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
我是一名幼儿老师,学前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及教育方法总结如下: 我感觉下面这些教育内容及方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数学是一项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从小培养。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学数学,并以数学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敏捷。 一、数学的概念 1、数概念 唱数、数数、认写数字、一一对应、集合、分解合成、加减运算、进位、序数 2、量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 推理、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前后顺序、因果、几率 二、孩子不讨厌的数学学习法 1、唱数字 如,:“两只老虎”“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等。 有关的儿歌 2、 随兴计数 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水果时一起数“一共5个苹果,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 。 3、喝水 水喝一点少一点,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来,类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与少的概念。 4、排队走路 散步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让孩子理解远近、快慢的概念。 5、量长度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长度,客厅到卧室要走几步,宝宝的衣服如果用妈妈的手来量有几个手掌那么长,用宝宝的手来量呢? 6、 堆积木 玩积木不仅可以通过数数学得基本的数字概念,还可以通过堆放积木感知尺寸、形状、重量、体积、对称、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7、区别粗细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说明太粗),还可以按小棒粗细来排列顺序。也可以让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细。 8、看日历 准备一本日历,妈妈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观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几个月?数一数一月份有几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周有几天?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摘自《宝宝启智文摘》 —————————————— 望采纳
B. 幼儿的数学怎么教
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C. 如何提高幼儿数学能力
提高幼儿数学能力,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数学。这几个方法可以试试:
1、增强瞬识数能力
瞬间识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含义。
这份能力的好处,可以减少孩子在脑中判定数量的时间,提高回答效率。
平时,家长想要训练这份能力,可以从生活中找实例:
比如出去吃饭要几双碗筷,吃水果的时候,抓一把樱桃,让孩子估计总共有几颗。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数量的情况,都可以要求孩子来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的瞬间识数能力。
2、凑十法熟练应用
数学早教中,加减法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关键就是要能灵活运用凑十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8+6,将8拆分为4和4,得出4+4+6=14的结果。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在一开始早教时,可以先以书面形式进行练习,待孩子熟悉后,再训练口算能力。
3、基础练习不能丢
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口算后,就觉得不必再做书面的计算习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书面式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熟悉计算最好的方式,
未来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口算只是早教中一个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还是笔纸的计算。
4、善用生活中数学
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计算环境。
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
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
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5、让计算变趣味性
计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计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买了12个苹果,家里五个人都吃了一个,还剩几个苹果?
多样化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乐于去使用自己的计算能力。
D. 幼儿学习数学一般的特点是什么
3-7岁的孩子,即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数学学习还处于直观的形象思维阶段,能够感知数的概念,对数有简单的认识,需要家长的引导才能完全理解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能实现手口一致点数。
对图形和时间、空间也有基本认识。
幼儿学前数学教育根据何秋光老师的将数学教育体系,可分为以下六大模块:
E. 幼儿数学故事有哪些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精选1:童话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人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而有人却为了自己能完成梦想,不折手段的去夺取。
灿烂的阳光懒洋洋的照射着闪闪发亮的玻璃王国,小孩子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的玩耍,美丽的玻璃公主看着他们如此快乐,心里也觉得十分欣慰。
玻璃王国是玻璃公主的天下,她制造了玻璃王国,制造了人类,制造了太阳和月亮,并用魔法将他们变成有生命的物体,她拥有可以制造世界的魔法,也拥有可以将整个世界摧毁的魔法。但她认为:他们是快乐的小精灵,他们总能让我觉得开心,我要将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陪伴着我。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玻璃公主为了制造出有生命的物体,把她自己的魔法给用尽了,她再也使用不了魔法,人类也不再当她是他们的神,便把玻璃公主软禁在离玻璃王国不远的圣山下,自己去打拼。但是,在玻璃公主失去魔法之前,人类都是靠玻璃公主制造的食物来填饱肚子,玻璃公主失去魔法,就代表再也不会有食物,人类被饥饿所折磨着,有些人忍受不了饥饿,吃掉了自己的同类,甚至有些人,想吃掉玻璃公主。
玻璃公主在阴暗的地牢里,懊悔的想:他们是我制造的那些可爱、天真的小精灵吗?为什么他们要杀死自己的同类呢?难道他们忘记他们是我所制造的吗?我只是想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一点,是我做错了吗?我不应该制造这些可怕的怪物出来的。
玻璃公主流下了她惭愧的泪水。一滴,玻璃王国里的所有房屋都消失了;两滴,玻璃王国里的花草树木都消失了;三滴,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也消失了;四滴,人类全都消失了。玻璃王国消失了,只剩下玻璃公主在默默地哭泣
在现实中,社会是人类所创造的,但是人类却被社会牵着走,人类就是玻璃公主所制造的玩具,而那些可怕的怪物,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人类只是被社会玩弄于手掌之中的棋子罢了。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精选2:小燕子和小猫 暮春三月,阳光笼罩着大地,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格外茂盛。
小燕子们在这美好的环境下成长着,个个都异常兴奋,十分活泼。一天,燕妈妈出去捕食了,在窝里的小燕子们便开始不安分了。
这不,有只小燕子看见了一只虫子悬挂在对面的屋檐上,就想去捉了吃。它扑腾了几下翅膀,竟然飞到了空中。但它的运气似乎极不好,而且它羽毛还未长好,只长了一半多,导致这只黑乎乎的小燕子一下子就坠落到地上了。
哎呦,哎呦! 小燕子终于知道了不安分的下场,毕竟重重的摔在地上还是很疼的啦!这时,一只带着黑白花纹、十分可爱的小肥猫向小燕子跑去。一开始,小燕子十分惊慌,唯恐小肥猫吃了它。但事实上,小肥猫并没有这样做。
小肥猫跑到了小燕子身旁,打量了它一番,十分好奇。小肥猫带着好奇的眼神舔了小燕子几下,小燕子很奇怪,心想:它为什么不吃我呀?真是怪事!小肥猫一次又一次的用舌头舔着小燕子,小燕子便渐渐对它产生了好感,随即也放松了许多。过了一会儿,小肥猫看见了屋顶上的燕窝,便弄清了小燕子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它伸出肥肥的爪子抚摸了瘦小的燕子一番,便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自己软软的背上,然后纵身跃到燕窝旁的一棵柳树上,再把小燕子轻轻的放在窝里,最后轻轻一跃,跑走了
望着它离去的背影,小燕子非常感动,它 吱吱哇哇 的叫了一阵,好像在说 谢谢!谢谢! 又过了一会儿,燕妈妈回来了,它捉来了虫子给孩子们吃,别的小燕子都在欢快的吃,而那只小燕子,却一反常态,呆呆的坐在窝里,眼里闪烁着泪花: 如果不是那只猫,我会怎么样呢?被车压死?被人踩死?被扔掉?
从此,那只小燕子再也不调皮了,它每天都静静地坐在窝里,好好待着,再也不乱跑了。也许,是为了报答小肥猫的救命之恩呢!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精选3:旧鞋子的故事 一天,一辆大卡车把旧鞋子送进了郊外的垃圾场。住在田野里的田鼠发现了爸爸的大皮靴。
田鼠,田鼠!你看到了什么? 是皮靴。
小兔对田鼠说: 我们可以送给有需要的动物。
那送给谁? 田鼠说.小兔说: 送给黑熊,一到冬天,黑熊就窝在洞中,缺少运动,它的脚肯定很冰冷。
田鼠觉得小兔说得很对.当它们一人捧着一只大靴子,刚走了一段路,又发现了一双可爱的童鞋和一双漂亮的高跟鞋。
我们想想可以送给谁. 小兔沉思了一会,说: 把童鞋送给小猴吧!象征猴妈妈刚生了小猴,正愁没鞋给小猴穿,这样不是很好吗? 田鼠连连称 好,好,好,这办法真好,小兔啊,那这双高跟鞋呢? 可真伤脑筋,这细细长长的跟,谁能穿着走路呢? 小兔说.这时,狐狸姐姐拖着它那漂亮的尾巴,一摇一摆地走过来, 你们在干什么,是不是又在调皮捣蛋了.。
狐狸说。
噢,没有没有,狐狸姐姐,我们有一双漂亮的高跟鞋,你看,你可以穿吗? 田鼠说.狐狸姐姐一听,两眼发光, 噢,好漂亮,我最喜欢漂亮的鞋子,来衬托我这一身美丽的皮毛。
狐狸说着,急忙试穿起来,穿上后,显得格外美丽,它非常感谢小兔和田鼠。
田鼠和小兔接下来又带上可爱的童鞋,送给了住在附近的猴宝宝,猴妈妈十分感激。这个冬天,猴宝宝穿上这双可爱温暖的鞋子,不会害怕寒冷的冬天,温暖的过冬。接着它们翻过一座高山,穿过一片小树林,经历了半天才到了黑熊的住处。
黑熊,黑熊,你在家吗? 小兔和田鼠扯开嗓子大声喊叫,洞里传来吼声。
谁呀,大冬天的来找我! 黑熊说。小兔说 是我小兔和田鼠,我们发现一双皮靴,正合你穿。
黑熊慢慢的挪动着大身子出来.田鼠拿出皮靴,黑熊说: 哇,好棒呀!这大皮靴真合我的脚,黑熊感激地说: 谢谢你们,送给我冬日的温暖。
这个冬天很寒冷,但动物们很温暖。
看了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精选的人还
F. 如何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
幼儿数学认知启发,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数学认知,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而是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G.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幼稚园的小朋友们希望你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大姐姐,所以幼稚园的数学教育要尽量生动有趣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热爱数学,享受数学。这样给他们以后上小学,上初中的数理化一系列的科目也能奠定很好的基础。 ①以基础知识为主:能让小朋友正确认识数字,读出发音,并且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②拓展生活中的数学:告诉小朋友们生活中也有数学(例:买菜时的价钱,逛商场时要付的费用) ③提高积极性:上完新课之后可以进行抢答,答对或者很活跃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饼干什么的 ④就是请你采纳我的回答吧(*^__^*) 嘻嘻……
H. 幼儿数学思维特点
数学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学科,爸爸妈妈们在为孩子的数学学习发愁时,有没有想过或许应该先了解一下孩子每个时期的数学认知特点呢?
4—5 Years
儿童开始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比如分食物的时候,儿童会特别关心自己的数量是多分了还是少分了。这个时期需要把握儿童的数量敏感期,有目的性的做引导训练,为以后的运算能力和数字统筹能力奠定基础。
5—6 Years
儿童开始对数学逻辑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数的序列、慨念和慨念之间的关系。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考家长算术,或者形容数量的时候特别喜欢说:“天那么大/多,地球那么大/多”这个时期需要丰富的道具和专业的指导,让孩子充分体会“加减”的趣味,激发孩子探索数量间关系的动机,而非不断拿算术题考孩子,一旦孩子认为“数学=算数”那可能会成为孩子今后学习数学中最大的绊脚石。
6—8 Years
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够完成简单的推理和空间想象。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一些抽象的、比较难懂的点,喜欢问个究竟。大部分孩子对一些模具、模型产生了探究欲,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自由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虽然步入小学各个学科开始有了分数的评定,但别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想象力和探索欲才能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才能在更长远的学习生涯中真正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
8—12 Years
儿童的抽象思维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变得独立,有主见。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如,这个时期孩子做作业一看作业或者任务,特别喜欢说一句“哦!这个简单”,或者看到一道应用题,题目没读完,马上就知道“先设什么为x”,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老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新颖,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有主见有想法的同时也有探索高级方法的求知欲。快捷的公式并非直观的摆在眼前,强行背下为了应付考试,过几天就九霄云外。高级的方法是孩子自己实践推理而来,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才让孩子长远受益。
了解了孩子的数学认知发展特点,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日常的数学思维训练,更符合孩子思维的成长规律,强调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家长和孩子都不再谈“数”色变。
I. 幼儿数学活动对于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的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纲要》还指导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纲要》中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透露着 “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是幼儿知识成长过程无一例外的真理。 一、 幼儿数学活动的快乐因子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孩子,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活动得十分高兴和投入。且教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强调孩子要在“做中学”,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训练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学、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激活幼儿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二、 利用数形结合教育发展幼儿的能力 近年来,对大脑分工的研究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对右脑功能的研究有力地匡正了长期以来盛行的“左半球是优势半球”的传统观念,使大家认识到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重要意义:形象思维的发展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基础;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决定因素;发展形象思维,是丰富道德情感,完善人格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入开发右脑的功能,重视发展形象思维,使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发展,才可能使人类的智能得到迅猛的提高。 幼儿期是人脑发育的高峰期,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和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开发,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 对幼儿的数学教育,历来只重视数的教育,轻视形的教育,不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数学是一门数形结合的学科,形与数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抽象、形直观,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将抽象的逻辑信息与形象的图像信息连接起来,使幼儿双脑并用,对发展形象思维有积极作用。
J. 幼儿数学如何启蒙
幼儿数学启蒙,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游戏场景学数学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