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

发布时间: 2020-11-21 12:41:59

『壹』 七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化简 的结果是( ).
A.0 B. C. D.
2.如果实数x,y,满足 ,那么 的值等于( ).
A. B. C.-4 D.4
3.以下语句是命题的是( ).
A.以C点作AB的平行线
B.连结AB
C.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它的末位数一定是3
D.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线段吗?
4.如图1,射线OA表示的方向为( ).

图1
A.北偏东30° B.北偏西30°
C.西偏北30° D.东偏北30°
5.如果两条平行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但不垂直
6.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B.
C. D.
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32,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 ).
A.36 B.12 C.-12 D.12或-12
9.如图2所示,AB⊥CD,垂足为D,AC⊥BC,垂足为C,那么图中的直角一共有( ).

图2
A.2个 B.3个 C.4个 D.1个
10.若 ,且p>0,q<0,那么a、b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a、b都是正数 B.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C.a、b都是负数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 )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
3. ; ( )
4. ; ( )
5.若 , ,则 . (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________;
2.已知被除式是 ,商式是 ,余式是-1,则除式为________;
3.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
4.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________;
5.如图3,直线a、b被直线AB所截,∠1=∠2,且a‖b,若∠ABC=60°,则∠1=________;
6.①89°48′36〃=________°; ②127°20′÷5=________;
7.若线段AB长为a cm,延长AB到C,使BC=2AB,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CD长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1.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1) ;
(2) ;
(3) .
2.解方程:(4分)

3.解方程组:(4分)

4.求不等式(2x-3)(2x+3)>4(x-2)(x+3)的正整数解.(5分)
5.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5分)

6.有一批零件共420个,甲先做2天,乙加入合作,再作2天完成;若乙先做2天,甲加入合作,再做3天完成,求甲、乙二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7.已知:线段a、b,如图4,用直尺,圆规画一线段,使它等于2a-b.

图4
8.已知角 与角 互补,并且 的 比 小于20°,求 、 的大小.
9.已知:如图5,∠1=∠2,∠3=∠4.
求证:AC平分∠BAD.

图5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B 5.A 6.D 7.A 8.D 9.B 10.B
二、1.√ 2.× 3.√ 4.× 5.×
三、1. 2. 3. 4.90° 5.60°
6.①89.81 ②25°28′ 7.
四、1.(1)4 (2) (3)
2.x=-1 3. 4.x=1、2、3 5.-7≤x<2
6.甲做90个,乙做30个 7.略 8.120°,60°
9.证CD‖AB,∴ ∠3=∠BAC,又∵ ∠3=∠4,∴ ∠4=∠BAC,∴ AC平分∠BAD

『贰』 七年级上册数学

解 设初一捐款X元 初二捐款(2X-150)元
列方程得 X+2X - 150 +850+750=2500
X=350
2X - 150 = 550
所以初一捐款350元 初二捐款550元
如果对LZ有帮助 望采纳 谢谢~

『叁』 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http://www.docin.com/p-46750991.html这个网址上是一本练习册,自己去找找吧!

『肆』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1.1 数字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几个单项似的和叫做多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1.3 同敌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4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成方的积。
1.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非0数的0次方,等于1
1.6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们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称,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7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他们的平方差
1.9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上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直树一起作为上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1 补角
互为补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A +∠C=180°,∠A= 180°-∠C ,∠C的补角=180°-∠C 即:∠A的补角=180°-∠A
补角的性质:
同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A+∠C=180°,则:∠C=∠B。
等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D+∠C=180°,∠A=∠D则:∠C=∠B。

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A +∠C=90°,∠A= 90°-∠C ,∠C的余角=90°-∠C 即:∠A的余角=90°-∠A
余角的性质:
同角的余角相等。比如:∠A+∠B=90°,∠A+∠C=90°,则:∠C=∠B。
等角的余角相等。比如:∠A+∠B=90°,∠D+∠C=90°,∠A=∠D则:∠C=∠B。

对顶角相等

2.2
同位角 定义
如图,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另两条直线相同的一侧位置。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的定义
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定义

同旁内角,“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四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特征】
1.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2
有效数字
一般而言,对一个数据取其可靠位数的全部数字加上第一位可疑数字,就称为这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4.1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第五章
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由此亦可证明得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即三线合一。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底角相等;
(2)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直角三角形(简称RT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由3可推到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第七章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伍』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按名称分) 锥 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或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字母表示数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5、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4、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5、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6、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7、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8、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9、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0、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12、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 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3、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
(3)角可以参与运算。
14、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5、平行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
注意:
(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
(2)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16、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定义。
17、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
18、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19、点到直线的距离:过A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20、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画法:
(1)计算不同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在扇形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的度数。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3、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可能性
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1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2)、不确定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
(3)、
必然事件
确定事件
事件 不可能事件
不确定事件

2、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

『陆』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

这个是别人的回答,不知道对不对

七年级的全部数学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
每一级前面的0读。
每一级中间的0,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
圆锥是圆柱的1/3。
圆柱是圆锥的3倍。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就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小。
上面是分子,下面是分母。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和倍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加法交换率:a+b=b+a
加法结合率:a+b+c=a+(b+c)

『柒』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人教版)

上这个网站,一定是你想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用书,上面有答案和教案,估计你们老师也是用这本http://www.pep.com.cn/czsx/jszx/qnjsc/jsys/

『捌』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精选练习题

第一章典型试题练习
1.1正数和负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2、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3、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4、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1.2.1有理数分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都不对
2、-a一定是( )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数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1是最小的负整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自然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5、简答题:
(1)-1和0之间还有负数吗?如有,请列举。
(2)-3和-1之间有负整数吗?-2和2之间有哪些整数?
(3)有比-1大的负整数吗?有比1小的正整数吗?
(4)写出三个大于-105小于-100的有理数。
1.2.2
1、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5的点有___个,表示的数是___。
2、已知x是整数,并且-3<x<4,那么在数轴上表示x的所有可能的数值有______。
3、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5和2,则线段AB的长度是___。
4、数轴上的点A表示-3,将点A先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
1.2.3相反数
1、-(-3)的相反数是___。
2、已知数轴上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并且两点间的距离是6,点A在点B的左边,则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___。
3、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b与c互为相反数,且c=-6,则a=___。
4、一个数a的相反数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a与0的大小关系是a___0.
5、数轴上A点表示-3,B、C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B到点A的距离是2,则点C表示的数应该是___。
6、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②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③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④若有理数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⑤若有理数a,b互为相反数,则它们一定异号。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如果a=-a,那么表示a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
1.2.4绝对值
1、化简:
___;___;___。
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___-(+2);___; ___; ___-(-2)。
3、①若,则a与0的大小关系是a___0;
②若,则a与0的大小关系是a___0。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③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它本身反而小;④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⑤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在数轴上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A表示有理数a,求点A到原点的距离。
6、求有理数a和的绝对值。
1.3.1有理数加法
1、(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若,则________。
3、已知且a>b>c,求a+b+c的值。
4、若1<a<3,求的值。
5、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0.5,+0.3,0,-0.2,-0.3,+1.1,-0.7,-0.2,+0.6,+0.7.
1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b+c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2、计算:
(1) (2)
(3)
3、若则________。
4、若x<0,则等于( )
A、-x B、0 C、2x D、-2x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则a-(-b)>0 D、若a<0,b<0,且,则a-b>0.
6、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成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1.4.1有理数的乘法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b异号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计算:
(1) (2)
(3); (4)
6、已知求的值。
7、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1,求的值。
1.4.2有理数的除法
1、计算:
(1);(6).
2、如果(的商是负数,那么( )
A、异号 B、同为正数 C、同为负数 D、同号

『玖』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共150道

(1) 66x+17y=3967
25x+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90y=7796
44x+y=3476
答案:x=79 y=48

(4) 76x-66y=4082
30x-y=2940
答案:x=98 y=51

(5) 67x+54y=8546
71x-y=5680
答案:x=80 y=59

(6) 42x-95y=-1410
21x-y=1575
答案:x=75 y=48

(7) 47x-40y=853
34x-y=2006
答案:x=59 y=48

(8) 19x-32y=-1786
75x+y=4950
答案:x=66 y=95

(9) 97x+24y=7202
58x-y=2900
答案:x=50 y=98

(10) 42x+85y=6362
63x-y=1638
答案:x=26 y=62

(11) 85x-92y=-2518
27x-y=486
答案:x=18 y=44

(12) 79x+40y=2419
56x-y=1176
答案:x=21 y=19

(13) 80x-87y=2156
22x-y=880
答案:x=40 y=12

(14) 32x+62y=5134
57x+y=2850
答案:x=50 y=57

(15) 83x-49y=82
59x+y=2183
答案:x=37 y=61

(16) 91x+70y=5845
95x-y=4275
答案:x=45 y=25

(17) 29x+44y=5281
88x-y=3608
答案:x=41 y=93

(18) 25x-95y=-4355
40x-y=2000
答案:x=50 y=59

(19) 54x+68y=3284
78x+y=1404
答案:x=18 y=34

(20) 70x+13y=3520
52x+y=2132
答案:x=41 y=50

(21) 48x-54y=-3186
24x+y=1080
答案:x=45 y=99

(22) 36x+77y=7619
47x-y=799
答案:x=17 y=91

(23) 13x-42y=-2717
31x-y=1333
答案:x=43 y=78

(24) 28x+28y=3332
52x-y=4628
答案:x=89 y=30

(25) 62x-98y=-2564
46x-y=2024
答案:x=44 y=54

(26) 79x-76y=-4388
26x-y=832
答案:x=32 y=91

(27) 63x-40y=-821
42x-y=546
答案:x=13 y=41

(28) 69x-96y=-1209
42x+y=3822
答案:x=91 y=78

(29) 85x+67y=7338
11x+y=308
答案:x=28 y=74

(30) 78x+74y=12928
14x+y=1218
答案:x=87 y=83

(31) 39x+42y=5331
59x-y=5841
答案:x=99 y=35

(32) 29x+18y=1916
58x+y=2320
答案:x=40 y=42

(33) 40x+31y=6043
45x-y=3555
答案:x=79 y=93

(34) 47x+50y=8598
45x+y=3780
答案:x=84 y=93

(35) 45x-30y=-1455
29x-y=725
答案:x=25 y=86

(36) 11x-43y=-1361
47x+y=799
答案:x=17 y=36

(37) 33x+59y=3254
94x+y=1034
答案:x=11 y=49

(38) 89x-74y=-2735
68x+y=1020
答案:x=15 y=55

(39) 94x+71y=7517
78x+y=3822
答案:x=49 y=41

(40) 28x-62y=-4934
46x+y=552
答案:x=12 y=85

(41) 75x+43y=8472
17x-y=1394
答案:x=82 y=54

(42) 41x-38y=-1180
29x+y=1450
答案:x=50 y=85

(43) 22x-59y=824
63x+y=4725
答案:x=75 y=14

(44) 95x-56y=-401
90x+y=1530
答案:x=17 y=36

(45) 93x-52y=-852
29x+y=464
答案:x=16 y=45

(46) 93x+12y=8823
54x+y=4914
答案:x=91 y=30

(47) 21x-63y=84
20x+y=1880
答案:x=94 y=30

(48) 48x+93y=9756
38x-y=950
答案:x=25 y=92

(49) 99x-67y=4011
75x-y=5475
答案:x=73 y=48

(50) 83x+64y=9291
90x-y=3690
答案:x=41 y=92

(51) 17x+62y=3216
75x-y=7350
答案:x=98 y=25

(52) 77x+67y=2739
14x-y=364
答案:x=26 y=11

(53) 20x-68y=-4596
14x-y=924
答案:x=66 y=87

(54) 23x+87y=4110
83x-y=5727
答案:x=69 y=29

(55) 22x-38y=804
86x+y=6708
答案:x=78 y=24

(56) 20x-45y=-3520
56x+y=728
答案:x=13 y=84

(57) 46x+37y=7085
61x-y=4636
答案:x=76 y=97

(58) 17x+61y=4088
71x+y=5609
答案:x=79 y=45

(59) 51x-61y=-1907
89x-y=2314
答案:x=26 y=53

(60) 69x-98y=-2404
21x+y=1386
答案:x=66 y=71

(61) 15x-41y=754
74x-y=6956
答案:x=94 y=16

(62) 78x-55y=656
89x+y=5518
答案:x=62 y=76

(63) 29x+21y=1633
31x-y=713
答案:x=23 y=46

(64) 58x-28y=2724
35x+y=3080
答案:x=88 y=85

(65) 28x-63y=-2254
88x-y=2024
答案:x=23 y=46

(66) 43x+50y=7064
85x+y=8330
答案:x=98 y=57

(67) 58x-77y=1170
38x-y=2280
答案:x=60 y=30

(68) 92x+83y=11586
43x+y=3010
答案:x=70 y=62

(69) 99x+82y=6055
52x-y=1716
答案:x=33 y=34

(70) 15x+26y=1729
94x+y=8554
答案:x=91 y=14

(71) 64x+32y=3552
56x-y=2296
答案:x=41 y=29

(72) 94x+66y=10524
84x-y=7812
答案:x=93 y=27

(73) 65x-79y=-5815
89x+y=2314
答案:x=26 y=95

(74) 96x+54y=6216
63x-y=1953
答案:x=31 y=60

(75) 60x-44y=-352
33x-y=1452
答案:x=44 y=68

(76) 79x-45y=510
14x-y=840
答案:x=60 y=94

(77) 29x-35y=-218
59x-y=4897
答案:x=83 y=75

(78) 33x-24y=1905
30x+y=2670
答案:x=89 y=43

(79) 61x+94y=11800
93x+y=5952
答案:x=64 y=84

(80) 61x+90y=5001
48x+y=2448
答案:x=51 y=21

(81) 93x-19y=2
86x-y=1548
答案:x=18 y=88

(82) 19x-96y=-5910
30x-y=2340
答案:x=78 y=77

(83) 80x+74y=8088
96x-y=8640
答案:x=90 y=12

(84) 53x-94y=1946
45x+y=2610
答案:x=58 y=12

(85) 93x+12y=9117
28x-y=2492
答案:x=89 y=70

(86) 66x-71y=-1673
99x-y=7821
答案:x=79 y=97

(87) 43x-52y=-1742
76x+y=1976
答案:x=26 y=55

(88) 70x+35y=8295
40x+y=2920
答案:x=73 y=91

(89) 43x+82y=4757
11x+y=231
答案:x=21 y=47

(90) 12x-19y=236
95x-y=7885
答案:x=83 y=40

(91) 51x+99y=8031
71x-y=2911
答案:x=41 y=60

(92) 37x+74y=4403
69x-y=6003
答案:x=87 y=16

(93) 46x+34y=4820
71x-y=5183
答案:x=73 y=43

(94) 47x+98y=5861
55x-y=4565
答案:x=83 y=20

(95) 30x-17y=239
28x+y=1064
答案:x=38 y=53

(96) 55x-12y=4112
79x-y=7268
答案:x=92 y=79

(97) 27x-24y=-450
67x-y=3886
答案:x=58 y=84

(98) 97x+23y=8119
14x+y=966
答案:x=69 y=62

(99) 84x+53y=11275
70x+y=6790
答案:x=97 y=59

(100) 51x-97y=297
19x-y=1520
答案:x=80 y=39
这可是我找了半天才找出来的
选我为最佳答案吧!

热点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练习 发布:2025-09-16 21:14:15 浏览:472
英语碟 发布:2025-09-16 19:47:24 浏览:412
什么开放 发布:2025-09-16 17:40:01 浏览:800
面包的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9-16 16:23:11 浏览:778
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发布:2025-09-16 15:20:04 浏览:965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