资料整理稿;剪辑有关刊物内容;其他来源稿。

以下三个网址都有现成的资料和图片,欢迎参考:
http://www.shw.cn/Article/msjy/xy/200604/23146.html
http://www.nctc.cn/info/news/2003/09/30/200309301451125347259.htm
http://www.blsy.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27

国庆节黑板报设计
在具体教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国庆节黑板报设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具体训练教学上,宣扬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还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自然等和社会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现象进行一些简笔画创作,这样既帮助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表现能力。图案、美术字等方面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采取课堂教学、课外提高的办法,给学生定予适度的量,通过教师的精心辅导,要求学生按质完成,这样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表现要领。在书法训练方面,采取先读帖、再临帖、后脱帖的反复过程,使学生逐步提高欣赏水平和书写能力。
通过让学生分析或评价美术作品,涉足于美术鉴赏领域。使学生在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艺术史知识、艺术表现手段的基本规律及其艺术语言,领会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品内容的思想倾向及其由民族传统所决定的表现形式,从而感知美,创造美。通过吸收和借鉴艺术的精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启迪智慧,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艺术修养得到提高,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劳动观奠定科学的基础。
利用黑板报长廊开辟一个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心得窗口,正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的一条不可多得的渠道。这对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活力,掌握学生的学习实情,提高教学质量和加深师生感情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教师利用这个窗口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谈论学习中的体会、收获及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大家都畅所欲言,把教学的实际问题摆在桌面,这为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管理,教师业务能力的自身建设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透明度。
美术学科在黑板报长廊上开展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和穿插教学的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
1、国庆节小知识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联播。
2、世界各国国庆节由来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3、国庆节历史由来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4、国庆节有关称呼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外国国庆节摘要
(1)庆国庆乐曲声声焰火腾空
法国是以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时巴黎群众捣毁巴士底监狱这一天作为国庆日的。1989年,正值法国革命200周年。为此,法国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庆祝活动。当天,在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式上,300多辆装甲车、5000名士兵、250架飞机及直升机接受了检阅。33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万多位外国来宾应邀参加了庆典仪式。在现场,有80多万观众观看了仪式。当天晚上,在雄壮的《马赛曲》乐曲声中,20万支焰火腾空升起,8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民族的演员参加了在协和广场举办的大型国庆演出。
(2)国庆节大典举国欢腾
每逢8月9日,新加坡都会举行国庆大典,举国欢腾。同时还有国庆检阅典礼,有战机和跳伞表演。当总统检阅仪仗队后,3架f-16型猎鹰战斗机、6架f-5s/t型战斗机及5架a-4su超级天鹰战斗机,共14架战机排列成五星与弯月形飞过,队形就像是国旗上的五星弯月。步兵队伍走过检阅台后,组成五星弯月队形的14架战机,又与3架军机——1架c-130大力士运输机、1架e-2c鹰眼空中预警机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逻机飞越上空。接着,7架直升机,包括切奴克、超级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机以v字队形飞过
直升机飞过后,接下来就是令人屏息仰首,由5名武装部队突击队员呈献的跳伞表演,他们在1500米的高空,从大力士运输机上跳下,他们身上都背负着40公斤重的装备,政府大厦周围摩天大楼林立,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3)人潮花海庆佳节
5月17日是挪威国庆节(又叫宪法日)。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人穿着民族服装,欢度佳节。街上,从少女到老妇几乎都是背带式拖地长裙,红色、白色、黑色、绿色,在厚厚的毛呢或棉布上绣着鲜艳的花朵和图案,每个人的胸前都有漂亮的银制饰物,有的还披着配套的斗篷,戴着不同色彩的民族小帽,真是绚丽多彩。男士的服装则从中世纪的宫廷礼服到21世纪的红色流行时装都有,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有许多老人胸前戴满了各种各样的勋章,手拿文明棍,头戴高筒礼帽,颇有绅士风度.
这天,通向王宫的卡尔·约翰大街变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国旗的海洋。路两边临时竖起的高大旗杆上、楼顶上、阳台上、窗户上都飘扬着国旗
国庆游行开始的时候,国王穿着黑色礼服,站在观礼台中央;右边是身着红色礼服的王后;王后的右边是王子和公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纯朴,一切都体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
4)各州首府轮流坐庄
德国10月3日的正式名称叫“统一日”,是法定节日,但并非“国庆日”。与法国把7月14日、美国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为国庆节不同的一点是,德国这个类似国庆的重要日子里并无重大事件发生,不像法国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美国在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缔结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统一后的规矩,各个州的首府轮流举办庆祝活动,如2000年轮到了德累斯顿。所以,尽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没有举办隆重庄严的庆祝活动并不奇怪。首都市民照样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阳光下,尽情在勃兰登堡门前玩乐一番。
(5)国庆节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尼日利亚的民族独立日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尼日利亚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尼日利亚人民经过长期英勇斗争,终于在1960年10月1日赢得了民族独立
6、国庆节爱国教育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升降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为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战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战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13至15把之间。
更换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为确保国旗的圣洁和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一面。每逢重大节日,必须更换新国旗。即使国旗不受损,悬挂的最长时间也不能超过1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徽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组长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床厂。1951年5月1日,由沈阳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焦百顺、裴庆江、朱风仪等铸造出的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国歌的诞生
聂耳(1912-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文革”中,由于田汉被打倒,歌词不让唱了,《国歌》只能由乐队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柒』 初一语文读书手抄报

第一点:一个醒目的标题,如:走近名著。
第二点:分版面:
第一版面:名著大观园,推荐内容:《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1]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第二版面:走近名家: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从小体弱多病,与各种体育奖杯无缘。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会捉鱼会盖房会犁田会栽秧。当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1975年应征入伍,官拜宣传股长。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娶一妻,生一子。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擅长写动物小说。

第三版面:阅读记录:
凭着它的智慧,紫岚冒险成功了。它叼到一头鹿仔向石洞奔跑。跑了一阵,它累得气喘吁吁,鹿仔也剩下最后一口气。紫岚决定就地喝干鹿血。它停下来,麻利地咬断鹿仔的喉管,顿时一股滚烫的血液使它感到无比惬意,干瘪的乳房似乎立刻丰满起来,它拼命地吸吮着。突然,前方黑黝黝的草丛里蹿出一条大白狗。紫岚一惊。它没想到养鹿场的大白狗会一路嗅着气味跟踪而来,远处还传来猎人的吆喝声。紫岚赶紧重新叼起鹿仔,扭头奔逃。大白狗紧随其后。
——摘自沈石溪《狼王梦》

第四版面:好书推荐会:
作品叙述了一只被宠物场淘汰的将推上餐桌的杂种狗,在经历了逃脱、求生的过程中,被艰难的生存环境改造成了一个冷酷的生存机器,直至最后有幸逃入了牧场。在牧场,在与人的接触中,逐渐开始信任人类,并与一头充当牧犬的驯狼结下了友谊。驯狼本性不改,但它多次救了杂种狗,并欲引其“ 回归草原“,但杂种狗却始终会给以牧场为其归宿。在一次滑坡中主人丧命,杂种狗(阿蓬)独自领着牧羊,突破狼群的围追堵截,最终回到了牧场。

希望能够帮到你O(∩_∩)O~

『捌』 七年级语文手抄报歇后语

你有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的习惯吗?如果有,那么一定有人会说:“你这孩子,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除了这个歇后语,你还知道有哪些歇后语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在“谜面”“谜底”之间有一个破折号,它的意思是“间歇”,有时“间歇”之后的部分不说出来,让人们猜出它的含义,所以这种语言形式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喻意的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
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木头眼镜——看不透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下雨泼街 刮风扫地——假积极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的现象表达意思。这种说法妙语双关,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味。
“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这种谐音的歇后语。其实“打破砂锅”和“问到底”毫无关系。但是为什么把它用在一块了呢?原来这里利用了“问”和“璺”的谐音。“璺”音同“问”,指陶瓷、玻璃器皿上出现的裂纹。砂锅的特点是打破裂纹直到锅底,人们将“问”代替了“璺”(wèi),于是就有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歇后语了。这个歇后语,言在“打破砂锅”,意在“追问到底”,非常巧妙。这样的歇后语还有很多,如: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在写文章时,能恰当的运用一些歇后语,文章就会显得生动活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注意,歇后语的运用要和文章的风格一致。写严肃的事情,在庄严的场面不宜使用。另外,也不要使用内容庸俗、不健康的歇后语。

『玖』 初一寒假语文手抄报内容 只有两个大板块!!!

一部分
寓言故事-活到老学到老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平,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还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智,虽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亮堂着呢。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很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觉得是否太晚了呢?”
师旷回答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跟我瞎扯什么?哪有做臣子的随便戏弄国君的呢?”
师旷一听,乐了,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
晋平公说:“此话怎么讲?”
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已日暮,没有了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可是只要获得了这点烛光,尽管有限,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
诚然,不爱学习,即使大白天睁着眼,也只能两眼一抹黑;只有经常学习,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才不至于盲目处事、糊涂做人。

第二部分

趣味语文小故事

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谁是冠军
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热点内容
欧文投篮教学 发布:2025-05-14 06:35:52 浏览:580
对配班老师的评价 发布:2025-05-14 06:34:41 浏览:344
师德的人物 发布:2025-05-14 06:33:09 浏览:175
教师师德个人总结 发布:2025-05-14 05:39:36 浏览:667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发布:2025-05-14 05:15:15 浏览:455
药物化学习题 发布:2025-05-14 04:23:45 浏览:642
教育培训章程 发布:2025-05-14 04:13:05 浏览:634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库 发布:2025-05-14 03:21:37 浏览:461
小学语文拍手歌 发布:2025-05-14 02:17:21 浏览:531
魔兽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01:45:05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