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集合
分隔线,前面的说明有哪些元素,后面的说明这些元素的特征,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划分用的
你的例子里, “|”前面的y表示这个集合的元素用y来表示,后面y=x+2,表示y(也就是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有哪些特征和限制,这个例子里y=x+2,而对x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x可以取全体实数,所以y也能取到全部实数,因此这个集合等价于实数集R
2. 数学集合中,N,N*,Z,Q,R,C分别是什么意思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
(2)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一、集合的运算:
1、集合交换律:
A∩B=B∩A
A∪B=B∪A
2、集合结合律:
(A∩B)∩C=A∩(B∩C)
(A∪B)∪C=A∪(B∪C)
3、集合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x<π}
3、图式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或者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3. 数学集合中CuA是什么意思
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S中的绝对补集。在集合论和数学的其他分支中,存在补集的两种定义:相对补集和绝对补集。
相对补集:若A和B是集合,则A在B中的相对补集是这样一个集合:其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B-A= { x| x∈B且x∉A}。
绝对补集:若给定全集U,有A⊆U,则A在U中的相对补集称为A的绝对补集,写作∁UA。
(3)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包含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补集只相对于相应的全集而言。如:我们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Z为全集,而当问题拓展到实数集时,则R为全集,补集也只是相对于此而言。
补集符号∁UA有三层含义:
1、A是U的一个子集,即A⊆U;
2、∁UA表示一个集合,且∁UA⊊U;
3、∁U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UA与A没有公共元素,U中的元素分布在这两个集合中。
4. 数学中,什么叫做集合
一般的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集合一般是在高中一年级的基础数学章节。是高中数学函数的基础哦~~
关于集合的概念: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初中代数中曾经了解“正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初中几何中也知道中垂线是“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从而阐明集合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现实世界.
总之,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5. 数学集合中,全集U是什么意思
一般的,如果抄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数学上,特别是在集合论和数学基础的应用中,全类(若是集合,则为全集)大约是这样一个类,它(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所有的研究对象和集合。
(5)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1、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2、N*或N+:正整数集合{1,2,3,…}
3、Z:整数集合{…,-1,0,1,…}
4、Q:有理数集合
5、Q+:正有理数集合
6、Q-:负有理数集合
7、R: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8、R+:正实数集合
9、R-:负实数集合
10、C:复数集合
11、∅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6. 数学中的集合是什么意思
对于任来意的对象a与自b,都存在一个集合S,使得S恰有两个元素,一个是对象a,一个是对象b。由外延公理,由它们组成的无序对集合是唯一的,记做{a,b}。
由于a,b是任意两个对象,它们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当a=b时,{a,b},可以记做{a}或{b},并且称之为单元集合。
参考
http://ke..com/view/15216.htm#2
7. 数学集合中的所有符号及其意义是什么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集合可以用符号来表示,集合中的符号和意义如下:
∪ 并
∩ 交
⊂ A⊂B, A属于B
⊃ A⊃B, A包括B
∈ a∈A,a是A的元素
⊆ A⊆B,A不大于B
⊇ A⊇B,A不小于B
Φ 空集
R 实数
N 自然数
Z 整数
Z+正整数
Z- 负整数
(7)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集合有关概念 :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相关知识: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8. 数学中,集合有哪几种字母,分别是什么意思
数学中的集合字母和意思:
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N*或N+:正整数集合{1,2,3,……}
Z:整数集合{……,-1,0,1,……}
P:质数集合
Q:有理数集合
Q+:正有理数集合
Q-:负有理数集合
R:实数集合
R+:正实数集合
R-:负实数集合
C:复数集合
∅:空集合(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
U:全集合(包含了某一问题中所讨论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8)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一、集合的特性:
(1)确定性
给定一个集合,任给一个元素,该元素或者属于或者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
(2)互异性
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认为是不相同的,即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有时需要对同一元素出现多次的情形进行刻画,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许出现多次。
(3)无序性
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是无序的。集合上可以定义序关系,定义了序关系后,元素之间就可以按照序关系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间没有必然的序。(参见序理论)
(4)符号表示规则
元素则通常用a,b,c,d或x等小写字母来表示;而集合通常用A,B,C,D或X等大写字母来表示。当元素a属于集合A时,记作a∈A。假如元素a不属于A,则记作a∉A。如果A和B两个集合各自所包含的元素完全一样,则二者相等,写作A=B。
二、集合的运算定律:
(1)交换律:A∩B=B∩A;A∪B=B∪A
(2)结合律:A∪(B∪C)=(A∪B)∪C;A∩(B∩C)=(A∩B)∩C
(3)分配对偶律:A∩(B∪C)=(A∩B)∪(A∩C);A∪(B∩C)=(A∪B)∩(A∪C)
(4)对偶律:(A∪B)^C=A^C∩B^C;(A∩B)^C=A^C∪B^C
(5)同一律:A∪∅=A;A∩U=A
(6)求补律:A∪A'=U;A∩A'=∅
(7)对合律:A''=A
(8)等幂律:A∪A=A;A∩A=A
(9)零一律:A∪U=U;A∩∅=∅
(10)吸收律:A∪(A∩B)=A;A∩(A∪B)=A
(11)反演律(德·摩根律):(A∪B)'=A'∩B';(A∩B)'=A'∪B'。文字表述:1.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的补集等于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B的补集的并集; 2.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的补集等于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B的补集的交集。
(12)容斥原理(特殊情况):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9. 数学集合符号都有哪些
数学集合符号如下:
1、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2、N*或N+:正整数集合{1,2,3,…}
3、Z:整数集合{…,-1,0,1,…}
4、Q:有理数集合
5、Q+:正有理数集合
6、Q-:负有理数集合
7、R: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8、R+:正实数集合
9、R-:负实数集合
10、C:复数集合
11、∅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9)数学集合扩展阅读:
集合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或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2)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3)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1)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
(2)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3)文氏(Venn)图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