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设计
一. 背景内容包括:
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
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
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
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方法:即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
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备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⑴.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⑵.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⑶.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⑷.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⑸.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5种形式:
⑴.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⑵.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⑶.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⑷.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⑸.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略)
四. 学习环境设计
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或课件、或评价表……
五. 教学理念的思考
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六. 具体的教学过程
(略)
七. 板书设计
要简捷地反映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线索.
谈如何写好教案
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因此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授课十分重要.
写好教案主要应当掌握三个基本环节:
一是要掌握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个学年、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个教学目的是通过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
二是了解学生.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写好教案,为上好课做充分准备.
教案的内容应包括: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
㈡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在主要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地认识自我,积极发展主动性,毫无疑问,课堂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最关键的。
所谓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出现,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zgong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课堂的主角。因此,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建设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显得非常的重要。
二、1.导入环节。
导入要和后面的内容相关,导入要尽可能的直截了当。比如要导入万圣节,让同学说一说你知道的西方的各种各样的节日,那么十月份节日呢,这样有的学生知道,有的学生不知道,这样就进入了这个题目了。采用热身活动,如一些chants,songs和TPR,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他们对这种活动比较感兴趣。因为作为热身,就是为了一个准备,所以在热身过程中,要把握住时间,时间不能很长。要为后面的教学服务,不能和后面的教学无关。
2.呈现环节。
教学内容的呈现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这种方式,是我们熟悉的,也是我们常用的。但后者更合理。因为学习语言首先要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接触、理解、感受,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去接受那些单独的一些现象。就是他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下,学习语言的时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如果从一个完整的语篇中把某些词或者句型拿出来单独去念的话,学生可能就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的虽然懂得这个意思,他可能再继续问,我为什么学这句话?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们可能会有些疑问。当然孩子们可能课堂上不一定问老师这些问题,但是从认知的角度的话,他心理我估计是应该有这种困惑的。所以,在实践中可以尝试使用两种方法。
三、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活动要指令清楚。学生的活动是听老师指挥的,指令学生听不明白,学生活动就会出错,或偏离老师的目的。如我们观看的一个案例中,老师让学生去做Turn left.这样的一个动作。老师用长段的英文去解释,发指令,孩子们听完之后呢,仅仅的跟着老师做了Turn left. 而没有做动作。接下来老师继续用英文解释,这次孩子们似乎听懂了,这时候孩子们做了Turn left.的动作,但是同时也做了Go straight on.的动作。反复两次这样的出错,主要原因是指令不清楚,学生并不知道老师要他们干什么,所以学生就反复出错了。所以,老师应该尽量用学生能够听的懂的语言进行交流。
设计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主题,课堂上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定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时时不忘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实现哪一个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尽量少设计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活动有趣,学生才乐于参与,才有积极性,才会有效果。我们看的很多课例中,教学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如让学生做游戏,唱歌谣,画自己设计的图画等活动,都很有趣,学生在活动中兴趣很高,积极参与,效果很好。也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太乱。课堂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合适的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只为让学生高兴,只为使课堂气氛活跃而设计的活动往往会冲淡教学目标,哈哈一笑之后什么也没有学到,也会使学生走向学习的误区。没有起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四、把握好课堂讲解的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凡属于教学内容较容易、学生看得懂、能理解的,可通过学生自学、自演、讨论,教师可不讲;凡属于教学内容较为重要,是重点,教师可通过引导、点拨、启发,抓住关键适当精讲;凡属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是教学难点的,教师可运用旁证博引、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突破难点、适时释讲的原则。在45分钟内精心设计,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最佳时段,心理学家研究认为,45分钟的一节课,前15分钟,后20分钟的前15分钟分别是最佳时段,中间10分钟和后5分钟是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易疲劳的时段。45分钟之中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谷。在低谷段,多安排学生讨论、对话、表演等活动,顺其自然地走出低谷,在最佳时段安排教学主要内容,这样交叉进行,合理安排45分钟时间,合理组织好教学内容,怎样讲,讲什么,什么时候讲才能收到较好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安排。
总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形势严峻,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抓好课堂教学,善于思考、大胆探索,牢牢把握好课程标准,丰富学生的生活,勇于拓展教学空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我们就会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路子。
㈢ 英语教学设计
八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Unit 4 Our World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后两课时的前期准备,全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对话主要写孩子们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与植物。在对话过程中复习巩固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与最高级。
学生已经学过“建议”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因而本课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容易掌握的。
二、设计理念
1、以学生听、说、读、写、练贯穿始终,让全体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小段对话,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极大地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2、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猜词意、表演对话、观看VCD动画片、回答问题、讨论等形式,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3、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英语,这样可以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进一步熟悉英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与最高级。
2、能力目标:
(1)掌握单词joy,snake,fox,rose,discuss,insect,feed,feed on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会读,能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单词。
(2)理解对话内容并能较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祖国。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对话内容,流利诵读对话
2、学会用英语表达“确定”与“不确定”。
五、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的正确含义。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分组编一小段喜欢什么动物或植物的对话。
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本节课以“学生表演一创设情景—观察讨论—操作发现—应用拓展”的形式展开。
学法:观察、练习、讨论、猜测、验证、操作、应用。
九、教学流程
1、提问学生“Do you like animals?” 要求学生回答。然后问“Which kind of animal/plant do you like better,…or…?”引出本节课内容。
2、学生操练句型。
3、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猜测生词“snake,rose,fox,insect”的汉语意思,并教会学生朗读,然后要求回答下列两个问题并完成Part 2:
(1)What do frogs and birds feed on?
(2)What about foxes and snakes?
4、教师讲解本课难点
(1)Which kind of animal/plant do you like better,…or…?Why do you think so?
(2)Which kind of animal/plant do you like best,…,…or…? Why do you think so?
5、播对话,然后两人一组讨论后问答课后练习一,最后做笔头练习二。老师带读课文,学生跟读。学生顺利完成后,表演本课所学对话,然后照样子重编一段新对话,最后学生表演自编对话
6、小结
(1)The words:
joy,snake,fox,rose,discuss,insect,feed,feed on
(2)The sentences: 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
Which kind of animal/plant do you like better,…or…?Why do you think so?
Which kind of animal/plant do you like best,…,…or…? Why do you think so?
7、讨论;播放flash动画短片,然后让学生讨论“If there are no plants or no animals,what will our world be like?”教师检查讨论结果。
8、布置课后作业。
9、结束本节课。
㈣ 怎样写英语教学设计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type of lesson ) 1、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 2、课型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复习课(revision)、听力课(listening)、阅读课(reading)、语法课(grammar)、写作课(writing)等等 二、写教学目标( objectives)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教学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三到四个目标为宜. 三、写教学的重点(main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关键要找到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老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aid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多媒体、录音机、教材录音、练习题、图片等.vedios,flashcards 五、写教学过程( proceres)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写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2、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3、写教师活动.“教什么”、“怎样教”,即写清楚要教的内容和方法,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4、写学生活动.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ppt、黑板、学生学案、补充材料或学生课本等.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课堂小结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小结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写清楚,不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还是由教师归纳总结,都要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 八、写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板书是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因此,教师要课堂上要有计划地使用黑板,板书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等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 补充:备课前必须回答的问题:1、学生的已知是什么.2、本节课学生将要学会什么.3、学生学完后能做哪些以前不会做或做不好的事.
㈤ 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几个方面
情境是一堂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㈥ 英语教学设计理念有哪些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应由传授知识教学炽的“主导”转化为服务。他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应以传授知识教学中的客体转化为主体,他的任务不再是接受知识,而是以主角参与学习、创造,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的含义已由平静地传授――接受活动,上升为激烈地研讨――构建活动,教师的“主导”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未知的知识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展上,它的本质在于激活学生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越强,说明教师的指导性越好。反之亦然。当前我们应提倡和坚持以课堂为学堂,以学生的思维操练为主,让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质疑和寻求解答。美国许多中学优秀教师上课只讲10分钟左右,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提问和消化,教师只起组织、引导、点拨、释疑作用,很值得借鉴。
2.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在教学过程中会思索、会探究、会发现、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用英语。从而形成学习、研究与创造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3.心理换位
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水平暂“退”到与学生思维水平相方的态势,从学生接收能力的实际出发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想学生之所想,难学生之所难,乐学生之所乐。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底子,不能把学生水平估计得过高或过低,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全面育人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向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本领:一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二是学会实践,主要是学会创造;三是学会创作,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倡导创造性学习;四是学会生活,学会自身发展。所以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合理利用教材,作教材的主人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开放性,选择性。切忌生搬硬套,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学习。对教材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对其次序进行调整,进行删减或补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教教材,要作教材的主人不作教材的奴隶。总之,只要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帮助,有好处,有利于提高其英语水平,有利于解决“多时低效”问题的做法都是可行的。
6.注重面向全体,构建和谐课堂
我国中学教育阶段,各地各校各班学生中都存在着“两级分化”现象。这一现象一般从初二开始,特别是初二下学期。因此教师特别要要。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以利用其个性发展。而不要只盯着几个优生。这样就能把好初二这一转型时期。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困生的需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层面学生都得到长足发展,“使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只有按上述理念设计自己的教学,才能跟上现代教育教学的步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