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题及答案
① 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40道,带答案
问:给一个茶筒贴纸,长7厘米,宽1分米。求这张纸的面积。(单位:分米)
答:10×7×4=280(c㎡)=28(d㎡)
答:纸的面积为28d㎡。
②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题(有答案的)
你好,应用题对孩子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读懂题意,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培养;
2、理解题意还要能将公式定理、数字和题意结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过程中,还要要求计算不出错,对孩子计算能力也是种考验。
所以,如果孩子应用题做得不好,建议参考这几点,对照孩子哪里有不足,加强练习即可。
③ 数学五年级下册简便计算题大全带答案
例1、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10+10 =20 例2、37.24+23.79-17.24 =37.24-17.24+23.79 =20+23.79 =43.79 例3、 4×.78×0.25 =4×0.25×3.78 =1×3.78 =3.78 例4、 125×246×0.8 =125×0.8×246 =100×246 =24600 例5、(2.5+12.5)×40 =2.5×40+12.5×40 =100+500 =600 例6、3.68×4.79+6.32×4.79 =(3.68+6.32)×4.79 =10×4.79 =47.9 例7. 26.86×25.66-16.86×25.66 =(26.86-16.86) ×25.66 =10×25.66 =256.6 例8、 5.7×99+5.7 = 5.7×(99+1) =5.7×100 =570 例9、34×9.9 =34×(10-0.1) =34×10-34×0.1 =340-3.4 =336.6 例10、 57×101 =57×(100+1) =57×100+57×1 =5757 例11、7.8×1.1 =7.8×(1+0.1) =7.8×1+7.8×0.1 =7.8+0.78 =8.58 例12、25×32 =25×4×8 =100×8 =800 例13、125×0.72 =125×8×0.09 =1000×0.09 =90 例14、87×2/85 =(85+2) ×2/85 =85×2/85+2×2/85 =2+4/85 =2又4/85 例15、56.5-3.7-6.3 =56.5-(3.7+6.3) =56.5-10 =46.5 例16、32.6÷0.4÷2.5 =32.6÷(0.4×2.5) =32.6÷1 =32.6 例16、86.7×0.356+1.33×3.56 =8.67×3.56+1.33×3.56 =(8.67+1.33)×3.56 =10×3.56 =35.6 例17、15.6÷4-5.6×1/4 =15.6×1/4-5.6×1/4 =(15.6-5.6)×1/4 =10×1/4 =2又1/2 例18、16/23×27+16×19/23 =27/23×16+16×19/23 =16×(27/23+19/23) =16×2 =32
④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道题及答案
朋友,你应该把具体的题目列举一下,然后我们给你参考着看一下
⑤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1、筑路队要修一条长180千米的路,原来每天修千米,修了15天以后加快速度,每天修7.5千米,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1、(180-6×15)÷7.5=12(天)
2、建筑工地需要沙子106吨,先用小汽车运15次,每次运2.4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次运5吨,还要几次运完?
2、(106-2.4×15)÷5=14(次)
3、张立买来《寓言故事》和《英语幽默》各4本,共付20元,找回7.6元,每本《寓言故事》1.6元,每本《英语幽默》多少元?
3、(20-7.6)÷4-1.6=1.5(元)
4、人民公园原来有30条船,每天收入540元。现在比原来多15条船,现在每天收入多少元?
4、540÷30×(30+15)=810(元)
5、电视机厂原计划36天生产彩电1680台,前16天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打算6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5、1680÷2÷6=140(台)
1、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1、5×45÷(5-0.5)=50(天)
2、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2、(150-7.5)÷(7.5÷3)=57(根)
3、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3、0.48×30÷(0.48+0.02)=28.8(天)
4、王老师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32页,15天看完。现在每天看40页,可以提前几天看完?
4、15-32×15÷40=3(天)
5、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4小时,前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5、260÷4×2.4+260=416(千米) 260÷4×(4+2.4)=416(千米)
6、石河农场先派8台收割机参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顷,后来增加到13台收割机,用同样的速度又割4天,他们一共割多少公顷?
6、19.2÷2÷8×4×13+19.2=81.6(公顷)
7、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客车比货车早到4小时,客车到乙地时,货车行了40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要用多长时间?
7、 600÷[(600-400)÷4]-4=8(小时) 或 4÷(600÷400-1)=8(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甲每小时行30千米,乙每小时行20千米,问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
500÷(30+20)=10
1.商店有彩色电视机210台,比黑白电视机的3倍还多21台.商店有黑白电视机多少台?
1.63台
2.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6.4分米,面积是9平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答)
2.3米
3.河里有鹅鸭若干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4倍.又知鸭比鹅多27只,鹅和鸭各多少只?
3.鹅9只,鸭36只
4.一个林场要栽树2000棵,前3天平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4.475棵
⑥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道题及答案
1、24.6-3.98+5.4-6.02
解析:此题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凑整再计算。步骤如下:
24.6-3.98+5.4-6.02
=(24.6+5.4)-(3.98+6.02)
=30-10
=20
2、27×17/26
解析:此题先用加法分配律,把27转换成(26+1),再利用乘法结合律,使得运算简便。
27×17/26
=(26+1)×17/26
=26×17/26+1×17/26
=17+17/26
=17又17/26
3、528-99
解析:利用凑整法和减法结合律计算,先利用凑整法把99变换为(100-1),再运用a-b-c=a-(b+c)来简便计算,步骤如下:
528-99
=528-(100-1)
=528-100+1
=428+1
=429
4、1.2×2.5+0.8×2.5
解析:运用提取公因数的方法,公式:ac+ab=a(b+c),提取公因数2.5,1.2和0.8相加正好凑整数,使得运算简便。
1.2×2.5+0.8×2.5
=(1.2+0.8)×2.5
=2×2.5
=5
5、2.96×40
解析:此题先利用乘法分配律,把2.96×40转换成29.6x4,再利用乘法结合律来简便计算。
2.96×40
=29.6x4
=(30-0.4)x4
=30×4+0.4×4
=120-1.6
=118.4
6、0.36 x 1.5 - 0.45
解析: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把0.45转换成1.5 x 0.3 ,即可提取公因数1.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0.36 x 1.5 - 0.45
= 0.36 x 1.5 - 1.5 x 0.3
=1.5 × (0.36 - 0.3)
=1.5 × 0.06
= 0.09
7、46×44/45
解析:此题先利用加法分配律把46转换成(45+1),再利用乘法结合律:(a×b)×c=a×(b×c)使得运算简便。
46×44/45
=(45+1)×44/45
=45×44/45+44/45
=44+44/45
=44又44/45
8、1.6×7.5×1.25
解析:此题利用乘法分配律把1.6,转化成2×0.8,再利用乘法结合律:(a×b)×c=a×(b×c)凑整,进行简便计算。
1.6×7.5×1.25
=2×0.8×7.5×1.25
=(2×7.5)×(0.8×1.25)
=15×1
=15
9、0.72×10.1
解析:此题先利用加法分配律,把10.1转换成10+0.1,再利用乘法结合律使得运算简便。
0.72×10.1
=0.72×(10+0.1)
=0.72×10+0.72×0.1
=7.2+0.072
=7.272
⑦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35题及答案 (字数要少)
7月5日
(1) 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14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192人. (2)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10000字的文件,甲每分打115个字,乙每分钟打135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0000÷(115+135)=40(分)
答:40分钟可以打完。(3)体育店有57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盒)
答:能正好装完。7月6日
(1)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31千米,一车每小时行44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解:两车X时后相遇.
31X+44X=300
75X=300
X=4
4小时=240分钟
答:经过240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2)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140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6倍,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X人
6X+X=140
7X=140
X=20人
答:舞蹈队有20人(3)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买了360块饼干,480块糖,400个水果,制作精美小礼包,分给小朋友作为礼物,至多可做几个小礼包?
360+480+400=1240个
答:至多可做1240个小礼包. 7月7日
(4)一块梯形的玉米地,上底15米,下底24米,高18米.每平方米平均种玉米9株,这块地一共可种多少株玉米?
(15+24)X18÷2=351平方米
351X9=3195(株)
答:这块地可种玉米3159株(2)某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内,列队时,每排5人,4人,3人都刚好多一人,这班有多少人?
5X4X3=60人 60+1=61(人)
答:这班有61人. (3)王月有一盒巧克力糖,每次7粒,5粒,3粒的数都余1粒,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7X5X3=105粒 105+1=106(粒)
答: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106粒.
7月8日
(1)有两块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实验田,一块底边长70米,高45米,另一块底边长90米,高是多少米?
70X45=3150平方米 3150÷90=35(米)
答:高是35米. (2)一批钢管叠成一堆,最下层有10根,每上1层少放1根,最上1层放了5根.这批钢管有多少根? 10-5+1=6层 (10+5)X6÷2
=15X6÷2
=90÷2
=45根 答:这批钢管有45根.
(3)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3860双, 是制出的女鞋的2倍, 制出女鞋多少双?
3860÷2=1930(双)
答:制出女鞋1930双
7月9日
(1)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840米,还有120米没修,修的是没修的几倍?
(2) 38个民兵练习打靶,一共打中1026环,平均每个民兵打中多少环?
(3) 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
7月10日
(1) 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2)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武汉电池厂一天能生产电池2400节,每600节可装一箱,问这一天能生产多少箱电池?
7月11日
(1) 三年级2个班,每班有45个同学,一共割菜810千克,平均每个同学割菜多少千克?
(2)红石村小学分成6个小组去浇树,每组有4人,一共浇树360棵,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4×6=24
360÷24=15(棵)
答:平均每人浇树15棵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75÷3=25(元)25×5=125(元)
答:需要准备125元
7月12日
(1)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00-60=640(元) 640÷16=40(元)
答:每袋化肥40元
(2)某校有学生1028人,六年级毕业189人,一年级新招生208人,现在全校有多少人?
(3)爷爷今年72岁,正好是小冬年龄的6倍。小冬今年几岁?
7月13日
(1)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60÷20=18(元) 18×15=270(元)
360+270=630(元)
答:一共收入630元
(2) 小红买了2支铅笔和3本练习本,一共用了3.9元钱,每支铅笔0.6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3) 一本故事书350页,小明已看了70页,余下的每天看40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350-70=280(页) 280÷40=7(天)
7月14日
(1) 学校买来6包笔记本,每包30本,把这些笔记本平均分给23个班级,每个班分得几本?
(2) 12.修一段长5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80米,第二天修了75米,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3)学校四年级一班有52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做广播操时排成了9行,每行排几人? (52+49+52)÷9
=153÷9
=17(人)
答:每行17人
7月15日
(1)一只轮船运货5000吨,是一只木船运货量的625倍。一只木船运货多少吨?
(2)四年级三个班组织合唱队共72人,一班参加了23人,二班参加了28人,三班参加了多少人?
(3)养鱼池里有140条红金鱼,比黄金鱼少45条,黄金鱼有多少条?
7月16日
(1) 书架上有95本书,小林拿走一些后,书架上还有68本。拿走了多少本?
(2) 饲养组养了48只小兔,每个笼子里放4只,一共需要多少只笼子?
(3) 36个同学参加风筝比赛,平均分成9组,每组多少人?
7月17日
(1) 花房里有84盆月季花,是茉莉花盆数的4倍。有茉莉花多少盆?
(2) 一只轮船运货5000吨,是一只木船运货量的625倍。一只木船运货多少吨?
(3) 果园里有桃树8行,每行14棵,移走一些后,还有82棵。移走了多少棵?
8×14-82
=112-82
=30(棵)答:移走了30棵
7月18日
(1) 同学们参加搬砖劳动,每人每次搬砖4块,照这样计算,50人10次可搬砖多少块?
(2) 小方同学期中考试语文和外语都得94分,数学得100分。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 某织布厂有男职工125人,女职工比男职工的5倍还多36人。这个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7月19日
(1) 王大爷给一块长800米,宽400米的稻田施肥,每公顷施肥250千克,一共应施肥多少千克? 0×400=320000(平方米)
320000平方米=32公顷32×250=8000(千克)
答:一共施肥8000千克
(3) 一块边长300米的正方形土地,共收白菜36吨,平均每公顷收多少吨? 300×300=90000(平方米)
90000平方米=9公顷 36÷9=4(吨)
答:平均每公顷收4吨
(4) 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00÷4=50(千米) 200+50=250(千米)
答:相距250千米
7月20日
(1) 小明家到学校有600米,用10分钟走到。照这样计算,从小明家到书店有1080米,他要走多少分钟?
600÷10=60(米) 1080÷60=18(分钟)
答:他要走18分钟
(4) 商店运来化肥300袋,每袋50千克,卖出120袋,还剩多少千克?
300×50--120×50=9000(千克)
答:还剩9000千克
(3)小李家有母鸡24只,比公鸡多18只,母鸡只数是公鸡的几倍?
24-18=6(只) 24÷6=4
答:,母鸡只数是公鸡的4倍
7月21日
(1)某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用了40.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用了3.7元。修理桌椅和装订图书一共用了多少元?
40.5—3.7=36.8(元) 36.8+40.5=77.3(元)
答:一共用了77.3元
(2) 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用7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行了70千米。实际比计划提前了几小时到达?
420÷70=6(小时) 7—6=1(小时)
答:提前了1个小时到达
(3)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8-20)÷2=54(棵) 54+20=74(棵)
答:三年级植树54棵,四年级植树74棵。
⑧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200道
五年级奥数题计算题
1、0.2008+2.008+20.08+200.8+2008
=0.2008×(1+10+100+1000+10000)
=0.2008×11110
=2230.888
2、1÷(2÷3)÷(3÷4)÷(4÷5)÷(5÷6)÷……÷(2007÷2008)=1×3/2×4/3×5/4×6/5×……×2008/2007
=2008
3、1+1/3+1/6+1/10+……+1/2009×1004
=2×(1/2+1/6+1/12+1/20+……+1/2008×2009)
=2×(1-1/2+1/2-1/3+1/3-1/4+……+1/2008-1/2009)
=2×(1-1/2009)
=2×2008/2009
=4016/2009
4、2006个2006乘2007个2007再乘2008个2008的积的个位数是?
2006个2006的个位数字是6
2007个2007的个位数字是3
2008个2008的个位数字是6
6×3×6=108
所以2006个2006乘2007个2007再乘2008个2008的积的个位数字是8
5、325.24+425.24+625.24+925.24+525.24
=(300+400+600+900+500)+25.24×5
=2700+126.2
=2826.2
6、1/1×4+1/4×7+1/7×10+1/10×13+……+1/2005×2008
=(1-1/4+1/4-1/7+1/7-1/10+1/10-1/13+……+1/2005-1/2008)÷3
=(1-1/2008)÷3
=2007/2008÷3
=669/2008
⑨ 数学简便计算题及答案五年级
(1)13.8-2.2-7.8=13.8-(2.2+7.8)=13.8-10=3.8(2)32÷4÷2=32÷(4×2)=32÷8=4
⑩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带答案喔
1.体育用品有90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盒 90÷5=18盒
答: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完.因为90能整除五。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棱长为60÷12=5厘米,
表面积是5×5×6=150平方厘米
答:棱长为5厘米,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3: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10000字的文件,甲每分打115个字,乙每分钟打135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0000➗(115+135)=40分
答:40分钟可以打完。
4.某班召开家长会,给每个家长准备一个茶杯,结果少了5只,后来又借来杯子只数的一半这时却多出13只茶杯问这次到会的家长有多少 ?
(5+13)÷1/2+5=41人
答:到会的家长有41人。
5.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14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192人。
6.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5分米,它的棱长的总和是多少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5×12=18分米,
1.5×1.5=2.25平方分米
答:棱长总和为18分米,底面积为2.25平方分米。
拓展资料: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
如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如果没有括号就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