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六年级上

数学六年级上

发布时间: 2025-05-27 21:16:05

A.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上的所有公式概念进率

第一单元: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2、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3、解方程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第二单元:
特征 棱长和 表面积 体积(容积)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相同点 不同点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长方体 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
方形。 长方体或正方体12条棱的总长,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
和。 (长+宽+高)×4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
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高
V=sh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
位。
正方体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棱长×12 棱长×棱长×6
S=6a2 棱长×棱长×
棱长
V=a3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第三单元:
1、 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乘法计算。
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数相乘,用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与分数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三个数连乘,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
3、 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真分数的倒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整数的倒数是几分之一;几分之一的倒数是整数。1的倒数是1。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5、分母是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差等于它们的积,如: - = × =
第四单元:
1、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列方程,也可以用除法。
2、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先转化成分数连乘,再按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 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先看题中的分数是谁与谁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什么看作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列方程或用除法解答。
第五单元:
1、“:”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分数中的分数值。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整数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简分数比,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简小数比,先转化乘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是π。
5、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同样长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影长是相等的;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第六单元: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律在 运算中同样适用。
2、 运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 减法的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七单元:本学期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替换和假设。两个未知量是倍数关系是,替换后数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两个未知量是相差关系时,替换后数量不变,总量发生变化,贵的替换成便宜的,总价就减少,便宜的替换成贵的,总价就要增加。
第八单元:摸到某种物体的可能性是多少,要看这种物体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摸到这种物体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第九单元: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2、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位数不够要用0补齐);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或小数位数多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把能约分的约分成最简分数。
3、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 出勤率=出勤人数÷实有人数 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总棵数 合格率=合格的数量÷生产总数量

B. 六年级上册 数学 圆的数学日记。怎么

篇一:学习圆的周长

今天早上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片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操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
过了一会,老师听我们讲出各自的办法之后便说,这样有些办法不免会有些误差,我来教你们怎样算周长吧!
“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例子。
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周率(圆的周长)。

篇二:关于圆的数学日记

老师就让我们将学具中的圆折一折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我心里奇怪了:圆就是一个圆,有什么好折的呢?原来让我们折圆是为了了解圆的对称啊!
我们又拿出剪刀将一个圆剪了下来,再平均剪成八份。老师让我们想一想如何球出圆的面积来。同学们有的说用π乘、有的说用半径求……大家七嘴八舌,课堂好不热闹。最后老师让我们把剪好的八份近似于扇形的纸片试着拼成一个别的图形。我拼的是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随后,我们又分别将圆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再分别将剪好的小扇形拼成一个多边形。这时候我发现,平均分的数量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C/2×r=2πr/2×r=πr2
经过了图形的分解再组合,我知道了怎么求圆的面积啦!数学好神奇哟~

篇三:圆与正方形的奥秘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买卧室门外的小地毯,到了超市,爸爸选中了一种花色,这种花色有两种形状:圆形和正方形,服务员告诉我们,这两种地毯的周长都是一样的,是12.56dm。爸爸说:“反正大小都一样的,你来挑吧!”我连忙喊道:“我来算算。”说着,我向服务员要了纸和笔,按老师教过的方法,算起圆的面积。
要算圆的面积先求圆的半径:12.56÷3.14÷2=2分米,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边长:12.56÷4=3.14分米,面积:3.14×3.14=9.8596平方分米.
“以即使圆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不一定相等,买圆形地毯比正方形地毯要划算。”我滔滔不绝地给爸爸讲着,爸爸听得目瞪口呆,一旁的服务员也夸我聪明,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啊!

篇四:生活中的圆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中的圆。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还有圆的对称轴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圆的周长,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肯定能发现的,虽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关于圆的周长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点皮毛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时钟的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线是钟面的周长;圆形餐桌围的花布边的长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长;人们经常戴在手上的手镯也含有圆的周长的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说了一点剩下的就由你这位高手去观察了。
圆面积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会观察,眼睛亮一点就可以了。圆桌的大小也就是圆桌的面积;时针扫过的面的大小也就是这个钟的面积;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见,那就是用绳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也就是求圆的面积,……。这是我所归纳的。
还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切记!
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算多,所谓:“天外有山,人外有人”请指教。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看你仔细不仔细。Do you know?

篇五:数学日记之圆的面积

之前,我们探索了圆的周长,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圆有周长就"理所当然"会有面积。现在我们探索我们的圆的周长的"兄弟"圆的面积。
之前,圆的周长是关于直径的,那"兄弟"面积就是关于直径的"老弟"半径的了。我们看着书上的探究活动,我们拿出数学用具,里面有两个圆形,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12份,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24份。我把12份的剪了下来,按照书上,我们拼成了一个像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我很奇怪,继续把24份的也拼成了像长方形的图形,我慢慢的理解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我的理解中,我推测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π乘r的平方就是圆的面积了。在原来的基础中,我举一反三,列出了考试时考圆的面积的三种方式:1.已知半径求面积,这一种是最简单的,直接π乘r的平方就行了。2.已知直径求面积,这一种先要求出半径(直径除以2=半径),再用半径的平方乘π就行了。3.已知周长就面积,这一道题就有点困难,但只要细心就能做好。先求直径:周长除以π,再求半径:直径除以2,再π乘r的平方就行了。
数学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我们也要学会自己动手推出公式,这样数学才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篇六:圆的周长

我们刚刚学习了圆的认识(一)、(二),知道了圆的许多知识,并且由圆的认识了解到了圆周长的应用,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我们去了解一下圆周长的知识!
刚开始学圆的周长时,知道了能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量出圆的周长,探究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我们就得出一个公式:如果用C表示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也就是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的周长有3个应用:1.已知d求C=πd 2.已知r求C,先求d再求C 3.已知C求d d=C÷π 已知C求r 先求d 再求r。
已知d求C:一个圆的直径是5.5分米, 求这个圆的周长,那就用π3.14×直径5.5=17.27dm.
已知r求C: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它滚动一圈前进多少米?也就是求这个轮子的周长,先求出直径:0.3×2=0.6m,然后求一圈的周长:3.14×0.6=1.884m 最后求出1000圈前进多少米:1.884×1000=1884m。
已知C求d:花坛的的周长是62.8m。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周长6.28÷π3.14=d 2m
已知C求r: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求这个圆的半径,那么先求这个圆的直径:用周长25.12÷π3.14=d 8㎝ 再求半径:8÷2=4㎝。
这是圆周长的四大典型例题,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π是≈3.14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下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场,这个半圆的直径为6米,篱笆长多少米?这题是求半圆的周长,一面靠墙的就不用算上篱笆,也就是求圆周长的一半,就用直径6m×π3.14=圆的周长 18.84m 再算圆周长的一半:18.84÷2=9.42m。
这就是有趣的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让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原来数学也是蕴藏着生活的奥秘!

C.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的内容有哪些

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目录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二)

3分数除法

4比

5圆

确定起跑线

6百分数(一)

7扇形统计图

节约用水

8数学广角──数与形

《小学教材全解:6年级数学(上)(人教课标版)》“能力提升”对知识的综合点、延伸点、拓展点进行讲解,重点培养思维的缜密性,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多样性,阅读后开发智力,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本书“考点题库”为学生自主检测准备了科学高效的优化习题,是对教材习题的有效补充:“赛点题库”精选的思维拓展训练题,能够激发潜能,提升能力。

“单元复习”归纳重点知识与巧练考点精题结合,连点成线:“期末复习”分领域进行知识梳理与训练,将知识连线成面,点、线、面交织,形成树状知识体系。

“趣味数学”和“信息窗口”是将关于数学的知识起源、趣闻、趣题、伟大的科学家等课外资料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浏览后可拓宽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热点内容
乐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28 04:14:31 浏览:666
1是多少 发布:2025-05-28 02:12:53 浏览:950
教师课堂过渡语 发布:2025-05-28 02:03:24 浏览:40
智囊团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27 23:37:49 浏览:344
班主任与孩子的沟通 发布:2025-05-27 22:32:18 浏览:576
wps如何做ppt 发布:2025-05-27 22:31:35 浏览:931
数学六年级上 发布:2025-05-27 21:16:05 浏览:727
0551哪里的区号 发布:2025-05-27 20:09:34 浏览:197
班主任坏处 发布:2025-05-27 18:37:28 浏览:318
赠老师诗句 发布:2025-05-27 18:06:04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