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21 11:45:51

㈠ 小学语文教案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 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3 、利用生活经验 、图片、 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 、树木密、 禾苗 、江南、 鱼米乡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笔画 偏旁和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1、 师:小朋友们坐过竹排吗?(板书:竹排) (如果有,请他来说一说,再出示课件。如果没有,就直接出示课件“竹排”。学生看图理解,随机正音:排。) 2、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课题,正音。)
二、 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 学生自由读课文3分钟,教师巡回,随机正音。指名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学生再次读一遍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 四人小组交流问题,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就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待会儿全班交流。
三、 交流问题。(在充分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随机引导。) 词语方面的问题: 顺水流:可以请学生边读句子边用手势表演,然后自己读句子做手势最后共同边读边表演。 树木密:先请学生说说,再出示课件,让学生懂得这是指树木多,枝叶茂盛,一棵挨着一棵。 禾苗:你见过禾苗吗?(见过,就追问: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的? 没见过,就带孩子们看看禾苗的图片。)最后,都引出:绿油油。你还见过绿油油的什么? 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那个词与米有关?(鱼儿游,禾苗绿油油)教师介绍。(课件出示)学生读有关句子。 有关课文的问题: 小竹排在哪里游?学习最后一句。 为什么说江南鱼米乡?学习2、3、4句,随机理解词语: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方法同上) 为什么小竹排在画中游?全班讨论,引出江南好风光,就像一幅画。从而学习2、3、4、5句。随机理解词语: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方法同上)
四、再读课文。 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 个别读。2、同桌读。3、指名读。4、全班随着乐曲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小火车认读12个生字。 2、游戏:一字开花(口头扩词)
二、学习生字、偏旁、笔画。 1、先出示“日”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认识笔画横折钩并书写三个。 2、 引导学生找找“中”的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横折。 3、学生自己书写“口”,互相评价交流。再写三个。 4、认识3个偏旁,找找带有该偏旁的字。(课文中学过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诵课文。 指名读,自由准备,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齐背。
四、 扩展延伸 1、出示“绿油油”齐读,请学生自由说说“绿油油的什么”。 2、照样子说说“abb的什么”,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3、请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旅游资料和照片,进行介绍,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课文。文章以其

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

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

文章所述的内容已不复存在,所以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今天的学生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特征分析

1、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四年级“四结合”实验班的学生。

2、 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很好,每位同学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3、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4、 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艺术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了解不够。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知识
①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通过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②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③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情感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能力
① 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词语
行为动词

知识
理解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的状况,火烧圆明园是怎样的情形。
浏览、制作、讨论

能力
理解
利用网络增强理解、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浏览、写作

情感
理解
“毋忘国耻 振新中华”
朗读、浏览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解决措施:讨论、朗读、网络浏览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解决措施:自主协作学习、网络浏览、讨论交流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

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媒体在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知识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
15'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浏览观察

理解
多媒体
示范朗读
5'
提供资源
查看、摹仿

能力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历史、现状
10'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查看、制作

情感
应用理解分析综合
网络

多媒体
英法联军的可恶。(学后感)

我们的责任。
15'
提供资源

情感感染
查看朗读

写作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精华、瑰宝

历史文物——艺术馆、博物馆(喜爱)

园林毁灭——掠、抢、夺(痛恨)

六、课堂定量分析: 定量评价结果:

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

人数百分比

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
30分钟
75%

学生参与的广度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
15分钟
37.5%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8次

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80人次
200%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
开放性问题
6个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
40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
0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3个

学生得出结论
20人次

教师提供结论
1


学生回答有创意
10人次

学生主动提问
12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上网考察、分组讨论、朗读、阅读、回答问题、写作训练

学生参与的效果
回答问题正确率
98%


纪律问题
0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
20分钟
50%

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 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 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证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 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少数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的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教学系统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㈣ 怎样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评价

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1、能正确理解教材

(1)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2)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知识的“上、下位”联系。

2、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1)分析学生学习新知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

(2)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

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1)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

(2)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表述具体,具有可观察或可检测性;过程与方法目标与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表述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过程的多个方面,有机整合。

4、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1)活动的设计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流程安排体现了知识逻辑

(2)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活动的组织有清晰的指令,问题明确,过程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有效渗透,不同学生各有收获。

(4)能够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拓展,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应对的办法

(5)有意识对活动的效果观测和调整。

㈤ 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没有什么框架或者学得快的方法

教学设计是有个框架,基本包含: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这部分又大致分为导入、新课、拓展延伸、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格式 分三部分: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分析《课程标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分析

  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四)教学目标

    1.按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策略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1.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

(二)新课导入部分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1.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

2.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原则: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

(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9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1. 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 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 小学 语文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还应与时俱进。教育培养的是新世纪的人才,要有创新的意识、开放的思维、勇敢的精神、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高尚的人格。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要围绕单元专题组织教学,体现整合意识

现在新编的教科书,均是以专题组织单元。比如:有时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均是描写多彩的春天的;有时单元中的课文全是讲各类家庭生活的;有时这一类单元课文又是写环境保护的……课文内容不同,写作角度不同,但主题却是一样的,或呼吁和平,制止战争;或介绍科学,鼓励创新……为什么专家们要如此编排教科书呢?笔者觉得这样安排,很能够创设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收集、积累资料,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从不同的视角感受主题,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那么,教师如何把编者的教学意图传递给学生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有对单元中所学课文回顾的环节,小结出课文中与主题相呼应的部分;可以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或学习方式来学习本课,既巩固了所学又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更可以通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这四个栏目,整合整个单元所学的知识,突出单元重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整体认识和感悟,为写作积累素材。



2.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低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插图编排得很有讲究,充满了儿童趣味。比如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中"j q x"与"ü"相拼,插图中就出现了象形的"j q x"高兴地与戴着帽子上画有两点图案的"ü"相拥抱,就好似四个小伙伴很久没有见面了,一见面就高兴得不得了,小"ü"高兴得连头上的帽子都掉了。如果引导学生看懂了这幅图,比教给他一个口诀"小ü小ü有礼貌,遇见j q x就脱帽。"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一年级下册《月亮的心愿》一课中有两幅插图,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后进行对比:小女孩与珍珍有什么不同?尤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月亮的脸的变化,引发思考:为什么月亮会有这样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文章中"孝敬父母"的主题思想。课文插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你看,专家编者是多么细心呀!这么好的资源,教师怎能浪费呢?

3.教学设计要注意语言积累

现在的语文教学,除了旧有的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外,更注重了语言积累。不光是积累类似于"日积月累"的词语,更要是好词好句,如拟人句、比喻句、叠词、成语……在积累感悟中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语言积累的目的是增长见识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什么是最美的语言?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能准确表达内心感受的质朴词句。要写出这种句子必须经过学习、感受、锤炼、升华的过程。这一训练过程很长,其中一部分训练就包含在平时课堂的语言积累中。还有一点,有的老师在讲析课文时,过多地注重了人文性,不断地渲染主题思想。在语文教学应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中抓住一些字眼、文眼,进行"精雕细琢"地细节剖析,更能让人体会深刻,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

热点内容
面包的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9-16 16:23:11 浏览:778
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发布:2025-09-16 15:20:04 浏览:965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