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

发布时间: 2020-11-21 07:09:45

A.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都有哪些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诗歌鉴赏题
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文言文阅读文言考题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是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少考生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文言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当中,需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成。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文言文阅读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1. 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
古今异义: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2. 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3.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
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4.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5、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是"忠臣",而不是"不是忠臣"。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B. 高中语文考试题型

高考考试说明里会的详细内容

下面是江苏的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语文: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
简答题、表述题、要点归纳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4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表述题。
2.古代诗文阅读,6题,37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题9分,古文翻译题10分,古诗词鉴赏简答题10分,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4题,20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3题,18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4.写作,1题,70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易30%,中50%,难20%。

C.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

1找出灭有病句的一项(

a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看成全国一流。
b
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神而丰富的内涵。
2对《雁门太守行》理解不正确的(

a
首联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严酷的战斗气氛,使人联想到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大战在即的情势。
b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厉的战地气氛,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
C“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和爱国热情。
d
全文主要借助想象,用浓烟斑驳的色彩吧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3下列句中括号中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是站在军装笔挺的进军将领中,仍是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小张(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
大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d
同学们喜欢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儿,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已(无人问津)
能做几道做几道,标号序号!
问题补充:
我既需
2008-08-02
10:42
爱&泪
回答:9
人气:40
解决时间:2008-08-04
08:48检举
答案应该依次是ABB。第一题,b项“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语序不对;c项“锐不可当”用词不当;d项关联词“既”与“也”搭配不当。第二题,“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表述有错,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题,b项,"匠心独运"是指一个人具有“巧妙的心思”,一般用于什么设计之类的,所以用词不当。
玫瑰~love
2008-08-02
17:30
检举

D. 我高中语文选择题基础知识部分老是错很多,要怎样做可以迅速提高选择题正确率呢求解…

选择题主要是语音、病句、成语三种类型。语音只有积累把握常错的音和字;病句一般考的也就那几种搭配、矛盾、残缺等只要多熟悉语法结构就行了!成语多数是背出来的,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和一些多意思的成语,还有别被一些成语的表面意思迷惑。而语言运用则靠自己平时的阅读但是更重要的是审题根据要求一切都好!古诗鉴赏只要把握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及技巧还有一些社会背景,掌握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对于阅读理解部分有现代文和实用类及论述类,我想你们老师一定有一套答题模式他会针对不同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希望你能提高成绩!

E. 我需要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知识题,谁知道哪些网站能推荐的,谢谢了。百度文库的谁能帮我下载了发给我。

留邮箱吖。。。。。

F.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总结

基础知识建议去找相关书籍,至于答题技巧,有如下:
1.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
2.做题目前,先看看分数设置,分数越多答得小点就要求越多。
3.阅读类题目,必须紧扣文章内容,不能太发挥。
希望继续和你交流。

G. 求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集(高中)

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间不容发(fā) 素面朝天(cháo) 色厉内荏(rěn) 前倨后恭(jù)
B.物极必反(jí) 左辅右弼(bì) 素稔其人(niàn) 广袤无垠(mào)
C.言简意赅(gāi) 无稽之谈(jì) 臧否人物(zàng) 不虞之誉(yú)
D.戮力同心(lù) 犯而不校(jiào) 颐指气使(yí) 恪守不渝(kè)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迷底 臆测 怙恶不悛 自怨自艾 B.暇疵 装璜 舐犊情深 并行不悖
C.恫吓 杳然 食不裹腹 按奈不住 D.翘首 溽暑 负隅顽抗 曲尽其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D.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为什么对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国家教委就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D.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和散文《窗口》,分别展示了他在这两类文学样式上的创作功力。
5.填入下面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日贸易展之前有关经费问题的洽商有利于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① ,
② ,台湾的李登辉又来搅和,结果往往“洽商”变成了火药味很浓的“谈判”。
A.①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却把它看作要挟中国的工具 ②屡屡拿出来要挟中国
B.①却被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看作是要挟中国的工具 ②屡屡拿出来威胁中国
C.①少数日本右翼分子却把它看作要挟中国的工具 ②屡屡被拿出来要挟中国
D.①却被日本少数右翼分子看作是要挟中国的工具 ②拿出来屡屡要挟中国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装载(zǎi) 骤然(zhòu) 摇曳(yì) 跌宕(dàng) B.意蕴(yùn) 隽永(jùn) 参与(yǔ) 粗糙(cāo)
C.股肱(hóng)倾轧(yà) 上乘(chéng) 鄙薄(bó) D.杜撰(zhuàn)解差(jiè) 渲染(xuàn)绚烂(xuàn)
7.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绿草如茵 水乳交溶 精兵减政 越俎代庖 B.铤而走险 立案侦察 司空见惯 明火执仗
C.以逸代劳 乔妆打扮 磬竹难书 珠联璧合 D.势利小人 含垢忍辱 众志成城 貌合神离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得出,他对新的工作感到满意,心情很好,否则就不会对我这样娓娓而谈了。
B.听说老李被调走的消息后,人们议论纷纷,办公室里一时空穴来风、谣言四起。
C.有人说:“你就是家财万贯,如果得一场大病,转眼之间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捉襟见肘。”
D.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走到屋外,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战,我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B.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想置身局外做一个旁观者是不行的,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C.我们在进行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的时候,选择纺织业做试点,正是由于纺织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D.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观点。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但是,我们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对手呢?他老在自己眼前晃动, ,好不容易到了势均力敌的当口, ,躲他避他不再想他,绕了九九八十一个弯,猛然抬头,他又笑眯眯地出现在前方。 ,陪伴着我又遮盖着我,是同道战友,又是冤家对头。 ①什么都高出自己一筹 ②什么都不如自己 ③定睛一看,他又成了自己的下手
④定睛一看,又成了他的下手 ⑤它带领着我又阻挡着我 ⑥它阻挡着我又带领着我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1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冗(róng长 矜(jīn)夸 箪(dān)食瓢饮 B.墓碣(yè) 殷(yān)红 龙盘虎踞(jù)
C.粳(gěng)米 疏浚(jùn) 风靡(mǐ)一时 D.皲(jūn)裂 敌忾(kài) 买椟(dú)还珠
1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发聋震聩 力透纸背 履险如夷 披沙炼金 B.欺世盗名 穷形尽像 苦心孤脂 畏葸不前
C.管窥蠡测 放荡不羁 相形见拙 物竟天择 D.归真反璞 手足胼胝 始作佣者 歃血为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攻败垂成在此一举。
B.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C.元旦联欢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王依木和严艺表演的哑剧,连一向严肃的班主任贾老师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赵明下班从公司回到家里,看见哥哥赵清正和他的女朋友在客厅里聊天。
B.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C.选择最恰当、最可靠的材料,对文章的成败,常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D.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更趋完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天的清华学子回眸历史照壁的时候,那一串串光芒四射的名字照耀得他们无法自持,他们无法想像那样一个大师云集,遍地学问的岁月, 。他们只好逃离了, ,才不必背上历史的沉重叹息。
①那所人文峥嵘,格物繁茂的清华,那块时贤们须仰视方及的圣地
②那块时贤们须仰视方及的圣地,那所人文峥嵘、格物繁茂的清华
③逃进知识和成功对每个人都是空白的地方,逃进美国,逃进图书馆,逃进实验室
④逃进实验室,逃进图书馆,逃进美国,逃进知识和成功对每个人都是空白的地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拈轻怕重(niān) 不省人事(xǐng) 矫揉造作(jiǎo) 战战兢兢(jīng)
B.深恶痛绝(wù) 睚眦必报(zì) 锲而不舍(qiè) 淋漓尽致(zhì)
C.觥筹交错(gōng) 弱不禁风(jīn) 荷枪实弹(hè) 明眸善睐(lài)
D.相形见绌(chuò) 风驰电掣(chè) 瘦骨伶仃(tīng) 辙乱旗靡(mī)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和霭 天崩地掣 义不容辞 拼凑 B.戮穿 墨守成规 驰骋疆场 安装
C.挡案 脉搏微弱 鞠躬尽瘁 爱戴 D.稗官 循规蹈矩 三番两次 玷污
18.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及时送来了我久想得到的书《围城》,这真是雪中送炭,使我有如获至宝之感。
B.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江码头送行,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对陶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C.老石婶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金兆明,然后淡淡一笑,话里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指责.
D.他穷困潦倒时,亲友们对他惟恐避之不及,后来成了显贵,这些人就趋之若鹜.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章。
B.这个小镇对他是陌生的,没有熟人,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叹息着低下了头。
C.凡是在科学上、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D.文艺作品里面语言的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儿,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它的词儿用的是不是地方。
20.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2)牡丹本是太行山上的植物,水仙本是我国东南沼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千百代人们的加工培养,竟使它们变成了“国色天香”如“凌波仙子”,真是 ,生活的真理不正是这样吗?
①形态万千,奇峰罗列 ②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③人工天不如,天工人可代 ④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鬼蜮(yù) 稽首(qǐ) 委蛇(yí) 模样(mó) B.讣告(fù) 木讷(nà) 卑劣(liè) 寒伧(chen)
C.宽宥(yòu) 冗赘(rǒng)溘然(hé) 反诘(jié) D.悚然(sǒng)殷红(yān) 拮据(jié) 佶屈(jí)
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低劣 风云变换 失口否认 大声疾呼 B.哀鸿 手屈一指 四马难追 气势恢弘
C.时弊 栽脏陷害 滥芋充数 苇编三绝 D.筹划 鳞次栉比 怙恶不悛 宵衣旰食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少年时期的悲惨经历、艰苦岁月,经常引起他深情的遐思迩想。
B.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诱导,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理清了解题思路。
C.等待瞻仰遗容的人们,排着长队,万籁无声地肃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D.老经理很动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B.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接触社会,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C.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25.下列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1)中国疫苗震惊世界, 。①全球两亿流感病人有望受益。②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就预定了7500万份这种疫苗
(2)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 。
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②推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A.①① B.②② C.②① D.①②
2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蓓蕾(bèi) 毗邻(bǐ) 讥诮(qiào) 应酬(chóu) B.撰稿(zhuǎn) 玷辱(diàn) 悖逆(bèi) 曲解(qǔ)
C.忏悔(chàn) 谛听(dì) 莠草(yòu) 谙熟(ān) D.蛮横(hèng) 强劲(jìng) 症结(zhēng)连累(lèi)
2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缄默 戎马倥偬 得龙望蜀 刻鹄类骛 B.饿殍 追本朔源 畏葸不前 腾挪叠宕
C.锱铢 矫柔造作 殒身不恤 万里平筹 D.遐迩 瑕不掩瑜 应接不暇 焚膏继晷
28.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 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 ,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
A.中止 终止 反应 反映 B.终止 中止 反映 反应
C.中止 终止 反映 反应 D. 终止 中止 反应 反映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宋诗人谢灵运。
B.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C.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D.过分的循规蹈矩的人就缺少了创新精神,这并不是新时代所欢迎的人。
3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要搞好法律监督,检察人员就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D.由服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饭店特点和时装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员着装进行了评判。
3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刚愎(bì)自用 风驰电掣(chè) 为虎作伥(chāng) 瞠(chēng)目结舌
B.怙恶不悛(quān) 同仇敌忾(kài) 有恃(shì)无恐 提纲挈(qiè)领
C.犯而不校(jiào) 虚与委蛇(yí) 良莠(yǒu)不齐 并行不悖(bèi)
D.如火如荼(tú) 揠(yà)苗助长 相形见绌(zhuó) 饮鸩(zhèn)止渴
3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敝病 暮霭 跋扈 羁绊 B.急燥 枯燥 烦躁 暴躁
C.输赢 嬴政 羸弱 蜾赢 D.寒暄 喧哗 渲染 煊赫
3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表面卑躬屈膝、曲意奉迎的人,往往会背后逢人说项,极尽造谣毁谤之能事。
B.这种人以请客为获取职权的手段,所以计较亲兄弟是锱铢必较,而宴请权贵则是挥霍千金,毫不吝啬。
C.精读就是要口诵心惟、反复咀嚼、涵泳优游,直到获其精华、顿开茅塞。
D.我们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而人们的智能却徘徊不前,所以开发智能迫不及待。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没有任何人生信念,只是浑浑噩噩地讨生活,生命将无所归宿。
B.多佛尔这座英国南部海港城市气温为28℃,但对英国人来说已经是罕见的高温天气。
C.为了彻底改变这些孩子仍在破庙、危房里上课的学习条件,他们风餐露宿两万里,先后筹措110万元。
D.天津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汽车物流中心之一,辐射范围包括华北、西北十一个省、市、自治区。
35.添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小层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就是树。山上有了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也不逊于花。
A.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花好比人的面庞,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花好比人的面庞,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在于精神。
C.树好比人的姿态,花好比人的面庞。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在于活力;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精神。
D.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36.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嫉妒jí 狭隘ài 愈觉yuè 镌刻juān B.譬如pì 浅薄bó 濒危píng 岑寂cén
C.狂吠fèi 嗔怒chēn 笨拙chuò 披拂pī D.缔造dì 整饬chì 罢黜chù 皲裂jūn
37.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陨落 殒灭 浸水 陨身不恤 B,磋商 蹉跎 嵯峨 切搓琢磨
C.前提 主题 提词 提纲携领 D.必须 急需 须知 需索无厌
3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B.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才能自得其乐地欣赏大自然神奇的巧夺天工,赞叹造物主的伟大和壮观。
C.中国足球队在这次比赛中差强人意,还是输了球,要走向世界,还有艰难的路程。
D.奥运申办成功,内地、港台以及国外的商业家、企业家、银行家纷至沓来,进驻这重要的黄金地段。
3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张健经过近12小时拼搏,继去年成功横渡渤海海峡之后,又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
B.在各种促销竞争中,“偷着乐”的是咱们消费者,苦辣酸甜让厂家们慢慢用吧。
C.澳门过去数百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介及桥梁,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独特的角色及作用。
D.创造性活动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产物,其中,形象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0.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艺术家真实地看待人生,描写人生,在当前仍然是十分沉重的课题。②这是当前文艺面临的严峻问题。
③当今,格调不高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媚俗竞利的创作态度。④在审美文化中,艺术家的良知和人格尤其显得重要。
⑤艺术家如何在审美文化的世俗中不流失自我,保持自己的个性。⑥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命题并没有过时。
A.④⑥③⑤①② B.①④③⑤②⑥ C.③⑤④①②⑥ D.④⑥③①⑤②
4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肯綮(qìng) 廖(liáo)若晨星 潜(qián)移默化 妄(wàng)下雌黄
B.荫(yīn)庇 靡(mǐ)计不施 茅塞(sè)顿开 蓬荜(bì)生辉
C.甲胄(zhòu) 返璞(pǔ)归真 万劫不覆(fù) 敛(liǎn)声屏气
D.纰(pī)漏 饮鸩(zhèn)止渴 踽踽(jǔ)独行 精神矍(jué)铄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日渐重视生活质量,相信中国人的健康水平总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一天。
B.月食是月球本身“钻入”地球影子而形成的天象,因此发生月食时必然在满月的望日,而且要月球刚好运行到黄道面附近才行。
C.南京市区向来生源充足,但为了提高竞争力,最近,几所老牌重点中学也纷纷开始面向全省招收部分高一年级新生了。
D.业内权威人士称,过去彩电行业也曾有过制定行业平均价格的动议,但由于几大品牌不齐心,始终没有结果。
4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此外,高中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也是影响高中教育发展和学生升学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B.数字化X线机拍一次胸片接受X线剂量相当于看两小时电视,对辐射敏感的孕妇、儿童都能拍片。
C.王锡爵故居俗称“太师第门楼”,是明代修建的古建筑,有相当的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
D.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流传甚广,“三笑”与唐伯虎究竟有没有联系呢?回答是明确的:三笑姻缘纯属文艺创作。
44.填到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跟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6月7日和8日,主人安排我们参观当地的钢铁公司和大型农场, 。
A.正好碰上连绵阴雨,影响了我们的参观活动 B.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影响了我们的参观活动
C.不巧,碰上一场大雨,使我们的参观活动受到了影响 D.不巧,碰上连绵阴雨,使我们的参观活动受到了影响
4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组是( )
江宁织造府座落在南京利济巷大街,是康熙南巡时的驻跸之处。 曾为袁枚等诗人所题咏。
A.西园辟在府后,园中的楝亭,是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读书处。
B.西园辟在府后,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读书处便是园中的楝亭。
C.府后辟有西园,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读书处便是园中的楝亭。
D.府后辟有西园,园中有楝亭,是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读书处。
4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频临 满腹经纶 气冲宵汉 相辅相承 B.更迭 怙恶不悛 风雨如晦 遗笑大方
C.肇事 深居简出 翻天复地 迫不及待 D.斡旋 众口烁金 栉风沐雨 虎视耽耽
47.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专业户、重点户的大批 ,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组织经济联合已开始成为形势的需要。(2)他善于根据每一个角色在此时此地独具的眼神和形体动作,表现出其人情 。
(3)今年我国法官摘下大檐帽,披上法官袍;法官制服的改换,体现了法学观念的 。
A.出现、底蕴、退变 B.出现、内蕴、蜕变 C.涌现、内蕴、退变 D.涌现、底蕴、蜕变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
C.没想到由于楼房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4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部电视剧没有不足之处,例如某些话显然是过长了些。
B.校园一些偏僻的地方,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C.“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今天的国画家长于书法的不多,这无疑是个缺点。在艺术教育方面,书法训练恐怕是值得提倡一下的。
5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
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 。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

H. 高中语文题型和解答方法

我现在读大三了,是中文系的,高考语文是120分,这是我平时考试的最低分。在高考前的所有模拟考试,我的语文分数都是120分以上,最高分是134分。我谈谈我的一点感受吧。希望能帮到你。不想谈那些很书面的。讲点实用的。 首先,在高考语文试卷里的第一部分,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的,比如第一题一般是语音,字形,词组。建议在复习的时候注重复习那些易错的字词,做专项训练。很多资料书上面都会有列出来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你需要依靠练习,多做,在做题做得多的前提下,掌握。这是基础知识范畴的几道题必要的复习思路。其次,阅读,包括科技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要学会看关键字,因为这类考题多出现“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说法错误的是”这类题型,所以在看原文,拿原文与答案的选项对照的时候要注意,然后从逻辑推理方面分析选项。文言文阅读,第一题一般是字义。每个字都有其本义和引申义,你需要判断该字在原文中的词性,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然后将词义代入原文,看是否能解释清楚。而翻译,则依靠你平时对文言文字词义的积累,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科目,平时做题做的多,勤查字词典,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要想当然,遇见不确定的字和词,要勤查字词典,在查清该字词的意思的同时,也可顺便看看其他字词,扩宽自己的知识面。然后是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你可以多看看相关的资料,学会把诗歌分成几类,看一些经典的鉴赏答案,学会其中比较经典的鉴赏中用的到的字词句。这是我的一点技巧。比如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在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时经常用到。这类的话语,你可以再平时的训练中多注意,多 记点,做到有备无患。接下来是现代文阅读,其中有一篇小鉴赏文要写。同样的,开头结尾的两段,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有文采的句子,通过你平时的积累,看看那些经典的鉴赏文章是怎么写的,有些是可以稍加变通为己用的!高考语文里的最大分值,最后的重头戏,就是作文了,一般以议论文居多,所以建议你多准备几类文章,论据最重要,比如有关文天祥,李白,苏武,这些人的事迹,你可以看看那些历年的优秀作文里是怎么来加以描述的,也可以灵活运用到你的作文里来的!以上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天气严寒,我的手也打字打得冰凉了,就写到这了,以后能帮得到你的,我也积极帮忙。希望你高考大捷,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学,同时也希望你和你的家人身体健康,甲流季节,保重身体哦!在网上给你找了点相关的资料,觉得说的也挺有理的,发给你看看哦。一把钥匙配一把锁",这是我对学习方法的理解。高中的课程比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点,学习方法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好是能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找出这门学科的规律,获得入门的途径,再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不同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们必须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归纳改进,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有的人说考语文要凭运气,也有的人说要看感觉。运气好或者感觉对的话,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甚至有可能爆个冷门。刚开始我也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每到考语文之前就要"酝酿"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感觉"。后来,通过与几个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师兄师姐们介绍学习经验的书,我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I.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判断题)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 “汉字有七种字体:甲骨文、金书、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句话所用字体是
A、隶书 B 、楷书 C、草书 D、行书
2、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偶句最好
A、柳树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
A、《致云雀》 B、《西风颂》 C、《自由颂》 D、《自由树》
4、与别号对应正确的一组作家是
六一居士 我佛山人 东亚病夫 四明狂客
A、李清照 吴沃尧 曾朴 柳永 B、欧阳修 吴沃尧 曾朴 贺知章
C、欧阳修 刘鹗 李宝嘉 贺知章 D、李清照 刘鹗 李宝嘉 柳永
5、下列诗文集按其命名方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魏郑公文集》 《王子安集》 《昌黎先生集》 《樊川文集》
B、《嘉佑集》 《临川先生文集》 《欧阳文忠公集》 《震川文集》
C、《王右丞集》 《杜工部集》 《高常侍集》 《宋学士集》
D、《七录斋集》 《惜抱轩诗文集》 《白氏长庆集》 《柳河东集》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作者是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
7、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圭表 B.日晷 C.漏刻 D.漏壶
8、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9、下边四句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雨暗苍江晚未晴 ②月在浮云浅处明 ③井梧翻叶动秋声 ④楼头夜半风吹断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10、曾使洛阳纸贵的是
A、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B、曹植的《洛神赋》
C、左思的《三都赋》 D、张衡的《归田赋》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语出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12、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正确的一组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 马志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B、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白朴的《梧桐雨》
C、关汉卿的《窦娥冤》 马志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D、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3、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D、艾青的《大堰河》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出
A、托尔斯泰 B、培根 C、高尔基 D、莎士比亚
15、我国民间艺术家阿柄有一首描写“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到无锡惠泉山下,躺在石头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的二胡曲是
A、十面埋伏 B、听松 C、赛马 D、二泉映月
16、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
A、《春秋》《史记》 B、《左传》《史记》
C、《史记》《国语》 D、《史记》《资治通鉴》
17、古代女子15岁的别称为
A、垂髫 B、及笄 C、豆蔻 D、弱冠
18、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达芬奇 B、但丁 C、歌德 D、莎士比亚
19、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是
A、川端康成 B、泰戈尔 C、阿格农 D、大江健三郎
20、元杂剧中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的是
A、《牡丹亭》 B、《倩女离魂》 C、《汉宫秋》 D、《梧桐雨》
21、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
A、《楚辞》 B、《论语》 C、《诗经》 D、《乐府诗集》
22、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有: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 和中国的 。
A、雪莱 鲁迅 B 、雪莱 屈原
C、 莎士比亚 鲁迅 D 、莎士比亚 屈原
23、“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
A. 天、地、人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爷爷、爸爸、哥哥
B. D.邻里、亲朋、好友 E.儒、释、道三教
24、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大比”是指:
A.乡试 B.院试 C.会试 D.殿试
25、电影术语“蒙太奇”的意思是:
A.镜头组合技巧 B.镜头设置的悬念 C.特写镜头
26、“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
A.鲁迅 B.钱玄同 C.刘半农
27、“丑小鸭”这个形象来自:
A.格林童话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28、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29、低于多少岁的公民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
A.低于14岁 B.低于16岁 C.低于18岁 D.低于20岁
30、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孔乙已》 D.《药》
31、我国第一部词典是:
A.辞海 B.说文解字 C.尔雅 D.字通
32、哪部不是凡尔纳的科幻作品
A.《海底两万里》 B.《电话线路》 C.《环游地球八十天》 D.《神秘岛》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每题2分,共40分)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咏的是杜甫。 ( )
2、“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王”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 )
3、张君瑞和崔莺莺是元曲戏曲《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 )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语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的《虞美人》。 ( )
5、婉约词人苏东坡为文明白畅达,气势开阔,其词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白居易的诗风。 ( )
7、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都出自小说集《呐喊》。( )
8、我国现代作家“冰心”的笔名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 )
9、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 )
10、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属“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11、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篇,又是书法名帖。( )
12、《诗经》以其浪漫主义风格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
13、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 )
14、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新乐府运动”。 ( )
15、“苦吟诗人”是指唐代的孟郊和贾岛。 ( )
1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诗句。( )
17、我国被称为“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资治通鉴》。( )
1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 )
19、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如虎。”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语出一人。( )

第Ⅱ卷
三、填空题:(共68分)
1.下列汉字作为姓氏,请注音:( 选做3小题,3分 )
①任( ) ②仇( ) ③区( ) ④朴( ) ⑤华( )
2、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写出人名:(选做4小题,4分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 )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 )
3、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有关,请写出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3分)
①胡服骑射 ( ) ②封狼居胥 ( )
③望帝啼鹃 ( )
4、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易安居士分别指 、 、 。(3分)
5、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传说是:(3分)
、 、 、
6、下面下面几句诗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请在括号中填出季节:(2分,每空0.5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
④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
7、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每空0.5分,3分)
杜鹏程( ) 陈残云(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8、唐朝的两个“李杜”是:(2分,每个0.5分)
大李杜:( )和( ) 小李杜:( )和( )
9、、我国古代唐宋散文八大家是指:(4分,每个0.5分)
、 、 、 、
、 、 、
10、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羞花”( )、“闭月” 貂禅、“沉鱼”( )、“落雁”( )(3分)
1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 》 、《 》。(4分)
12、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 、佛教 、 。 (2分)
13、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分别出自于下列作家之手:莎士比亚、巴尔扎克、( )、( )。中国也有一个吝啬鬼叫严监生,他出自清代作家的《 》。(3分)
14、世界著名的六大宫殿是中国故宫 、 、 、美国白宫、 、 (4分)
15猜成语:(1) 王母娘娘的蟠桃宴 ( ) (2) 1256789 ( )
(3)9寸+1寸=1尺 ( ) ( 3分)
16、某些年龄在我国古代有特定称呼,请依例填空:(4分)
20岁 (及冠) 30岁( 而立 ) 40岁( )
50岁( ) 60岁( ) 70岁( )
17、成语填空: (选做4题,4分)
( )服( )服 ( )讹( )讹
神( )( )神 精( )( )精
痛( )( )痛 欺( )( )欺
18、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4分)
流芳百世( ) 指鹿为马(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19、在“然”字前后分别填上适当的字,组成四字词语。(4分)
然 然 然 然

20、 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了,即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戚没法只好留他住宿。请问书生是怎样加标点的? (2分)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21、前年(2004)是甲申年,小明30岁,问:当小明37岁时(2010年)是( )年〔填天干地支〕,小明本命生肖为( )。 (2分)
22、成语接龙题(2分,接4个成语即可。)
齐心协力,力
四、聪明才智展示题(选做一题,4分)
1、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好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2、密码破译:
有一份用阿拉伯数字写的密码电报,全文如下:
20 8723 643 14 5206 52 79 843 6306 843
已知这份电报的每一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一组数字就是一个音节。其中:1是q,5是f,8是z。请你根据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分配规律进行破译,看它的内容是什么。

2、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J. 高中语文基础题二合三

2选A
B螺蛳壳里做道场
是指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
C含盖
涵盖:动词 包括,包容 如:不周之处,尚望涵盖
含盖:包括;概括
D以小搏大
3选B。
A“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
B 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C 紧俏:(商品)销路好,供不应求,不能用于人,改为“紧缺”。
D“一条龙”常比喻紧密联系和配合的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与“方案”不搭配,改为“一揽子”,指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包揽一切的,这里指总的计划。】

热点内容
晋商历史 发布:2025-07-19 00:08:49 浏览:421
安大历史考研 发布:2025-07-19 00:02:57 浏览:382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 发布:2025-07-18 20:01:06 浏览:677
运动鞋哪些好 发布:2025-07-18 18:41:48 浏览:456
师生迷情八 发布:2025-07-18 11:58:43 浏览:478
三字经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11:46:47 浏览:45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