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五年级数学下

五年级数学下

发布时间: 2020-11-21 11:17:44

Ⅰ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1、数的认识(整数和小数、数的整除、分数百分数)
知识要点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等知识点。 重点确定在数的意义概念的理解,数的读写,数的整除。
本部分重点加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具体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适当穿插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约分和通分练习。复习本部分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灵活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放慢,万事开头难,本部分知识必须做到教一点使学生会一点,切忌贪多图快。复习题可参考以前的专项复习题或专项复习试卷。
2、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
这节重点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全面概括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和计算能力,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结合教材按照先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法则,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必须搞好学生相关的口算训练和基本的四则运算练习,然后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要加强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
3、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4、几何初步知识(线和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能让学生对周长、面积、体积进行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5、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意义和性质的同时,必须做到使学生正确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会判断简单的正、反比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应用比例尺计算,解比例。在练习中很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6、简单的统计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本部分是复习的重点)
练习题可参考教材或试卷。
7、应用题解(整数和小数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这部分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一步计算)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两步以上)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重点)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

Ⅱ 小学5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点

【试题答案】在下(试题下)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祝你成功!!!!!!!!!!!

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答案

1方程
1. 等式:9-x=3,80÷4=20,7y=63,20+30=50,y+17=38,54÷x=9;
方程:9-x=3,7y=63,y+17=38,54÷x=9。
2.30+ x=80;4 x=80;
3.52+ x=110;
4.x+10=50, 3 x=20+70。
1.-20;+54,+54。
2.解:x=70+35
x=105
解:x=84-48
x=36
解:x=50+50
x=100
解:x=100-27
x=73
解:x=70+20
x=90
解:x=9-3
x=6
3.x +20=100
解:x=100-20
x =80
4.2;5。
1.等号两边应该同时减去36。
x =64-36
x=28
等号两边应该同时加0.8
x =1.9+0.8
x=2.7
2.解:x=490-240
x=250
解:x=5.5-0.7
x=4.8
解:x=95-69
x=26
解:x=47+47
x=94
解:x=12-9.6
x=2.4
解:x=1.4+0.78
x=2.18
3.(1)x=32, (2) x=20, (3) x=3
4.x+20=100+10
解:x=100+10-20
x=90
5.5+x=10
解:x=10-5.5
x=4.5

1.×,√,×,√;
2.(1)解:x=6.3-3.8
x=2.5
(2)解:x=7.2-4.8
x=2.4
(3)解:x=4+1.8
x=5.8
(4)解:x=7.9+2.6
x=10.5
(5)解:x=6.5+3.2
x=9.7
(6)解:x=2.3-0.46
x=1.84
3.(1)x +36=45
解:x=45-36
x=9
(2)x -2=98 (或x -98=2)
解:x=98+2
x=100
(3) x -45=128
解:x=128+45
x=173
(4) x +2.7=6.9
解:x=6.9-2.7
x=4.2
1.(1)÷0.3;(2)×5,×5;
2.(1)解:x=70÷14
x=5
(2)解:x=60×12
x=720
(3)解:x=4.5×9
x=40.5
3.(1)x=5;(2)x=100
4.(1)4 x=25.6
解:x=25.6÷4
x=6.4
(2)5 x=60
解:x=60÷5
x=12
1.÷3,15;×1.6,3.36;
2.(1)解:x=6.4÷1.6
x=4
(2)解:x=0.3×7
x=2.1
(3)解:x=2.1×3
x=6.3
(4)解:x=1.5÷5
x=0.3
(5)解:x=6÷0.2
x=30
(6)解:x=3×1.1
x=3.3
3.(1)12 x=18
解:x=18÷12
x=1.5
(2)7x=2.8
解:x=2.8÷7
x=0.4
(3)n÷25=3
解:n=3×25
n=75
(4)20 x=84
解:x=84÷20
x=4.2
1.解:x=132÷3
x=44
解:x=4.4×4
x=17.6
解:x =240×16
x =3840
2.x+7=12
解:x=12-7
x=5
3.(1)解:设昨天卖出x套。
x+15=82
x=82-15
x=67
答:昨天卖出67套。
(2)解:设火车每小时行x千米。
x-30=80
x=80+30
x=110
答:火车每小时行110千米。
(3)解:设小明今年x岁。
5x=65
x=65÷5
x=13
答:小明今年13岁。
1.解:x=72÷3
x=24
解:x=128×4
x=512
解:x =9.1÷0.7
x =13
2.解:设高是x米。
5.6x=11.2
x=11.2÷5.6
x=2
答:高是2米。
3.解:设栽柏树x棵。
x-330=420
x=420+330
x=750
答:栽柏树750棵。
4.(1)解: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
x+6=18
x=18-6
x=12
答:王老师买了12个足球。
(2)问题:篮球单价是多少元?
解:设篮球的单价是x元。
1.2x=60
x=60÷1.2
x=50
答:篮球的单价是50元。
1.8;2.7;1.4;1;
2.(1)解:设这个滴水龙头每分钟浪费x克水。
1.8千克=1800克,半小时=30分
30 x=1800
x =1800÷30
x=60
答:这个滴水龙头每分钟浪费60克水。
(2)解:设小亮的身高是x厘米。
x-5=152
x=152+5
x=157
答:小亮的身高是157厘米。
(3)解:设这个水库的警戒水位是x米。
x+0.64=14.4
x=14.4-0.64
x=13.76
答:这个水库的警戒水位是13.76米。
(4)解:设游泳池的宽是x米。
30 x=600
x =600÷30
x=20
答:游泳池的宽是20米。
3.解:设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x厘米和y厘米。
15x=180
x=180÷15
x=12
20y=180
y=180÷20
y=9
(12+9)×2=42(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2厘米。
1.解:x=24-17
x=7
解:x=530+460
x=990
解:x=12.8-7.5
x=5.3
解:x=4.5÷9
x=0.5
解:x=2.5×0.4
x=1
解:x=240÷40
x=6
2.3 x=27 (x=9);
5+ x=23 (x=18)
x-9=27 (x=36)
x÷3= 4 (x=12)
3.(1)2.4 x=12
解:x=12÷2.4
x=5
(2)8.5+ x=14
解:x=14-8.5
x=5.5
1.解:设黑天鹅有x只。
x+68=102
x=102-68
x=34
答:黑天鹅有34只。
2.解:设运来面粉x袋。
x+15=60
x=60-15
x=45
答:运来面粉45袋。
3.解:设这壶豆奶一共有x毫升。
x÷5=400
x=400×5
x=2000
答:这壶豆奶一共有2000毫升。
4.6吨=6000千克
解:设一头牛的体重是x千克。
15x=6000
x=6000÷15
x=400
400千克=0.4吨
答:一头牛的体重是1.4吨。
5.解:设王大爷家2010年的总收入是x万元。
x-2.4=10.8
x=10.8+2.4
x=13.2
答:王大爷家2010年的总收入是13.2万元。
解:设2006年王大爷家的总收入是x万元。
6 x=10.8
x=10.8÷6
x=1.8
答:2006年王大爷家的总收入是1.8万元。
1.n-2.5; 40-a; x+6;3a+3b或者3(a+b)
2.方程有:x+3.6=7,5y=15, 2x+3y=9。
3.解:x=14+21
x=35
解:x=47-47
x=0
解:x=7×12
x=84
4.解:设他跑步前每分钟心跳x下。
x+55=130
x=130-55
x=75
答:他跑步前每分钟心跳75下。
5.解:设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是x万平方千米。
1.5x =3.6
x=3.6÷1.5
x=2.4
答: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是2.4万平方千米。
3.6+2.4=6(万平方千米)
答: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6万平方千米。
1.李明的车(3,5);赵然的车(2,2);

D

C

2.A(1,2),B(2,4),C(5,3),平行四边形。
3.医院(1,3);学校(3,2);小红家的位置(1,1)
1.(1)一(2)班(2,1);二(2)班(4,2);三(2)班(1,2);四(2)班(3,3);五(2)班(3,4);六(2)班(2,5);
(2)明明可能在三(3)班、四(1)班、四(2)班、四(3)班
2.A(6,4),B(6,2),C(9,4)。移动后A(1,4),B(1,2),C(4,4)。
1.(1)B和D在直线上;(2)列和行的数字相同。
2.行数相同,列数不同。
3.马经过的点的位置如:(2,2),(3,4),(5,5),(7,6),(5,7)。
1.5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9的倍数有:9,18,27,36,45。
6和9的公倍数有:18和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2.3,6,9,12,15,18,21……
4,8,12,16,20,24,28……
5,10,15,20,25,30,35……
(1)3和4的公倍数有12……最小公倍数有12;
(2)4和5的公倍数有20……最小公倍数有20;
(3)3和5的公倍数有15……最小公倍数有15。
3.(1)2的倍数有:2、4、6、8、10、12……
6的倍数有:6、12、18……
2和6的公倍数是6、12……
2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
(2)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8和6的公倍数是24、48……
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
(3)3的倍数有:3、6、9、12、15、18、21……
7的倍数有:7、14、21……
3和7的公倍数是21……
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
4.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10的倍数有:10、20、30……
6和10的公倍数是30……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30。
1.(1)10的倍数有10、20、30、40……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
10和4的公倍数有20、40……
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
(2)4的倍数有4、8、12、16、20、24……
6的倍数有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3)5的倍数有5、10、15、20……
10的倍数有10、20、30、40……
5和10的公倍数有10、20……
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4)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22、24、26、28……
7的倍数有7、14、21、28……
2和7的公倍数有14、28……
2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8。
(5)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56、64、72、80……
5和8的公倍数有40、80……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
(6)9的倍数有9、18、27……
3的倍数有3、6、9、12、15、18……
9和3的公倍数有9、18……
9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9。
2.○○△○○△○……
○○○△○……
(1)12;(2)如:都是△的这一栏是3和4的公倍数。
3.3的倍数有3、6、9、12、15、18……
6的倍数有6、12、18……
3和6的公倍数有6、12、……
3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
1+6=7,4月7日她们会再次相遇。
4.第3种地砖。36是4和6的倍数
1.(1)18、78、450;(2)40、450;(3)405、450;(4)450。
2.24;40;18;36。
3.(1)9,10,28,3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2)14,56,110,4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4的倍数有4、8、12、16、20、24……
6的倍数有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答:至少经过12分钟他们又能在起点相遇。
5.如:1和30;2和15;3和30、5和6等。
1.12的因数有1、2、3、4、6、12。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和6。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2.6的因数有1、2、3和6,
10的因数有1、2、5,和10,
18的因数有1、2、3、6、9和18。
(1)6和10的公因数有1和2,最大公因数是2;
(2)10和18的公因数有1和2,最大公因数是2;
(3)6和18的公因数有1、2、3和6,最大公因数是6。
3.24的因数有1、2、3、4、6、8、12和24。
32的因数有1、2、4、8、16和32。
24和32的公因数有1、2、4和8。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8。
4.(1)8的因数有1、2、4和8;
10的因数有1、2、5和10;
8和10的公因数有1和2。
8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0的因数有1、2、5和10;
12的因数有1、2、3、4、6和12。
10和12的公因数有1和2。
1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
(3)30的因数有1、2、3、5、6、10、15和30;
45的因数有1、3、5、9、15和45。
30和45的公因数有1、3、5和15。
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15。
1.8和14有公因数2;
15和20有公因数5;
12和18有公因数3;
16和5没有公因数2、3、5。
2.(1)4的因数有1、2和4;
14的因数有1、2、7和14;
4和14的公因数有1和2
4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0的因数有1、2、5、10。
25的因数有1、5、25。
10和25的公因数有1和5。
1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
(3)12的因数有1、2、3、4、6和12。
18的因数有1、2、3、6、9和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和6。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4)27的因数有1、3、9和27。
9的因数有1、3和9。
27和9的公因数有1、3和9。
2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9。
(5)20的因数有1、2、4、5、10和20,
21的因数有1、3、7和21,
20和21的公因数有1,
20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1。
(6)7的因数有1和7,
13的因数有1和13,
7和13的公因数是1,
7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1。
3.12的因数有1、2、3、4、6和12,
9的因数有1、3和9,
12和9的公因数是1和3,
12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
4.选第2个,因为50是150和200的公因数,其它都不是
如果还要的话再找我要

Ⅳ 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40道,带答案

问:给一个茶筒贴纸,长7厘米,宽1分米。求这张纸的面积。(单位:分米)
答:10×7×4=280(c㎡)=28(d㎡)
答:纸的面积为28d㎡。

Ⅳ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题(有答案的)

你好,应用题对孩子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读懂题意,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培养;
2、理解题意还要能将公式定理、数字和题意结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过程中,还要要求计算不出错,对孩子计算能力也是种考验。
所以,如果孩子应用题做得不好,建议参考这几点,对照孩子哪里有不足,加强练习即可。

Ⅵ 2017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完整版》

第一题:

(6)五年级数学下扩展阅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倍数的知识点:

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说,a是b的倍数。例如:A÷B=C,就可以说A是B的C倍。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 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

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Ⅶ 五年级下册数学

8/15-3/15=5/15=1/3
回答完毕 ,感谢你的提问,满意请给好评,祝你学习进步!

Ⅷ 五年级下册数学难题及答案

再难的首先要简单的打好基础: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
都是自然数,如果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乙
,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
)×(
)=(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
)。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
)和(
)是互质数,(
)和(
)是互质数,(
)和(
)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
)。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
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
10.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互质的两个数。
(1)两个质数(
)和(
)。
(2)连续两个自然数(
)和(
)。
(3)1和任何自然数(
)和(
)。
(4)两个合数(
)和(
)。
(5)奇数和奇数(
)和(
)。
(6)奇数和偶数(
)和(
)。
二.
判断题。
1.
互质的两个数必定都是质数。(

2.
两个不同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

3.
最小的质数是所有偶数的最大公约数。(

4.
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5.
a是质数,b也是质数,

一定是质数。(

三.
直接说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6和13(

13和6(

4和6(

5和9(

29和87(

30和15(

13、26和52


2、3和7(

四.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三个数的只求最小公倍数)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6和80
42、105和56
24、36和48
**五.
动脑筋,想一想:
学校买来40支圆珠笔和5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四年级三好学生,结果圆珠笔多4支,练习本多2本,四年级有多少名三好学生,他们各得到什么奖品

Ⅸ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学什么

五年级属于一个非常时期,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必须要在这一时期将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级的数学难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级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那小学五年级数学辅导具体有哪些.

(不外乎)

1.对症下药.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较弱的内容,并为弱小的模块提供建议,以便有效地提高目标效率.

2.及时整合审查.根据记忆曲线,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容易忘记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及时复习并不断巩固知识点,以便记住知识.记住的知识在复习,没记牢的知识加强记忆.

3.总结问题解决方法.有一种方法可以做数学,反向推理学习五年级数学.问题中心方法、散射方法等.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4.循序渐进.用阶梯法教学,让学生不会立刻接受太难的知识点,而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慢慢增加难度.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学好数学首先就是计算能力的过关,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都要做到准确无误.有很多的同学计算的速度相当的慢,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计算的法则,导致老是犯错误或者是犯同样的错误,使做题的效率大大减低.所以很有必要进行将强计算,并掌握计算的技巧和规律.

基础知识和方法如果能掌握好,对于数学来说也就不那么难了.在学习了合数和质数之后,会出现判断一个数是合数或者是质数,而对于某个题目来说,常常有很多个思路能够解决,但是学生需要掌握每个方法和思路的要点,才能在考试中做到准确无误.平时的积累和学习是有效掌握方法和总结思路的重要方法,所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难度)


对于孩子的学习往往使家长感到很头大,此时可以在假期借助辅导班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辅导,从学习的要点到学习方法,还有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利用好假期,使孩子在假期中不浪费时间,提高数学的成绩.小学五年级数学辅导单单依靠家庭有时候是不能完成的,家长朋友给孩子找个辅导班或者是一对一家教,利用假期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让孩子严格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坚持去做,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Ⅹ 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 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在整数乘法里,如果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2.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但是0也是整数。
3.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8.
四则运算中的奇偶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 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偶数。
12. 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 长方体的特征是:①长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⑥有8个顶点。
3.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 正方体的特征是:①正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⑥有8个顶点。
6.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7.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8. 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9. 上面或下面面积=长×宽;前面或后面面积=长×高;左面或右面面积=宽×高。
10.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1.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2×6
12.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正方形面的面积×2+长方形面的面积×4
13.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5.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16.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17.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是V=abh
18.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3;用字母表示是V=a3
19.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积×长
20. 在工程上,1立方米简称1方。
21. 1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如果所有的棱长都扩大n倍,那么棱长总和也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2倍,体积扩大n3倍。
22. 棱长总和相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最大。
2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4.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5.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26.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7. 1升相当于1立方分米,1毫升相当于1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
2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容器的容积比体积要小一些。
29.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体积=现在水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容器的长×容器的宽×水面上升的高度
30. 怎样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呢?先在量杯里装上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再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再记下新的水面对应刻度。两次刻度的差,就是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 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 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 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 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19.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20.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21. 数A×数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2. 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1、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2、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3、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5、一个质数和一个不是它倍数的合数一定是互质数。
23.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4. 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先写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
25.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6.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27. 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咯。。。(*^__^*) 嘻嘻……

热点内容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