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苏教版6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6年级上册数学

发布时间: 2025-09-08 19:49:26

❶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讲的是什么内容。

主要有以下内容: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 —— 认识百分数 ;数的运算 ---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 —— 方程;比和比例 —— 认识比。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❷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总结(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略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辩梁毫升作单位。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 V=Sh

16、1 =1 2 =8 3 =27 4 =64 5 =125 6 =216

7 =343 8 =512 9 =729 10 =1000

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 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 的立方倍。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

7、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

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

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分率;

分率=比较量÷单位“1”的量

3、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变号变倒数)。

4、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会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会比原数大。

第五单元 认识比

1、两个数相除搏灶数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式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式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4、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连接也基首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第八单元 可能性

概率=获胜的情况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数。

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分数可以表示分率和数量,但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跟单位。
3、我们不能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因为它有可能是表示数量的分数。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时要先除到第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

❸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上的所有公式概念进率

第一单元: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2、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3、解方程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第二单元:
特征 棱长和 表面积 体积(容积)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相同点 不同点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长方体 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
方形。 长方体或正方体12条棱的总长,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
和。 (长+宽+高)×4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
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高
V=sh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
位。
正方体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棱长×12 棱长×棱长×6
S=6a2 棱长×棱长×
棱长
V=a3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第三单元:
1、 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乘法计算。
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数相乘,用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与分数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三个数连乘,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
3、 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真分数的倒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整数的倒数是几分之一;几分之一的倒数是整数。1的倒数是1。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5、分母是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差等于它们的积,如: - = × =
第四单元:
1、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列方程,也可以用除法。
2、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先转化成分数连乘,再按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 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先看题中的分数是谁与谁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什么看作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列方程或用除法解答。
第五单元:
1、“:”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分数中的分数值。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整数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简分数比,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简小数比,先转化乘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是π。
5、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同样长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影长是相等的;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第六单元: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律在 运算中同样适用。
2、 运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 减法的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七单元:本学期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替换和假设。两个未知量是倍数关系是,替换后数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两个未知量是相差关系时,替换后数量不变,总量发生变化,贵的替换成便宜的,总价就减少,便宜的替换成贵的,总价就要增加。
第八单元:摸到某种物体的可能性是多少,要看这种物体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摸到这种物体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第九单元: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2、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位数不够要用0补齐);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或小数位数多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把能约分的约分成最简分数。
3、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 出勤率=出勤人数÷实有人数 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总棵数 合格率=合格的数量÷生产总数量

热点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 发布:2025-09-08 21:32:09 浏览:199
新课程英语 发布:2025-09-08 20:59:24 浏览:560
富平县教育局 发布:2025-09-08 20:06:35 浏览:483
苏教版6年级上册数学 发布:2025-09-08 19:49:26 浏览:650
跳舞机教学 发布:2025-09-08 19:47:27 浏览:486
2017全国卷二语文 发布:2025-09-08 16:31:18 浏览:793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发布:2025-09-08 10:48:27 浏览:395
教育卡通画 发布:2025-09-08 09:54:41 浏览:902
高中地理习题 发布:2025-09-08 09:45:59 浏览:109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08 09:35:33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