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数学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难其实是相对的。对于甲很难的问题,对于乙可能不难。
B. 2015年高考数学题难吗
1、2015年高考数学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该可以考出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
2、2015年高考各科答案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或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3、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应该对照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按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选择欲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查询一下这些学校的录取原则。
C. 2015年高考浙江数学卷第七题什么意思
|7.(5分)存在函数f(x)满足,对任意x∈R都有( )
A. f(sin2x)=sinx B. f(sin2x)=x2+x C. f(x2+1)=|x+1| D. f(x2+2x)=|x+1|
+2x)=|x+1|
试题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函数,满足上面的四个条件之一。
答案是D.
考点: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利用x取特殊值,通过函数的定义判断正误即可.
解答:
解:
A.取x=0,则sin2x=0,∴f(0)=0;
取x=π/2,则sin2x=0,∴f(0)=1;
∴f(0)=0,和1,不符合函数的定义;
∴不存在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f(sin2x)=sinx;
B.取x=0,则f(0)=0;
取x=π,则f(0)=π2+π; ∴f(0)有两个值,不符合函数的定义; ∴该选项错误;
C.取x=1,则f(2)=2,取x=﹣1,则f(2)=0; 这样f(2)有两个值,不符合函数的定义; ∴该选项错误;
D.令|x+1|=t,t≥0,则f(t2﹣1)=t;
令t2﹣1=x,则t=√x+1;
∴f(x)=; =√x+1
即存在函数f(x)==√x+1,对任意x∈R,都有f(x2+2x)=|x+1|; ∴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但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难.
D. 2015年高考数学题全国2卷难吗
实话说,不难。首先在选择填空中没有特别棘手的题目;大题第一个有新意,不过也就是面积公式加上余弦公式;第二题立体几何,第一问画画就行,第二问坐标系很明显;概率一题第一问送分吧,不过不常见,第二问,简单的独立事件;圆锥曲线常规(第一问可用点差法,最多两分钟),第二问稍微用点时间;导数题,第一问求导讨论即可(若觉得麻烦,二阶导容易),第二问能够画图的话,就更简单啦;选做题,平面几何就是初中题,初中学得好的话,很easy的;极坐标,画图还是很简单的;不等式的话。第一问好做,第二问技巧性略高
E. 2015年数学高考题全国2卷
我是去年的高考考生
首先~考的是全国二卷,相对一卷来说要简单。
难度比例按照2:3:5来设定,2是难题,3是中档题,5是简单题。
另外,其实高考题有难和简单交替的情况,去年的高考题比较简单,所以今年可能会比去年难。
F. 2015年数学高考平均分有没有出来
1、全国不同省份高考数学科目的平均分都是不同的,具体分数当地教育考试院会在官网公布。
2、例如天津2015高考各学科平均成绩统计情况具体如下:
各学科平均成绩:文史类语文101.66分 (比去年提高2.54分)、数学(文)88.34分(比去年提高10.41分)、外语93.84分(比去年提高1.86分)、文科综合169.79分(比去年提高11.7分)、文史类总平均453.63分(比去年提高26.51分);理工类语文102.92分(比去年提高1.27分)、数学(理)95.84分(比去年提高2.88分)、外语102.7分(比去年提高1.56分)、理科综合180.6分(比去年提高14.59分)、理工类总平均482.06分(比去年提高20.3分)。
2015年高考还有七天时间,我认为在这几天里了解一下考场技巧远比再去复习效果更好。无论什么考试,尤其是大考,临场发挥往往占据分数的更大比重。
一、答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考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审题,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2)回忆和重现有关知识;(3)在知识和题目的要求之间建立知识结构;(4)表达解题过程、呈现题目答案。
答题前要纵览全卷,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一句一句地读。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要做到:1.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3.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因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
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善于联系。
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挖掘出若干个潜在条件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题时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
最后认真检查,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
二、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
科学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在选拔性的考试中很有必要。一般而言,分配的方法有三种:(1)按试题的分数配比;(2)按题型自身的特点;(3)按题目的难易程度。
(1)按试题的分数配比分配时间,即将考试的时间长度除以试卷的总分,然后按该题目的分值,确定所需时间。
(2)按题型自身的特点分配时间。第一种方法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在真正考试中,只按这种方法做,那不仅是机械的,而且是行不通的。因为,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Ⅰ卷以客观题为主,可相应少安排点时间,Ⅱ以主观题为主,可多分配些时间。思维量少要求低的,少花些时间,思维量大要求高的,可多费些时间。书写量少的,少占点时间,书写量大的,安排的时间要宽裕点。
(3)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时间。遇到熟题和难度较低的题目,可少花些时间,生题和难度大的,多分配些时间。先做容易的、把握性较大的题目,后做需要思考、有难度、把握性不那么大的题目。这就要求拿到试卷后,对试卷要进行整体感知,以便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当然,难题所花的时间只能相对长些,因为考试时间有限,不能因为在思考难题时费的时间过多而影响其他题目的完成。
上述三种方法,可根据考试的具体情况,综合使用,灵活分配,分配时还应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复看、检验。
三、做选择题时有哪些讲究?
做选择题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回忆法,即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要填空的内容;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多用在数理科的试题中,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计算、作图或代入选择依次进行验证等途径,得出正确答案;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出,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第四种方法是猜测法。有时你会碰到一些拿不准或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的题目。如果这些题目没有注明选错倒扣分的话,猜测可以为你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当你面对一道让你毫无头绪的题目时,可以先空在那里,在考试即将结束前利用检查时重新考虑,若仍没有头绪,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
答案整体上有个规律:即每一选项的出现次数大致相同。当时间过于紧张而你又有不少题空着不会做时,不如通观前面所选,找出现最少的字码选上,这也不失为一种应试技巧吧。总之,做选择题要心细,思路要把握好。答案与题目要结合考虑。如果对题目了解很贴切。对知识掌握得准确。做题目就自然轻而易举了。
四、做文字题有什么技巧?
高考文字表述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现以近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般规律。
(1)审析题干,坐标定位
高考试题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解题时要仔细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答题才能有的放矢。
(2)整体阅读,搜索提取
高考语文阅读题,不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
(3)理清文脉,举纲张目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举纲张目。
(4)优化整合,准确答题
答题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
(5)注意的回答论述题的技术性细节。
一是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良好的卷面会使评卷老师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并减少评分失误的可能。二是条理清晰,切合采分点。采分点是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论述题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紧扣采分点。三是在主要内容答完后,要概括性地总结前面的论述内容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解释。四是保证不离题的一个窍门就是先在最后的总结中运用试题词句,这样能再一次加深评分者的印象,你会从中深得裨益。
五、答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清题目的内容,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了解答题的要求。很多题目的题干中不仅含有知识要点,也提示着答题的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题时依据这些提示,一一将之落实,就不会出现大方向上的错误。题干上有关肯定与否定、程度的强与弱、范围的大与小等关键词不能忽视。有许多题目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特别是综合类题目,试卷要求用哪一种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定要看清楚;有些题目后面规定了答案的字数,这些细节方面的要求也要看清楚。
在答题过程中,除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外,还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依据。一般而言,像高考这样的规范性程度极高的考试,卷面往往没有多余的信息,材料的副标题、试题后面的注解,都是帮助你答题的有效信息,切切不可忽视。最为经典的就是《世上最美的坟墓》中有关"特殊的日子"这道题,多年来,它并未因语文题型的变化而在考纲范题中消失,就在于该题命制的规范性和指导复习、训练的示范性。遇到有字数限制的题目,要先筛选答题要点,再组织推敲语言,以免本末倒置,挂一漏万。答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提笔书写前,还要审视一下卷面答题的部位,估计将题目解答完大致需要多少空间,统筹安排解题过程的布局,这样既可避免出现在所给的部位写不下的情况,又可以使解题过程清晰,卷面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