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三教材
㈠ 考研数学一二三的教材是一样的吗
考研的高等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种。区别:一、考试科目考研数学一的考试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科目所占比例为: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考研数学二的考试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在试题中,各科目所占比例为:高等数学78%、线性代数22%。考研数学三考试科目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科目所占比例为: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从上述对比中不难看出,数一、数二、数三最大的区别是数学二缺少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而数一和数三不论考试科目还是分值比例都是相同的。二、试卷结构考研数学一、二、三在试卷中的题型结构都是一样的。分别为: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三、考试内容数一、数二、数三在考试内容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考查范围上,其中数学一考查范围最广,数学二考查范围最窄。具体来说,在高等数学中,数一、数二、数三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积分学(二重积分以外),仅数学一考查;无穷级数,仅数学一、数学三考查;微积分的物理应用,仅数学一、数学二考查;微积分的经济学应用,仅数学三考查。在线性代数中,数一、数二和数三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数学一多了向量空间的内容,这部分考点在考试中涉及得很少,对考生的复习没有实质性影响。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数学一的考试范围比数学三略大,主要增加了参数估计部分的考点,包括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以及后续的假设检验。除了考查范围上的区别以外,在都考查的部分,数一、数二、数三对具体考点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由于数学二在高等数学中的考查范围较小、而考的分值又最大,这就导致数学二在高等数学部分的考查相当于数一和数二更细致、更全面、同时也更灵活。但总的来说,数一、数二、数三在共有考点的要求上的区别并不明显,不需要加以区分。
㈡ 考研科目 数学三 用那几本教材
高数: 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六版或者七版
线代: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或更新版) 或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 《简明线性代数》(后者比前者稍微更简明扼要些 内容大体相同)
概率: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或更新版)
实际购买教材时 只要不低于上述这几个版本即可
㈢ 考研数学无论考数一还是数三,教材用的都一样只是考的内容有区别
考研数学无论是数一还是数三,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
数一和数三的区别:
1、数一大纲: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56%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22%
2、数三大纲:
微积分(高等数学) 56%
线性代数 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3、横向比较:
高等数学:数一考察的范围是最广的,基本涵盖整个教材(除同济六版高等数学课本上标有*号的内容),数三不考察向量空间与解析几何、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以及所有与物理相关的应用。
线性代数:数学一和数三考查内容和考试题目差别不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一比数三多了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部分的知识,但是对于数一与数三的大纲中均出现的知识在考试要求上也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数一要求了解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但是数三就要求掌握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
(3)考研数学三教材扩展阅读
考研数学对于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的选用:
1、工科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
2、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为数学三(2009年之前管理类为数学三,经济类为数学四,2009年之后大纲将数学三数学四合并)
3、必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4、必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5、具体不同专业所使用的试卷种类有具体规定。
㈣ 考研数学三的标准教材是什么啊
高数推荐同济的课本,现在已经有第六版的了,同济版的线代和浙大的概率。这几本看完后推荐李永乐的数学复习全书。然后是历年真题和最后的冲刺模拟,真题李永乐的那本就不错,陈文灯的也可以。冲刺模拟的时候用那种和真题一样的,不要用那种各个题型分开的。
数一到数四没有可比性,考察范围不同。据我所知,前两年有次考试数三的平均分比数一低二十分左右,而有时候数一平均分比数三高。所以难度没什么可比的,数一的范围更广。
㈤ 考研数学三教材问题
学英语的考数学三的确难度比较大,可以先看一看。
考研数学三教材推荐:
①《高等数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二)教材辅导书:
①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辅导书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㈥ 数学三考研教材是哪些
数学三考研不指定抄教材,教育部只公布《考研数学三大纲》。
《考研数学三大纲》是考研数学的考试纲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均要求理解概念,掌握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考研数学(数学三)通用教材及参考书
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
推荐资料:
1、 李永乐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经济类)
2、 李永乐《经典400题》
3、 《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
考研数学规划:
一般采用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模式。
复习资料来说:李永乐的不错,注重基础;陈文灯的要难一些。
经济类一般都用李永乐的(经济类数学重基础不重难度),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下陈文灯的书。
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很不错 陈文灯的高等数学很不错。
㈦ 考研数学一,用什么教材
历年真题
高数:包括同济版本的高等数学,第六版或第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版本的线性代数(工科数学) 第5版或第四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习全书:对高数功底不好的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吃透此书的情况下稍微看看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对高数功底好的用陈文登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400题》,《最后冲刺135》。
㈧ 考研数学三(303)包括哪些教材
包括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第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绿色)。因为第6版的总复习题和考研题很接近,有的就是考研的真题,所以对你的前期复习有帮助。
2、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编写的线性代数第4版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紫色)或清华大学居于马编写的线性代数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黄色)。
这两本都是教育部推荐的,同济的比较薄,内容紧凑;清华的比较厚,内容完整。建议你水平高的选同济的,水平一般的选清华的。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蓝色)。
拓展资料:
1、考试形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内容结构
(1)微积分 56%。
(2)线性代数 22%。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3、试卷题型结构
(1)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2)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3)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㈨ 考研数学三用什么教材最好
我也考数学三,线性代数(第二版)居余马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用,浙江大学
盛骤、谢式千、潘承毅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个是教材。
参考书你已经有了,是复习全书吧?够了。
只要你题目都会做,然后准备一套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
基本上考场就能上线了,我也考,但我倒不觉得容易,虽然都是很基础性的东西为主。主要是会活用。
最好自己再报个班。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㈩ 考研科目数学三用那几本教材
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
考研数学:
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
考试科目: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复习之始,很有必要先把数学课本通看一遍,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可能的话顺便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效果显然要好一些。这些课后习题对于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很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
第二阶段,善于总结,多多思考。总结是一个良好的复习方法,是使知识的掌握水平上升一个层次的方法。在单独复习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一定要联系总结,建立一个完整的考研数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另外,要把基础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做错的题目,重新再整理一遍,总结自己的薄弱点,正确通过强化训练把遗留问题一一解决。考研数学也就20多道题目,而且每种题目也就那几种类型,并且每年变化也不大,只要我们勤于总结,考研数学不过如此。
第三阶段,当然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少了做题,多见考研题型,多训练做题思路,熟悉考研出题方式。数学考研题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一些稍有难度的试题一般比较灵活,对知识点串联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通过逐步的训练,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在考试时才更有机会较快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