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 2020-11-20 20:20:36

『壹』 高考!求近几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及其答案[email protected]发过去后,回答时注明是哪个,谢谢~没发的别...

本来是要先采纳再发送的,但是看到离高考也不久了,我就先给你发送过来了,希望你好好使用我发给你的资料,祝你考个好大学!
来自75...........

真诚回答,敬望采纳。

『贰』 2010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译文:到这次从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译文: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的愿望难
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愿乞终养 ⑶征蓬出汉塞 ⑷枯松倒挂倚绝壁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羡长江之无穷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25分)
11.(5分)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2.(6分)
特点: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着罗永才的心理变化(由悲到喜的)过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⑶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了罗永才,而使得他发现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和,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时,实则富有表现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号 修改
① “在”调至“参加”前。
② “反应”改为“意识”。
③ “与”改为“向。”
⑤ 删除“之际”。
⑦ “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
19.(5分)
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20.(5分)
示例:⑴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⑵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叁』 语文试卷答案安徽高考2010

1.A 2.C 3.D 4.B 5.D 6.D 15.D 16.C 17.C
7(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8.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0.(1)而神明自得 (2)愿乞终养 (3)征蓬出汗塞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羡长江之无穷 (7)楚天千里清秋 (8)衣冠简朴古风才存
11.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13.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4.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18.①“在”调至“参加”前②“反映”改为“意识”③“与”改为“向”⑤删除“之际” ⑦“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
19.示例:(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示我们的境界(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21.本题可以有以下写作角度:
1) 从人的角度 诗歌的后两句体现“因地制宜”的规律,可以联想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文制宜、因国制宜、因楼制宜、因价制宜等等。
2) 从水的角度 水抱城郭,深处可种菱,浅出可种稻,不深不浅可种荷花,无水的岸边可住人家。水有上善之意,泰勒说:“水是万物本源”。水影响了整个生态和世界的变迁。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一切作为本源的东西,如炎黄、风骚、儒家文化圈等。
3) 从美的角度 本诗用明白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吴兴的美景,“美”是从阅读整诗的感受的角度提炼出来的哲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是主客观的和谐统一、国家和谐之美、和谐世界理念。不和谐的是强拆、污染、贸易战争、世界霸权等。

『肆』 安徽高考语文

楼主你好:
楼上说的十年高考的确是个好的资料!
你把那本资料做了,在买一本黄冈专中学的语文资料,这两本习题都属做了!
你的语文水平应该会提高的!
你做完之后要记的复习哦,主要是把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多看几遍!重点是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这是我高考时的学习方法,很见效的,希望也对你有帮助!
祝你考试成功了!O(∩_∩)O~~

『伍』 你对今天上午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

很难吗?好好学习吧

『陆』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题型,文言文考课外的还是课内的

文言文是课外的文章

基本的结构题型我给你整理出来了: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判断题。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是选择,第七道是翻译文言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大题阅读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
五、(60分)
21.阅读或者观看xx,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柒』 2o14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网络文库里有

『捌』 安徽省高考文理科语文试卷一样吗

一样的。
文科:语文。数学(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语文。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玖』 20l6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详细分析1.D2.C3.D4.D5.D6.B7.(1)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求其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越南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2)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价,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8.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蛋蛋的。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9.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来环境的清冷。10.(1)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③谁得而灭族也④亲人不暇自哀⑤而后人哀之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①民生各有所乐兮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杜鹃降血猿哀鸣④江间波浪兼天涌⑤艳影沉壁⑥水随天去秋无际11.(1)注意从“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开始回答,可从新建筑物涌现、人民文娱生活丰富、旅游开发三方面概况。(2)注意“历史气息”一次,主要体现在“渔梁渡口”“古色古香、有旧联的桐君祠”“生发新芽的古桐”三方面体现出来12.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想想感情)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划线句子写古诗词中樱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应了上句樱桃“时令短”“不易发现踪迹”的特点,与下文樱桃的新形象形成对比,为作者下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14.见识,指明智地、正确地做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魄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从文中对旅游景点的判读——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对樱桃悲春的新解释——“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谈即可17.D18.总标题:“蛟龙“入海,世界瞩目板块标题①深海”蛟龙“②中国制造③技术优势④深海作业19.①D②C③A④B20.①阿姨,请问您刚才注意到那红灯了吗?②那儿亮着的是红灯,红灯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着别人抢,会有危险的。③以后您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信号灯,不能闯红灯,这是对自己安全负责任21.本篇作文有比较好的区分度,可以拉开考生见作文得分的差距,注意材料中的"却”字,表现了萧伯纳的思想倾向性——梦想后的追问,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显示的世界存在探索创新精神,但年轻人更应该要有梦想和希望,生活的意义实际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全力以赴的过程。关键在于选好角度,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的现实意义非常好。

『拾』 2016安徽语文高考试卷难吗

1【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

2【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不是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而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 B、“《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D项“先分后总”错。

3【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解析】A项无中生有,B项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的应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C"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错

二4【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D项的“归”是一个活用实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归”的意思。

6

【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7.

【参考答案】(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翻译并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试题解析】关键词(1)骤、之、然则

(2)以、道、

8.

【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题思路】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作者、注释。

9.

【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题思路】命题人已经将解题角度明确告知考生,考生只需将虚实部分找到即可。

10.【参考答案】(1)虽久其犹未悔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不宜妄自菲薄 (4)俯察品类之盛 (5)响穷彭蠡之滨 (6)鹿门月照开烟树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叶上初阳干宿雨



11.【参考答案】(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

【参考答案】(二)期待好价格,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解题思路】小说的脉络实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把握好小说的故事情节。

12.【参考答案】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解题思路】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归纳:(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里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3.【参考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解题思路】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一般可从这样几个方面: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14.【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解题思路】应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选择角度。

15.【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贝壳/地壳不同,C称心如意∕拍手称快不同,D誊写∕家眷不同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备考提示】注意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6.【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 B休戚与共: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 应为“息息相关”;D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容易,词语大多较为常见或者经常练习。

【备考提示】一定要重视易混成语的辨析。

17.【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紧扣内容和关键词

18,

【参考答案】(1)删除“超过”或“多” (3)删除“在” (4)显现改为显示 (5)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解题思路】(1)成分赘余 (3)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 (4)词语误用 (5)不合逻辑或表意不明。

19.【参考答案】(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3)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

20.【参考答案】①李老师,你好,我是宛风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你,你看行吗?③老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你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你。老师再见!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得体,一定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得体),还要注意不罗嗦(简),让听话人明白(明)。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主谓短语,表意比较简单,是一篇谁都能写的题目,但仔细分析后却又是一篇“写好难”的作文。“流逝”是文眼,也不能忽视副词“在”,它表明让考生写的是正在流逝的时间,而非已逝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

热点内容
教育功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2:01:32 浏览:329
什么什么工作 发布:2025-07-12 11:04:17 浏览:624
dnf紧急任务是什么 发布:2025-07-12 09:36:55 浏览:227
妈妈的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2 09:33:04 浏览:158
师德师风测试题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7
日本歪曲历史 发布:2025-07-12 08:37:05 浏览:424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
场合英语 发布:2025-07-12 06:32:53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