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实录、课件及反思
一、 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 导入语
(课前观察,小组比赛,给第2、3小组纪律好画上智慧果。)
师:今天智慧爷爷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感受一年四个季节,小朋友们想不想去?
生:想!
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么?
生:春、夏、秋、冬。
2.春天播种希望。
(1)师: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课件展示春天的景色)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现在陈老师就带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去植树,好吗?
生:好!
(教师掀开黑板上的纸张,分别有两排树)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排我们要种几棵树?
生:8棵。
师:第二排呢?
生:6棵。
(2)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快速转动小脑筋,举手回答陈老师的问题。
生:上面有几棵树?下面有几棵树?一共有几棵树?
师:你真厉害!还有什么问题?
生:第一棵树的右面有几棵树?
师:你真棒!不过你的第一棵树是第一排还是第二排呢?(师指着树问)
生:第一排的。(师奖励生1和生2小红花)
师:哦,第一排的第一棵树的右面有几棵树呢?
生(全体):7棵。
师:还有问题么?
生:上面多几棵?下面少几棵?
师:你回答得很好,不过不完整,谁能来帮帮他?
生:上面比下面多几棵?下面比上面少几棵?
师:你们都好棒,提出很多问题。那一共有几棵树?谁来列个算式呢?
生(全体):8+6=14。(师板书8+6)
师: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可是陈老师却不懂怎么计算这个得数,我想要你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3)师:恩,那现在请小朋友拿出小棒摆一摆, 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你就要停下来,坐端正。预备,开始!(教师指导部分学生摆小棒)
(4)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音乐声响起,示意学生坐端正)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8+6=14,数一数这边有8棵,那边有6棵。
生: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
师:真棒!如果你的声音下次再响亮一点,我就给你一颗红花。
生:6给8两个(6分成2和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师: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巧妙!(操作演示,移动黑板上的树)
师:把6分成2和4,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边重复边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8棵接着数,9、10、11、12、13、14,一共14棵。(师操作数一数)
师:恩,好厉害!还有其他方法么?
生: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总共就是14棵树。(师板书)
师:你这种方法也很好!
生:9+6=15,8+6=14。
师:哦,9+6=15,9比8多1,所以8+6比15少1,8+6=14。(师板书)
生:7+6=13,8比7多1,8+6比13多1等于14。
(5)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2)班的孩子都好棒,想出这么多方法。看哪一组坐得最端正!(给1、2组的小朋友画智慧果)
师:动物们也有他们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课件):小白兔它喜欢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课件卡住,只能看黑板上的板书)
师:小熊它喜欢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小猪爸爸也说了它的做法,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课件恢复)
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
(6)小白兔它说它有首数学儿歌想念给大家听听,请我们的小朋友认真地听一听: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引导学生念两次,还比手指“2”、“10”)
二、 自主探究,巩固练习。
1、夏天百花争艳。
(1)师:春天种了很多树,夏天来了,花开了,美丽的花丛中飞来了许多蝴蝶,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么?(课件展示,出现些许错误,与课本的蝴蝶只数有出入)
生:8+8=16
师:哦,你列出了算式,能不能说出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75页第2题,做一做。(课本蝴蝶为8+7=15只)
(2)师:花丛我也发现了蜻蜓,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左边有4只蜻蜓,右边8只蜻蜓,一共有几只蜻蜓?
生:右边比左边多几个蜻蜓?
师:蜻蜓我们用单位只,你能再说一次吗?
生:右边比左边多几只蜻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怎么列算式呢?
生(全体):8+4=12(打开课件)
师:还可以怎么列呢?
生(部分):4+8=12
2、金秋收获希望(摘星星游戏)。
(1)走过了夏天,我们来到了秋天,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秋天的夜空可漂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摘星星的游戏。(备课语言:你看——闪烁的星空,星星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它说要和小朋友们玩摘星星的游戏。)
师:请打开你桌面的口算卡片,算出了答案之后请举手摘星星。
师:哪组表现最好,我就请这组来摘星星。
师:先请第三组。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拿,轻轻地回到座位上。
师:你的答案是什么?
生:14。
师:能把整个算式告诉大家么?
生:8+6=14
师:第四组。
师:第二组。
师:第一组。
师:摘到星星开心么?把星星收起来,放到抽屉里边去。
(每个孩子都上台摘星星,场面有点乱,但孩子都很开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拍小手游戏,重整孩子纪律
师:小小手,拍起来。
生:我就跟你拍起来。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肩膀)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拍腰)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请你跟我坐好来。(端正的姿势)
生:我就跟你坐好来。
师:这次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动作最快,给他们加上智慧果。
3、冬天储粮。
(1)师:秋天走了,来到了冬天,冬天真冷啊,小朋友们要穿多点衣服,才不会感冒哦。看,小蚂蚁来搬粮食了,搬了这么多粮食,可找不到它家的门牌号,你能帮帮小蚂蚁吗?
生(全体):能。
(2)师:请打开课本第75页第4题的蚂蚁图。请小朋友们动手在自己的书上连一连。(师下去巡学生完成情况)
(3)师:请孩子们看看大屏幕,陈老师也帮蚂蚁找自己的家,不知道对不对,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生喊出:2+8的小蚂蚁找不到家了,我给它画了一个门牌号10。
师:恩,你好厉害!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8加上几的进位加法,小朋友的想出了许许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那么,陈老师想问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儿歌。
生:我学会了8加几。
生:我学会了摘星星。
生:我会帮蚂蚁找家。
生:我学会了找小棒。
生:我学会了春夏秋冬。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你的把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8 + 6 = 14 9+6=15
/ \ 8+6=14
2 4
8 + 6 = 14 7+6=13
/ \ 8+6=14
4 4
教学反思
一、 教学设计出炉前夕
接到上级通知,一个星期后我要上一节基地校的实验课,心里万分焦急:我该选什么课题?一节课下来,请教了一、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们,终于定下了《有几棵树》这个课题,然而计算课对我来说实在有难度,但也定下了课题。
不容易熬过了周末,终于把粗糙的教学设计写了出来。经过了集体备课时间,我以说课形式简单介绍了我的教学设计,数学组的老师们提出她们的看法与建议,我一再修改,直到周四中午才把摘星星环节重新设计,告别教学设计的苦日子。
设计一个课题,需要灵感,这灵感有时一闪而过。数学教师的创新,便是在不断地活跃自己的数学课堂上下功夫。
二、教学反思
1.这节课通过学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法,同时突出“凑十法”的优化计算方法。以“春夏秋冬”的情境引入,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培养孩子绿化环境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展示“有几棵树”,引导学生认真观图,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学习如何计算8+6,让学生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在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培养孩子完整表达数学语言;设计摘星星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2.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课堂很活泼。后面很多家长和老师听课,学生们却没有胆怯,仍很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孩子对“8加几进位加法”在课前基本都掌握如何计算,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计算的方法,充分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而我仍偏向让孩子们优化计算方法,于是我用数学儿歌体现优化计算,让孩子们在算法多样化中找到简单的方法做题目。
3.不足之处:
1)“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衔接语不到位,备课时缺少详细斟酌。
2)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时间掌握不到位,应该增加3分钟。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孩子学习算法多样化。而我仍有自身学习水平的偏见,期望学生更倾向“凑十法”,有点扼杀孩子们开放的数学思维。但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方向,如何更好将两者融在一起呢?
4)关注学生不够,按自己的思路教学,忽略了最重要的学情。
4.课堂小插曲
正当我讲着“夏天”美丽景色的时候,一位家长从最后面走上来,她兜了教室的大半部分走到她女儿前面(她女儿坐靠墙的第一排),抢走了女儿手上的玩具,走回她的凳子。而此时,我就站在第三排的位置地方讲课,她女儿刚好在我背后。
我忘记自己当时的表情,估计愣了至少10秒,看到家长往回走,我已经进入我的角色讲课。
周日的时候,我发信息咨询各位观摩教学的家长,请提出宝贵的意见。
上面这位家长给我回复:您好啊陈老师,星期五去听了你的课,觉得现在上课很生动又让人觉得很趣,让每个学生都学得很投入,以前是死背口决,而现在的教学方式更能启动小孩子的思维,加上现在读书的环境设备也这么好,让我这做家长的觉得自己小孩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真的很幸福的!我最想说的是陈老师真是一位年轻漂亮很有才华的好老师,很讨小孩子喜欢的。我和女儿都很喜欢你。我发现王梦琪对那个8加几借几个的还不理解,但她算题目也会算,能算出来也行。好了,陈老师就说到这里了,祝陈老师周末愉快!88 王梦琪妈妈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教师生涯的第一次,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或许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差。但当时确实没发现她孩子手上拿着东西,这也让我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上用两只眼睛关注50位学生的一举一动呢?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74页《8加几》的进位加法及其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根据 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练习卡,图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新课。
1、导入语:今天智慧爷爷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感受一年四个季节,小朋友们想不想去?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么?
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春天来了,
2、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现在陈老师就带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去植树,好吗?
(1)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排我们要种几棵树?(老师先贴好,撕开外面的纸)第二排呢?(生数8棵,生数6棵)
(2)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快速转动小脑筋,举手回答陈老师的问题。(引导出: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谁能来列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生:8+6,师板书8+6)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可是陈老师却不懂怎么计算这个得数,我想要你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3)师:恩,那现在请小朋友先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请小朋友们听清楚要求: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你就要停下来,坐端正。预备,开始!
(4)(音乐声响起,示意学生坐端正)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从8接着数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5)小结:你们的方法好多,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动物们也有他们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它喜欢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小熊它喜欢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小猪爸爸也说了它的做法,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
(6)小白兔它说它有首数学儿歌想念给大家听听,请我们的小朋友认真地听一听: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引导学生念两次,还要指手划脚)
二、巩固练习。
1、夏天百花争艳。
(1)师导入:春天里我们栽下树,夏天来了,院子里可谓鸟语花香,蝴蝶在花间跳舞。(出示蝴蝶图)请打开课本75页第2题 ,花丛中有8只蝴蝶,飞来了7只蝴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么列算式呢?(8+7=15)
(2)花丛我也发现了蜻蜓,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指名说自己的数学故事以及列算式。(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原来有4只蜻蜓,飞来了8只蜻蜓,一共有几只蜻蜓?)
哇,一(2)班的小朋友表现真不错,陈老师可开心呢!
2、金秋收获希望(摘星星游戏)。
(1)走过了夏天,我们来到了丰收的秋天,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秋天的夜空可漂亮呢?你看——闪烁的星空,星星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它说要和小朋友们玩摘星星的游戏。请打开你桌面的口算卡片,算出了答案之后请举手摘星星。
(分组上讲台摘星星)(45张口算卡片,45个星星)
(2)拍小手游戏,重整孩子纪律
3、冬天储粮。
(1)导入:冬天快到了,勤劳的小蚂蚁们忙起来了,原来他们正为过冬准备食物呢,可是忙乱中却忘了自己的家住在几号,小朋友能不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呢?
(2)请打开课本第75页第4题的蚂蚁图。请小朋友们动手在自己的书上连一连。
(3)请孩子们看看大屏幕,陈老师也帮蚂蚁找自己的家,你们也帮帮陈老师一起找。
(4)思想教育:只有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尝到丰收的喜悦,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8加上几的进位加法,小朋友的想出了许许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那么,陈老师想问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8 + 6 = 14 8 + 6 = 14
/ \ / \
2 4 4 4
❸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复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制P24教学内容及P25练一练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❹ 小学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一共有多少 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生:愿意!
师:恩!很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其实啊!老师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们的数字去解决咱们刚才的那个问题呢?
生:可以!
师:恩!同学们很棒!首先咱们来看,吃竹子的3只熊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点名回答)
生4:用数字3来表示。
师: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又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生5:用数字2来表示。
师:恩!说得真好!接下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咱们是怎么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这3只熊猫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合起来。
师:诶,大家想想,该怎么合呢?(诶!对了,要用到咱们数学里的一个符号“+”) 师: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
生:认识,加号(板书)
师:恩!合起来之后一共就有5只熊猫。(板书“=5”)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学生齐读两遍“3加2等于5”)
师:好了!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们公园里的熊猫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生自由说一说)
师:恩!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咱们同学们刚才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可要出题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清楚哦。
2、摆一摆,算一算 师:(出示课本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题目),让学生们用小棒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
请学生翻开书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到这里,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3+2=5 读作:3加2等于5.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还没有上过学前班,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只小鸟》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与之前学习的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谁和谁凑成10,他们就是好朋友。
9和谁是好朋友?(1)
8和谁是好朋友?(2)
……
二、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1.提出问题
师:在一颗大树上,原来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
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求一共,比多少,等等。
2.根据不同的问题,列算式。
❻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案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版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权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❼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 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
(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
(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9加几)
9 + 5 = 9 + 3 =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