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学生一年级下册语文

小学生一年级下册语文

发布时间: 2025-07-29 03:32:34

① 一年级下册必读书目有哪些

一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本:
1. 《读读童谣和儿歌》(共四册):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配套书目,与教科书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同步使用。书籍提供了阅读指导,配有精美的插图和注音,非常适合孩子自主阅读,旨在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和独立阅读能力。
2. 《穿浅蓝格子衬衫的太阳》:这是人教社出版的“2021新版语文素养读本”丛书中的一本,适合一年级下学期阅读。该丛书选文经典、可读性强,兼具语文性和学习梯度。
3. 《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12首》:本书与统编语文教材配套,按教材出现的顺序收录了112首古诗词。书中设有“解字入诗”、“诗意浅说”、“画龙点睛”和“诗里诗外”等栏目,并为每首诗词配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手绘插图。此外,该书还包含了康震教授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4. 《五只小兔子的远方》:童话是吸引小朋友爱上阅读的重要题材,《五只小兔子的远方》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童话桥梁书。该书集合了吕丽娜近十年来的短篇童话创作精华,并由优秀青年书籍设计师发雅绘制了清新雅致的插图,共同为小读者带来了新颖的阅读体验。
5. 《读图识中国》:这本书被选入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它是一本面向少年儿童、普及国情教育的综合性参考读物。书中通过形象的晕渲地图、精美的图片插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直观地展示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和资源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少年儿童认识祖国并开阔视野。

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封面图写几句话怎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封面图写话。

《堆雪人》 芊芊语言,2020/6/24

今天下雪了,小明版和小红约好一起在家权门口堆雪人,他们堆了一个高高的雪人,小明拿来了家里的水桶给雪人当帽子,小红拿了妈妈的围巾给雪人系上,还拿了根胡萝卜做了鼻子。小明找到一根长树枝给雪人做了一只手臂,还有一只手臂怎么办呢,小红贡献了她的糖葫芦,真是太聪明了。

弟弟小军是个小吃货,他就知道坐在门口吃糖葫芦,都不过来帮忙。不过没关系,小红和小明两个人也玩得很开心。

一年级《语文》下册封面

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22人,及格21人,良好20人,优秀18人,高分7人。高分的人数较少,有些同学本该达到90分以上,却只答了八十几分,总体情况不好。

2、试卷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八道大题,题量适中,题型不是很难,考察的内容涉及字、词、句、按课文填空,阅读几方面的内容,考察的内容很全面,阅读题的第二个短文稍难一些。

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学生除了极个别出现错误外都能写对,可以看出学生对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的还比较扎实。

第二题为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这道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题,全部正确的只有三人,共9个小写字母,失分最多的学生只对了两个。错的主要原因为拼音字母表是在第三单元学过的内容,隔了两个单元后又出现了这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有些生疏,同样也说明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有随学随忘的现象。

第三题为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这种给一个字组多词的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受学生认字量和会写字数量的限制,很多同学会说词而不知道字怎样写,不知道该用哪个字,常常会出现同音字乱用的现象。

第四题为选词填空,学生答的还不错,有四人出现错误。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不够深,对同义词的用法掌握的还不够好。

第五题为手拉手找朋友,考察的是对会读生字和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没有失分现象。

第六题为连词成句。学生答的很好,但大部分学生在连成句子后没有加标点符号。

第七题为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很熟练,但有些字掌握的不扎实,有同音字乱用的理解。

第八题为阅读题。第二个小短文稍难一些,学生答的不好。

二、提高措施:

1、在平常的学习中继续扎实字、词、句的掌握与丰富积累。

2、复习巩固拼音字母表,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新知识和老知识的互相渗透与巩固。

3、培养好的学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细致理解,细心做答的好习惯。

4、平时注意对同音字的使用方法的渗透与强调。

4、继续加强阅读训练,教给他们方法,要多读,读通读懂再做题。培养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发散能力。

三、重点讲评:

第一题:今天的“今”和“令”的区别。

第二题:复习拼音字母表的顺序及种个字母大小写的对应。

第三题:一字组多词,提醒学生平时要注重积累。

第四题:“神奇”和“奇怪”的用法。

第六题:提醒学生连词成句后要记得加标点。

第七题:什么的“什”而不是“神”

第八题:第二个短文让学生读,读熟后从短文里找答案,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读的重要性。

2.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的结束,标志着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本次考试参加学生36人,平均分74.7分,有30人及格,6人不及格,及格率83.3%;90分以上的有14人,占38.9%。总体来看成绩不是太理想。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好的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只有几分,这样的学生有四个,使平均分下降了10分。因此对学困生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试卷共四大题:

一、基础知识

二、课文知识

三、阅读短文

四、习作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汉字、多音字、形近字、成语、标点符号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在看拼音写词语中,“铁路”和“失败”,并不是要求会写的字,而是会认的字。这两个词语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要求到有直接联系的。“幸福”这个词错误也是非常多的,很多学生写成了“高兴”的“兴”,“福”字写成“衣字旁”或把中间的“口”写成“田”。

第二题是课文知识。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写有关“蝉”的诗句,学生很多写的是《所见》的前两句诗。而在《静夜思》中写思乡的诗句时,学生有很多也是写的前两句。谚语对学生来说,书中的记得还可以,但在书写时,由于不是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生积累的谚语也是由于不会写字而出现错误。在按课文内容填空时,4、5两道题都不是按原文填空,而是拆分开来,这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题是阅读题。这是原来中高年级的。积累:蔬菜歌。在这首儿歌中,失分最多的是填写这是几种蔬菜。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致,学生不理解儿歌中部分蔬菜。像竹笋,在我们这里就不是蔬菜,但也有学生知道有些竹笋是可以吃的。葫芦在我们这里也不是蔬菜,而是做瓢用的。还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羊角葱。对于“九月柿子红似火”中的“柿子”,我们一致认为它就不是蔬菜,九月的柿子应该是一种水果,而这首儿歌是蔬菜歌,看来在儿歌中它是以“蔬菜”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在填写几种蔬菜时,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

第四大题是习作。画面不够清晰,很难分辨画的是什么。大多学生写的是大扫除,也有学生写的教室里的情况。总的来看,这一题学生做得比较理想。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1人,良好21人,优秀21人,高分16人,学生的成绩比较不错。
2、试卷分析及出现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九道大题,用不同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第七单元字、词、句、朗读等能力的测试,题覆盖面较全,题量适中,题型不难。
第一、二、三、四、五题考察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很少,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
第六题为写笔顺,有四名同学出错,中间有写乱的地方,还有把一笔分成两笔来写,其他同学完成都很好。
第七题是选字填空,"块"和"快"区分的很好,出错的是采蜜的"蜜"不是"密"。
第八题为连词成句,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测试中只有一名同学出错,其他全部正确。但要提醒学生连成句子后末尾要加标点。
第九题为阅读题。第一个短文因为是课内学过的,学生答的都很好,第二个短文稍有些难度,特别是第小题的`加标点,全对的只有一人,第二小题用"纷纷"、"承认"、"聪明"各说一句话,也有几名学生出错。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这些同学要继续训练和巩固,对几名差的同学还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找到适合他们的办法,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提高措施:
1、在这次测试中,学生的书写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今后的学生中还要巩固和加强,把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下去。
2、在每课的学习中,都要把字、词这些基础知识砸实,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同音字在使用上的区分。
3、继续进行阅读题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在提高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学会分析,对几名学困生要进行单独的训练和辅导。
4、坚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讲评:
第一题:"天气"不是"叹气"。要看准拼音,拼准拼音。
第六题:"圆"字的笔顺。
第七题:"密"和"蜜"的区分。
第八题: 提醒连词成句后末尾要加标点符号。
第九题:两个短文都重点讲,让学生体会做此类题的方法,体会读的重要性。

4.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小学语文一年级试卷主要由“我会拼写”、“我会组”、“我会变”、“我会选”“我会连”“我会对号入座”“我能照样子写句子”“我背课文并填一填”“我能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九个部分组成。

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不出偏题怪题,试卷上百分之八十五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使多数学生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80%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涂抹现象不是很明显,这是较以前一个很大的进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二、具体答题分析:

1、第一题:我会拼写。

大部分孩子能正确拼出拼音并写出词语,字迹也较为工整。但题目中出现了四个没教过的字:以、眼、雨点,这些字不属于生字,所以孩子们大都不会。

2、第二题:我会组。

这些字都是平时要求掌握的生字,学生大都能较好地完成。

3、第三题:我会变。

通过加一加的方式,或给生字加上一笔、加上偏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完成得较好。

4、第四题:我会选。

要求选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虽然平时也有训练多音字,但要求从具体的语境中选出字的正确读音,大部分孩子还是不熟练,失分较多。

5、第五题:我会连。

词语的搭配大部分孩子能做对。但由于二类字:商店、饭店、医院、看病这些词有些孩子没有掌握,不认识,所以连线时错误较多。

6、第六题:我会对号入座。

选择量词以及区分:他、她、它的题目基本能掌握。‘什么’‘怎么’部分学生仍然做错。

7、第七题:照样子写句子。

问句: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小部分孩子漏写吗,或者句式没有掌握,写成回答的句子。

8、第八题:背课文并填一填。

这一题完成较好。

9、第九题: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这一题是整张试卷中失分最多的题目,数几句话,以及按短文内容填空都有很多孩子不会。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词句的能力。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做事细心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6、教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并指导他们在读文、学文、背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7、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5.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能够及时总结本学期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好下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特将本次试卷分析如下:

第一题先看图,再拼读,然后把音节词抄写在四线格里。

这个题正确率很高,大部分同学做的很好,能听明白题的要求,并能把音节词正确的抄写在四线格里。孙嘉怡,单嘉琪等同学因为书写不认真和粗心的原因,将音节抄错;刘玮琪是一个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没有理解要求,自己按照图画写出了音节词,失掉了许多分。以后在教学时要对个别孩子在这方面强化。

第二题按要求写字词。

1、比一比,写一写,看谁写得漂亮。

这个题学生做的正确率高,基本没有出错的,而且书写非常认真。

2、照样子,填一填。

这次考试就在这个题上失分较多。本题的重点是考学生的笔顺,同学出错比较多的是“水”,第三笔分不清是什么。因为有许多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写字,已经定性,有些字的笔顺即使错了,也很难改正,下学期要继续强化。

3、看拼音,填字词。

这一道题学生出错较少,因为我们把工夫用在了平时,在平日里我们就注重强化生字词的训练。

4、选字填空。

这一道题重在比较的是“升生”、“一衣”、“雨鱼”、“几己”几组同音字,这几组字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所以在根据句意和词意选字的时候,学生基本都能填正确,这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息息相关,所以以后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可是,“升生”的区分对于孙滨,孙嘉怡等学困生来说,分清它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他们在这一个小题上出错了。

5、把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学生做的很好,没有出错的。

6、照样子,把字连成词,认真抄写下来。

学生做的很好,没有出错的。

第三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在教学时,学生把课文背的非常熟练了,所以基本不出错,而且书写很认真,只有个别孩子把“树木”的“木”写成了“本”或“目”,还有的同学把“头”的最后一笔“点”写成了“捺”。

连线题比较简单,学生的课文都读的或背的很熟练了,班里除了任照宇,其它孩子没有出错的。

第四题看图,找一找,填一填。

这一道题非常好,图画题意比较简单、清楚,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儿童特点,学生做起来也比较容易。

本次测试的题目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抓住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繁锁的作业中,大量的题海中解脱出来,给足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可以参照试卷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难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整体检查自己的教学情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 一年级语文 下册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参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一)
一、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的结束,标志着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本次考试参加学生55人,平均分60.7分,有22人及格,23人不及格,及格率50%;90分以上的有1人。总体来看成绩不是太理想。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好的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只有几分,这样的学生有四个,使平均分下降了10分。因此对学困生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

本次试卷共分四个部分:一、基础知识;二、课文知识;三、阅读短文;四、习作。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字母、偏旁、部首、汉字、形近字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在看拼音写词语中,“想念”和“热情”两个词语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要求到有直接联系的。送笔画相同的字和标偏旁相同的字两题失分也较多,这与一年级学生没仔细审题有关。

第二部分是课文知识。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第八题按课文填空,有些同学掌握的不是很牢固,会背不会填,也有些学生做题比较马虎,不认真看题。

第三部分是阅读题。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 经验 所致,准确率不高。

第四部分是习作。画面不够清晰,很难分辨画的是男还是女,更看不出人物的表情。总的来看,这一题学生做得不是很理想。

三、 反思 与对策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在写话方面,坚持每天写 日记 ,为写作打基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虽然学生这次考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四、今后改进的 措施

1.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句用本子摘抄下来。

4.在平时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 方法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二)
一、成绩情况统计

全年级47人,参加考试人数47人。考试时间共70分钟,试卷总分是110分,其中附加题10分。本次考试平均分为74.9分,优秀率为46.8%,及格率为87.2%,最高分数达到105分,最低分数为35分。高低分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语、阅读、说话写话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从学生答卷来看,95%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比较扎实。对所学的生字能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依然有限,老师读题毕竟和自己做题步调不会完全一致,所以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针对此次考试具体分析如下:

1、第一大题:我能拼音,识字。(26分)

本题分为四个小题。第1、2小题为拼音题,第3小题为拼音识字结合题,第4小题为识字题。这道大题综合来说,能得分率能达到100%,但是满分的却没能那样。在拼音题中,对于特殊拼法有忘记的现象,按常理思维答卷了。由于学生还没能熟练于考试读题,有丢题现象出现。

2、第二大题:我能把字写漂亮。(27分)

本题分为两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读拼音写生字和给生字 组词 。这道大题综合来说得分率能达到100%。但就满分情况没有第一大题好,由此可见学生写字的掌握情况要比拼音好一些。本体主要丢分在于没听懂题目要求,组词丢分较多。

3、第三大题:我会动脑想。(13分)

本题分为6个小题。都是判断对错的题。有的同学是真的能读懂,能正确判断。也有个别同学有蒙的情况出现。但是总体来说这道题得分率也比较高,能达到90%以上。本题涉及到一些生活中的 体育运动 、三姿培养、介词等知识。涉及范围比较广,同时考察细节的地方比较多,出错点也在于此。

本类题目以前没做过,但是配以图画方便学生理解。在题意方面基本能理解,但是有的学生掌握知识不够扎实,一些个别注意的规则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忽视了。可能也和没考过试紧张的关系,同时也是知识点平时练习不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4、 第四大题:我能写出通顺完整的 句子 。

本题分为4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 造句 写话能力。这道题丢分的学生比较多,得分率偏低,基本上能到40%左右。丢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善于思考,不能理解题的主要意思,再有就是想写的字不会,影响学生书写。本题丢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对此类题型练习较少。以后定要多加练习。

5、 第五大题:学过的课文我会背。(12分)

本题分为4个小题,分别是课文中的一句话,丝毫没有超出要求背诵范围。因此本题得分率也比较高,能达到90%以上。本题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课文中的字有不会写的现象。课文会背,但是由于没理解题意,有填错空的,还有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背的课文怎么去运用。

6、第六大题:课外的 文章 我爱读。(8分)

这道题分为两个小题,都是能在短文中找到的,只要能理解认真仔细就一定能做对。但是这个正是学生所缺少,因此本题得分率也不高。基本上在30%左右。看来以后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量应该有所增加。

7、第七大题:我能看懂图画!(6分)

本题为看图写话,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夹杂着学生的书写能力。这事一道综合题,由于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学生得分情况还算乐观,能在90%以上。但是得满分的却很少,说明学生会观察,但是依然不够全面,语言组织能力仍是一项练习重点。

8、 第八大题:经典诵读。附加题(10分)

本题考查了《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主要以连线选择的形式出题。《三字经》和古诗词平时都有练习,学习。而《弟子规》学习较少,做对的同学不是很多。但是总的来说本题得分率到是不低,能达到100%。,但是真正能拿满分的同学也有10%以上。

三、整体问题分析

本次考试整体来说还是有马虎的现象,对于题意的理解真是考试的关键问题所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对学好语文有关键作用。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还算扎实,但是能力方面还需要重点培养。老师虽然能把知识点和体型基本上复习全面,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没能充分考虑到他们短时记忆,容易忘记的特点,对于个别题型练习次数还是不够多。以后对于重点题型的练习还是应该加强。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⑤ 一年级小学生下册的语文课本里有什么课文

语文 >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下册
收藏到
220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西师大版
鄂教版
湘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浙教版
冀教版
老人教版
北京版
沪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长春版
河大版
粤教版
中职版
职高版
第一组
识字1
1柳树醒了 (雪兵)
2春雨的色彩 (楼飞甫)
3邓小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春晓 (孟浩然)
村居 (高鼎)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
第二组
识字2
5看电视 (蒲华清)
6胖乎乎的小手 (望安)
7棉鞋里的阳光 (野军)
8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第三组
识字3
9两只鸟蛋
10松鼠和松果 (林颂英)
11美丽的小路 (缪启明)
12失物招领 (胡霜)
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第四组
识字4
13古诗两首
所见 (袁枚)
小池 (杨万里)
14荷叶圆圆 (胡木仁)
15夏夜多美 (彭万洲)
16要下雨了 (罗亚)
17小壁虎借尾巴 (林颂英)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第五组
识字5
18四个太阳 (夏辇生)
19乌鸦喝水
20司马光
21称象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第六组
识字6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
24画家乡 (冯寿鹤)
25快乐的节日 (管桦)
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第七组
识字7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
28小伙伴 (瓦·奥谢叶娃)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赵华昌)
语文园地七
口语交际·该怎么做
第八组
识字8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 (阳光)
32兰兰过桥 (茅以升)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盛璐德)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选读课文
1春风吹
2好孩子 (赵继良)
3象鼻桥 (经绍珍)
4咕咚
5小猴子下山
生字表1
生字表2

⑥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第八课的课文阳光。

课文《阳光》的全文如下: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6)小学生一年级下册语文扩展阅读:

《阳光》的作者是金波,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读本 ,作为“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的篇目。

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作者金波简介:

金波,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生于1935年。祖籍河北冀县(现河北冀州市)。民族汉,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金波先生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二十余本。

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作品;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

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如:《我们去看海》《用目光倾听》。

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说的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为什么是而呢!

实际上,“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

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是由“读书百遍,而义自现”演变而来的。因此,教材选用的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即“读书百遍,而义自现”。

释义来源

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热点内容
2017高考海南语文 发布:2025-07-29 13:05:12 浏览:745
杭州代课老师招聘 发布:2025-07-29 12:49:39 浏览:710
文言文薜荔 发布:2025-07-29 12:30:47 浏览:223
有老班主任 发布:2025-07-29 12:24:50 浏览:120
尔雅通识课美术鉴赏答案 发布:2025-07-29 11:53:17 浏览:805
个别教育记录 发布:2025-07-29 11:08:01 浏览:184
5的平方是多少 发布:2025-07-29 10:40:16 浏览:819
师德教育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9 05:26:30 浏览:579
爱岗敬业师德学习体会 发布:2025-07-29 05:16:21 浏览:409
teva是什么牌子 发布:2025-07-29 04:04:00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