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七年级下册数学

七年级下册数学

发布时间: 2020-11-20 08:55:54

Ⅰ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1与∠2
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即∠1=∠2
邻补角
∠3与∠4
有公共顶点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Ⅱ 七年级下册数学报纸答案

^您好,∵
(ax+b)^2=(a^2)x^2+(2ab)x+b^2∴
a^2=1,
2ab=-8,
b^2=2k-3又
a^2=1∴
a=±1分别将a=1,
a=-1代入到2ab=-8中,得b=±4即:2k-3=b^22k-3=16k=9.5希望您能满意!

Ⅲ 七年级下册数学如何学好

做题慢和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不是因为做题少、花费时间短和学习不努力,而是由于不会观察和灵活思考,没有养成机制灵活的做题习惯。一个模式,照搬套用,机械重复,时间一长,就成了做题机器。成人计算是为了结果,学生计算重在过程,只有在做题过程中才能开发潜能、启迪思路和活跃思维。
用改错本,把做错的题找到原因记录下来,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就行了。练习加总结,总结不是单单把题抄下来,正确答案写下来就算完事了。做错了题或写错了字,要自己先主动思考,而不是急着向老师、父母和同学问正确的答案。过程结果更重要。

Ⅳ 怎样学好七年级下册数学

要想学好数学,要多拿难题做,不要不会就看答案,要和伙伴们讨论,这样的结果才能帮助你记忆,下次看见后就能做了,一般拿个9/10的分数没问题

Ⅳ 七年级下册数学报纸

水平测试A:1-8BCAACABC
9答案不唯一;-7/11a^bc
10,4
11,-1.5
12,200
13,0.oooooooo526
14,4a^2+7ab-15b^2
15,n^3-4n
16,[2n]^2-1
17,
,-3x-7
<2>,7/8y-xz
<3>2ab
18,1
19,由于计算得到的结果中含有字母X的项系数均为0,故A-B+C的值与X的值无关。21
,20种
水平测试;1-8BCBABDDC
9,x^2y
10,0
11,a^15
12,>

Ⅵ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实数
10.1 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Ⅶ 七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

首先,在选票的时候有三种形式
甲和乙
甲和丙
乙和丙
那么就可以列出三种方程
甲和乙
300x+200y=50250
x+y=360
甲和丙
300x+125y=50250
x+y=360
乙和丙
200x+125y=50250
x+y=360
分别求出x和y
因为x和y是门票数,所以只能取整数。三个方程组求出的x和y是整数的
就是答案

Ⅷ 七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二元一次的:
1.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平行的公路上行驶,客车长150米,火车长250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如果客车从后面追货车,那么客车车头追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共需1分40秒.求两车速度
设客车速度为x米/秒,货车为y米/秒
(x+y)*10=150+250
(x-y)*100=150+250
x+y=40
x-y=4
x=22米/秒 y=18米/秒
答:客车速度22米/秒,货车速度18米/秒
2.已知(a-2b-4)的平方+2a+c+2)的平方+|a-4b+c|=0求3a+b-c的值
由已知,三个>=0的数字和为0,所以每一个都为0,得到方程组
a-2b-4=0
2a+c+2=0
a-4b+c=0
解得
a= 2
b= -1
c= -6
所以3a+b-c=11
分式方程的:
在关于x的方程 2ax/x+a - x^2/x-a=2x中,是否存在一个a值,使得方程有一根为1,若有,这个a 值,若无,请说明理由。
将x=1带入方程得2a/(1+a) -1/(1-a)=2 (a平方不等于1)
化简的解得a=1.5
附带题目:方程化简得:(3x^2-x+1)/(x^2-1)=3 (x^2不等于1)
解得:x=4

1.某商厦进货员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可求.商厦有用17.6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为58元,最后剩下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盈利多少元?要用分式方程解哦
解:设第一次进了X件衬衫,则第二次进了2X件。
80000 /X=(176000/2X)-4
解得X=2000
则两次一共进了 2000+2000*2=6000 件
一共卖了 58*(6000-150)+150*58*0.8=346260元
进货的本钱为 80000+176000=256000元
所以一共盈利 346260-256000=90260元
大概思路是这样的 但计算不一定准哦!~

Ⅸ 七年级下册数学

这条题目的话,你只要把所求的两个角设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就可以了(因为分号没有办法打,所以1/3就是三分之一,2/3就是三分之二,我已经尽量做了空格区分应该能看得懂吧)

互余互补的意思,我也提前说一下,两角互余即为两角相加和为90°,两角互补,即为两角相加和为180°

我们设第一个角为x,第二个角为y

“第一个角割去1/3”即为x - 1/3x

割去后它与第二个角互余,那么我们就可以列出第一个方程式:

x - 1/3x + y =90 ……①

再接着往下看,“第一个角补上它的2/3”即为x + 2/3x,补上这个角后,它与第二个角互补,那么我们就可以列出第二个方程式:

x + 2/3x + y=180 ……②

最后将①②连理方程组,解出x,y的值

x=90°,y=30°

Ⅹ 七年级下册数学

解:因为 直线AB//x轴,抄A点的坐标为(1,2),
所以 B点的纵坐标与A点的纵坐标相等,都 是2,
又因为 AB=5
所以 B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差5,
即:IBx-AxI=5,Bx=6或-4
所以 选D。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