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2020-11-21 02:20:14

⑴ 高中和初中教学大纲的区别是什么

现在没复有大纲了,都是课程制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两个标准的区别很多,不知道你要的是标准的编排上的区别还是内容上的区别,内容的区别似乎没有什么比较性,高中和初中本来就不是学习相同的内容。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不同的。编排形式上的区别你可以找两个标准来看看目录就知道了

⑵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其实就是在小学学的知识上经一部深化学习,一般境况下,只要你版的底子学扎实了,初中数学就没权什么问题了。
初中数学最应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认真听讲,只要你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都会了,初中数学对你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⑶ 四川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你去看看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你关心的上面都有说明 网上可以搜到 这个是全国通用的 不分省份

⑷ 初中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是什么

初一年级
教学主要为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于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于去分母
3.4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⑸ 北京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是不是全国统一的

应该是吧,反正今年貌似我们这里跟北京一样都考得很简单

⑹ 建国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是随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进程而变化的,当代数学的课程是这个历史演变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我国的第一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诞生于1952年,名为《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它主要是根据前苏联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都基本上与前苏联的一致,形成了新中国数学教学的基本框架,对现在影响都十分广泛.

1955年,教育部对1952年的这个大纲草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正草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先搬后化”的原则,以前苏联八年级、九年级的数学课本为依据编译了我国的数学教材. 这与我国当时学习苏联,和国内暂无完整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一致,致使我国后来与世界教育大潮接轨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更新带来巨大的阻力.

1961年,通过对1955年的大纲修正草案进行修改,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开始有了一点点自我的特点.

1963年,又在1961年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二年制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这一大纲,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它结束了我国完全机械模仿外国模式的数学教育,尤其是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三大能力的提出,使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在世界基础数学教育中日渐体现了强大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数学素养的提高. 中学数学中提出对三大能力的培养,使中学数学教学有了自己的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慢慢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它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止今乃至将来的一段时期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十年动乱后,1977年10月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招生考试. 1978年,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并以当时的国情适当吸收先进国家的数学教学的经验,根据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3年,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背景下,制定了《数学教学大纲》. 这份大纲,提出了基本和较高的两种教学要求. 在基本要求中又设立了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甲种本和乙种本两种教材.

按照“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要求明确具体”的原则,1987年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这一大纲属于过渡性大纲,将1983年增加确定的多数必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 高考只考必学内容,它使选学内容形同虚设. 但这一大纲,明确提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概念,教学中要求使学生学好“双基”,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

1990年,在调整数学教学计划的要求下,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这份大纲,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任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1996年,为了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衔接,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于1997年秋季在“两省一市”试验中试用. 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选修分选修Ⅰ和选修Ⅱ,选修Ⅰ供文科学生使用,选修Ⅱ供理科学生使用,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为高考考试内容. 这分大纲,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增设了“教学测试与评估”项目的要求. 这一大纲的出台,对我国的数学课程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2000年,在“两省一市”试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大纲中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它基本完成了由大纲至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也进一步推动着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使数学教育形成了注重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并以掌握知识与技能和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长期领先于国际水平. 但是,以往的数学教学,也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的创造性. 基于这些问题,通过研究当今发达国家的数学情况,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于2003年正式颁了《普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使我国的数学教育理念更加与国际接轨,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⑺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各共有多少版本

大纲是根据标准制定的。看2011版就行了。

⑻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的竞赛大纲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要求。除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外,本大纲补充列出以下内容。这些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实数
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整除性,被2、3、4、5、8、9、11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部分分式。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3、恒等式与恒等变形
恒等式,恒等变形。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4、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简单的一次不定方程。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5、函数
y=|ax+b|,y=|ax2+bx+c|及 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式函数的最值,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则(概念),分割图形造抽屉、按同余类造抽屉、利用染色造抽屉。
简单的组合问题。
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简单的极端原理。
简单的枚举法。
7、几何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三角形的不等关系。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不同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

⑼ 确定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1986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依据和由来:
主要从目的结构是否正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思想教育等各项内容的规定和提法是否恰当等角度进行,能力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1980年8月,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会和东北地区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会在沈阳联合召开“中小学数学教育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一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二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问题”,而能力问题是讨论的重点.此后,“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改革试验在各地开展起来”,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结构和成分、数学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关系、数学能力和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如何培养能力等问题得到全方位的重视和研究,强调要“抓住加强‘双基’、培养能力这个根本”,“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能力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社会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事实上,数学能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重视和研究,可以看成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上述《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基础上,1982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其中“教学目的”部分在原来的表述中去掉了两个“一定的”,意在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总结近十年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为了适应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作为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以及相应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实施之前的过渡性大纲.其中规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⑽ 现在全国通用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是哪个版本

现在改了,不叫大纲,专业人士叫课程标准,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所有的版本都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不论哪个版本,内容都按照全国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全国没有通用的版本。

热点内容
有多少可以重来 发布:2025-07-15 16:35:06 浏览:279
洗牙多少钱一般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16:08:33 浏览:610
蒙脱石散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15:36:52 浏览:745
如何导出视频 发布:2025-07-15 15:22:23 浏览:80
贵州教师资格成绩查询入口 发布:2025-07-15 14:34:34 浏览:22
迎泽区教育局 发布:2025-07-15 14:30:07 浏览:305
思则佳教育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519
幼儿园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160
化学发光仪价格 发布:2025-07-15 11:31:41 浏览:706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11:24:42 浏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