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课件
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教案配套课件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及配套教案,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请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及配套教案 site:flye.cn”下 载.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
(3)掌握·=(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次根式(a≥0)的内涵.(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及=a(a≥0)的理解及应用.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关键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二次根式 3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 3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2课时
21.1 二次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难点与关键: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
问题3: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
老师点评:
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所以x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x=,所以所求点的坐标(,).
问题2:由勾股定理得AB=
问题3:由方差的概念得S= .
二、探索新知
很明显、、,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有意义吗?
老师点评:(略)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x≥0,y≥0).
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解:二次根式有:、(x>0)、、-、(x≥0,y≥0);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例2.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才能有意义.
解:由3x-1≥0,得:x≥
当x≥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P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中的≥0和中的x+1≠0.
解:依题意,得
由①得:x≥-
由②得:x≠-1
当x≥-且x≠-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5,求的值.(答案:2)
(2)若+=0,求a2004+b2004的值.(答案:)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8复习巩固1、综合应用5.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教学反思:需注意中a的范围,以及的范围。
② 求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课件
不错不的地地道道的
③ 九年级化学课件免费下载网站(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网
④ 初中数学教学视频全套下载,要网盘分享。谢谢
好的,初中数学全套,还有其他科的,都是网盘的。
⑤ 怎样下载数学课件
在网络上输入“数学课件”,然后找到自己需要的。如果免费的可以直接下载,不免费的要注册再下载。看着提示做,应该能找到自己需要的。
⑥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最直观、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对实施数学教学目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的教师把多媒体的功能扩大化,认为有了多媒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忽略了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笔者认为只有科学运用多媒体,才能综合提高学生能力,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它是利用多种媒体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采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下面我具体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把数学中的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问题,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中有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从根本上揭示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通过直观展示,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flash课件可以让直线动起来,展示直线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几种情况。这样,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等,从而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二、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具有容量大、信息来源广泛,展示形式灵活等特点,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时间,突破教学重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新授课的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回放课件的方式,将本节内容进行简单地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教学能够对本节知识有个整体把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数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空间上的限制,能形象生动、直观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从而顺利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例如,在进行“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时,开始师生共同截出简单的几何体。但由于学生个性水平的发挥,在截取几何体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复杂情况,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时,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学生们展示相关方案,使学生对抽象的几何体有了直观的认识。再如,九年级“概率的意义”的教学中,有个实验内容是掷硬币,由于课上实验时间、实验场所的限制,学生实验内容、次数不够充分,因此,学生得出的正面向上的频率可能和我们预想的数据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教师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个实验,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课堂教学,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⑦ 数学课件去哪里找
1网络直接搜索你需要的课件名字(不过有些网站的需要点数什么的 没点数就下载不了)
2网络文库(很多都是免费的 也有些是需要财富值的)
3豆丁 (号称中国最全,不过大部分都需要豆元)
4学科网之类的其他教学类网站
推荐2 虽然有些需要财富值 不过只要你每天看文档的时候顺手点一下旁边的评价 给打个分 就能得1财富值,每天最多评价5篇文档5个文辑 得10分,如果你没事上传点文档的话 那基本就不会缺财富值了的
⑧ 跪求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到九年级PPT全集
天哪,我这一找,刚找到个七年级下的就一堆 再找七年级上的,然后找八年级下下和九年级上下,得下载很多,才给5分,太不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